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1-01-24 01:21:2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经典读后感有感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一本由恩格斯著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元,页数: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精选点评:

  ●恩格斯也是有货的。

  ●很有些迷惑人的地方啊。

  ●实事求是不能仅仅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是基于历史的社会,也是基于社会的历史。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中国现代青年的终结

  ●或许条理清晰,但我基础比较差,感觉佶屈聱牙,德国人的气息

  ●恩格斯哈灵

  ●考研政治官方辅导资料

  ●人的类特性

  ●拜倒在马克思强大的思维力之下了

  ●恩格斯不如马克思。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读后感(一):马克思跟第二代白左分道扬镳的标志就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意志古典哲学的终结》

  马克思跟第二代白左分道扬镳的标志就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意志古典哲学的终结》,现在这篇牛逼的雄文被中央编译局翻的跟《妙法莲华经》差不多,如果诸位能读懂德文原版,就不难看出全文表达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 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辣鸡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读后感(二):哲学也具有阶级性,新的阶级会有新的哲学吗

  哲学也是具有阶级性的,如此认识和如此的思想指导自然引发出阶级斗争。

  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或者说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哲学思想是马克思的,同时这种思想是无产阶级的思想。然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现在无产阶级数量越来越少,已经很难作为一只独立的力量,相反中产阶级才是构成社会的重要组成,那新的哲学思想是什么呢,是改良还是重新创造。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读后感(三):辩证

  看的是电子书,以后还是要看纸质的。

  恩格斯阐述了他和马克思的理论与黑格尔以及费尔巴哈的关系与不同之处,肯定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自然唯物主义,但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都有局限性,黑格尔的辩证法主要是用在意识和观念中,费尔巴哈只是在面对自然界的时候是唯物主义,而当遇到社会领域的问题时却成了唯心主义。马克思最终扬弃了他的前辈的理论,提出了唯物史观。

  马克思显然对做一名哲学家并没有太多的兴趣,也正于他发现了唯物史观,马克思后期转向了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四卷《资本论》就是马克思在英国研究的成果。恩格斯不愧是马克思的革命战友和知己。

  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著,最大的收获是对辩证法在社会实践中应用有了新认识,这是中学乃至大学教科书所没有能说清楚的。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读后感(四):历史复踏的规律

  看完首先解决了我一直思索的辩证法的片面悖论,一切相对为绝对,而事实上马恩承认有绝对存在的革命,人类的发展是一直不断向前的,这绝不是绝对的。

  高中时候教条式的背诵这些思想的简要概括,而没有时间去接触在马恩以外的思想源流。在潜意识中已经把这些世纪性的思想新发现奉为皋臬,反而变成了类似书中所被批判的“绝对观念”。现在读来,更多有一种曲水流觞溯其源的流畅感,但是似乎缺少了一些踏入新世界的那种震惊与新奇的心情。 从关于现实性、合理性和必然性的论述中,黑格尔的辩证法体系逐渐明晰,单反存在必将灭亡,但也出现不可避免的,恩格斯称为“庸人的习气”的体系化终点的探求。恰时地费尔巴哈从黑格尔体系中出走,却将黑格尔哲学整地弃之不顾,唯物主义仅仅只是反对神性的工具,人性情感的联系成为了费尔巴哈的新宗教,孤寂的费尔巴哈大喊“爱与幸福”,但是资本逐利之时并无人性可言。费尔巴哈的哲学是用唯物主义包裹的唯心主义。马恩对合理内核的剖析之后,以德国工人运动为开端,哲学家的春天到来,理论要在实践中探寻真理的路程。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读后感(五):作为一位思想家或哲学家,恩格斯的刻薄、肤浅与独断非常令人震惊。

  作为一位思想家或哲学家,恩格斯的刻薄、肤浅与独断非常令人震惊。恩格斯评价黑格尔『是一个德国人,而且和他的同时代人歌德一样,拖着一根庸人的辫子。』同时又深刻地从黑格尔那里拿来了辨证法,并且自己都承认其唯物史观只是黑格尔『绝对概念』的『例立』。恩斯格认为,『唯物主义把自然界看作唯一现实的东西』,但同时,在讨论社会发展的时候,又讨论『精神』的作用,那么,『精神』在自然界中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是一个怎么样『现实的东西』?这不又回到了黑格尔那里吗?恩格斯认为:『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并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然而,这种『前进』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方向?是一个必须的客观过程,还是一种预设的方向?如果是一个客观过程,又如何能称之为『前进』?事实上,恩格斯认为:过程『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这种必然的形式是什么?过程如何得以展开?这不又回到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展开吗?这么看来,恩格斯的唯物主义,仅只是黑格尔哲学的一个视角转换?或者说是一种浅显化?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