《初次见面绘本(全3册)》是一本由[日] 石津千寻 文 / [日] 桑泽裕子 绘著作,后浪丨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初次见面绘本(全3册)》读后感(一):亲爱的小孩
很奇怪,虽并未也并没有准备为人父母,但对小孩子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喜欢跟小孩子对话,也喜欢看小孩子最初与阅读这片天地的接触——绘本,也许是小时候几乎没看过什么绘本,把这件事当作童年的补偿吧,总觉得绘本里有一个幸福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小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是自然而然发生,但又值得大人们去“深究”,学习。
《初次见面》这套绘本共分为三本,《好好吃》、《笑嘻嘻》、《晚安啦》,分别采用红、黄、蓝色封面,这经典的三原色就像小孩子最初的样子,纯粹,不可”分解“,而后天的成长经历会使他们成为五颜六色的,这大概是人类这个物种最迷人的魅力之一。
《好好吃》教宝宝认识食物,既描述了食物的形状,如”饭团骨碌骨碌“,也形容出了吃饭团时的感觉”吭哧吭哧“,还有对食物的赞美,”好好吃“;《笑嘻嘻》识别孩子眼里美好的事物,草莓、小狗、小狗熊、妈妈,以及他们与这些美好的交流方式,如软软乎乎的小熊要”抱抱“,妈妈来了就会”笑嘻嘻“;《晚安啦》是孩子的睡前活动,刷牙、搭积木、看星星,与爸爸妈妈的亲子时间。
这套书非常聪明地运用了大量象声词来描述事件,吃东西时的”啊呜啊呜“、搭积木的”嗒嗒嗒嗒“,几乎每一个有声音出现的地方作者都用了儿童最早能够听懂的和说出的这类词语,这不光能拉近与小孩子的距离,增加他们的阅读兴趣,也能很好地训练表达能力,还用了大量形容词,如形容被子”暖暖的、软软的“,形容皮球”圆圆的“,小狗”毛茸茸“的,小孩子能够通过对这套书的学习来完成自己对事物的感知与形容事物的词语之间的连线,这对于语言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用的。其实这本书还有很多优秀的小细节,比如说到牙刷时是说”帮我刷牙的小牙刷“,这对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是有帮助的。
吃饭、快乐、睡觉,我们穷其一生似乎都在追寻这三样东西,为了生活奔忙,找寻可以为之一笑的人与物,盼望夜晚有好的睡眠,所以绘本一定是给适龄婴儿看的吗?也不见得,成年人或许也可以从中得到治愈,毕竟没有什么时间段能和婴孩时期一样,这三件事几乎是一个人的整个世界,不为育儿读这套书,似乎更有一种短暂回到婴儿时期,在简单之中徜徉的温馨。
《初次见面绘本(全3册)》读后感(二):话听不懂,饭吃不进,还不好好睡……搞定新生儿有何秘诀?
孩子是爱情的结晶,很多年轻父母,在孩子没出生之前,都充满了美好的想象,然而,面对新生儿的好动、不听话,很多人都是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来爱自己的孩子。
笔者最近看了一套《初次见面绘本》(全3册),作者是知名童书作家、诗人、翻译家石津千寻和插画家、绘本作家桑泽裕子,讲得正是0-3岁婴幼儿行为养成互动,这套书在日本的销量超24万部,非常实用。
这套书分为《好好吃》《笑嘻嘻》《晚安啦》等三册,可以说是涵盖了小朋友一天的活动和轨迹,针对性非常强,接下来笔者一册一册来给大家介绍。
《好好吃》里的宝宝,是一个可爱的“小笼包宝宝”形象,他是个“小吃货”,吃了饭团,啃了苹果,又喝上了浓浓的汤。绘本中宝宝快乐的进餐体验,温馨的进餐氛围,对小孩子会有一种非常积极地引导作用,让孩子跟着“小笼包宝宝”一起爱上食物,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虽然大部分人觉得吃饭没什么大不了,就是喂喂孩子,多一点耐心,但实际上小孩子很多都挑食,而且还有很多讲究,吃饭其实是一件大事。
《好好吃》里的“小笼包宝宝”吃什么都香,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让孩子找到认同感,从而也开始吃各种妈妈做的美食,满足宝宝的成长需求。
《笑嘻嘻》里同样是一个“小笼包宝宝”,无论是看到小狗,还是皮球,有其是好吃的,小宝宝就会开心地笑起来,而大人们看着宝宝的笑脸,也会觉得很幸福。
还有一个笑容,很难忘却也有点担心,就是小宝宝看到妈妈的时候最开心。
母子连心,小宝宝和妈妈有天然的亲近感,但爸爸也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育儿责任,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爱笑的人,关键是周围的人要首先给他一个动人的微笑,让宝宝体会到关爱,从而时刻发出开心的笑声。
《晚安啦》里的“小笼包宝宝”,在睡觉前会跟他身边的好朋友一个个道晚安,这是一个非常温馨的时刻,也会促进孩子的睡眠质量。
其实,这种习惯的形成,也跟大人息息相关,如果每天父母都能对孩子说一句温柔的晚安,那宝宝不仅会同样回一声晚安,还会在爱中入眠。
《初次见面绘本》系列关注宝宝生命基本需要,因为当一个家庭有了小宝宝,我们首先关注的是他的饮食、睡眠等基本的生理需求,这样以婴幼儿的生活基本需求为主题,用简单可爱的线条塑造主人公,就能很好地培养婴儿良好生活习惯,让宝宝吃得饱饱,睡得香香,笑容满满!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尤其不希望在起跑线上被落下,这就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快乐地成长环境,让他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感受爱和温暖,拿起《初次见面绘本》系列,陪伴宝宝迈出成长初始一步吧。
《初次见面绘本(全3册)》读后感(三):还在为宝宝的吃玩睡发愁?来看看这套行为养成绘本
智人天生会吃饭吗?似乎吃饭是一种智人本能,但出生之后的小智人似乎只有吃奶是本能,在添加辅食之后,即便是吃饭这件事情,也需要在成年人的帮助下慢慢学习。如何咀嚼,如何使用餐具,再到如何不浪费食物,都需要一个过程。
宝宝睡觉,也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很多人一定会觉得,睡觉必然是一种本能,困了累了就睡,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只不过有这种想法的人并没有孩子,也没有跟睡渣宝宝共处过。睡觉当然是本能,但小宝宝不会像大人一样规律性的睡觉,很多睡渣宝宝需要依靠科学地方式进行睡眠训练。
美国育婴师特蕾西·霍格在《婴语的秘密》中提出E.A.S.Y.养育模式,让孩子在吃玩睡上更有规律,也让父母能够得到休息,让每个家庭成员都能轻松快乐。当然,如果有一套绘本来辅助更好了。
而在儿童行为养成绘本这一类型上,似乎只有日本人跟我们的养育方式和习惯更为贴近。毕竟不是所有家长都可以跟《大卫不可以》系列产生共鸣。这其中最为出名的是佐佐木洋子的《小熊宝宝绘本》系列。
近期,后浪推出了一套“红黄蓝”绘本作品,日本累计销量超24万套的“小笼包宝宝”,由石津千寻撰文,桑泽裕子绘画的《初次见面绘本》。这是一套围绕吃玩睡的绘本,是为1岁左右宝宝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好帮手。
在绘本阅读中,尤其是这种行为养成绘本讲读过程中,经常有一个误区,就是过于强调正确的习惯。其实宝宝并不会理解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所以,在这一类绘本讲读中,不要强调正确性,而是告诉宝宝,你看,书中的宝宝是怎么做的。
在红色《好好吃》这本书中,小笼包宝宝示范了如何吃饭团,吃南瓜,喝汤,吃苹果,以及吃最后妈妈做的松饼。每种行为之后,都会出现一句“好好吃”。同样,在实践中,当宝宝独立吃下一种食物,宝妈宝爸都可以用一句“好好吃”来鼓励我们的宝宝。这不仅是对食物的赞美,也是对宝宝独立吃饭的鼓励,让宝宝在吃饭过程中收获自信心。
宝宝的行为习惯养成,除了观察成年人的习惯,还可以模仿绘本中的人物。比如在蓝色《晚安啦》,小笼包宝宝演示的是一套睡前仪式。刷牙,弹琴,玩积木,看星星,到盖上小被子睡觉的过程。对于宝宝来说,睡前玩耍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晚安啦》中,弹琴,玩积木所呈现出来的,其实是与玩具们道晚安的过程。当我们的宝宝睡前与玩具依依不舍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式,让宝宝与玩具说一句“晚安啦”。
黄色《笑嘻嘻》这本则关注了宝宝的情绪问题。不是每个宝宝永远都是笑嘻嘻的,他们也有难过伤心的情绪,但只要有妈妈在,就又可以笑嘻嘻了。这三本绘本的最后一页都是宝宝与父母的画面,所以也让这套绘本必须由父母与宝宝共同阅读。虽然这套书页数不多,但充满了大量的拟声词,每一页所包含的信息量也足够父母和宝宝之间继续挖掘。
如果你还在为宝宝的吃玩睡不规律发愁,不妨给宝宝讲读这套绘本,学习小笼包宝宝,做一个让全家人开心快乐的宝宝。
《初次见面绘本(全3册)》读后感(四):见到你很高兴
这套初次见面是针对0-3岁婴幼儿的互动绘本。腰封上就是这套绘本的主人公:小婴孩。
腰封是封闭式的,别扔!书不看了的时候可以把书插回进去,不错的收纳功能。
这套绘本是18.5x18.5的开本,硬壳封面(耐摔)。三本书的封面分别是一只手举着叉子表示好吃的婴孩,咧着嘴笑的婴孩和抱着毛绒小熊睡觉的婴孩。
三本书的背面分别画着餐盘(好好吃),小球(笑嘻嘻)和小星星(晚安啦),与主题相呼应。
《好好吃》的内封画着勺子,叉子和南瓜。好好吃分别介绍了小饭团,蒸南瓜,汤,苹果和松饼,家长可以在和孩子看这本书的时候同时给孩子呈现实物。
每一页都是全页大图配文字。《笑嘻嘻》的内封画了袜子,讲了吃草莓,抱毛绒熊,玩皮球,和小狗玩,以及找到妈妈之后破涕为笑的画面。
《晚安啦》的内封画着小星星,分别和牙刷,钢琴,积木,小星星说晚安,最后还有一个盖被子的情节。
这一套绘本包括了吃喝玩和睡觉,差不多是一个婴孩一天的生活了,所以家长可以结合孩子的实际活动来翻这套书。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辨识书里画着的孩子,爸爸,妈妈,增强孩子对自己,以及自己的爸爸妈妈的认知。
可以说,绘本是每个孩子的第一本书,绘本注重的是趣味性,这套绘本的颜色搭配明亮,画风圆润可爱。当然,孩子在翻看的时候肯定只能关注到图片,文字对孩子来说也只是一个图标,没有概念,所以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读,孩子可以不用认识那些字,但是当家长一次次读出那些字时,孩子慢慢地会把图片和家长的发音练习起来,比如每次翻到饭团那一页,家长都念出“饭团”两个字,那么,重复多次之后,孩子就会有一个类似的条件反射机制,看到饭团的图片,可能就会想起“饭团”这两个声音。所以,绘本绝不是家长用来打发孩子的玩具,而是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看的,起码在最开始的时候是这样,等孩子大一点,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之后,才会具备自己一个人阅读的能力。
这套绘本作为孩子的入门阅读书,同时也可以成为家长的入门书。对于新手爸妈来说,在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的同时,自己也跟着孩子一起学习,希望每个家长都能做好孩子的启蒙者的身份。
《初次见面绘本(全3册)》读后感(五):【宝爸鉴赏】第一次绘本之旅
为什么起这个题目呢?因为之前我对于绘本是有些偏见或者说是误解的,所以我也看过但仅仅是简单翻翻,从来没有注意绘本到底是在表达什么含义。归根结底是绘本的作用我不清楚,不了解。为了这次鉴赏评论我特意查询了一些辅助研究材料以便更好理解绘本的作用。
我查到绘本的一种阐述:"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甚至可以见到一个字也没有的无字书。"
这本《初次见面》绘本系列包含了三本,《好好吃》、《笑嘻嘻》和《晚安啦》。对于婴幼儿来说,可能是他们每一天都在重复的三件事——吃,玩,睡。
《好好吃》《笑嘻嘻》《晚安啦》关于书的内容在书目简介里面介绍了很多,也很详细,我不想再进行重复描述,我以一个宝爸的身份认真品鉴这套绘本后,针对注意到的一些细节进行我的分享。
1.本书由于面对的是0-3岁的婴幼儿,所以绘本里面字数非常少,图画形象非常突出,是一个可爱宝宝的形象,正如封面展示的图像。
2.本套书中每一本最后都是讲述宝贝与父母的关系,激发孩子对亲情和爱的理解,以便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孩子明白这种比较抽象的情感,与此同时可以增进孩子与父母之前的情感沟通和交流。所以这类幼儿绘本必须是父母与孩子共读的,提高孩子对情感的理解。
例如,上面三张图是《好好吃》中最后三页,表现的是母亲再给家人们准备了松饼,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品尝美味的内容。而孩子可能会因此获得共鸣,知道了平时不在身边的时候,妈妈是给宝宝准备好吃的,不是不理宝宝。让宝宝再遇到这种情况能够帮助宝宝更有安全感。
上面图片是来自于《笑嘻嘻》,也是表现母子之间的情感联系的。宝宝需要母亲的关爱,通过这种方式孩子阅读后理解了母亲对自己的爱。绘本表达很直接,通过这种强烈对比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与理解力。
3.本套书中为数不多的文字主要集中在拟声词和具体的实物,让宝宝听父母讲解的时候通过图片绘出的实物图像引导孩子去理解文字含义。
上图是本套书中描写图画内容的文字,如哼哧哼哧,嗷呜嗷呜,叮叮咚全部为拟声词,宝宝可以把他们和饭团,草莓,钢琴联系起来。当然这也需要宝宝在实际生活中真正体验过这些实物,否则还是没有概念,所以在讲述之前还是要想好和实际相结合的问题。
本书有利于父母引导孩子理解抽象的情感,认知真实的世界,培养阅读的兴趣。同时在共读绘本的同时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感情,这我相信是阅读绘本最重要的作用。
《初次见面绘本(全3册)》读后感(六):2020年,我家孩子翻看最多的一套书!
2020年5月4日,蜜月1岁了。
2020年这一年,蜜月成长的速度非常快,长牙了,会走了,会跑了,会踢球了,会自己吃饭了,会说简单的词语了,有自己的小情绪了......
2020年这一年,我陪蜜月看了很多绘本,她有自己特别喜欢的几本,比如《猜猜这是谁?》系列、《早晚安推拉滑板书》、《初次见面绘本》、《小金鱼逃走了》、《月亮的味道》、《噗噗噗》等。
其中,她反复阅读次数最多的一套书是《初次见面绘本》(全3册),一开始是坐在我怀里,我一本一本的给她读;到后来大一些时,她自己选顺序我来读;再到2020年末,蜜月大概18个月左右的时候,可以自己看了,嘴里还会嘟嘟囔囔的念叨。虽然每一页的内容她都了然于心,但依旧喜欢时不时地翻看。
从这套书中,蜜月学会了好多日常常用的词语,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比如刷牙的时候,会说“刷刷刷”;搭积木的时候,会说“嗒嗒”;踢皮球的时候,会说“踢”(现在她用“踢”指代所有圆形、球形的东西);吃苹果的时候,会说“啊呜啊呜”;哄毛绒玩具睡觉的时候,会给它们盖小帕子,说“被被”;看见小星星的时候,会唱“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心情好时会大声唱好一会儿。这些都是在学说话初期,看这套绘本学到的。
《初次见面绘本》一套共3册,分别是《好好吃》、《笑嘻嘻》、《晚安啦》,这是日本绘本奖得主石津千寻专为0-3岁婴幼儿行为养成所作的互动绘本,获得了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特别奖。
蜜月刷牙就是和《晚安啦》中的第一个场景学会的。《初次见面绘本》系列以婴幼儿的生活基本需求为主题,用简单可爱的线条塑造了主人公小宝宝,这个宝宝在家人的照顾下,吃得饱饱,睡得香香,玩的开心,笑容满满,宝宝在看书的时候,就可以感到亲切和熟悉。
这套绘本的文字简单,多用拟声词、形容词和叠词,并且都是孩子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高频词汇,熟悉的场景、熟悉的语句,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多方位的了解事物,正处于语言敏感期的宝宝会特别感兴趣。
这套绘本的画风和颜色也非常吸引人。三本书的封面分别是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做底色,然后配上小主角的大头画像,非常具有亲和力,内页画面也很简单,没有复杂的背景,只突出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可以让低幼宝宝一下子注意到画面中的内容,然后结合父母朗读文字部分,对画面再次深入了解。
下面拿蜜月最喜欢看的《晚安啦》给大家详细看一下。
最开始看《晚安啦》,是在睡前,蜜月会坐在我怀里,听我给她读。从开始的只看一两页就推开,到最后可以反反复复看好几遍,并且我翻开一页,她就会说出当页的关键词。
比如第一个场景:刷牙
蜜月会拿手指当做牙刷,龇着牙,然后“刷刷刷”。
翻开第二个场景:弹钢琴
蜜月会说“叮叮咚”。
第三个场景:玩积木
蜜月会说“嗒嗒”。
第四个场景:小星星
刚开始说“一二”,现在会边摇手边唱“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第五个场景:睡觉
当我说“哎呀,我的小被子呢?”
蜜月就会从我怀里站起来,去找她的小被子盖在毛绒玩具身上,拍拍它睡觉。
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每当蜜月给我一个反馈时,我特别开心,每当她把书中所学的语句或动作用在生活中时,我也特别惊喜,感叹成长的神奇。
这套绘本也是蜜月学习翻书的好帮手,因为这套书的纸质非常好,厚实好翻,蜜月有段时间沉迷翻书,可以来来回回翻好久。
中川李枝子在《当孩子遇见书》中说到:
评价绘本的标准是“这本书是否能够长久地被孩子们阅读”。被孩子喜欢的绘本,就是好绘本,被孩子反复翻看的绘本,就是他们喜欢的绘本。
这套绘本,见证了蜜月好多第一次,算是2020年度,陪蜜月时间最久,最受青睐的一套了。
《初次见面绘本(全3册)》读后感(七):看这套绘本,和小笼包宝宝做朋友,培养婴幼儿良好生活习惯
和5岁的小Y一起翻阅《初次见面绘本》,孩子脱口而出:太小了。是的,这套《初次见面绘本》系列绘本,是0-3岁婴幼儿行为养成互动绘本。以婴幼儿的生活基本需求为主题,描述了小笼包宝宝日常生活中的吃、玩、睡细节。这个宝宝在家人的照顾下,吃得饱,睡得香,笑容满满。
《初次见面绘本》系列绘本一套三册,包含《好好吃》、《晚安啦》、《笑嘻嘻》三本内容。这套书的文字作者是日本绘本奖得主石津千寻,绘画作者是插画家、绘本作家桑泽裕子。自上市以来,《初次见面绘本》在日本销量超24万部,受到广大家长好评。因为书中的这位小笼包宝宝,实在招人喜欢。
他就是一位普通人家的孩子,遇到好吃的,露出了舔着嘴唇的小舌头,右手举着小叉子,没吃够,还想吃。咧着大嘴,笑嘻嘻的样子,一定是看到好玩的了。吃饱了,玩够了,晚上才会睡得安稳呐。搂着我的小狗熊,一起睡觉觉。
作者分别选择了红还蓝三原色作为三本绘本封面的底色,让孩子通过不同的颜色,辨认不同的主题内容。每一册绘本中,会看到各种颜色的图案。绘本的编排方式都是统一的:翻开跨页,左侧是文字页,右侧是图画页。大片的留白,只有简短的两行字,是对右侧图画的解说。右侧的图案内容,也是简单的线条绘制图案。
好简单的内容!但这样的安排正是婴幼儿喜欢的。因为0-3岁的婴幼儿身心在各方面已经有所发展,但能够接收到的讯息还是有限。过于复杂的内容,对孩子来说,不容易接收。这一时期的婴幼儿,在语言、动作、听力、与人互动方面,已经有所进步,能够对周围的事物,做出自己的判断,能够表露自己的喜好。遇到好吃的,好玩的,就会上手抓了往嘴里放,看到开心的就裂开嘴大笑,遇到不开心的也会哇哇大哭。
《好好吃》中的吭哧吭哧、嗷呜嗷呜、咕咚咕咚、咔哧咔哧。吃不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吃饭团的时候是吭哧吭哧,吃苹果的时候是咔哧咔哧,因为饭团和苹果的硬度不一样,咬在嘴里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
还有大量的叠词,比如“抱抱”、搭积木的”嗒嗒嗒嗒“,刷刷刷刷刷刷;作者把书中每一个有声音的地方都运用了这些牙牙学语的儿童语言,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此外,一些词语会重复出现,比如小钢琴发出的叮叮咚,叮叮咚。亮晶晶的小星星一闪一闪,一闪一闪。软软乎乎的蒸南瓜,软软乎乎的小狗熊。前者是《好好吃》中的形容蒸南瓜的词汇,后者是《笑嘻嘻》中形容小狗熊玩具的手感体验。
让孩子重复接触这些形容词,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物品中出现,让孩子突破认知,原来,软软乎乎可以用来形容南瓜,也可以用来形容小狗熊。在孩子抚摸玩具的时候,一边说软软乎乎这一词语,让孩子从感官上获得初步体验。
2-3岁是婴幼儿掌握口语的阶段,也是初学说话的关键时刻。这一阶段,婴幼儿掌握的词汇量逐步丰富起来,更愿意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家长在与孩子一起读绘本的时候,可以根据书中的内容进行模仿,让孩子加深印象。
5岁的小Y,翻看了《晚安啦》之后,对我大声说道。是呀,《晚安啦》中的小笼包宝宝,在睡觉前,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刷牙,所以他向帮忙刷牙的小牙刷,道晚安。小牙刷也咧开嘴,笑着向他道晚安。宝宝和小牙刷,一起开心笑起来。睡前弹奏一会小钢琴,弹奏之后向小钢琴道晚安,小钢琴也困了,闭着眼睛,露出笑容,向宝宝说晚安。
书中的宝宝在睡前还会玩一会搭积木,积木们困了,闭着眼睛,宝宝和积木道晚安。抬头看到夜空中的星星,向小星星道晚安。准备睡觉了,突然发现被子不见了,宝宝躺在床上,露出疑惑的眼神。爸爸妈妈过来了,给宝宝盖上被子,互道晚安之后,全家一起进入甜蜜梦乡。好温馨的一家人啊。
绘本中多次出现的“晚安”,会对宝宝的大脑产生刺激,形成语言引导。而《晚安啦》书中睡前的一系列行为,能让他们产生对于睡眠的正确认识。
日常生活中,低龄孩子在睡前也会做这些活动。家长会让孩子刷牙,而孩子可能不愿意刷牙,更喜欢玩玩具。需要家长持之以恒的坚持,让孩子养成按时刷牙的好习惯,对孩子来说将受益终生。
不爱刷牙的小Y都知道应该向《晚安啦》书中的宝宝学习,足以说明,这套绘本对低龄儿童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和这位乖巧的小笼包宝宝做朋友吧。
@擦亮星,爱读书爱旅行爱生活。
《初次见面绘本(全3册)》读后感(八):这一套“红、黄、蓝”绘本,培养0-3岁宝宝好情绪,助力好习惯
婴儿期是最容易的家庭教育时期。新生儿除了对睡眠的极度需求,再就是吃。两岁前的宝宝还不怎么会玩,也不大需要玩伴。但是宝宝到了两、三岁,交友需求开始慢慢萌生,对玩的需求就高了。
2-3岁这个时期又是一个幼儿叛逆期,宝宝的情绪很容易起伏,以前的乖宝宝,秒变小恶魔那都是常态。很多宝爸、宝妈称这个阶段为“可怕的两岁”,事实上,这是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着手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的时候到了!
《初次见面》这套游戏绘本可以作为这一阶段宝爸、宝妈的辅助教材。
一、小红本《好好吃》,助力孩子独立用餐好习惯
宝宝很多的时候闹情绪都可以用吃来解决。
两、三岁的宝宝虽然比以前需求多了,但是比起大孩子他们的需求还是少,因为他们的想法少!除了吃、喝、睡,就是玩。所以,当宝宝闹情绪时,父母应该第一时间往口欲方面考虑。
“宝宝是不是肚子饿啦?”“口渴了吗?”一边用柔和的语调询问宝宝,一边去给宝宝准备饮食。如果宝宝哭得厉害,就抱起她去做这些。父母的怀抱,对孩子也是极大的安慰。
抱着宝宝到冰箱里拿食物、或者让他看看锅灶上正在煮,这些都能分散宝宝的注意力,很快平复情绪。
开始吃啦~把食物的温度弄到合适,放到宝宝面前时,宝爸、宝妈可以像书中这样说:“骨碌骨碌的小饭团,吭哧吭哧!”“软软乎乎的蒸南瓜,嗷呜嗷呜!”
跟宝宝讲话有两个秘诀,一是使用象声词,二是用形容词修饰食物这个名词。“冰冰凉凉的酸奶,谁想喝呢?妈妈要喝喽?吸溜吸溜!”说这些时,自己的脸上就是堆满笑意的,宝宝自然也会被感染。
看着宝宝吃下去,再补充一句“好好吃!是不是?”“浓汤好好喝,对吧?”。“好好吃、好好喝”这两句要多多说,说多了宝宝自己就会重复了。
当宝宝自己习惯了在吃完东西时,说上一句“好好吃”,喝完东西时会说“好好喝”的时候,这个良好的进食习惯就养成了一半。
用完餐,拿餐巾或者手帕纸递给宝宝让他自己学着擦手擦嘴巴,甚至让他学会自己收餐盘,把餐盘放进洗碗池或者厨房灶台,这样才算完成了整个用餐动作。
宝宝再大一点,还可以教他清洗自己用过的碗盘。循序渐进,好的行为习惯就会慢慢养成啦~
二、小黄本《笑嘻嘻》,助力宝宝日常好情绪
有的宝宝爱笑,有的宝宝爱闹。很多宝妈会抱怨“为什么别人家的宝宝就那么好养?而自己家的娃整天没个闲时候,不是调皮捣蛋,就是撒泼打滚。”
其实,没有天生的爱笑宝宝,也没有所谓的不好养的敏感宝宝。只要宝爸、宝妈能从关注宝宝的感受出发,对宝宝的坏情绪加以引导,每个宝宝都能成为天使宝宝。
《笑嘻嘻》这本黄色封面的小书,一看就很暖。20×20厘米的尺寸大小,最适合低幼宝宝。薄薄的一本很轻便,宝宝随时可以带着它暴走,或是亲亲、抱抱书中的宝宝以表达自己的情感,都很方便。
绘本中这个“小笼包宝宝”在吃水果时会笑嘻嘻,抱毛绒玩具时也会笑嘻嘻,玩皮球时还是笑嘻嘻……这样的一个正面情绪示范的小主人公,符合宝爸、宝妈的需要。
但是,再爱笑的宝宝也有哭的时候,比如妈妈不见了怎么办呢?当然是使出宝宝杀手锏——大哭!把分贝提高,再提高!希望妈妈能听到宝宝的召唤,赶紧回到宝宝身边。
呀~这一招果然管用呢!妈妈来了,妈妈抱起了宝宝,宝宝破涕为笑。妈妈在宝宝的小脸上亲一亲,用柔和的音调安抚宝宝,“宝宝不哭,宝宝乖,不哭。妈妈只是去丢了个垃圾。”
你看,刚才还哭唧唧的宝宝,不是又笑嘻嘻了吗?怎样安慰哭闹的宝宝你get到了吗?首先,抱抱;然后,亲亲;最后,柔声细语的安慰宝宝。如果还没停哭,再加一招——转移宝宝注意力。
(ps:这一本的底页上是满印的小袜子图案,我家小妹一看见就喜欢的不得了,指着小袜子就说“我要,我要”。我也配合她,用手假意去拿图上的袜子然后往脚上一套说“我也要”。她也学着我的样子,用手指去图上捏袜子,然后往自己脚上套,在她的手指快要接近小脚时,我迅速用手上她手里假意抢夺她手中的袜子,然后又往自己脚上一套。小妹被我逗得咯咯笑,这个游戏我们两个反复玩了很久,把她乐坏了~)
三、小蓝本《晚安啦》,培养孩子按时睡觉好习惯
说起按时上床睡觉,这套《初次见面》系列《晚安啦》绘本是从睡前讲起的。
睡觉前,宝宝都该做些什么呢?
一、刷牙,二、玩玩具,三、躺好不闹。
一到睡觉时间宝宝就闹,不肯上床,可能的原因有这么几个:宝宝没玩够,宝宝太累了心情烦躁,宝宝运动量不够还有很多精力没得到释放……
悉心的宝爸、宝妈通过观察,不难发现自家宝宝属于哪一种情况。像我们家小妹,因为夏天热,出外玩得少,她又属于精力旺盛型,所以每天晚上睡觉时间还没有哥哥、姐姐早。
但是,不睡觉她倒是也不会闹,她会卧室、书房(爸爸在书房)来回跑,或者打着刷牙的旗号在浴室里玩水。甚至有一次,为了等她,我躺在床上自己先睡着了,她什么时候爬上床睡的觉我都不知道。
培养宝宝按时睡觉的好习惯,需要来点仪式感。比如,带宝宝洗漱好以后,帮她换上她自己挑选的睡衣,然后陪她玩一会玩具或者看看绘本。
这样,形成习惯后,宝宝就会变得很期待睡前的时光。随着宝宝一点点长大,为了能够让妈妈每天睡前都这样陪她,她就会懂得睡前仪式后要乖乖睡觉了。
这一套以红、黄、蓝三原色为主色设计的三本低幼绘本,虽说图画简单、文字也不多,却包含了养育0-3岁宝宝必不可少的三个要点:吃、玩、睡。宝宝吃得好,心情就好,玩得就好,玩好了才睡得着。
初次见面绘本(全3册)暂无评分[日] 石津千寻 文 [日] 桑泽裕子 绘 / 2020 / 后浪丨花山文艺出版社《初次见面系列》绘本是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特别奖、日本绘本奖得主石津千寻作品,在日本累计销量超24万部。日本人特别注重礼仪,“初次见面,请多关照”耳熟能详。培养宝宝有礼貌,对宝宝给人的第一印象也非常好!
不要抱怨家有小恶魔宝宝,宝爸、宝妈要勤动脑,充分借助玩具、绘本这些育儿工具给自己搭把手,省点力。多用心,主动关注宝宝的感受和需求,这样才不至于因为宝宝闹情绪而发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