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毛泽东自传》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2-04-13 03:01: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毛泽东自传》读后感锦集

  《毛泽东自传》是一本由埃德加·斯诺 编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290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09-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毛泽东自传》精选点评:

  ●天下第一自传

  ●出版社灌水严重,但依然是五星

  ●仅读中文部分 读于振华图书馆

  ●了解了真实的太祖:逃跑小天才。六七岁第一次逃跑,就能在外独自过个两三天。再到湘潭公馆斗殴事件,灵活走位至卫生间。最后展现了神级走位,在民团眼底下,离断头台几百米的地方闪现入草丛。这些故事真实而曲折,读完后对这位二十世纪最伟大愈发的亲切起来。

  ●以为是一生,结果那么少,还很厚一本,后面全是一样的

  ●伟人有伟人的特点

  ●还不错啊,虽然内容少了点,但收藏的话绝对是佳品!

  ●可读性不强,大部分是图片,讲述较少

  ●真正的男神

  ●原来已经收录在《红星照耀中国》里了。斯诺记录下了老毛口述的自传,非常朴实,让人感到这位伟人并没有多么神秘,虽然那时还比较困难,也没有多少人预料到他会是缔造中国的领袖,但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他给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带来了无尽的希望。

  《毛泽东自传》读后感(一):知识的思考

  毛泽东的伟大在于爱读书,活读书,学习知识能活学活用,善于思考,且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些都是青年应该学习的。

  毛泽东一生阅读书籍无数,他的书房有一张定制的大床,四周都是书籍。

  对于中国,我想,毛泽东是当时最了解中国的不二人选。正因为此,他才没有赴法勤工俭学。

  在不断汲取书本信息,不断思考中,形成自己独有的思维模式,以及对中国的认识,对革命,战争,政治的认识。

  不过这本书真实内容不到一百页,是将中文印刷版本,中文影印版,英文影印版三个重复的内容放一起。要不叫珍藏版。不过我觉得毛泽东要知道这样,是不会答应出版商这样搞的,要么就多写些内容,要么就不要出。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毛泽东自传》读后感(二):毛主席自传

  本书序言:《毛泽东自传》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是中国革命史上极其重要的文献。该书由美国进步记者埃德加·斯诺一九三六年十月间在陕北保安(今陕西志丹县)采访毛泽东时笔录而成,英文最早于一九三七年七月至十月以连载形式发表于美国的ASIA(《亚细亚》)月刊,中文最早由汪衡翻译,亦以连载形式从一九三七年八月开始发表于复旦大学《文摘》杂志(后改名《文摘战时旬刊》),并于同年十一月一日公开出版单行本图书(十一月二十日再版),由潘汉年(时任八路军上海办事处主任)题写书名。在解放前的“国统区”,真名实姓地公开出版共产党领袖的传记,非常罕见。 本书分为五部分: 一 简体中文版分为四章从毛主席出生到1935年10月到达陕西并建立西北根据地。 二 附录 1.以问答的形式记录了毛主席对中日战争的看法 2. 毛主席夫人贺子珍小传 3. 作者眼中的毛泽东印象 三 1937年ASIA原刊影印 四 1937年《文摘》原刊影印 五 1937年黎明书局出版影印 作为唯一官方认可的毛泽东自传,内容准确,备注完善,没有太多花俏的装饰,细节方面不多,第一部分大概80多页左右,对于通读和快速了解主席一生还是很友好。

  《毛泽东自传》读后感(三):定义超人

  孙寒冰先生在1936年7月看到ASIA杂志发表斯诺的《毛泽东自传》笔录后,请汪衡先生翻译。汪衡因翻译这本笔录,上了国民党当局的黑名单。这本书毛从1893.12.26讲到1937,最后用“我的工作和目标,与党的红军的工作及目标相同,必须向这种成功做去。”

  300页内容包含1937年的四个版本,其中有原版。相片多珍贵。贺子珍小传薄薄一页,形容传神。

  丁晓平评价“聆听毛主席他老人家,给你讲述他自己的故事”、“自信中充满着中国人的尊严”。后半句不知该怎么感受,读完感觉在当时的语境下,倒是的确如此,让人不敢相信的真实。

  读省立第一中学前,毛想做商业专家,读经济学,给父亲写信,父亲十分高兴,然英文太差,无奈又花钱考试,进入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他自修时读达尔文、卢梭、孟德斯鸠、斯宾塞、穆勒、古希腊神话。后来斯诺自己说,在保安毛因为有人送来三四本斯宾诺莎和黑格尔,几天只顾读书,忘掉了和这位美国记者的访谈。毛写文章、读政治。毛想干的事真的很多,铁打的身体,超人一般的执行力,他讲自己四十多年来的每个决定和想法,似乎并看不到他害怕过什么东西。被中央委员会开除三次,像是与自家人闹着玩。

  勇气和罗曼、超人毅力。他说同学和他谈论管家买菜的事,他一气之下再也没有去过同学家。一天工作14个小时,看来心思全在组织团体和自修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上。

  超人、伟人。超人的忍耐力,在毛和德国人李德一起在长征路上找烟草代替品的植物学研究(哈哈)中 体现了出来,毛的前50岁,真是不靠编造吹嘘的超人,精神与体力都看上去强大无比。想象这么一个老爷爷指夹没撂下过的香烟,嘴角还是什么都不怕的微笑,给你讲南京政府25万悬赏自己头颅的故事,简直是一部引人小说。

  《毛泽东自传》读后感(四):讀後小感言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毛泽东自传》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