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弟弟结婚,我随礼3万,妈妈坚持还给我2万......
日期:2021-01-16 10:45:27 作者:杨小米 来源:遇见小mi 阅读:

弟弟结婚,我随礼3万,妈妈坚持还给我2万......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

  文/杨小米

  微博/@杨小米1988

  在《我弟弟结婚啦》一文中,我分享了回老家村里参加婚礼的经过,很热闹。

  有读者留言问我,弟弟结婚,你随礼多少钱?

  我随礼了3万,婚礼后,妈妈觉得我刚买二套房,也没有帮我,坚持要还给我2万,我坚持没要。

  先说说,为什么我要随礼3万元。

  我先做了一个简单调研,我们村里,一般哥哥或弟弟结婚,出嫁的姐姐或妹妹都随礼1万,属于多数;部分2万;有的随礼3万,是少数。(哈哈哈,我是做什么都来个调研。)

  我爸爸要面子,我经济条件不错,在能力范围内,我会满足他的,我就随礼3万,这个钱不少,也合理。

  但老家邻居和我开玩笑,说我应该随礼6万,这样给我爸爸长面子。

  这种破坏规矩的事情,一向注重实际的我,肯定是不会干的。我出这个风头干嘛,平常我怎么孝顺父母都行,但不当典型。

  当然,我也不会纠结,为啥作为姐姐,我一定要随礼呢?给1万不行吗,为啥给3万?

  我从山东农村来到上海,一步步奋斗,改变最大的就是认知,我对很多事的观念都发生了变化。

  老家里的很多习俗,我从内心也没有那么认可,但我并没有因此和家人有什么冲突,在管理家人预期的同时,找到了一个平衡。

  我对家人的期待,他们身体健康,能够过好自己的生活,同时,家人关系和和美美,家和万事兴,不要让家庭矛盾影响了心情。

  我们家两个孩子,一个女孩,一个男孩,来自农村,老家有点重男轻女,作为女孩,我是如何看待这些的呢?

  

  家里的钱都是弟弟的,和我无关

  这里有一个前提,我家庭条件不好,父母没有钱。

  我爸妈所有的资产,就是农村宅基地,我们家住的房子,有1.2亩地,房子盖好了,如果卖,40-50万,有人买。

  还有,我小时候的一个家,房子也是盖好的,换换门窗,能卖7-8万

  我们家还有8亩地,一整块,每亩地国家有一些补助,爸妈还在种地,每年有收入。

  我曾经写文章说过,我爸爸很有做生意的天赋,我小时候,他赚了很多钱,但后来做生意赔钱了,欠了很多外债,也就现在刚缓过来,没有什么积蓄。

  再就是,爸爸和妈妈都打一些零工,赚钱贴补家用。

  最近,家里宅基地给发证,类似房产证,那个好点的房子,写在了弟弟名下,爸妈想着把那个小的宅基地给我,我拒绝了,我不要,我不回去,也不缺房子。

  在我们村,没有哪个女儿,出嫁了还要娘家房子的。

  自从我结婚后,我一直强调,家里一切我都不要,都给弟弟小凯就行。

  我从来不觉得爸妈偏心,我能感受到他们对我的爱。我不执着于绝对的公平,和自己过不去。

  对于爸妈,我想起来,更多是感激,我感谢他们,在生意那么难的时候,都供我读大学。我初三第一年考高中都没有考上,爸爸还找学校,让我复读了一年,考上了我们县最好的高中,才有机会读大学。

  自从我读了大学,成年后,我靠我自己就行了。每每想起,来自农村的我,倘若不读大学,连一个起点都没有。

  我还感谢爸妈的很多优秀品质,影响着我,爸爸擅长人际关系,从小就教我如何和人打交道。

  我有写感恩日记的习惯,回忆小时候,点点滴滴的爱,对于生活的一切,我很珍惜。

  我不做让爸妈为难的事,我要的是他们好好的。

  为家人多做一些,

  我要改变家庭的命运

  妈妈给我反馈了一个信息,因为我为家里做的事(经常给爸妈邮寄吃的,带妈妈出去旅游),我们亲戚和一些邻居,都很重视女孩的教育,他们觉得女孩和男孩也没多大区别。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我觉得都是好的,对于普通人,受教育是最好的出路,是可以走的捷径。

  没想到我还有这样的影响,我很开心。我天天写文章,希望我的思想影响很多人,但我第一影响的还是家人和身边的朋友。

  网络上有一个词“扶弟魔”,主要指因女孩受到家庭的影响,对自己的弟弟不计成本地奉献,这样的姐姐,四舍五入就是弟弟的第二个父母。

  我给弟弟很多帮助,但绝对属于家人之间的正常支持,不影响我生活,也不会让他形成依赖习惯。

  我日子过好了,肯定要为家人多做一些,改变家庭的命运。

  我一直觉得,能力大的人,责任也大。我不能自己过得那么好,不管家人,我过不去自己心里这一关。

  这次婚礼上,我见到了弟弟的合伙人,之前,他来过上海,我们一起吃饭,很熟悉了。他偷偷告诉我,弟弟今年纯利赚了多少钱。

  我一听太厉害了,在我们县城能买一个很好的房子了,但弟弟底子薄,今年装修和结婚,还房贷车贷一大笔钱。

  他还想发展生意,又上了一条生产线,都是成本,实业不好做,成本高。

  他起步阶段,我确实给了一点帮助,但他自己特别争气,他给妈妈说,我是他榜样,要向我看齐,一起把家里日子过好。

  弟弟觉得,我的存在让他特别有安全感,他知道,他有困难,我肯定会帮助他,就像银行存了一大笔钱,虽然不用,但就是很有底气。

  对于我们的起点,稍不注意,很容易滑下去。家庭命运的改变,也不仅仅靠一代人,我们不敢松懈。

  我的工作,可以接触到很多信息,了解到情况,就会和弟弟,和家人分享,影响他们,让我们一家人共同进步。

  每年,我会写年终总结,其中有一块,就是家人,我发现家人变化特别大,我们都在变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不会一次性给家人很多钱,但我会在大的改善上付出很多。

  我不会显示自己很厉害,越过边界,做很多事,但会在点滴关心中, 表达我的爱。

  我们都不完美,家乡是我的根

  我们老家有一句俗话:“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提醒人不要忘本。

  我爸爸65年的,妈妈63年的,他们都是初中文化,一辈子在农村,在他们的环境里,属于比较有见识的,但依然带有他们环境的局限性。

  他们不完美,但是我爱他们。我从来不隐瞒自己来自哪里,我的家乡,我的家庭,我的母校,因为他们,才有了今天的我。

  这几年,国外,我带妈妈去过俄罗斯、日本、泰国、柬埔寨,国内,我带她去过北京、杭州、福州等城市,每次一起出行的人,都是很有见识的朋友,很多都一直在城市生活。

  起初妈妈很局促,普通话也不会讲,穿的衣服也不够时尚。这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俩一起成长。

  她变化很大,如今,应该是我们村最靓的妈妈。

  爸爸讲电话,还是那么大声喊话,每次我都提醒他,小点声,他不好意思地笑笑。甚至,他们会随地扔东西,我会捡起来,我坚持多了,他们也就学会了。在上海,妈妈垃圾分类,做得特别好。

  爸爸还特别要面子,今年冬天,我给他买了2个羽绒服,给爷爷买了1个,还买了保暖的衣服,给他寄很多好吃的,他喜欢喝酒,会买很多酒。

  每次我寄东西,他取快递,到处炫耀,这让我哭笑不得。我告诉他:“你低调一些。”

  爸妈有时,对人性很失望,会提到我们家欠很多外债,周围人和亲戚说的风凉话,那确实太痛了。

  我会给他们讲,这些经历对我的帮助。我初中时,问爸爸要债的人,都会去学校里找我,当着同学的面给我要钱,因为这事,同学东西丢了,说是我拿的。

  可我反抗了,打了一架。

  后来,我做自媒体,因为面对的人多,很多文章难免有争议,我会挨骂,可是我承受能力强呀,这都是从小锻炼的,抗挫折能力强。

  不过,我不感谢苦难,我感谢不曾放弃的自己。

  还有家庭这些经历,让我早熟,吃过生活的苦,更知道什么最重要。

  我想起之前听李雪琴谈过她的家乡铁岭,她有一段话特别打动我,她说:

  “东北对于我来说,就像游戏里的新手村,当你累了,可以存档,回到新手村休息。”

  我的家乡对我来说,也是这样,是可以休息的港湾。

  很多人会说来到大城市,要忘记过去,融入进去,才能很好生活。我却觉得,记得自己的家乡和成长的经历,才会更有力量走下去。

  我也会带着我25岁之前的人生,在上海好好生活,过去的那些经历,成为了现在的我。

  现在,我每周给爸妈至少打3个电话,每次都聊1个小时,刘先生调侃我有点“妈宝”,这样长期的思想交流,让我们很同频,影响对方。

  我们知道彼此的近况,交流无障碍。

  我是很乐观的人,我接受生活给的一切,在这个基础上好好奋斗。

  我没有改变世界的想法,但我想因为我的存在,我的家人和朋友有一点不一样,不给社会添乱,做力所能及的贡献。

  这就是我和家人的共同成长。

  - END -

  推荐阅读

  《我弟媳情商太高了,我跟她学习到很多......》

  《回老家一趟,我带着同事逛了“三孔”》

  上期文章

  《知乎高赞回答:教孩子是女人的事儿?男人上手更省钱》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弟弟结婚,我随礼3万,妈妈坚持还给我2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