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新爱洛伊丝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1-01-22 00:07: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新爱洛伊丝读后感摘抄

  《新爱洛伊丝》是一本由卢梭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50元,页数:8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新爱洛伊丝》精选点评: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原因,感觉可读性一般,思想性大于文学性吧。

  ●好喜欢啊

  ●卢梭

  ●把恋爱中的絮絮叨叨表现得淋漓尽致。

  ●卧槽终于看完了 原来圣普尔真爱是爱德华绅士表妹才是最爱茱莉的人 三观破碎这个世界怎么了!!!!!!

  ●书信体人生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结局朱莉的死是一场多么盛大的启示,不管多久我都要等我最爱的人回来,她和圣普乐曾经服膺于理性,被门第和名望所裹挟,多次鸳梦重温未果,但他们深爱,以及知道在相爱的过程中彼此是此生的最爱,这已足够。

  ●卢梭的细腻

  ●100W字的书信体小说。高中时能看完都是靠毅力。

  ●論道德模範的戀愛。看了一百多頁和目錄,感謝目錄有簡介。考試必讀不然八百多頁我是不會翻出來看的。

  《新爱洛伊丝》读后感(一):居住在阿尔卑斯山麓的一个小城中的两个情人的书信

  2010.12.25

  端庄的女孩子是从来不看小说的,因此我要给这本小说一个明白无误的标题,以便她在打开本书的时候,就要想到应该持什么态度。

  写这些信的人,他们在浪漫得幻想中,把自己头脑里的天真的狂热,当做人生的哲学。

  (待续)

  《新爱洛伊丝》读后感(二):新爱洛伊丝

  评价卢梭的任何一本书都是不容易的,《新爱洛伊丝》不仅仅是一本伤感小说,而是负有教化功能的一本小说,反映了卢梭对于人伦关系的考虑,并带有卢梭一贯对现代性的批判,男主人公的教师身份与其说是为了情节的需要不如说是为了思想展开的需要,卢梭在这本书里阐释的伦理思想是与康德不同的,在某种程度上卢梭更接近于古代的伦理而不是现代的道德。

  《新爱洛伊丝》读后感(三):新爱洛伊丝

  爱洛伊丝和阿贝拉的爱情故事在法国也算是脍炙人口,颇类似于英国的《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故事,只是爱洛伊丝和阿贝拉的故事是现实发生过的,并且两人不能圆满的原因是身份差异。而非《罗密欧和朱丽叶》的家族仇恨。   而卢梭以此故事为雏形创作了书信体小说“新爱洛伊丝”,以朱莉和她的家庭教师圣普乐两人的爱情悲剧为故事内容。这是卢梭的最具文学性的作品,只是不仅仅是爱情故事,而是通过两人的不同生活,表现出卢梭的思想,特别是朱莉的故事颇有卢梭所推崇的田原风格。也颇为符合当年的社会风尚,所以让卢梭得享大名。

  《新爱洛伊丝》读后感(四):有时感动有时无聊

  想看很久了 考研的时候在作品选上读到过 当时有被朱莉和圣普乐的爱情感动到 加上书信里阿尔卑斯山湖光山色的渲染 觉得格外美 可是最近读到后面发现这本书的重点原来不是爱情 而是美德 中世纪爱洛依丝和阿伯拉尔的做法在卢梭看来就是伤风败俗 《新爱洛依丝》之“新”就在于要让真爱接受道德和荣誉感种种当时社会观念的束缚 所以朱莉不能出走 不能私奔 她是属于十八世纪的爱洛依丝 (就这一点来说还挺封建的 为啥教科书上要“反封建”“反封建”那样写呢…)卢梭希望从这种最真挚的爱和最美好的善出发来建构一个纯朴的 “自然”的社会 取消世俗的种种虚浮和恶臭 还生命一份天真和简单 所以我觉得这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清新脱俗的书… 还有很厉害的一点是 卢梭写情炽热动人 说理则深入浅出 全书都是用很平实的口语写成的 哲理性很强 看得出作者为社会操碎了心的责任感 而且对于未来充满热血和期许 信心满满地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这完全不同于后来文学的迷茫虚无 启蒙时期的文学其实还蛮有魅力的

  《新爱洛伊丝》读后感(五):看了半年了

  非常赞同前面评论有人说“这是一部墨迹而又让人愤怒的著作”,我还没看完,我实在忍不住了,从来没有一本半年我还看不完的书,从、来、没、有,半年居然只读了70%。这本书真是啰嗦啊,啰嗦啊,简直是用琼瑶剧的对话风格在演绎名侦探柯南。不过优点吗,如果你玩过怪物猎人,那么你知道磨啊磨啊,把怪物磨死的那一刻,多倍快感。。。这特么算优点吗!!

  _________另外说些什么的分割线————————

  看鹦鹉史航讲大话西游,他说以前的电影都是告诉别人要不顾一切的追求爱情,就是要在一起,大话讲了为什么放弃。新爱这本书,最有意思之处也是节制的爱,这场爱情里,从相爱到离别,到爱情渐渐式微,到变成旁人难以察觉的微弱存在,没人像条狗一样悲伤过,两人之间始终保持尊严和体面,这是另一种爱的形式,勇敢在一起和执着地分开,不狗血,不纠结,不互作备胎。

  但是保持理智多么难,这又不是好基友喝茶聊天。我有朋友曾抱怨说,有话直说多好哇,为什么要彼此猜测想法,为什么非要我许空头支票——这是理工直男的爱,他不喜欢的恰好是爱情最有魅力的地方之一。不是每个人都能享有最好的爱情,如同少数人终生没有性高潮,心旷神怡的迷醉无法精确表达和计算,自然也无法操控,指鹿为马、望梅止渴、擦枪走火、两败俱伤,这一切构成了美好的爱的分子式。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新爱洛伊丝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