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心狂野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1-01-22 04:14:3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我心狂野读后感精选

  《我心狂野》是一本由(美)克里斯・罗德雷著作,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4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心狂野》精选点评:

  ●很好的一本书

  ●这个访谈录的两个版本我心狂野和与火同行都买了,装帧各有特色,一本放公司一本放家里,属于随手翻翻找灵感的那种,翻译比较一般,有些关键词和人名放英文原文就更好了。

  ●一直很好奇lynch的内心在想什么~书中还是没有答案~

  ●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超现实效果往往令人产生心灵的震撼

  ●很早读过,忘了好坏了。貌似不错。

  ●话说,我貌似是看了这书之后才真正喜欢他的……

  ●“电影真是表达潜意识的伟大语言”对于大卫林奇来说,拍电影就是一种潜意识的活动,它来自于一个更纯粹的源头。所以,不要总是问造梦的人意义是什么意义在哪里,他首先相信自己的直觉,然后紧紧抓住不放手,不断深入美丽表象下的另一个世界,痛苦、腐烂、暧昧,同样无比美丽。

  ●概念更模糊了。话说完,就像没说过。

  ●有个不可饶恕的翻译错误--"皮条客"

  ●翻译得比较生涩,不是很口语,长句很多,有些地方不通顺,不合汉语习惯,不过总体还不错,注释很详尽!

  《我心狂野》读后感(一):更多线索,结果还是谜

  不管林奇本身是为神秘着迷,还是故做神秘也好,或者说电影是他的心理阴影和恶趣味的一种反映...总是,这本书并没有更让人靠近他,只是给好奇的观众提供了更多表面线索。

  我们只能从他从前的经历里推断一些自己的分析。不过话又说回来,分析电影背后的人有多大意义呢?还不如分析电影指向哪里。

  林奇就是那种人:你们看我的电影就够了,想到什么94什么,不用怀疑,不用深究。

  反映在他的访谈中,也是一种顾左右而言他的态度,别指望通过第3方得到关于他的电影里“为什么”的答案。

  林奇会为观众解释细节和道具从哪里得到,但是决不会告诉你他是什么目的,反正你会看到他到底干了什么....他在电影里和在媒体面前始终表现一致,那是他永远不会改变的风格:保持神秘。

  本书只是充分证明了他的这些小花招。

  所以,我更喜欢林奇了。

  很多人都陶醉于这些小花招,又有几个能做到林奇的程度呢?

  《我心狂野》读后感(二):直觉

  热爱电影的人,如果没看过大卫林奇的电影,会被另一帮热爱电影的人耻笑。我虽然认为这圈那圈的划定是下意识的精英意识,以区隔产生不同而获得别人认同。但如果真的没看过大卫林奇的电影,至少缺失了“看电影的生活”的另一道风景。

  林奇电影的神奇之处在于其电影的生长性。关于他的电影的各种解读可以装满整个图书馆。怪异与不可捉摸惹得林奇主义的粉丝们绞尽脑汁,比拼智商。有看《穆赫蓝道》的影迷指出看林奇电影的方法是:准备好大量的白纸和削好的铅笔,一帧一帧的看,把你看到的画面中的所有都要记录下来,包括一个杯子,或者一个影子,因为你不知道,林奇在什么地方又设置了陷阱。这真是让人抓狂的林奇电影和林奇迷,你无法理解这样看电影有什么乐趣,甚至觉得背离电影的初衷,但你也可以想想自己有没有过他们那种强大的内心满足。

  看林奇访谈录,我们终于可以面对面而不是连蒙带猜的深入的了解林奇电影,或者会明白他为什么这样拍电影和为什么能拍出这样的电影——

  “电影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们可以去体验真实生活中无法体验的危险和神奇。”

  “他们(好莱坞)倾向制作大众化故事的传统电影,整个故事都要被人理解,他们担心那些无法被所有人理解的、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细节,但是电影中最迷人的恰恰是那些某种程度抽象化的、感觉的和需要直觉来进行把握的部分。”

  刚刚结束的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将终身成就奖颁给了大卫林奇,以肯定了人类最优秀的基因和动物们一样,不是“理解”,而是“直觉”。

  《我心狂野》读后感(三):我心狂野:大卫・林奇访谈录

  作者:王来扶

  说实在的,至今为止,我所看过的大卫·林奇的电影,《沙丘》是唯一的一部。当时,我便被大卫·林奇片中诡异的气质、超现实梦幻所深深地吸引,并且努力地搜寻他的资料和影片,可惜没能如愿。后来又了解到在美国电影圈中有“林奇主义”(Lynchian)一词,这是根据大卫·林奇“以平静生活中随意/突如其来的血腥暴力、动荡分裂的恐怖梦魇/超现实梦幻、神秘的幕后黑手、奇异/分裂的主人公等标志性元素,以及诡异多变的镜语、快速剪辑、复古妖乐等形成了华丽阴郁、黑色诡秘的独特风格”而发明的,同时,这也是对影迷们对大卫·林奇最高的赞赏。

  美国独立电影制片人兼记者克里斯·罗德雷将对大卫·林奇一系列采访笔记以及录音整理出来,于是,便有这本《我心狂野——大卫·林奇访谈录》。全书总九章,每章以大卫·林奇的画作做为题目,且流露出诗的韵味:《一只穿过我家的扭曲的手的阴影》、《工业城市里的花园》、《我看见了自己》、《小虫子也会梦想天堂》、《哎呀上帝,妈妈,那条狗他咬了我》、《她没有愚弄任何人,她受了伤,而且伤得很重》、《突然间,我的家变成了一棵痛苦的树》、《这是个广阔奇妙的伟大世界》、《家里的蚂蚁》。

  而此书也是以大卫·林奇代表作之一《我心狂野》命名。

  克里斯·罗德雷和大卫·林奇一问一答的形式回顾了大卫·林奇的童年、创作思路等等,对于热爱林奇电影的影迷们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了解其创作历程的好书,同样对于研究美国独立电影以及大卫·林奇电影的人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最后,想说的是,我越来越感到,童年,对于艺术家来说,在其生命历程以及创作风格、思路等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有的甚至影响了其一生,比如《伍迪·艾伦——电影人生》中的伍迪·艾伦、《一个导演的故事》中安东尼奥尼等等。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心狂野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