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是一本由[南非] J. M. 库切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页数:24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精选点评:
●怎么会有这么无聊的文字……流水账似的……
●多年后发现书签留在了书本的中间页,重拾依然断断续续。读库切每次都不能一气呵成。读完又对他敬佩不已。
●库切第一次获布克奖作品
●一部描写战争中流离失所的人故事,一部描写人如何向往自由的故事。也如别的评论所言,这是一部关于孤寂的生命体验的故事。
●他不是鲁滨逊。他没有枪,没有星期五,只有一纸袋南瓜籽。他如行尸走肉般漂泊,服从命令直到精疲力竭为止。但是他期待能有一天做回园丁,把种子种在这片悲苦的土地上。快读到结尾了我在想,谁他妈说库切的作品只有性,你看,迈克尔就是个老处男。然后,我马上遭到了报应。迈克尔破处了。
●一个传奇的边缘人,一个边缘人的传奇。他试图远离历史的侵蚀,拒绝历史对他的书写,回归自我世界。这一场斗争,必定艰辛。
●回到自然回到上帝而无为等待的裸命
●在这部小说里的确能看到卡夫卡、笛福等人的影子,但又被库切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水泥地的世界。
●独特,但章节之间可以更平衡
●故事就那样,没太大意思,至于作者想表达的东西,差不多也就类似美式快餐电影的表现方式。
《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读后感(一):他们在自然中生存
这位躲来躲去,巴望在田野中自由生长的K让我想起《香水》中在旷野中呆了几年的那位,另外就是最近看过的《诉讼笔录》中的那位,也许人都会保存一点动物的本能,拒绝文明的束缚以及对自然的依依不舍吧?
曾经在西葡两国连续一个月地奔走,对饿的描写有点亲身体会。
《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读后感(二):烤南瓜香
看到一瓣一瓣散发香气的烤南瓜,以为K会开始一段鲁滨逊似的生活,从此远离战争和尘世。
但那不是K的生活和时代,愚昧、迷惘、身不由己才是。但人总是能活下去,无论如何卑贱和肮脏,人总是能想出好的笨办法或者说笨的好办法来对付这种生活和时代,一如K取水的方式。
另外,那个医生很有亮点,博爱、人道,确是无能为力。
《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读后感(三):迈克尔·K
可能吗,走出营地,走出这世界所有的营地,也许有可能,但可能吗,进而逃开所有人们的博爱和目光,不知道
一个人不停歇的脚步,不停歇的试探,向尽头而去,藏起来,消失掉,而这世界,这人生,哪里是尽头
你们怎么可能知道,这样的食物无法让我下咽,它变不成营养,而羸弱变成唯一武器,抵抗着那些,永远战胜不了的东西
可这抵抗不会停,即便是一切弱小中最弱小的那个,只要还卑微地活着,就一直用背影来面对
《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读后感(四):隐居,摆脱~很难
喜欢山里山洞一样的生活,他还会园艺,会种蔬菜和水果,真是太棒了。就算吃不饱,但那种生活没人打扰真好,每天醒来干点活,然后睡觉,生活得很自由。就在现实社会,如果不要工作,自己有块田地,感觉不错,但生活质量物质方面可能差点,但精神方面无敌。(即使物质决定精神,但精神某时候也能独立出来的,即使时间很短,有可能一阵子之后就后悔了。但没试过总是遗憾,不是吗?)但是总有人看不惯,总有人来打扰。
我觉得现在我生活比较像耶,特别是我放假时候,一两个月的时间,日夜颠倒,吃完睡,睡完吃,看电影,听音乐,读书,学习。实在不行才出门,买点吃的又可以熬好几天。真的很宅!
《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读后感(五):漂游的K
要不是凯蒂等人的几番推重以及库切本人对奈保尔的推许,我是很难再回头看库切的,几年前译林的《耻》简直糟蹋了库切的名声,估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的读者会对他产生很明显兴趣,这种对国外作家的隐秘的坏影响译林也不是第一次干了。幸好,浙江文艺出版社独具慧眼买断了库切其他所有作品的版权。
毫无疑问,库切对笛福、卡夫卡以及其在读博士期间所研究的贝克特都推崇备至,仅仅在这本《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中就可体现出来,库切好像早已对这三位作家独特的手法了然于心,这对于他在对叙述K的个人冒险的经历有着行云流水一般的简练凝重。要不是《鲁宾逊漂流记》和《城堡》,库切也不会在描述K在内陆大草原上的个人生活时将鲁宾逊和K的遭遇糅合的恰到好处,直指孤独行者的内心深处。
同时,库切并没将某些作家善于调侃、揶揄和所谓的黑色幽默脾性揉杂进自己的小说里,丝毫也没有。对于一个现代卡夫卡的最嫡亲的传承人,他已经知道在一个孤独者的行程中并不需要调侃、揶揄和黑色幽默而使得自己的小说更耐看一些,诚然,对于一个伟大的作家来说这些小伎俩并没有多大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