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吧!天才程序员》是一部由朱军 / 王亦洲 / 沈超执导,真人秀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燃烧吧!天才程序员》观后感(一):比博燃!
被毕设代码折磨的头都要秃的时候看到了这个节目,被各种大神的实力深深震撼。因为自己研究的方向是网络,所以对于攻防有着无比的兴趣,最开始腹黑黑进去之后删库跑路的操作真的是太帅了,小刀的域霸操作也教我直乎过瘾,唯一遗憾的是没有看到最后的秒杀,期待多来点这样的节目,让我等菜b程序员膜拜膜拜真正的大神。
:看到腹黑浏览器里毕设的目录还有某个和我用的相同的插件之时,亲切感油然而生~
《燃烧吧!天才程序员》观后感(二):对外行来说太不友好了 是打算做个硬核综艺么?
对外行来说太不友好了。
1】知识点过多,而且都很长 ,看着导演组的文字解释头都大了
2】第一次见到口述全程的综艺,不知道看点在哪里。连找flag,都只展现了最后的flag其他的啥都不知道(看代码我也看不懂就是了) 只能看懂分数。
3 】老师们没有发挥作用啊,可以画外音的方式解释下
AI还是能看得懂的。毕竟有图,第一期的意思大概就是说要把动物分类,但是动物身上都弄了把枪的图,所以也要想办法把枪提取出来,不让枪这个图干扰到AI对动物的选择分类,但是这个要怎么让大家看明白,甚至怎么让非专业看懂怎么做,考验导演组了。
所以:如果不知道导演组打算怎么弄,是做个对专业人士来说硬核的综艺呢?还是科普全民的?(至少是年轻人的?)如果是前者,这样没问题,多点展示就好,如果是后者,可能要想办法大改版了。
《燃烧吧!天才程序员》观后感(三):只要活得久,程序员真人秀也会有
冲着「首档程序员真人秀」的名号点了进去,一口气看完上下两集后我啪地合上电脑仰天大喊“燃 起 来 了!”
虽然啥也没看懂。
这是场由阿里集团主办的专业比赛,将20位程序员分成4组,每组2名网络安全攻防选手➕3名AI算法工程师,比赛只有48小时,奖金100万元整。
简单来说他们的任务是:①攻防:要进入虚拟网络密室并拿到得分点;②AI:要训练出能精准和高效识别野生动物的AI模型。
燃在哪?首先是选手阵容:
和《令人心动的offer》相比,这才叫卷啊,阿里再一次成为当之无愧的“卷王”。
选手曾参与抗“疫”程序开发比选手更强的当然是赛事组委会,幕后阵容包含全球知名学者,出镜的四位导师分别是清华、北大、西安交大教授和支付宝首席AI科学家。可以说阿里找来了业内顶配。
亲娘嘞,我何德何能能在屏幕前聆听他们的教诲。当然,作为业内首次尝试,节目也有它的明显缺点。
一、缺失综艺感
老实说稍微看过几部综艺就能感觉到导演组水平中规中矩。
首先这个名字就很土:燃烧吧,天才程序员!请问是导演组爬取了湖南台所有综艺名称后随机生成的吗?暴走漫画前年出的《创造1024》都比你这名字好听。
其次,这本身是一场正经的比赛,应该是想通过综艺性的形式将其推向大众。但是受限于“隔行如隔山”,赛程中很多情节转折与关键点都与技术有关,导演组和后期并不能将这些点很好地展现出来。普通观众也只能被这些笑点拒之门外了。
可是这些点好讲吗?不好讲,开篇得从回归模型讲起,每一个知识点又触类旁通。如果真要为大众做科普的话,节目组恐怕得开班教学《C语言从入门到入坟精通》《MYSQL从入门到删库跑路精通》《算法导论》《设计模式》。
二、定位不明确
看完给人一种「一帮子大学生在deadline前通宵赶课程大作业」的即视感。
资深程序员看完后只想让节目组释放出所有代码然后code review;
普通观众看不懂但因为是第一次接触此类真人秀所以也能乐乐呵呵感受感受氛围。
但是以后呢?还指望观众啥也不懂跟着傻乐吗?如果这类节目要继续做下去,势必要明确好内容侧重,并分配好娱乐与科普的占比。
总的来说,这是一次试水,尝试让程序员出圈,尝试获取流量红利(也可能是阿里打出的一张正面形象牌来作企业宣传),希望接下来他们能找准受众与方向,做出更亮眼更饱满的程序员综艺。
往好了想毕竟有利于消除大众对程序员的刻板印象,在婚恋市场占据有利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