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俑 满洲国妖艳——川岛芳子》是一本由李碧华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7.00元,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秦俑 满洲国妖艳——川岛芳子》精选点评:
●怀抱图书馆已收藏,欢迎借阅
●秦始皇一心要寻“长生不老”仙丹,其实许多皇帝都如此,盼望能够永生不死,得以继续自己的千秋霸业,大展宏图。要我说人在最辉煌的时刻死去,不是挺好的,活得太久必定无法适应新鲜事物。若是女人呀,才不要长生不老的生命呢,只要容颜能永葆青春就够了。终究是男女有别。李碧华当真是翻案好手,其实中国恨日本弃的川岛芳子也只是一个可怜女人。
●川岛芳子仔细读一下会很有趣,李碧华太执着于个人命运,面对战争的冷漠与命运的悲悯结合起来特别讽刺,民族感情之于她这时候还是不可理解但还肯直观叙述的东西,到了后来简直就是可以任意嘲讽的洗脑垃圾。秦俑是多么前卫的穿越爱情小说啊……就是没想到冬儿竟然是巩俐,其实我一直脑补冬儿是万绮雯那个样子
●她的笔很妖。
●李碧华啊,其实刚看还比较惊艳,看多了也就腻了
●给李碧华点赞
●毒品 绝对的毒品
●在别人的标签里看到“时光难描摹”。
●故事稍嫌简单,决定看看《古今大战秦俑情》这部戏。
●总是烈性的奇女子。
《秦俑 满洲国妖艳——川岛芳子》读后感(一):因为电影认识了它
一直很喜欢看徐克和王家卫的一些早期的作品,因此也就认识了李碧华这位女作家,她的作品有很多,除了这本书以外还有青蛇胭脂扣霸王别姬等等很多耳熟能详的作品.
也许是因为写电影剧本的关系,所以写的文章现场氛围的塑造非常的注重,因此常常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错觉.
她也写了很多关于历史人物的塑造,但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她写的不是传记而是传奇,所以多少也带有神话和夸张.
《秦俑 满洲国妖艳——川岛芳子》读后感(二):没有结果的事情让人喜欢。没有结果的女人同样。何况传奇
都是给逼的,也是自己选择的。如同我一般,本性正太。
结果开始留长发,穿裙子,小外套,围巾,蹬靴子和高跟鞋。只有我知道,我讨厌长头发,不好洗也不好打理。高跟鞋和靴子让我的脚难受,我更喜欢拖鞋。小女人的衣服行动不方便。芳子,我不会是下一个。
、
说多了,乱七八糟的。
简单说,好书。女的就看看吧。男的就不用了。看了也不可能真的理解。仍然萝莉爱来爱去的女的也算了吧。别糟蹋自己时间,您还不如画个妆去呢
《秦俑 满洲国妖艳——川岛芳子》读后感(三):乱世
太久没有提笔,竟不知如何下手。《满洲国妖艳川岛芳子》分了几天才看完。合上书页,乱世、家国、爱恨扑面而至。
一直非常喜爱那个混乱的年代,羸弱战乱的旧中国像一个流落烟花、辗转求存的妇人,虽流离失所,也有掩不住的风情。芳子生于家国灭亡之际,从小便被赋予了根本不该是一个小女子承担的重责。但是,乱世洪流,谁又能逃得脱命运呢?
芳子借助原有的身份、女性的本钱游离于权贵之间,一时进退得意,风头无两,无怪乎人云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她在名利场上玩弄心术、杀人流血狠绝无比。可内心深处始终保存了一丝亮光,那是曾经给山家亨的信,也是曾经对阿福的放他一马。我依稀看到了当年那个叫着“我是中国人”的小女孩。
没有经历那个年代,不能亲身体会面对历史巨轮滚滚前进的那种渺小无力感,只想在书中寻找。恍惚中,有种千言万语化作无言之意。想起缠曾经说过,好的诗歌应该有这种品质:不同的人可以读出不同的感觉,诗歌的意境是靠读者一起去创造的。李碧华的这篇文章就给我这种感觉。不必用简单的善恶好坏去标签里面的角色,只需好好体味故事的情节,沉浸其中,仿佛搭乘时光列车逆旅而去,久久不能平复。
《秦俑 满洲国妖艳——川岛芳子》读后感(四):乱世浮生一场梦
《秦俑》
以秦俑之名,真正写的却是两个女人的角力。
冬儿,与朱莉莉。
爱上了同一个人,也为了同一个人而死。
她们本来就是一个人。
但却是天差地别的不同:
一个至清至洁,如谪凡仙子般不惹俗尘,但却性如烈火,如扑火飞蛾;
一个俗不可耐,矫情做作令人忍无可忍,但却单纯善良,像个小孩子。
然而就是这样的两个人,既不因为冷清让人觉得高傲,又不因为俗气让人觉得厌恶,
——因为李碧华,给了她们同样的真实。
《川岛芳子》
你们都冤枉我!!!
川岛芳子怒吼,心中满是不甘与愤恨。
我能理解她的委屈——她不过是履行自己十四格格自小便被赋予的使命和任务,为什么要受人鄙夷?
从来到日本的那一刻,她就是担负着复国重任的川岛芳子,为此她牺牲了一切。
尽心尽力,去做男人都做不到的事情。
她做错了什么?
她没有错。
但是她残杀同胞,酷刑手段令人闻之丧胆;
她投靠侵略者,认贼作父委身于日本人;
她任性妄为,肆意折辱他人的尊严;
她错了,所有人都认为她错,她当然错了。
但她不过是个女人。
爱的得不到,却被占有、利用、玩弄、鄙视,最后还被人丢弃如草芥。
她的张牙舞爪,不过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自卑。
我恨她厌她畏她,却又怜她爱她敬她。
乱世浮生,黄粱一梦。
《秦俑 满洲国妖艳——川岛芳子》读后感(五):贰19419
《桃花扇》有云;“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
《川》写的是女间谍川岛芳子颠沛流离的一生。
之所以用这四个字,是因终其一生,她就像一个孤魂野鬼,游荡在中日国土上,寻不到可以停歇的角落。就像文中说的“还以为有自己的国呢,却连家也没有,连歇脚的地方也没有。”
身为溥仪的堂妹,大清王朝肃亲王的十四格格,爱新觉罗·显玗,在七岁就被送去了日本,接受日本的军国主义教育。长大后回国,肩负着重建满洲国的重任,责无旁贷,毫无退路,为满洲国独立而奔走。 此后,她的一生就这样游走在两个国家的缝隙中,却不被任何一个国家承认。,
她一生中唯有的两次真心,到后来也救了自己两次。一次是山家亨,一次是阿福。
而爱情,是她求而不得的星星,是指尖触碰转瞬破灭的泡沫,是枪膛里引而不发的子弹,是信封里一半的稿费,是红豆馅的大福饼,是一只名叫阿福的猴子。
她也只是四季光阴中一只小小的蜉蝣,朝生而暮死,等不到尘埃落定,就已经满身是伤。
《秦俑》讲描写的是始自秦朝兵马俑的三生爱情故事。服了不老药的将军,和将要出海采药的小宫女,跨越千年再度聚首的故事。
类似题材在当时来说,还算蛮有新意的,同期还有《急冻奇侠》,也是同类型电影,感觉更好看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