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别人的错都是我的错》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1-02-04 01:29: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别人的错都是我的错》读后感100字

  《别人的错都是我的错》是一本由[英]尼格尔·罗杰斯 / [英]麦尔·汤普森著作,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别人的错都是我的错》读后感(一):帮人更加客观认识哲学、公正看待哲人的书

  

曾经有那么一个人,让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颠覆了我的对感情的认知,也促使我去进一步认识自己、关爱自己,还有身边人。刷抖音时候看到这本书的,只不过现在的我已经彻底卸载了抖音,不再看了。

这本书讲了很多哲人的生平,他们更加人性的一面,帮助我认清哲人和他们的理论,不会被轻易迷惑或者困在理论和他们构建的无菌世界里走不出来。看到他们的行为习惯也帮助我更好滴生活。很有意义的一本书。

第一章讲的是卢梭,一个自卑的、对强势女人又爱又恨的哲人。跟多位贵族夫人有染,和一位洗衣房姑娘同居多年,孩子全部抛弃,甚至在其仰慕者提出帮忙领养的时候也果断拒绝,并且给孩子安上会憎恨养父母的罪名,他的挑剔和拧巴很像我的那名故人,终于我自己也释怀了。

对于一个自卑又慕强的人来说,比如我们这位伟大的哲学家,你的好和不好都是原罪,他们会不断转换和调整,我们最终也只是普通人,没有办法达到最好最完美,做不到的,而且他本身的排斥来自于对自己心灵的不满,这你做什么都没有用!所以真的不适合:

感觉故人的出现和离开让我改变了很多,曾经坚持不想感谢他,现在随着恨意和爱意的消失,也有些动摇了,这让我想到,依我对自己和对人性的了解,希望在跟现任的日子里,我可以让自己做到极致,整个人更实际、更接地气、更有成绩,这样在未来的日子里,我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也才会更爱他,这样无论是跟他还是跟我自己的相处都将更融洽,甚至事后也不会有什么悔恨,不恨他也不恨自己。

  《别人的错都是我的错》读后感(二):换个角度理解哲学

  《别人的错都是我的错》本书记录了八位可以看身为最伟大的哲学家们与常人格格不入,甚至是荒诞的糟糕的黑历史,以平时幽默的笔调解读其哲学思想,告诉我们伟大的哲学家也不做是对的,他们的天才灵魂也同时住着一个疯子。

  这样讲并不是说明哲学家在我们的历史当中是有多么的高贵触不可及,而是以平时幽默风趣的语言和我们现实生活中最为接近的一种方式,把他们从神坛的领域下拉到我们现实生活中,其实是与我们和哲学家们之间的距离更加接近了,而并不是将他们的反面历史都拿出来肆意妄言的评论。

  哲学听起来遥不可及,但和我们的生活切密切相关,我们的行为,我们的思想和哲学面所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着相似或者更加接近的原理,我们的行为同时也受着哲学的接引,让我们觉得这个世界可以活得更加科学。

  哲学家们和我们的不同之处就是他的思想体系,更加的明确,但是它得到这样更加正确,更加科学的世界观之前,同时也在原来自己的轨迹上遭遇过错误,从现实的失误中去不断的去改正纠正思想。

  卢梭,关于教育的著名著作艾米尔在当时集市上一般都被认为是小说,而且对于女权主义来说,艾米尔应该被诅咒的,他们在书中写着一些压制自己的欲望,但是《爱弥尔》中所提到的欲望和冲动不是被压制了,而是被转移了,所以说在当时那个崇拜上帝的时代,《爱弥尔》的这本著作无疑是否定了新教和天主教,当时被认为是小说的一本书,在现代却认为是关于自然教育的最原始的解说。

  所有的历史都是经过时间的沉淀和积累,慢慢形成的,在原来的一些著作中,也许并不被当时的世界所认可,但是在未来或者是慢慢的积累情况下,会发挥出无限的光芒。

  哲学家也不仅仅是我们所认为的神的领域,触不可及,而是和我们现实生活中密切相关,并且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带着他们自己的经历,留给世界的文化和思想价值,经过时间的打磨和实践的检验才有了更高的价值。

  《别人的错都是我的错》读后感(三):行为不端的哲学家们

  哲学,是一种以辩证方式来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思维方式,讲究理性,涉及科学、心理等学科。在常人看来,哲学家从来都是高高在上的、不接地气的,他们所思考的问题应该是涉及到人类起源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也必然异于常人,甚至,他们应该清高、自命不凡,又或者禁欲、不食人间烟火,他们的行为应当端正得体,应该作为世人的榜样与楷模。 然而,事实却往往并不是这样。尼格尔.罗杰斯和麦尔.汤普森所著的这本《别人的错都是我的错》向读者展示了哲学家们让人所不齿的生活方式和人生选择。书的原著标题《Philosophers behaving badly》,直译为哲学家们举止不端,书中所描述的8位哲学家们也正如书名所表达的那样——偏执、冷酷、矛盾、刻板、滥交、孤僻……所有你能想到的贬义词都能用在某位哲学家身上。可怕吧?有没有一种心中伟人的高大形象轰然倒塌,化为一堆灰烬的感觉?

  卓越的思想是一回事,龌龊的行为是另一回事,深究起来,并不矛盾。言行不一致的人比比皆是,大奸大恶的人也会有善良温柔的时候,言之凿凿的人背地里的肮脏交易常常让人瞠目结舌。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常跟一些不诚实的政客有往来,而且会星象占卜学,有婚外情,是一个老烟枪,每天喝8到10杯的马丁尼;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有过2次被解雇的记录,睡觉睡到中午才起来,大学时吸鸦片,而且每天傍晚会喝一大夸特威士忌;他们的坏习惯或者不当的行为并没有阻止他们成为美国和英国最伟大政治家。而臭名昭著的纳粹头目希特勒,反而是一名行为端正的人,素食主义者,不抽烟,只偶尔喝一点啤酒,从没有发生婚外情。

  人本身往往就是矛盾的结合体。写出教育名著《爱弥儿》的卢梭,无情地抛弃了自己的5个孩子,把他们送到孤儿院。他一方面宣扬夫妻忠实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与索菲.乌德特托伯爵夫人暗通款曲,欺骗了与他有夫妻之实的赛斯,及倾慕他的女主人蓬皮杜夫人。

  除了曝光哲学家们的言行不一之外,作者也为读者翻捡出了这些哲学家们之间的明争暗斗,有些哲学界的怼人言论实在是颇为可爱,使得这些哲学家们的形象瞬间立体鲜活、真实可触,比如伏尔泰怼卢梭:“大作收悉,非常感谢。先生反人类,几无人可敌。大作读毕,读者诸君恐将四肢着地前行。然老朽直立行走凡间60年,断难重拾故技,惭愧惭愧。”

  作者用冷静客观的笔调对哲学家们的不端行为进行了挖掘,但是也没有否认他们在哲学界的伟大成就。比如,描写卢梭的这篇文章,前文用大量的篇幅描写哲学家卢梭的偏执、冷酷、矛盾,但是最后依然肯定了卢梭在思想上的杰出贡献,用辩证的方法来公正客观地看待卢梭这个人。

  《别人的错都是我的错》读后感(四):向内找错是何等境界?

笔者作者刷微信视频号,发现了马云的一段视频,他说,不好抱怨,遇到困难了,你开始抱怨,不从自身找问题,那么注定你短期内很难提高自己、改变自己。改变别人很难,改变自己更难。可是,改变就涉及谁的错的问题。别人的错都是我的错?这个境界真不是盖的。其实,这个要求蛮高的,谁能做到?我太难了。说归说,可是生活中如果真碰到了问题,该如果面对呢?没问题的时候,大家都会比较容易高谈阔论,因为事不关己,可以暂且高高挂起。

欣然接受生活的不完美、笑纳柴米油盐醋的困恼。接受可以挑剔、很难完美的生活。或许我们每个都有想不开的时候,也有想得过多得时候,一个难得的淘宝机会,我发现了一本书《别人的错都是我的错》,一看正好是我刚需的,为什么?因为我感觉别人的错能达到对方愿意主动领走,的确不容易,很难做到。书中指出,哲学家不是正人君子或圣徒,从来没有宣称要过无可挑剔、 完美无缺的生活。按理说,只要他们的思想是深刻的,生活上的怪癖不应该自动否定其理论的合理性。凡夫俗子,谁不是呢?没有例外,这一点上无关称号,无关职位高低。而凡人与圣人往往只差一步,差在哪里呢?差在思想深刻、深入精神世界,而不是像凡人那样就是论事。“哲学家不是正人君子或圣徒,从来没有宣称要过无可挑剔、 完美无缺的生活。”这句话反着去读,也就说哲学家也是凡夫俗子,他们承认、完全接受、直面、直视日常生活中的锅碗瓢盆、油烟米醋,他们从不回避、更不逃避,他们欣然接受不完美、瑕疵。接受不完美,从不完美中让自身退一步,让自我修补、自我完善去补充、修缮这些不完美。

身居学术围城之内,“看破红尘、闲看云起”。人的身体是很难远离喧嚣,远离尘世的打扰的。人生在世,不可能完全过与世隔绝的日子,这是实话,也是现实。书中指出,哲学家如果可能的话,更愿意忽略生活和工作的关系。 只要哲学关注认识论问题 ,认识什么,怎么认识的问题)、逻辑问题、语言问题,可以肯定地说是安全待在学术圈子里的。可见,哲学家根本无心停留在跟哲学无关的话题之内,也就是说他们已经提高到了非常高的放下尘世、小事也,毫无在乎的境界了。对我如何身居学术围城之内有着非常高的实用价值,踏实修炼学术内功,不要想得太多、学术修炼不到位,或者做得太少。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而能把外界与内部的错都能从自身去找解决的办法与路径,这方是我们阅读《别人的错都是我的错》的硬核所得所获,其他都是浮云,能静静地在自己的学术一亩三分地里好好呆着,难得、势在必得也!

  《别人的错都是我的错》读后感(五):伟大哲学家的黑历史

  英国作家尼格尔·罗杰斯与麦尔·汤普森合著的《别人的错都是我的错 斜杠哲学入门指南》是我目前所看到的最有趣的一本与哲学有关的书籍了。我们对于历史上那些赫赫有名的哲学家们如尼采、叔本华、罗素等有着一种盲目的崇拜,我们认同他们的哲学思想,我们阅读他们的著作时惊为天人。但是对于那些伟大的哲学家们的真实样子,我们又了解多少呢?《别人的错都是我们的错》即将为我们解开这个有趣的历史谜题。 在我看来《别人的错都是我们的错》对于我最大的意义在于打破了人物滤镜,让我真实的意识到即便伟大如尼采、黑格尔与真实的存在着为数不少的荒诞的糟糕的“黑历史”。这虽然无损于他们在哲学研究上的伟大成就,但是当我明白这些的时候,在去看他们以及他们的著作的时候,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在此之前,你要告诉我叔本华是一个严重的“厌女”者,是我无论如何也不能够相信的。在我看来,作为一个走在了时代前列的哲学家,他是不可能有着如此“浅薄”的认识的,但是这就是事实。他在谈论女性时的言论,即便放在今天我们也会感觉到匪夷所思,他认为女人不懂音乐,不懂诗歌,没有眼光,愚蠢透顶。我们真的会很难相信,这是出自于当时最伟大的哲学家之口。我们曾今想当然的认为作为时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他们必然也应该有着高尚的人格,至少也应该是洁身自爱之人,但是很遗憾的是,这又是我们的一厢情愿。或者是因为他们在学术研究上达到的高度太高,则另外一方面则显现出了他们不怎么让人舒服的一面。在私人感情生活上,他们对于爱情总是难以从一而终,甚至还会有更过分的事情出现比如出轨,比如冷暴力,甚至于连续不断的抛弃自己的孩子等等。在面对自己的朋友或者资助者的时候,他们有时候也会表现出一种“背叛”,就像是尼采与瓦格纳的决裂等等。这些伟大的哲学家们真实的诠释了什么叫人无完人。实事求是的说,与他们的哲学思想相比,我好像更加对他们的这些“黑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或者这也是人的八卦性格使然吧! 《别人的错都是我们的错》另外一大意义在于编者用一种平实、幽默的笔调为我们解读了哲学家们的哲学思想。要知道对于普通人来说,直接去啃他们的大部头著作无疑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情,在加上哲学本身便带有的晦涩难懂的属性,这成为我们了解哲学的一大阻力。而在《别人的错都是我们的错》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世界最伟大的八位哲学家的思想解读真的可以说是做到了字字珠玑。他们尽可能的用最简单的语言描述哲学家们最深奥的哲学思想,他们提炼了哲学家们的思想精髓,告诉我们,那些哲学家们究竟在说些什么,想要表达什么。可以说《别人的错都是我们的错》就像是我们认识哲学的一部最简单明了的导读,跟着它,我们便走进了世界哲学发展史的大门,跟着它,我们也走进了哲学家们最伟大的灵魂中去! 或者也正如本书封底上所说的那样,伟大的哲学家也不能总是对的,他们天才的灵魂里也同时住着一个疯子吧!

  《别人的错都是我的错》读后感(六):天才与疯子的一线之隔

  

其实哲学并不是特别深奥、干涩、难懂,高旋于象牙塔之中的,是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及我们的每一个决定的事密不可分的!

在《别人的错都是我的错——斜杠哲学入门指南》这本书中,用趣味的方式解读严肃的哲学哲人的思想和故事,书中介绍了8位哲学家的生活趣事和哲理故事。其中有卢梭、叔本华、尼采、罗素等。这是一本非常有趣味、令人不忍释卷的有关哲学家的百科全书。

我们知道,哲学一词是外来语,它的原意是指爱好智慧,这种源自人类天生的好奇心,想要了解大自然与人世间的一切。而智慧则代表了完整而根本的理解。由此形成一个圆满的系统,不仅可以说明一切,并且足以引导人类安身立命。如果用爱好智慧来说哲学,不难肯定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属于哲学的部分。不过,大多数文化传统中的哲学部分并不是单独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就有文史哲不分的说法,而在我们普普通通的生活里则更是无处不在,只是你没有注意到而已。

哲学家们经常在做一些判断,尤其是涉及价值方面的判断,如真假、美丑、善恶、是非等,但是却未必知道这些判断的标准是谁定的,对于错?于是哲学就要致力于设定判准的工作。我们人类应该如何生活?若不先辨明人性的真相,又怎能评估人类的正当生活方式。并且,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如何?万物恒在变化之中,那么这一切终究要消失幻灭,或者,它有一个来源与归宿,可以使变化生灭得到合理的说明。

如果用哲学观点谈到苦乐,这几位哲学家最有发言权,首先质疑有形可见的物质欲望。这种欲望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到了山脚下碎成一片片,竟然空洞而无实体,以致像是南柯一梦。用比喻来说,就是用竹篮盛水,永远装不满,然后人生就在忙碌追逐中逝去了。比如我们要问:我应该做些什么,才能使人生更为圆满?所以说,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

通过阅读这本书,阅读哲人故事,了解哲学家的生活,更了解了他们的哲学思想,学习这些哲学家的智慧,更进一步探索人生的奥秘,追求人生的真谛。探寻人生的奥秘与意义。读完这本书,读者可以对于西方哲人有更丰富和全面的认识。 我们学习哲学,宛如在航海中找到一个罗盘,可以清楚知道我们的人生应该何去何从,学习哲学可以减少人生的困惑,进而仔细品味人生。所以说,读这本书是非常有意义,希望通过这本书的阅读,增强我们的思维判断,认识人生哲学,感悟人生的真谛。

  《别人的错都是我的错》读后感(七):哲学入门,带你了解那些伟大的哲学家

  说起哲学,第一感觉就是高大上,有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但哲学是什么呢?哲学就是对基本和普遍之问题的研究的学科,一般具有严密逻辑系统的宇宙观,它研究宇宙的性质、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问题。它是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但又与我们有一定距离的存在。

  我们都听过卢梭的“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对于一个这样的哲学家,我们对他的了解知之甚少,我很好奇,他有过怎样的经历才能总结出这些被后人推崇的思想。之前对于这些听上去就觉得难以理解的学科是无感的,但随着自己渐渐长大,为人妻,为人母,经历过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我才明白原来哲学之于我们有多么深远的意义,于是,我对哲学产生了兴趣,对哲学家产生了兴趣。

  而《别人的错都是我的错》就是这样一本关于斜杠哲学的入门指南。我们很多普通人应该都有过试图从哲学中寻找人生智慧的念头,但我们忽略了尽管哲学能启迪我们的智慧,也能误导我们把我们引向歧途。因为哲学家的生活并不像他们的思想一样具有积极推动我们进步的作用。有些哲学家自身的生活要么可恶,要么可悲,甚至疯狂,但是我们很难说他们的生活与他们的思想没有任何关系,两者不是相对独立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先看看这些伟大的哲学家的生活,探索一下其生活选择如何证实或证伪其思想,然后再接受他们的建议,确定自己的生活道路。

  书中介绍了八位著名的哲学家,但他们的行为糟糕,这说明了生活的智慧不一定带来智慧的生活。没有人是完美的,即便是伟大的哲学家,我们也不能指望他们的生活能达到与他们名声和思想一样的高度。不过尽管他们的生活多么愚蠢,多么糟糕,我们都不能否认他们对于人类思想的贡献。比如前面所说的卢梭,他提出的教育和民主原则,发展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看法,都对我们的现代意识产生深刻的影响。而叔本华则敏锐的提出自我意识影响人生经验的程度。至于尼采,用他充满智慧的格言警句启发我们对人类未来的思考。 通过我们对这些伟大哲学家的了解,鼓舞我们即便对我们自己的愚蠢或局限有多么深刻的认识,我们都应该敢于进行超越自己的思考。就如同他们一样,虽然他们的生活很糟糕,但不妨碍他们思想的高度。

  《别人的错都是我的错》读后感(八):哲学入门及哲学家们的故事

  

看到这个书名,让人想起一个经典命题,当你一个指头指向别人的时候,别忘了有四个指头指向自己。这个命题是让我们不要老是指责别人,不要老是抱怨不休,也不要老是把责任归咎到别人身上,要从自身出发,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比把自己当判官,指控别人要好的多。人都会犯错误,问题是面对错误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不一样。《别人的错都是我的错》一书,书名很有让人反驳的冲动,让人也以为是一本教人修身养性之书,其实不然,书中介绍了八位西方哲学史上非常有名的哲学家的故事,他们是让·雅克·卢梭、阿瑟·叔本华、弗里德里希·尼采、伯特兰·罗素、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马丁·海德格尔、让·保罗·萨特、米歇尔·福科。

这么多风格派系皆不一致的哲学家们汇聚一堂,喋喋不休,贩卖自己的观点,显然各抒已见,像一堂别开生面的辩论会。海德格尔曾说,“思想伟大的人,犯的错误肯定也大。”是人皆会犯错误,尤其是在资深同行面前,八位哲学家能否在这场哲学盛会中辨出自我呢。编者的考虑是深入的,也并没有选更久远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苏格拉底说,不动脑筋的人就不配活着,好吧,当“我不配”成为流行词,如果我们不带着想法读这本书,那么我们大约也不配旁观这次哲学家的会谈。

《别人的错都是我的错》其实是针对普通读者的哲学入门课,精选八位哲学家,从他们各自的生平交际、生活爱情、观点来源、社会现状、同期思潮、著作形成等角度细致介绍一位哲学家的诞生。八位哲学家不是圣人,不是学究,不是拍脑袋的思考者,他们只是一群普通人,一群热爱思考,热爱智慧,且追求美德与真理的人,这一点点追求造就了他们与普通人的差距,也造就了他们各自独特的观点。

卢梭,如果没有遭遇迫害,如果没有友人的帮助,如果没有宁静的德比郡乡间别墅,没有爱上小十九岁的伯爵夫人,没有那些经历就不会有沉痛的《忏悔录》、《爱弥儿》以及《社会契约论》《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思》等。卢梭认为自已是一个自私者,“这就是我,一个没有兄弟,没有亲戚,没有朋友,没有任何社会关系的孤独者”。在我看来,虽然他有那么多至诚帮助他的朋友,有过纯粹而激情的爱情,但是对卢梭而言,他依然是孤独的,浪漫的,无法自我满足的。这世上有浪漫主义,便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所讴歌的,在现实主义看来,感性而缺少理性,于是喋喋不休的背后只剩一腔不能落地的美之赞颂。他的观点和他现实的生活是割裂的,他因割裂的痛苦而活,现实越矛盾,文字越纯粹,这就是卢梭的孤独。

叔本华是个疯子,因为他说自己是太阳。他认为人生就是苦难,即便是苦难也决定花费一生的时间来理解它。叔本华的矛盾在于虽然他是个悲观主义者,但是他却研究意志,研究人类困境之时的强大。在他眼里,世界充满无法缓解的痛苦,他怀疑,他不相信,恐惧,冷酷,喜怒无常,但同时也用“自己全部的意志力量和恐惧作战”——他的哲学观点完全是自我内在斗争的倾情表露。好在,这些各种无法与现实和解的会写,愿意用文字与世界交谈,于是有了被人称道的哲学。而叔本华的避世,也让他文笔没有被污染,反而清澈透明,诙谐风趣,没有哲学术语,这一点也与众不同。

读小学还是初中的时候,有参加过知识竞赛,其中一章便是这些哲学家的故事。所以,《别人的错都是我的错》完全可以作为这些知识竞赛的补充读物,帮助学生们了解这些哲学家观点形成的背后因素,也可以作为了解哲学的入门读物。天才的灵魂必然住着一个疯子。你可以放下派系门户的差别,好好听故事,看看他们与普通人的那一点不同,尤其是黑历史,由此,进入哲学的世界,在现实纷繁之中更好的把握自我。

  《别人的错都是我的错》读后感(九):哲学家的一千种混乱生活

  

文/舒念

你最近感觉到迷茫了吗?

在社会的种种压力之下,每个人都时常经历生活的迷茫,于是我们开始寻找书籍的答案,成长励志的书籍解答了现象的应对策略,真人传记让我们了解成长的更多可能,哲学研究的书籍则回答了事物的本质,原本每个角度都相安无事,但偏偏就有这么几位作家,写了一本关于哲学家们的传记故事,那些原本高高在上的哲学家形象轰然倒塌,让我们不禁要问一句,这世界到底是哪里出错了?

这就是《别人的错都是我的错》中讲述的内容,作者尼格尔·罗杰斯和麦尔·汤普森合力撰写了一本关于哲学家的书,如果不是知道是一本“严肃”的哲学传记作品,你大概以为这本书就是骗人的。我们所了解到的卢梭、尼采、叔本华……他们的哲学观点已经深刻的映照在我们的脑海中,但这本书却直白的告诉你,不,哲学家的生活并没有那么简单。

在想象中,卢梭手持木杖徜徉在森林湖畔,歌颂着大自然的壮阔与美好;尼采在高校执教,振臂高呼“上帝已死”,打破所有人的成见;叔本华融合中西方思想与信仰,带着不同于基督教传统的超凡见解,伏案写出《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而这一切的想象,都在《别人的错都是我的错》中揭开了真实的面纱。

原来哲学家也不过是平常人,他们的童年并非纯然幸福。维特根斯坦的兄弟大多青年时代自杀身亡,虽然生活富裕奢华,但整个家族都笼罩着阴影;卢梭早年丧母,在诸多亲戚家中寄居,彻底改变了他对于家庭与爱情的追求;叔本华脾气暴躁,有着强烈的厌女倾向……然而在青年求学到中年生活的阶段,他们时常会爆发出哲学的灵光,写出惊才绝艳的作品。

但在生活中,他们也常常遇到相似的困难,关于持之以恒的事业和努力维系的婚姻,甚至还有疯狂的念头与正常的思维间激烈的碰撞,哲学家中也不乏监狱的常客。当我们觉得哲学命题飘渺而不切实际的时候,这本书中真实的哲学家们也许会回到现实和哲学之间真正联系的答案。

哲学有时候也像是一种宗教信仰,开创的哲学家们看到这个世界的现象,不断感受、不断挖掘,最后得出自己关于世界的看法,但他们的观点也在不断的推翻、更新,就像我们每个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被一点点的刷新。《别人的错都是我的错》讲述的不仅是哲学家们的迷惑行为,也是一个普通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当你知道天才的脑子里可能也有着极端、偏执的一面,哲学好像也不再那么高高在上了。

谁说我们普通人就不能思考人生的哲学了呢?也许我们和哲学家之间的差异就在于没长出的浓密胡须和没掉光的头顶?哲学原本就可以平易近人,这本书中哲学家们糟糕的行为并不影响我们对哲学的认知,反而会让人生出新的印象,原来哲学并不一定产生于崇高或是伟大,它也是我们关于这个世界的看法。

  《别人的错都是我的错》读后感(十):别人的错都是我的错

  

这世间每一个人都是懂哲学的

不要觉的哲学离我们很远,远到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都无法触及

更不要觉的,做为平凡人的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中,我们不知道哲学

哲学不是空中高楼,哲学更不是光怪陆离

哲学是贴近生活的,是融入生活的

生活亦哲学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激流中,我们都会感到力不从心

迷茫这两个字是当代的我们最常出现在脑中的吧

从论是在生活还是在职场当中,总会有累的时候,无论是在独自一人的静坐中,还是多个人的狂欢后,总会有一瞬间的迷茫

我是谁

我来到世界是为了什么

我从哪里来

我又要怎么样的在这世界上过完这一生

不要紧,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有这些问题的时候

那么我们一起在书中寻找答案吧

哲学家们的传记会告诉我们一切的答案

每种伟大的哲学都是它的创立者的自白,一种秘密的,不情愿的个人传记

思想伟大 的人,犯的错误肯定也大

这本书挑选了18世纪到20世纪末期的8位哲学家,侧重于描写这些哲学家们的生平,当时的环境,人际关系,家族,身体状况等,将他们的思想和生活背景结合 起来,从而突出他们的思想 ,书中道尽了他们生活之丰富,产与权贵,与学界,与政策,与疾病之间的恩怨纠葛

在我们的想象中,卢梭手持木杖徜徉在森林湖畔歌颂着大自然的壮阔与美好,尼采在高校执教,叔本华融合中西方思想与信仰,带着不同于别人的超凡见解,伏案写出《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在我们的想像中,这些名流千古的名人,这些给了我们光与亮的名人们,他们是智慧的,他们是完美的,他们是高高在上的,他们是高于平凡人一等的

不,错了

大错特错

他们的思想高于一般的人,但是,这本书告诉我们,他们也是平常人,他们不完美,他们的成长,他们的人生当中,也不是所谓的完美,有的甚至的算不上了良善的

他们的思想,他们的哲学观点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里闪闪光发,可是他们的人格而不一定是完整的。

他们也要为一日三餐而奔波,他们也会有随时出现的困难而麻烦,他们在他们各自的社会背景下,他们的成长的经历,书中都在告诉我们,他们也是平常的人

这是一本入门的新手好书,在这本书中,哲学家们与我们并不远,就在我们的身边,书中的那些哲学家,他们的告诉会让我们明白,哲学是如此的贴近生活

哲学不是什么天上的星星,哲学是对于这个社会最真实的自我的看法,是事物的本质

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哲学,去看待这些哲学家么,本书重点讨论的很多这些大家出人意料的行为,也许我们会问,这些真的是我们一直敬仰着的大师么?

而这些就是我们看完此书后需要思考的问题了

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哲学与哲学家么呢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别人的错都是我的错》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