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岁到美国》是一本由黄思路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25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十六岁到美国》精选点评:
●初中的时候朋友借给我看的,深刻地影响了我,出国留学的想法也许就是那时一点点萌发的。
●那时候疯狂的喜欢啊
●法里斯
●我姐在学生会获得的纪念品
●小学看的书,今天忽然想起来,这本书应该是我最早对留学的印象了。
●感觉这本比赴美就学笔记写得好..恩。..初中时很喜欢这本书....
●那就是当时语境下所谓的素质教育的侧影
●七八年前看的时候觉得卧槽好牛逼,现在一回想还真挺苏的……
●接触到最早的美国梦
●撇开作者本人背景不说,这本书给年少的我展示了另外一种世界
《十六岁到美国》读后感(一):以后还是学小提琴靠谱
记着其中一个片段是打工的时候,学其他乐器的可以到街边演唱挣钱,挣的比打工强多了
而作者是学钢琴的,嘎嘎,实在搬不动
我看了以后,觉得,尼玛还是小提琴靠谱,便于携带,哪天穷了,当街拉一段挣碗饭吃,哈哈
《十六岁到美国》读后感(二):还是高中时读的
当时高中时觉得黄思路好牛啊,经历很丰富。
现在好像在家银行上班,相比韩寒真是。。。
看来人生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
××××××××××××××××××
×&&&&×#####@@@@@@@@@@@@@@@@
《十六岁到美国》读后感(三):最初的美國夢起源
買這本書的時候是我上初二那年的寒假,十四歲。
每天睡覺前躲在被窩里看這本書,
看一個和我年齡相仿的女孩在異國學習鋼琴的故事。
它讓我開始努力地學習英語,開始認認真真地練習鋼琴。
那個寒假很努力練習的那首曲子,一直是我演出的保留曲目。
今年,我二十四歲。碩士畢業。
十年了。但仍未足以成就一個夢想。
所以,我還得加油。
《十六岁到美国》读后感(四):一个遥远的梦
初中时看的这本书,当时还在看《三重门》和《零下一度》。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三重门》和《零下一度》像刀,刀刀催人老。
《十六岁到美国》像幼儿园时候用的手帕,那么温馨。
第一次觉得留学这件事情,貌似是件很好的事情。
虽然当时还流行一些什么哈佛女孩之类的,但是《十六岁到美国》,让我觉得更容易接近。作者以日记的形式,用纯真的语言,记录着在美国一点一滴的生活,我记得有讲到作者对音乐的学习、讲同学、讲亲戚、讲爱情,讲到美国的环境,讲吸毒、艾滋。。。藏着作者对生活最深刻的感触。并且不像现在市面上很多游记那样商业和小资。
一下子记住了黄思路这个名字。
同时留学这件事,成了我一个遥远的梦。
《十六岁到美国》读后感(五):今天在百合上看到她的照片
今天在小百合上看到一个帖子,
觉得黄思路这个名字好熟悉,
百度了一下,
才发现原来我高中时读过她写的这本书,
我记忆深刻的除了作者的留学经历外,
就是书中的那个希腊男孩,
朦胧的感情,
以及他向作者义正词严的说“西奈半岛是希腊的”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