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漫漫人生,步履不停》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2-03-12 17:53:1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漫漫人生,步履不停》读后感锦集

  《漫漫人生,步履不停》是一本由陈忠实著作,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漫漫人生,步履不停》读后感(一):人生路,莫慌张

  

儿时,总是听爸爸和姑姑们叫爷爷“大”,我极为困惑,不是应该叫“爸爸”吗?毕竟是亲生的,为什么这样称呼?后来,这个问题渐渐被遗忘了,没想到在作家陈忠实散文集《漫漫人生,步履不停》中找到了答案。

“父亲的树”一文中,这样写到:“按当地习俗,兄弟多的家族,同一辈分的老大,被下辈的儿女称伯,老二被称爸,老三老四等被称为大。有的同一门族的人丁超常兴旺,竟有大伯二伯三伯大爸二爸三爸和大大二大三大八大的排列。”陈忠实笑称,他是按家乡习惯称父亲为伯,其实这篇文章的标题应当是:伯的树。在《漫漫人生,步履不停》一书中,就数次提到父亲的树,家门口种的椿树、用来交学费的卖树钱等等。

提起家乡的树,便想起家乡的人。家乡,是每一个人心中牵挂最深的地方。在陈忠实笔下的家乡,尤为可爱。这也让我们看到了,陈忠实不仅仅有《白鹿原》,更有可爱的故乡、怀念的生活。

陈忠实出生在1942年,可以说是伴随着祖国最多灾多难的岁月中成长起来的,他的一生跌宕起伏,该吃的苦一样都没有落下,但即使这样,他的字里行间传递给大家的依旧是温暖与通透。

《漫漫人生,步履不停》一书中,囊括了36篇关于亲情、家乡、人生等的感悟,其中“六十岁说”最能代表陈忠实的人生观。他讲道:“在这个漫长的艺术探索过程和人生历程中,有两次自我把握和两次反省成为关键性的选择和转折。”可以说正是这两次把握和两次反省,使陈忠实的人生所走的每一步都变得有意义。

陈忠实从返回家乡专职写作到《白鹿原》完成,经历了十年,我们寻找人生的方向,又需要多少年?都说父母在尚有来路,父母不在,只剩归途。家乡对于我们的意义不也是如此吗?每次遇到困境的时候,最先想起来的便是亲人、便是家乡。

可悲的是,我们这一代人,对家乡的留恋越来越少了。有多少人为了发展,远走他乡,多年后,怕是他乡成了故乡。在这个快餐时代,我想我们急需这样一本书,告诉我们,可以放缓自己的脚步,热爱生活,只要步履不停,每一次经历都是人生的财富。人生路,莫慌张。

  《漫漫人生,步履不停》读后感(二):行走途中,便是淡然

  1、梦碎之处是故乡 熙熙攘攘的校园,这是新生开学的报名日,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只有他走进了办公室,拿着一张写着普通的纸,原是普通,可上面“休学”两个字却格外显眼,或许这便是改变他一生的决定。 作者在家庭的压力下,无法继续读书,这一年,他过得很煎熬,但也看到了现实的生活,从这一刻起,他也意识到了充满人间烟火的地方,是大多数人眼中的辛酸。 是啊,事实就是如此,这一年的休学,让他错过了最佳招生期,也让他在一段时间跌入了低谷,随着求学路上一个又一个梦想的破灭,他最终选择了放弃等待,回归了故乡。 宇宙山河浪漫,生活点滴温暖,都值得我们前行。回归故乡的陈忠实在自己的思考与寻求下,走上了这漫漫写作之路,开启了自己的文学世界。 虽然这条路充满了不确定与艰难,但是他用自己的意志和行动告诉我们:怎样的挫折、怎样的委屈、怎样的龌龊,不要动摇,也不必辩解,走你认定了的路吧。

  2、旅途之上莫耽搁 看着书中那简单的字眼,透露着那个年代下平静的步伐,又是人们内心的那种无奈,对于我们这些00后来说,真的很难体会到那种感觉,读书早已成了我们眼中的厌烦,但不知道若是没了读书的陪伴,我们的生活又会少了多少乐趣。 当我看着书中那个懵懵懂懂的小孩面对着空荡荡的屋子,面对着满脸疲惫的父母,突如其来的那一句:“你休学一年吧!”他没有说话,默默做着自己的事,本以为他会为自己争取一个机会,可是他没有,而是拿着休学的单子一路走过去。 多年以后,再回想起那个已经湿润了眼眶的年轻女老师,作者的内心有一份欣慰,同时也是一份不舍,在父亲的弥留之际,说出了那句后悔让他休学一年的话,使他再次想起了那个时代,那个孩童的时光。 岁月结茧,时过境迁,每个人的成长之路都会有一段难忘的经历,是痛苦、是快乐、还是担当,无论是哪一种,跟随着作者的文字,那只是一段经历而已,因为在接下来的道路中,有着无数场人生的旅行等着我们去开启,此刻的我们莫要耽搁。

  总说岁月不等人,却忘了我们都曾经历过,即使光阴似箭,但我们也不曾错过,遗憾的背后是另一种生活姿态。 正如结尾所言:漫漫人生,无论遇到什么都不足为奇,都是生命的体验,是生命的积累。 淡然的生活不是平淡,平淡的岁月不足为奇,我们一直在人生的路上行走,只愿我们都有一份正确的姿态。

  《漫漫人生,步履不停》读后感(三):生于荒年,长于荒年,死于盛世的陈忠实

  《漫漫人生,步履不停》读后感(四):在大大的宇宙中,热爱自己的小小人生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热爱生活”,多么美好的四个字,可践行起来却困难重重。

我们懵懂、我们焦虑、我们颓废、我们枯竭、我们生而为人很抱歉,我们每天都无法在生活中保持愉悦、保持欢欣、保持火热。

我们被一重又一重的困难打到。

可是我们应该知道的是,在宇宙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很多遭遇困境却又努力向上的勇敢的人,温暖着这个世界。

著名作家陈忠实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他出生于陕西西安,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主要从事小说创作,兼写散文随笔。他所著的《白鹿原》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

在他的这本散文集作品《漫漫人生,步履不停》里,陈忠实写出他近几十年的人生轨迹,所遭遇的贫穷、改革、挫折。写出在创作《白鹿原》之前、之中、之后的种种磨难。

纵然遭遇如此,他没有一刻放弃自我、放弃信念。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本书,走进作者笔下朴实而又平和的故事里,跟随他的脚步,去感受他一生的命运节拍,细腻入微,动人心弦。

01梅花香自苦寒来

在陈忠实幼年时期,家境贫寒,居住在西安市东郊灞桥区西蒋村,在白鹿原的北坡,和父亲母亲哥哥兄弟住在一起。

他和哥哥上学的学费和饭票费是父亲栽树、卖树换来的,初中住校,周日晚上背着馒头去学校,吃整整一星期的开水泡馒头,周五晚上回家,在家吃几顿难得一尝的美味白面条。

在学校里,他刻苦努力,发奋图强,每次考试都是班里的前三名。

初一读完一学期,因为实在没得树可卖了,交不上学费,父亲让陈忠实休学一年,等他哥哥上了师范,拿了每个月的津贴,再补贴给他用做学费和饭票费,让他再上学。

只是休学一年,晚毕业一年而已,大家都觉得没有什么大碍。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看似周全实际的方案,却影响了陈忠实的一生。

在他休学一年回学校复读之后,毕业前的当年,逢上中国经济最困难的年月,高校招生任务大大缩小。他班里没有一个人被大学录取,四个班也只考走了几名大学生。而在上一年的毕业生里有50%的学生考取了大学。

高考落榜,对于在学习上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和心血的他来说,是一个天大的打击,他所有的梦想都被粉碎。

这件事,也是他父亲一生的痛,弥留之际仍在懊悔当年所做的这个决定。

面对自己的命运,陈忠实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悲伤绝望,他踏踏实实的生活,一步一步朝前走,往上走,于日常生活中,感受温暖,感受感动,感受生命的美好。最后才写出惊世巨作《白鹿原》。

苦难带来的不都是厄运,若你把它看作淬炼自己的熔炉,那么得到的就是脱胎换骨的重生。

02此身安处是吾乡

在他创作时独居的白鹿原上的主屋,生长和生活着他平生最喜爱的几种动植物,法国梧桐、椿树、黄杏、红枣,斑鸠、白哥、鹭鸶、朱鹮、燕子、麻雀。

他在这本散文集中将它们一一娓娓道来,怀着珍视、敬畏、怜惜之心,让人动容。

其中,令人最印象深刻和喜爱的是“告别白鸽”:

“最美好最纯净最圣洁的比喻仍然不过是比喻,仍然不及幼鸽自身的本真之美。这种美如此生动,直教我心灵震颤,甚至畏怯。是的,人可以直面威胁,可以蔑视阴谋,可以踩过肮脏的泥泞,可以对叽叽咕咕保持沉默,可以对丑恶闭上眼睛,然而在面对美的精灵时却是一种怯弱。”

每一种动物在他的笔下,都仿若有了灵性,与我们对话,带给我们大自然的美好与曼妙。

他于细微之处着笔白鹿原的春夏秋冬的独特景色,季节之美与境地之美,清丽缠绵,每一句,都透露着由衷的喜爱,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在他的笔下,都令人心驰神往。

漫长的夏天里,夜幕迟迟降下来。他在小院里支开躺椅,一杯茶或一瓶啤酒,不可或缺一支烟。望着不泯的天光,白鹿原刀裁一样的平顶的轮廓,恰如一张简洁到只有深墨和淡墨的木刻画。

自然平常的夏夜,在作者的笔下,宛若美丽的白莲花,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想想我们已有多久未曾仰望星空,浩瀚星河璀璨,从不曾因为某一个人的失意而黯淡无光。只要你愿意,抬头去看,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永远为你守候。

03悲欢离合总关情

在书中,作者写了他的家人、老友和路遥,亲近的、遥远的,每一篇都透露着深切的怀念和感恩,从细微之处,作者感受着生活给予的一切。

在“别路遥”一文中,对于路遥的去世,他很痛心的扼腕叹息:

“就生命的历程而言,路遥是短暂的;就生命的质量而言,路遥是辉煌的;能在如此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创造如此辉煌如此有声有色的生命的高质量,路遥是无愧于他的整个人生的,无愧于哺育他的土地和人民的。”

他笔下的路遥,重于泰山。

除了这些,他还写了他的故乡,他饱含深情依恋的土地:灞河、关中、西安,每一个令他怀念的地方,都跟着新时代的步伐在不断的发展、前进、改变,令人欣喜。

他对于西安以后的发展满怀深情的期待,期待着去观赏咸阳原上超现代的游侠少年的风姿,慰藉自己的内心。

《漫漫人生,步履不停》这本散文集,让万千读者一次次的忍不住潸然泪下,为书中所描述的真情、为作者坎坷的命运、为他不屈不挠的坚毅,也为他在平凡的生活中细腻的情思而感动。

读完让人觉得温暖,心中充满力量,充满向上的坚毅和与命运对抗的勇敢。

作者一方面接纳不公的命运,一方面又执拗的与命运比高下,沉淀自己、积累自己、丰富自己,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完成一生的使命。

于40岁孤身一人回到白鹿原下的老家主屋,历经10年,50岁写出巨作《白鹿原》。

就像他在本书中所说:“好好活着!活着就要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始一个重要的转折,开始一个新的辉煌历程;心软一下熬不过去就死了,死了一切就都完了。”

宇宙何其广大,人类又何其渺小,渺小到如一粒微尘。微不足道。

然而,且不说是偌大的一个食物链顶端的人类,在这本书中,就算是一只麻雀,也有它丰盈的一生。

飞翔、觅食、群居、结伴。

纵然遭遇暴风雨,躲进巢里,心怀信念,总会等到风和日丽,唱着歌过完这一生。

相比之下,我们更不该沉沦。

生命于我们是宝贵的,风花雪月、山川河流、星辰大海,每一样都是为我们准备,为我们而来。纵有磨难,纵有艰难,只要坚定信念往前走,终会迎来温暖的曙光。

每个人都应该在大大的宇宙中,热爱自己的小小人生。

#漫漫人生,步履不停#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漫漫人生,步履不停》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