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如何通过考试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1-01-15 03:41: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如何通过考试读后感锦集

  《如何通过考试》是一本由多米尼克・奥布莱恩 / 黄羽著作,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25.00,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何通过考试》精选点评:

  ●多米尼克的几本书都还是不错的 富兰克林。罗斯福:唯一能让我们害怕的东西只是害怕本身 ( 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288/33,45-47,71,120,131,200-201 原理可取!可以配合巴赞的书一起阅读! 笔记等太久了!以至于它都失去作用了

  ● 比其他这一类型的书要容易看懂许多

  ●记忆术为联想记忆法,数字赋予自己明白的特殊图像,多位数字拆分。记忆扑克顺序时,预先想象一条街道,不断看到不同的人和事。记忆基本元素特性时也是思维导图加联想记忆法。

  ●练熟自己的多米尼克体系,做记忆牛人。

  ●旧书新读,蛮有意思。不知不觉,真是不爱动脑子了。愿意一遍一遍硬记一个东西,不愿意想去想怎么记最好。

  ●看的是另一个翻译版本,丁桥。名字很俗如何通过考试,但是看看作者就是到,不是盖的的。多米尼克.奥布莱恩。8次世界记忆大赛冠军。他教的方法不值得看看吗。但是看你融汇贯通的水平有多少了,如果一般,那么请先学好英语吧,因为他教给的大部分联想方式是依托英语母语,但是如果你融汇贯通的水平很到,那么你会发现,记忆就是联想的发挥。他用英语作依托,你完全可以转化为汉语依托。这本书与其叫怎么通过考试,倒不如叫学习法大全。快速记忆,快速阅读,快速计算,思维导图,包括冥想减压都有涉及。但是因为篇幅所限,都是大概介绍。要是想专研还是需要更多时间研究。但是,如果只是想学学,然后怎么考试,值得读读。尤其融会贯通能力强的,你会发现,这本书是一个点,能给你带出一条光明大袋。之所以不做五星推荐,主要看你能不能会学核心——联想。

  ●建立熟练的联系是个非常艰难的过程,以后每天多思考一点吧

  ●以前关于学习方法只有模糊不深刻的认识 看过之后 有了系统深入的看法

  ●learn more study less&how to read a book 的拼凑版。看多这一类的书,觉得都差不多。

  《如何通过考试》读后感(一):很全面的一本考试大全,即使书名是这么的二b这么的冷、

  值得一读、速读啊速记啊脑图啊各个科目都挺全乎的、如果各个方面再更多展开一下就更好了、其实内容也已经挺多了、

  数学的部分是我没见过的、挺新鲜、

  其他的内容在别的书上多多少少都见过、

  就是书中关于速读的部分我不太同意、建议看看《10倍速影像阅读法》作为补充、

  《如何通过考试》读后感(二):透露了记忆术、快速阅读的细节

  通过8次世界记忆大赛冠军的讲述,让我领略到记忆术和快速阅读的一些细节。结合之前读的10倍速影像阅读法,有所感悟。

  1、计划非常重要。无计划不行动,无目的不读书。把自己从无意识中解放出来。

  2、快速阅读。用软眼看,眼球快速移动,穿过复杂的文字、语言和标点,大脑快速吸收转化成图形,有助于理解。期间视线会模糊,不要怕,你要做的就是调整呼吸和跟上速度。

  3、超越文字读书。要越过构成书本的语言、文字、标点、语法读出作者真正要说的,而不是被细枝末节绊住,把时间耗费在与构成铁轨无关的词汇上。

  4、思维导图。(找些书来看看。现在貌似对它有点感觉了。)

  5、记忆术。找场所、定位。

  俗话说大音无声、大象希形,这么好的书我反倒巴拉不出什么了,还需进一步阅读。等我成长一点再来读!

  《如何通过考试》读后感(三):不可多的好书

  不知道为什么出版社不再版了,看过几次这本书,没有再版实在可惜。

  在百度百科里看到这样:“世界记忆大师”多米尼克·奥布莱恩(Dominic O'Brien),出生于英国,是世界上最令人赞叹的记忆天才。1991年,奥布莱恩初出茅庐,凭借着自己独创的“多米尼克系统”,在当时的首届世界记忆锦标赛上扫尽强敌,成为当年的记忆冠军,并创下新的世界纪录。

  此后11年间,奥布莱恩共8次卫冕成功,稳居冠军宝座。他可以用26.8秒记住一副扑克牌的顺序,用30分钟记住2385个随机产生的数字,用1个小时记住元素周期表上110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类别和精确到4位小数的原子量……

  令人感兴趣的是:他因为记性太好而被各国的赌场拒之门外,现在不仅英国所有的赌场都不欢迎他,就算在法国、捷克、美国等国的赌场,也都盯上了他,不让他入场。

  《如何通过考试》读后感(四):《如何通过考试》笔记

  1、复习、做笔记的方法:思维图(电子书P40之后)

  方法:

  从中心图像开始

  一行只写一个关键词

  尽可能使用图画

  不同问题用不同的颜色

  运用想像和联想

  2、“思路图”的用处:写文章列提纲;准备发言前;复习时;做笔记

  3、一个人做事的好坏程度,与他做该事的动力是成正比的。最优秀的运动员,无论男女,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对他们各自所从事的运动拥有不可抑制的热情,从而强烈地渴望成功。如果需求、决心和热情都足够强烈,那么掌握和运用必要的技术便成为一种享受,而非一项任务。

  4、把不相关的知识,运用想像和联想联系起来,然后运用“连锁法”连接起来,再然后创造出奇异难忘的相互联系的图像。

  编故事、编笑话、编句话。

  (包括事情的背景和气氛,夸大情节场景,运用所有感官感受你所想像的一切,总之想像得越具体越好)

  记忆不起来了的原因:一是创造的图像太单调,二是图像太模糊,三是没有事件背景、气氛。

  5、ME:在背诵时:把问题与答案、答案与答案进行一起连锁。联想时一定要夸张、奇特来弥补内容不够生动的不足。

  6、要想精通历史,需要三个方面:一是广泛阅读 ;二是分析、三是想像。

  《如何通过考试》读后感(五):借我借我一根金箍棒

  借我借我一根金箍棒

  ——《如何通过考试》读后感

  从小到大,百考成精!有多少人在成年之后偶尔在噩梦中还会梦回高考现场,已经临近结束铃响,却发现还有N道题目没有完成,从梦中惊醒,一身冷汗!

  中国是传统的考试大国,从港澳台到大陆,神州上下,一片河山考试忙,无一幸免!且不说中考高考,但说国考、司考,但凡涉及到考试,总有几家欢乐几家愁。多少人都在哀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多少人被考试改变了人生命运!如同面对游戏里的最终大BOSS,多少人都在寻找最佳过关装备……

  父亲是位中学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使他从小教导我:考试是门系统的科学,只要你把握住开门的钥匙,就能推开那扇大门。那时的我懵懵懂懂,多年后,当已近研究生毕业的我读完《如何通过考试》([英]多米尼克•奥布莱恩,2004年,天津教育出版社)这本书后,还是感慨通过考试确实是门真学问!

  对我而言,本书主要讲了两个方面:①如何使用思维导图(本文译作思路图)来帮助理清思维;②如果借助联想法等方法来增强记忆。对于后一点,我之前已经接触过类似书籍,持保留意见地说:由于中英文的发音及语义的差别,很多在英文书籍里能使用的办法借用在中文语境的记忆中,并未显示出其原有的优势,正所谓淮南为橘,淮北为枳!反言之,在中文语境中的一些顺口溜、口诀式的记忆技巧,对于老外而言也是无法模仿的,前段时间报道的英国的小学数学老师们来中国访问,发现中国孩子的九九乘法表很能帮助孩童的数学运算能力,但翻译成英文却无法押韵,难以借鉴。而对于前一点,我要先大声叫唤一声:思维导图是个好东东!

  本书里涉及到思维导图给我眼前一亮的地方有两点:

  (1)用思维导图来分析具体目标人物

  这一点对于研究某个具体人物或者分析某个研究学者的研究思路是个不错的启发!

  书中33页所提到的用思维导图来分析瑞士艺术家安吉利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n)的相关信息,简直是一目了然。

  首先将安吉利卡•考夫曼的信息分为四大类:①生平;②旅行;③绘画;④成就。这四大类分别用四个大分支画分出来,然后各个大分支又不断补充细节,慢慢演变成各小分支。按我的视觉反应,我倒认为思维导图更像心血管图!位于正中的主要目标就像心脏一样,而其主要信息就像大的分支血管一样,次要信息就是小血管蔓延出去。

  借鉴这个图的思路,我们可以把课题的主要研究对手进行如此分析,比如说位于心脏部分的就是主要研究对手的照片或头像:几个大分支血管诸如①主要研究方向;②研究生涯;③合作者;④著作。在主要研究方向上可以细分为材料和手段,在著作上可以细分为文章和书籍,以此类推,一张越大越细的研究对手思维导图上不但可以覆盖你所查询到的所有信息,还能在此基础上做到知彼,寻找出自己的机会!

  注意的细节:

  ①各分支必须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以示区别;

  ②各分支的关键词或中心词越简练越好,最好是2-3个字,不要太长;

  ③随时记下思想的火花,将其变成分支补充到思维导图中去。这一点特别适合在第一时间记下你的突发奇想,有些就是交叉处的闪光点!

  (2)用思维导图来准备PPT

  这一点确实是我以前没接触过的。如43页所说:根据发言的时间,讲演的PPT的关键词最多只能是3-4个。然后在此基础上画出两张思维导图。第一张将关键词置入不同位置,通过分支的密度,反向来确定最关键词。第二张是在第一张的基础上先置入最关键词,然后优化结构,完成整个PPT。

  这个步骤虽然显得繁琐一点,但却能保证思路的流畅性和逻辑性比较好,较大把握去抓住听众的注意力。不放值得一试!

  考试的过程仿佛游戏通关,当你手无寸铁时,心里净是恐慌和无助,但如果你手持思维导图这根金箍棒一路向西时,心里也许多了几分安全感,妖魔鬼怪一扫而光!猴哥,拿好你的金箍棒!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如何通过考试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