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莫奈》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1-01-15 00:18:4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莫奈》读后感摘抄

  《莫奈》是一本由Sylvie Patin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17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莫奈》精选点评:

  ●铜版纸,虽不厚,却掉了页,郁闷

  ●最爱的画家。对光和影的记录。一生颠沛流离,对艺术赤子之心。

  ●透过莫奈的视角,好像真的可以捕捉到光影,色彩的流动,还有空气中的浓雾。了不起的大师!

  ●印象派大师

  ●比較完整忠實地記錄了莫奈的一生,翻譯略為死板,倒也平實。不管怎麼說,能在小酒館遇見這本書真是好呢。

  ●排版真可谓物尽其用,就是开本很小画看起来有点不太爽。关于传记也足够详尽了。

  ●这本书对画的呈现得还不错,比较细腻,且有高清细节图。算是一本莫奈的传记。一本书看下来,说莫奈是“成功”的,“成功”这俩字又显得庸俗而肤浅。同时期批判莫奈的人不在少数,莫奈说了:“我的作品属于观众。别人可以说三道四,我做了我能做的事;但要我回答问题,对不起,我觉得没有意义。”“这些攻击只不过是嫉妒,我根本不在乎。” 看完这书,根本起不到望梅止渴的作用嘛~反而更渴了。。期待答辩完去上海看真迹去!#2014第8本#

  ●集大图书馆

  ●莫奈的睡莲和我梦中的一样.

  ●卡米尔 罂粟花.

  《莫奈》读后感(一):喜欢

  我觉得莫奈的画充满了生活的美好。他与凡高同一时代。但他朋友众多,生活也变得富裕,家人关系很好。他的画像是少女的梦,但在尽力接近现实。水中的光影用复杂的色彩一一涂画。我也很喜欢他画的海涛,有风的感觉。

  《莫奈》读后感(二):超爱莫奈~

  我是从去年才开始接触美术的~!慢慢的深入进去后发现原来我竟如此的迷恋这个世界~莫奈的画让我看到流泪~好像每次看他的画都会进入另一个世界~一个画的世界,充满了缤纷的色彩!我不仅是在欣赏画,还在读一个故事!

  《莫奈》读后感(三):印刷一般,可以看个图片

  莫奈是印象派公认的大师,印象派善于捕捉光与色彩的瞬间。

  但印象派的画有一个问题:难以被拍摄出来,因为摄像机在曝光时很难让画中那缤纷的色彩完美再现,如果印刷在一般,那简直就是灾难!!!

  推荐买国外直接原装进口的书或者买河北教育出版社的,相对还原色能好些,若买进口书,则推荐Monet (Rizzoli Art Classics) 里佐力的虽然有翻译错误,但是同样还可以。

  《莫奈》读后感(四):莫奈的睡莲……

  莫奈是不是印象派里面比较温和的一个呢?我经常想这样的问题。看看其他人的情况,高更有点人类学家的风采,梵高几乎不是正常人,雷诺阿似乎也有些人物和动作的偏执狂倾向……起码莫奈看起来还真算是温和的。

  无非都是些印象,不是日出,就是睡莲。好像把整个调色盘直接倒在了画布上,但却注定流淌出不同的形态,隐约地告诉我们那会是什么。有些困难,但是决不艰深,倒像是捕捉感觉的过程,命名不是很清晰,却不愿意放弃找寻和追逐。

  对于自己的文字天赋,苏东坡先生好像说过一句话,大概的意思是,我的笔能够把心中最复杂和微妙的情绪完美展现,毫无遗憾可留。非常羡慕!这就是天才。但是天才往往自负,自负之后就会污染了美……承认表达的遗憾,承认可能有更多的未言之意藏在字后或纸下,不是因为有所保留,而是实在无法言说。

  孔子去见老子,老子说了什么让他感慨云龙和湖鱼的霄壤之别?我猜老子微笑不语,大道莫言。

  《莫奈》读后感(五):窗前的卡蜜儿

  曾经用心模仿过一幅叫《印象:日出》的作品。

  就是这幅作品让我开始接近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

  这个男人十分崇拜光线。

  他相信一件物体会随着光线的变化而不断变色、变形。

  永远相信。

  ……

  卡蜜儿是莫奈的妻子。

  这个女子在他的心目中一直是一个完美的形象。

  所以他早期作品都是请她作为模特,来进行创作的。

  比如他在1873年创作的《窗前的卡蜜儿》。

  一幅很美好的作品。

  莫奈让卡蜜儿娇弱的身体支配着整个温馨的画面。

  灿烂的夏日阳光,洒在她粉红色的洋装和橙色的簪花帽上。显得格外鲜亮。

  而站在窗前的她,静默而怡然地看着屋外各种盛开的花朵。

  蓝色、红色、白色、黄色、淡蓝色、粉色的花瓣在莫奈急骤的笔触下舒展自如。而那些夹杂在其中的点点绿叶,让人不觉心旷神怡。

  这些缤纷美丽的花朵只是衬托着他心爱的如花一般的女子。和他内心中难以掩饰的幸福之情。

  画面上看不清那个女子的表情,只有莫奈一个人可以看清楚。

  因为他把一个人最宝贵的东西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他画笔下那个柔美女子。

  爱。

  《窗前的卡蜜儿》见证了莫奈与他妻子,在阿戎堆寓所度过的短暂的快乐时光。

  可是快乐,最终也会随着光线的变化而改变。

  这是印象主义让莫奈陷入的命运的游戏。

  卡蜜儿由于身体虚弱,在1879年去世。

  只给他留下了一个孩子。

  那曾经鲜亮的光线从他的视线中坠落。消失。

  他无力追寻。

  也无法挽回。

  ……

  悲伤。

  他悲伤。

  仿佛度过了几个世纪。

  然后慢慢清醒。

  悲伤,不是在天堂的卡蜜儿想留给他的心情。

  生活还要继续。

  ……

  他想起了作为一个印象派画家,他眼中的黑色,并不是纯正的黑,而是由深紫、深绿、靛青三种颜色调和而成的。

  所以,生活也永远不是黑色的。永远不是。

  感伤的过去,并不能预言感伤的未来。

  莫奈还是把所有的热情投给了画布和各种美好的色彩。和明天的生活……

  而那一段美好的爱恋,永远封存在这个男人的心底。

  不是忘却,是纪念。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莫奈》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