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武汉抗疫日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2-03-30 03:32:2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武汉抗疫日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武汉抗疫日记》是一本由新浪微博 新浪读书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6.00元,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武汉抗疫日记》读后感(一):感恩医护,感恩英雄

  

感谢这本日记让我知道,原来疫情现场是这样子的,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自己也能像一线人员那样,为国家出点力。疫情面前生命如此脆弱渺小,却也能绽放伟大的光芒。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致敬白衣天使和那些为战疫付出血汗和生命的人们。希望我们不会忘记英雄们的付出,是他们流血流汗保护了我们。

  《武汉抗疫日记》读后感(二):武汉抗疫日记值得反复阅读

看这本书,哭了无数次。感谢为抗疫作出巨大贡献的医护的志愿者。今天国外疫情严重,国内好得多,全靠了这些不畏生死的美丽的逆行者。

正如书的推广语所说的:疫情一定会过去,英雄不能被遗忘。

在人类灾难面前,我们应该记住书中的这些英雄,以及没有收入这本书中的英雄。假如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一定要当一名医生!!

  《武汉抗疫日记》读后感(三):我们无路可退,咬着牙,边哭边战,边战边哭……

  

书里有个护士祝朦在日记里写到:“我们拼尽全力却怎么也拉不回他们,我们从死神手里抢回了那么多人,却抢不回我的战友的命。看着战友离去,我们痛心,胸口仿佛被巨石堵住,难受得我们无法呼吸。这场疫情将我们打得遍体鳞伤,我们无路可退,咬着牙,边哭边战,边战边哭。” 他们边战边哭,边哭边战,而我,边看边哭,边哭边看!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岁月静好,是多少人负重前行换来的。感恩有这样一群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们为我们守护!强烈推荐购买珍藏!

  《武汉抗疫日记》读后感(四):《武汉抗疫日记》:普通人的闪光更令人动容

  

2020年1月23日至2020年4月7日,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严重,武汉市封城76天,这一段时间里,整个武汉市街巷空无一人,往日游人如织的樱花林寂然开放。2020年,都说武汉没有春天,但这一年里,在新冠疫情的“寒冬”里,却有着无数如春日暖阳般善良的人、温馨的事。

《武汉抗疫日记》即是以武汉疫情起始之初至武汉解封之间的新浪微博、新浪读书相关文字集结成册,记录武汉封城76天,一线亲历者们的战疫事迹。在这些事迹里,可以看到医生与新冠病毒的奋勇搏斗,护士小姐姐们对病患的细心照顾,逆行者们出征前与家人的艰难告别,病患对于医患关系的重新认识,以及各行各业志愿者的无私奉献。不仅是医护人员无私无畏的职业素养令人钦佩,普通人在危难时刻迸发的善良更让人动容。

诚然,在平凡的生活中,我们大多都是庸庸碌碌的普通人,关心的不过每日吃喝、工作的进展、孩子的学习、老人的安康。当大疫来临之时,有的人自顾不暇,有的人千方百计逃离,但更多的人目睹炼狱艰难,激起了对世事、对人间的怜悯,用萤火之光,在与新型冠状病毒相搏的战场上,集成一片真的、善的熊熊烈火,真正应了那句“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用76天,武汉从一个重灾区到各项指标清零,离不开国家的果断决策,离不开钟南山院士的坐镇,离不开张伯礼院士的紧急科技攻关,更离不开那些在除夕之夜离家启程的医生护士,他们平时只是与我们在医院过道里擦肩而过的一名普通医务人员,却在负压的病房里穿着几层防护衣看诊、扎针、清扫,病人甚至在出院的时候,都没能看到他们的真容,知道他们的名字;更离不开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们,他们可能是保安、可能是清洁工、可能是司机师傅、可能是酒店经营者、可能是家族妇女、可能是社区工作者、可能是一名人民教师…没有特别的记录留下他们的名字,但他们在抗疫的一个个环节里默默做着起承转合的“小事情”,才让我们迅速迎来武汉的解封。

在一个普通人抒发自我的平台上,我们透过他们的描述,看到许许多多普通人的努力,感动于他们的奉献与善良,是该有如《武汉抗疫日记》这样的一本书,来记录这些令人动容的普通人的闪光!

  《武汉抗疫日记》读后感(五):一些感悟

  

选取了17位医护人员、4位患者和8位志愿者在疫情期间的微博,第一视角记录了武汉76天封城期间的故事。或许如其中一个医护人员所说,“ 已经有半个月的时间,我在刻意不看援鄂新闻、抗疫新闻,我确实是怕,看了之后地流泪”,所以书中的选取的内容都很正能量,当然了也有初期的恐慌、无助、绝望等各种情绪,以及现场目睹病人离世的无奈。我能理解这些记录人的心情,我妈住院的时候,我们全家也是超级正能量,这可能是一种保护机制,似乎只要相信结果是好的,那么结果就一定是好的。

1月23号武汉封城就一周年了,有很多人的生命停留在了那个春天。不在漩涡中心的我们难以感同身受,最多每天追踪一下疫情数据。曾有一段时间我很在意疫情发展的时间线,因为很想知道为什么CCDC的预警机制没有发挥作用。最终放弃了这个努力,因为国外的疫情爆发后,我发现人无法跳脱整个社会,你知道的信息只是想让你知道的信息,我们无法知道所有事实,就如西蒙的“有限理性”一样,我们也无法穷尽所有的可能性。而且事后已经知晓很多信息的上帝视角下,再去评价疫情初期对病毒只有很少认识情况下的决策,其实很不公平。

2020年2月中上旬中国还是全球疫情的中心,我也没想过疫情会在全球爆发。彼时网上充斥着“中国崩溃论”,尤其是某天晚上甚至觉得要亡国了。当然民众的情绪需要有个发泄的渠道,这也能理解。日本钻石公主号出现疫情后,我曾说过,一方面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希望他们能处理好;另一方面,我又很邪恶得希望他们的疫情蔓延一下,这样就能对比中国政府和国外政府处理疫情的方式,你会发现也许我们处理得更好。因为全球的政府部门都有一样的问题,程序化的东西太多、不够灵活等。事实证明,确实官僚制(中性词)的通病是universal的。

有人说,去年一年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确实,其实没有完美的体制,各种体制都有其优势和劣势。中国体制在集中力量办大事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所以也需要接受她可能存在的一些内在的缺陷。民众对大政府的要求一定是更高的,从而也一定需要让渡一部分权力。这种trade-off直接决定了制度的差异。同样的,其他体制有缺点,也肯定在某些方面是有优势的。所以需要辩证地看待问题。

  《武汉抗疫日记》读后感(六):那些生命的馈赠,我们要永远铭记——《武汉抗疫日记》读书小感

  

“身在福中,请惜福”。

我偶尔想,淡忘是一个中性词,它并非是恶习。我们可以淡忘伤痛,抖掉一些生命的负重,这是生之所幸;但有关生活的美好,有关你获得过的一些馈赠,我们不应该遗忘。

2020年是布满伤痕的一年,它用疫情、洪灾给自己定了性,它注定被写入史册。

而与此同时被历史记载的,是中国人民面对国家灾难时的团结一致,是一夜之间万城空巷、一夜之间数千人回乡抗洪的民族凝聚力。

无数的抗疫勇士身先士卒,倒在茫然无措的抗疫第一线。他们付出的是年轻的生命,换来的是感谢、美誉、惋惜和哀悼。疫情被控制住了,可他们不在了。请我们不要忘记。

紧随疫情而至的洪水,又令湖北一带人民饱经挫折。无数抢灾救险的普通人又相继用生命挽救了他人。灾情终将过去,可他们不在了。请我们不要忘记。

这是最近翻阅这本《武汉抗疫日记》抗疫实录、翻看社会热点信息时的感慨。

《武汉抗疫日记》书里的每一个作者,明明很朴实的文字,却时不时让我感怀感伤。一线医护人员的大无畏和小担忧,患者的矛盾心理,志愿者们无私的付出,书里的每一件小事,都让我觉得钦佩。我不禁自问,围观和感恩付出容易,当我们面临这种困难时能否做到那样的付出呢?设身处地想一想,这些看似平凡的人和事,其实,都是那么不平凡。

当灾难远去,即将歌舞升平的时候,请我们不要忘记那些“馈赠”。

看了书,扫了码,完成了这份医护公益捐赠。

我心稍安。

  《武汉抗疫日记》读后感(七):平凡人唱响英雄曲—评《武汉抗疫日记》

  

在中国这片大地上,生活着一群平凡且普通的华夏儿女。在各自的岗位上,在各自的城市中,他们也许有着不同的生活轨迹,有着不同的人生规划。假若说没有年初那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我觉得我们或许并不会情不自禁地发现自己的身边原来平凡人也有着可歌可泣的英雄气概。

一册由新浪微博之新浪读书牵线搭桥的,围绕着2020年武汉一线抗疫亲历者微博抗疫记录的《武汉抗疫日记》引领着读者再次踏上重访抗疫第一线的真实故事。因有着一群又一群热血的平凡人们的努力,武汉这座城市终于度过了最为艰难的疫情时刻。虽然已经时隔多月,但是我依然借由着书中的记录感受到了那段最为艰难的抗疫战争。这里没有纷飞的炮弹,但是这里却有着让世人至今还在胆战心惊的疫情。哪怕当下还有很多的国家沦陷在新冠的魔爪下,我们的武汉终于度过了最危机的时刻。感慨地说一声:幸亏中国有着一批又一批看似平凡,实则英勇的勇士们。

日记自然是由作者发自心声的文笔记录,那是情感的真切流露。于《武汉抗疫日记》这本书册,我们可以分享得到的是来自于数位武汉抗疫医务工作者,患者,志愿者们在武汉『封城』期间发布的『战役』日记。。正如编者推荐的,本书封存着记忆,感恩着付出,更是拥抱了未来。虽然已经时刻数月,但是武汉这个城市里面曾经发生过的感慨人心的事情至今值得世人缅怀珍惜。抗疫之战中无声胜有声。来自各行各业,四面八方的勇者们共同谱写着撼天动地的英雄凯歌。读着这本《武汉抗疫日记》,我仿佛亲身置于现场。不似以往网站上浏览阅读到的某些个例,这一读本经过了编者们精心的挑选汇总。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更可以从一个直观立体,多角度各层面的直击观摩。所谓的日记发自于肺腑,尊崇于事件的真实,更是现场第一时间的分享,所以我们读者阅读之中更会油然而生地产生着共鸣。从平凡的角度入手,从真实的事件切入,从真情实感出发,《武汉抗疫日记》再现了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也描绘下了最为生动不过的『英雄华夏儿女们』的前赴后继。也正是在这样的一场疫情中,我见证了这个世界上平凡人谱写下的英雄曲目。

对于2020年初发生的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我觉得《武汉抗疫日记》记录下了最为真实的过往。我更乐于将这本书分享给孩子们阅读。让她们可以在人生的成长道路上知晓这样一段历史,认识这样一群危机时刻下折射出的英雄光芒的平凡中国人。

  《武汉抗疫日记》读后感(八):在寒冬期待暖春

  天冷了,人似乎容易变得怀旧。2020即将过去,回望这一年,新冠肺炎是所有国人都无法回避的话题,只要身处祖国大地,就一定会被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多多少少改变了既定的生活轨迹。

  我想,2020年,对所有人来说注定都是难忘的一年,这种难忘,不是每一年回首都会生出的感慨,而是发自内心对所见所闻的触动。从不明原因肺炎的出现到正视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的1-2月,是举国最艰难的两个月,不管你是亲历者还是见证者,没有一个华夏儿女可以置身事外。

  我们活在当下,也活在历史之中,历史如何不被遗忘,唯有记录。书籍、报纸、影音都可以作为记录的载体,就譬如由北京联合出版社出版的《武汉抗疫日记》,就是一本很好的历史“活化石”。

  书中集结了29位武汉抗疫一线人员的微博日记,有的是冲锋前线的白衣天使,有的是医生/患者的家属,还有的是坚守后方的志愿者……他们的文字或许并不华丽,却饱含情真意切,用真挚的情感记录下武汉从封城到解封的点点滴滴。

  《武汉抗疫日记》里收录最多的是身处第一现场的医护人员的日记。这些医护人员抛开职业身份,和我们一样,也是普通人,近距离接触病人也会胆怯、也会害怕,但是在恐惧之后,没有一个人选择退缩,崇高的职业素养与使命担当让他们冲在最前面,这种信仰是“战病疫,救苍生”的大爱、是“临危受命、为国赴难”的勇气。

  在所有的日记中,有一位特殊的医生,他的记录时间从2012年普通的一天开始,间或夹杂着日常琐碎的生活感悟,直到2020年2月1日一条确诊微博戛然而止。他就是武汉市中心医院的眼科医生李文亮。他走了,但人们会记住他,用生命预警的英雄!

  当然,不是只有为民请命的医护工作者才是英雄,所有为抗疫贡献力量的普通人也都是英雄,像是冒着严寒不停忙碌的快递小哥、维持后勤的志愿者、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设者……国内抗疫取得的阶段性胜利是所有国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现在再去重温那段日子,依旧会被感动的人和事温暖到,至于那些无可言说的伤痛,只有当事人及其家属最有发言权,逝者已去,生者应当好好活下去,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要相信一切终究会好起来。

  2020年新冠肺炎让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21年会好起来了吗,但愿吧,美好的愿景还是要有的,即使未来依旧还有漫长而坎坷的路要走,我们仍要带着昂扬向上、坚韧不拔的毅力,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的抗疫精神,以行动力和感召力书写新篇!

  《武汉抗疫日记》读后感(九):抗争疫情进行时,了解那些可爱的人

  每当我们遇到灾难的时候,总有那么多的人,不畏惧死亡,奋战在第一线。我们都知道现在又发生了一场大灾,难死了无数的人,而且不仅是中国世界也是如此。那么又有哪些可爱的人在守护我们呢?他们是怎样守护我们的呢?如果你想知道他们的故事那你就一定要看看这本书《武汉抗疫日记》 这本书的作者来自武汉,是从新浪的1000人中挑选出来的。他们都参加了抗疫并且都发过相关的微博。他们被挑选出来,他们每一个人都在本书占有一席之地,他们都是很有文采的,所以这本书写的还是非常有质量的,表现了武汉抗疫的艰苦卓绝,感人肺腑。这本书《武汉抗疫日记》加入了微博作者的优秀评论读来都是非常精华的,表达了众志成城,共同抗疫的决心,温暖了武汉市民和我们每一个人的心 本次社会各界组织的一次援助活动,有很多组织都参加了,多到你无法想象。这本书的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社参与了本次举行了公益活动。此次公益活动援助了很多医生,护士,记者等,在第一线奋斗的人们,援助了169位相关人士,已经取得联系的有576位。以上这则消息在本书的第一页,而后面几页都是参与抗疫相关工作的各界人士的照片。只是我不太明白,照片下面的@是什么意思?是他们的微信名吗?其中还有一幅画,是一个女儿画爸爸去当志愿者的过程。 这本书在正文之前有过推荐序,共有三篇写的很有文采。可以称得上是这本书的精华。后面的正文部分范,是以日记的方式呈现的。这本书是以时间节点玩划分整个故事的,每一个部分是一个时间点,还一个章节,就是一个人的日记。读这本书我有很多意外收获,让我知道了很多抗疫救灾的细节。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在新冠病毒抗第一线的人们是怎样与病毒抗争,这些可爱可敬的人是如何为我们牺牲的。他们把生死置之度外和家人分离。有很多父母都是医生的孩子,在家无人陪伴。广大群众知道此事后,有一些人就主动承担起了陪伴这些孩子的责任。很多人都在线上跟这些医生家庭的孩子聊天做游戏。这些行为温暖了广大医生的心灵。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这本书里也提到不少这样的事情。除了新闻上提到的捐赠物资以外,有很多司机还自发组成了专门接送医生的车队。 正是由于这些人辛苦牺牲,才有了我们的健康与平安,感谢这些为我们英勇付出的人们。无数个无名英雄,我们大家会记住你们的。生命不止,战斗不息。那些因为疫情而付出生命的人,中国人民永远记得你们,你们的精神永远存在,你们用生命守护的人民,现在对你们充满了无尽的痛惜和无奈,我们会带着你们的生命之光,继续好好的生活下去。

  《武汉抗疫日记》读后感(十):亲历者的日记,值得看!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武汉抗疫日记》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