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闹着玩的》是一部由卢卫国执导,李易祥 / 岳云鹏 / 王彤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就是闹着玩的》观后感(一):大俗大雅
很喜欢这种大俗大雅的喜剧,很接地气,也很令人感动,让人记忆犹新,后劲很好,令人在觉得这部片有点俗的时候拉你回来,因为他有的内容还是很感动的,像岳云鹏打拼没成功又回来乡亲们的热情和勇敢,登上舞台后的坚毅很感动很用心。演员们特别是谦大爷很恰到好处,很用心的在演剧,推荐一下。剧本也很好。
《就是闹着玩的》观后感(二):评论就是闹着玩的
好电影可以没有特技,可以没有大牌,也可以没有俊男靓女,但是一定要有感动,一定要有真诚,而如今这样的电影并不多。这个电影拍出很多天朝当今社会的黑色幽默,让人笑中带泪,笑着笑着,突然发现自己笑不出来了。于谦和岳云鹏表现只能说一般,但的确为影片增色不少,至少拉拢了很多德云社的相声迷。河南话上了屏幕也挺搞笑的~~
《就是闹着玩的》观后感(三):很亲民又不乏讽刺
春晚,自从1983年开播以来,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2012年央视龙年春晚直播吸引了7.7亿中国观众收看,《就是闹着玩》上演了一出农民为办一台村晚而付出的艰辛过程,其中搞笑不断,讽刺不断,城管欺压百姓专横无礼、讽刺面子工程。。。。这些很多都是身边熟悉的新闻。
看到选拔演员的时候,让我想起来如今盛行的选秀节目,有才之人大有人在,只是没有被发觉被发现,人不可貌相,我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才济济。
《就是闹着玩的》观后感(四):认真的闹着玩闹好了不易
首先纠个错,对白通篇河南话,不是汉语普通话。
作为一个河南人,可能会更加享受电影中语言的笑料,看过好几部李易祥的电影,基本都是他说河南话对白,很真,听着亲,而且有包袱,不像以前其他演员学说河南话那么做作(甚至有讥讽之嫌)。岳云鹏也是亮点,第一次触电有这个成绩很好,不过作为德云社粉丝,看他脸我就想笑了。
电影很土,土的掉渣,但是你能嗅出清晨田埂的泥土芬芳,我也不想给它捧上天 说是什么里程碑之作,因为它不是,它就是一部你真的值得看的能让你开心一笑,并且看后一个月左右都能想起来剧中对白然后莞尔的一部影片
《就是闹着玩的》观后感(五):一部拍给农民朋友的电影!
看了这部影片后 很有感触!让我想起来我儿时的梦想!我儿时的梦想是想当一个为民做主的好官。到后来长大了 梦想就很现实了 就想当一名志愿者 当一名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虽然这个梦想实现了 但我自己也付出了很多。这部影片告诉了我 有梦想就要去追逐 哪怕前路坎坷,我们都要勇往直前。影片诙谐幽默 很接地气哈。让人在笑中 思索着! 让很多人想起来自己儿时的梦想! 很好的一部片子!影片中有个镜头我很感动。就是 有才哥 为了 宝强的梦想 去弄赞助费。在大街上卖村子里的东西 被一个冒充的城管收了好几次费。这令我非常感动 差点掉出泪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 为了自己梦想冲吧!
《就是闹着玩的》观后感(六):李易祥为什么没能成为喜剧一线明星
很多年钱,李欣就拍了部《自娱自乐》,还找了大牌李玟和尊龙,还有夏雨陶虹。烂透了。
这么多年过去,讲拍电影的华语片前赴后继络绎不绝,讲农村人拍电影的也不止一部两部。大概导演编剧都有个拍电影梦,很多人第一部作品也往往选择拍电影为题材,如大鹏《煎饼侠》。
李易祥是有喜感的,但几部的男主也没能自成一派,等到各种喜剧综艺一来,到处都是麻花郭德纲赵本山等门派的天下,他好像被淹没在人海茫茫了。
对了,我总觉得李易祥跟王喜长得像兄弟。
“当年革命先烈面对金钱美女都不动摇,我们面对一只鸡都受不了?”这台词在现在会不会被广电认为亵渎先烈?
《就是闹着玩的》观后感(七):笑得肚子疼
很偶然的机会,我在爱奇艺上看了一部国产喜剧《就是闹着玩儿》,本来以为只是尴尬地搞笑,又是农村题材,就没有抱太大希望,没想到看到了一部诚意满满的作品。
故事很简单,讲了河南农村几个青年希望办一个春节晚会的故事。
里面演员的发挥非常棒,岳云鹏的河南普通话非常到位,其中有些搞笑桥段比如村长被用绳子吊起启动点火仪式,让人笑得肚子疼。真的有一种猝不及防的喜剧效果。
演员里面除了岳云鹏,还有于谦等加盟,角色塑造得接地气。甚至里面城管的嚣张跋扈都过于真实了。
只可惜,这部电影在2012年上映,票房只有区区600万人民币左右。不禁为这部好片子惋惜,现在反映农村的题材太少了,这样的佳作不应该被埋没。
《就是闹着玩的》观后感(八):弄一回都中了,还牟完了
头一回,憨直的乡土味还能压住做作的戏份,第二回,实在让人想“曰”(第三声)了,村长是唯一能压住阵脚的,其他人都不徐顾自己是演啥了,支离破碎的剧情,蹩脚的喜剧桥段,有几处有点像要擦出火花的样子,可惜还是灭了。对于农民遭受的一些不公正对待想要控诉控诉什么,很快又转到狗血的口号去了,那个“青倩”要是能有点演技也许能把人对她名字的注意力分散开去,可惜看完后只觉得更是扎眼。除了村长没有一个谈得上表演的,有才从第一集就是用力过度的,看过他的刘跃进,鸡犬不宁,很难让人吐槽罢了。于谦这样有名无实的,除了装饰卡士名单毫无裨益。地道的烂片,垃圾堆里虽然有几个易拉罐,也就是几个而已。这种打着老乡牌,却在制作上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的电影,不能作为河南的形象代表。
《就是闹着玩的》观后感(九):诚心非佳作,值得鼓励
除了叶子角色有堆砌之嫌(不可否认她是我所知的大多数农村人对城里人、海归、日本人的几个典型认知的集中体现),演得也不中,其他都显得那么真实。
卖凉粉有着好歌喉的农妇我见过,摆摊就有来收这费那费的我经历过,审查时的荒谬大家都有体会。另外,长官们的特点,农村人的狭隘有所体现,但是都不够味,不够的上拍电影的水准。如果在俺家来个村晚,内容、境遇无疑会和这片有好多相似点。尽管从小长大环境中说的不是郑汴话,但是性情习惯和这电影好像,毕竟都是中原人吧。
导演是用心在拍值得鼓励,尤其那段说电视台办晚会这投钱那赞助,我们农民办个村晚就恁难!现实正是农村被遗忘的太多,其实农村也有他们的喜闻乐见的艺术,有他们的梦想,也不是粗鄙的代名词。
最重要的,是我第一次看到郑汴话喜剧,对听着豫剧长大以河南人自居的我来说,喜剧效果很好,很有乐。
加一星,为导演鼓劲!
《就是闹着玩的》观后感(十):就是闹着玩的
可能不熟悉河南话(或者说是中原方言吧)的观众并看不出什么笑点,但作为中原腹地许昌地区的一个河南人,这部电影里的河南话是我所看过的所有电影中最标准的,里边演员的状态一点不装,看过去就是真真,而不是演,所以,想学河南话的或想了解河南人的观众,可以把这部电影当做了解的“入口”,错不了的!
影片中也有暗讽的地方,“王三平”我觉得貌似就在暗讽“韩三平”;还有“副乡长审查“那一段,直指中国的审查制度极其荒谬;加之反映农民各种难处的“卖东西那一场”,真实情况就是这些,只不过农民现在不只被“明抢”还被“暗夺”,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挣得还没有交的多”。
最后,看过电影之后,我明白,这部电影只是大众化的,甚至可能只是“河南大众化的”,这部电影本身也就代表着河南人。我们不奢望本电影能引起多高反响,因为它本身就不是一部大制作,就像祖祖辈辈的河南人就一直干自己的事就好,即使自己有能耐,甚至会让外人惊讶,本身并不会当成什么事,就如“选演员那几场”!
电影能感动的只是能懂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