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雪莉:现实的愿景》影评100字
日期:2022-05-20 02:05: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雪莉:现实的愿景》影评100字

  《雪莉:现实的愿景》是一部由古斯塔夫·德池执导,Stephanie Cumming / Christoph Bach / Florentín Gro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雪莉:现实的愿景》影评(一):Shirley Visions of Reality

  喜欢的画跃然屏幕很让人兴奋 随着女主内心独白兴奋消解得也很快 Hopper的画难得孤独而不虚无 是一种能承受偶尔也会觉得美好的一种孤独 人与人的疏离是充斥在他画作永恒主题 把独立的画串成完整故事 以Shirley视角见证了美国时代变迁 比真人表演加滤镜的挚爱梵高完成度高 但还是认同他的画应是无声 是生活中一个断裂面 悬置时间 静止空间 影片对那种孤独的玩味没有达到心里预期 作为电影独立存在的力度有点弱 整体较寡淡 一星电影 三星Edward Hopper

  《雪莉:现实的愿景》影评(二):可以当做人像摄影的教学片,教摄影师怎么把人拍得美

  《13个雪莉:现实的幻象》是一部我没觉得有多好看,但很有特色的电影。这是一部艺术电影,我从没见过哪部电影像它这么有画面感,几乎每个镜头都是一幅构图精心、色彩浓烈的画作——源自霍普的名画。电影里大面积运用鲜艳、饱满的红、橙、黄、绿、蓝,连人物头发颜色都是金黄和栗红的。它还可以当做人像摄影的教学片,教摄影师怎么把人拍得美。不过,看它也得有看画展一般的宁和与耐心——一个半小时里,画面变换慢得近似静止,台词几乎只有内心独白,要是把它当剧情片去看,恐怕会难以忍受:P

  《雪莉:现实的愿景》影评(三):说是看了一部电影,不如说是看了一场画展

  电影的名字叫做《雪莉:现实的愿景》,也有的翻译为《13个雪莉》,因为电影中有13个场景,每一个场景都以Edward Hopper的一幅画作搭建起来,又将画中的女人作为故事主角,进行了十三段讲述。

  《雪莉:现实的愿景》影评(四):Visions of reality 的距离

  印象最深刻的一句 traveling on the train like live in a dream ... I like to dream on the train :) 期待下次旅行 ••• 没有怎么听懂 上世纪的播音员腔 cuz 英文水平not that good 结尾有被触动到 一个女性的心路历程 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 我也不想待在一个地方吧 呵呵

  《雪莉:现实的愿景》影评(五):3.20

  My…好喜欢这样的风格!

  和《寒枝雀静》一样很独特,一切形状、光影、颜色,基础而纯净,给人冷静疏离的质感。缓慢地推拉摇移,好像是导演要求我们和他一起看,近乎scrupulously。

  像远观一场戏剧,但又完全不像。

  对一般观众,或许掌控力是不牢的,但对于强审美的观众,他们大概会自愿地下沉入影片以被掌控。

  看到霍普的画作被还原的那一瞬间(演员终于走到那个被计算好的位置然后静止时)简直是!!我的天哪!高光的快乐时刻。太喜欢霍普了呜呜呜(虽然说最开始了解他是从手机壳上,感谢机械复制时代)。

  出其不意地制造小高潮。奇怪的是她的身体并没有激起我的欲望,反而是她的面部,比身体更富有表现力。虽然,她的神情、身体和声音从头至尾都是富有张力的、紧张的。

  看电影那段,现实和电影台词中的互文简直太棒了。

  没想到电影场景之后真的做成了展览,确实很适合做成展览哇w

  《雪莉:现实的愿景》影评(六):一点摘抄

  “剧院应该上演日常生活的悲剧,而不是开心的一面。”

  “虽然我对周围很了解,公园,树,房子和人,我还是觉得有点孤立,好像我在自然历史博物馆里,看透视画一样,一幅有野牛和彩色背景的透视画,蒙大拿的风景。”

  “那个时刻他对我来说成了一个陌生人,也许我对他来说也是陌生人,一个他想象中他照片里女人的举止和样子。我以前跟很多舞台导演拍过这种照片,但跟史蒂夫拍照是不一样的体验。紧张,几乎是色情的。被你生命中最亲近的人当陌生人一样对待,只为了成为别的人,我根据他的想象,为他创造的人。”

  “幕间休息,就像突然从梦中醒来一样,如果醒来后没有记忆会怎么样。不知道是谁,做什么的,从哪里来,没有过去,没有朋友可以问,只是一具没有历史的躯体。”

  “如果某人的朋友死了。这是最尖锐的话题。想着他们如何这样生活,并在这个时候,他们的周日礼服,某种发型,除了他们没有人知道的恶作剧,迷失在坟墓里。他们在这样的日子里多么温暖。你差不多看到日期,看起来这么短的路程。而现在,他们与他相隔几个世纪。”

  《雪莉:现实的愿景》影评(七):十三個雪莉 (HKIFF 2014)

  【十三個雪莉】的特別之處,是將畫作轉化成電影。奧地利導演 Gustav Deutsch 選了美國畫家 Edward Hopper 的十三幅油畫,幻化成銀幕上瑰麗的影像。他又借一位紐約女演員 (Stephanie Cumming 飾) 的故事,串連起這十三幅作品,讓觀眾一窺美國在 1931 到 1963 年間的變遷,期間該國經歷了經濟大蕭條、二次大戰、非裔美國人民權運動等。導演在故事中間穿插電台廣播,以帶出這些歷史事件,算是頗為特別的嘗試。

  欣賞電影時,頗能感受到製作團隊的用心。銀幕上的影像顏色鮮明,構圖獨特,十分賞心悅目,無奈進場前對 Edward Hopper 這位畫家,或是對美國近代史毫無認識,所以最終是在半睡半醒的狀態下把電影看完 (電影晚上九時四十五分開場~)。栗明白,身為負責任的觀眾,進場前應該先讀讀簡介,可是,若一齣電影要觀眾看大量資料才能看得懂,這是否合理?如果導演是想介紹美國史的話,這又是否最合適的表達方法?

  參考資料:

  《雪莉:现实的愿景》影评(八):向爱德华.霍普致敬

  《雪莉现实的愿景》既以形式致胜,又有丰富的内容。电影将爱德华•霍普的13幅画作立体化、具象化,发扬光大,排成13场时间连续,人物贯穿的戏。美国画家爱德华•霍普,应该算是欧洲印象派潮流后期的抽象画法,他的作品常常都是长线条和大色块,强烈的光线和色彩对比,强烈的光与影,以及鲜明的透视关系,基本上是表现街景、酒馆和居室的,反映中产阶层的寂寥生活。

  电影所取的13个场景具有画家作品的显著特点,简明的立面处理,浅褐色的楼房,淡蓝色的天,室内中绿、粉绿背景下暖色调的人物。故事象是发生在舞台上,远离社会现实,恰好地表现了中产阶层对平和、安逸的追求。去年有一部用梵高作品风格进行处理,表现梵高本人经历的电影,梵高那种零散、有时还绕来绕去的笔触,转换成动态的电影,让人看得实在是头晕眼花。这部《雪莉现实的愿景》颜色雅致,节奏舒缓,太有文艺范儿了。

  故事时间跨度从二战开始,然后是东西方此起彼伏的冷战,战后美国的反共运动,直到黑人反种族歧视、争取人权的斗争。国际形势风起云涌,世界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雪莉为代表的中产阶层却在回避这些社会现实,画面与画外时事报导内容,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中产阶层内心在抱怨,外表在回避,幻想与现实在他们心里反复交替,最后仍采取一种躲避与及时享受相结合的生活态度。不要问今天或明天会怎么样,冰淇淋在盘子里就要及时享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不如躲避在阴影之中,沉睡在梦里可能比醒来要好;……这一切应该与爱德华•霍普的作品风格相吻合。

  今天都说要扩大中产阶级的规模,提高中产阶级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度。但我总感到中产阶级的最大特点是求稳,中产阶级规模越大,社会就越稳定,其作用自然就发挥出来了。从电影后面的发展来看也很积极,有些正能量,雪莉赞同人类享受同一个空间,所以说回避也好,空虚也好,自我欣赏又自怜惜也好,都不影响他们对社会稳定和和平发展的追求和向往。从这点看,爱德华•霍普早就开始表达一种社会理想和社会力量了,向大师致敬。

  《雪莉:现实的愿景》影评(九):别开窗,闭上眼

  趁着黑夜,躲进你的影子里

  随着你的脚步

  你的影子来到了窗前

  窗前的倩影,是你

  并非他人

  是你

  别开窗

  闭上眼

  ———————————————————我当时不知道我未来要说出来

  把我眼前看到的化为言语

  连接我的眼睛和大脑、舌头

  但我若是把眼前的景象化为言语

  一切就会改变

  眼前所见再也不会一样

  ———————————————————

  他能看到的最后一样东西

  是太阳

  ——————————————————— 中场休息

  仿佛突然从梦中惊醒

  怎么会醒来就毫无记忆

  不知道是谁、是什么、从哪里来

  没有过去,没有朋友可以问

  只是个没有过去的躯体

  ———————————————————

  史蒂夫躺在我身边

  我听到他呼吸

  我闻到他的气味

  对他有记忆

  想象

  或许是那个房间、那些家具

  整个环境在保有这些记忆

  很庆幸我明天要搬走了

  ———————————————————

  坐火车旅行

  宛如活在梦中

  往来各州之间

  过去已逝

  未来尚未发生

  遥远的一道亮光

  其实在梦中谁也看不到太阳

  只是意识到远方有更亮的光

  ———————————————————

  其他旅客

  和我在同一个时空、同一个梦境

  如此靠近,却又如此疏远

  ———————————————————

  这部电影以绘画为基础有着极致的美感,我更想把它当成一部美学的实验性作品。与韦斯安德森不同,画面没有强调对称性而是三等分点的妙处,再加上添了酸奶般的色彩在夏天看格外清凉。但这种清凉也只是外部的,越看就越能感受到它一直透露着的一种忧伤气息。电影的故事性不强,在时间轴的顺势转动中缓慢流转。色彩以红绿为主,一直保持着一种画面的平衡,里面考究的构图可以运用到平时的每一次摄影中。除画面外,Shirley的内心独白也一直饱有文字的美感,上面截取了一部分,留给自己时不时看一看

  《雪莉:现实的愿景》影评(十):旅馆催眠诗背后的故事

  如果把首尾都出现的《Chair Car》(1965) 的场景作为序幕,那么随后的巴黎小旅馆还原《Hotel Room》(1931)的场景就是本片第一个段落。

  夜晚抵达这个显然不如预期的小旅馆后,Shirley百无聊赖地用法语念完音乐会的节目单,就拉上窗帘关灯睡觉了。

  在黑暗中,她断断续续背了一首法语诗,伴随着旅馆外的车流人声。诗念了一半,11点的钟声敲响了,她就睡着了。

  这首《À la faveur de la nuit》,是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 Robert Desnos (1900-1945) 创作于1926年的组诗《À la Mystérieuse》中的一首短诗。

  原文如下:

À la faveur de la nuit (À la Mystérieuse,1926)

  e glisser dans ton ombre à la faveur de la nuit.

  uivre tes pas, ton ombre à la fenêtre.

  Cette ombre à la fenêtre c'est toi, ce n'est pas une autre, c'est toi.

  #x27;ouvre pas cette fenêtre derrière les rideaux de laquelle tu bouges.

  Ferme les yeux.

  Je voudrais les fermer avec mes lèvres.

  Mais la fenêtre s'ouvre et le vent,

  le vent qui balance bizarrement la flamme et le drapeau entoure ma fuite de son manteau.

  La fenêtre s'ouvre: ce n'est pas toi.

  Je le savais bien.

  因为没有找到中文翻译,就尝试翻译了一下大意(希望 Desnos 不会掀开棺材板- -):

趁着黑夜 (《致一位神秘的女子》,1926)

  趁着黑夜滑入你的影子。

  跟随你的脚步,你的影子来到窗前。

  你从窗前走过,别打开帘后这扇窗。

  窗前的影子是你,并非旁人,是你。

  闭上你的双眼,

  我愿以我的双唇封缄你的双眼。

  窗子打开了而后风,

  那古怪的介于火焰和旗帜间的风,

  环着你外套上我的裂缝而行。

  窗子打开了:那不是你,

  我非常清楚。

  翻译过后真的不能看- -希望能早日找到正经的译文来替换- -

  总之,和霍普画作中经常出现的窗户一样,Desnos 的诗中也常常出现眼睛、风景这类和窥视、观看有关的意象,在他短暂的一生中,爱情常常通过高度图像化的诗作呈现在人们眼前,这些诗常常颇具韵律感、用词并不艰深,但是常常让人分不清现实和梦境的界限,情感明明很炽烈,又让人觉得爱人和爱情都很遥远,总是在可以触及的距离之外,好像他永远迷恋着一个窗后的暗影。

  创作《À la faveur de la nuit》时,Desnos 正陷入对知名歌手、“蒙帕纳斯知识圈的缪斯” Yvonne George 的单相思,这一组诗,都是他写给心上人的。他们相识于1924年,她是他的星星和窗前那个不可及的影子。Yvonne 酗酒嗑药,Desnos 甚至想办法为她搞到过药物,直到1930年,Yvnonne 死于肺结核时,Desnos 仍然守着这份单恋,陪在她身边。

  所以 Desnos 这一阶段的抒情诗中,情感的深切和痛苦、投射对象的遥不可及,在他本人的情感生活中,全都有迹可循。

  1931年,Yvonne 离世后的第二年,Desnos 和 Lucie Badoul 结婚。这一年也是霍普创作《Hotel Room》的时间,即电影开头Shirley入住小旅馆的场景。 Lucie Badoul 还有一个昵称,叫做 Youki,日语中“雪”的意思。小雪之所以叫做小雪,是因为为她起这个名字的人,是当时旅居巴黎的日本画家藤田嗣治,也是她在结婚前交往了近十年的情人。认识小雪的时候,藤田已经是有妻子的人了,两人相识第二年,一直穷困潦倒的藤田终于走红,之后小雪也数度成为藤田裸女画的模特,红遍整个巴黎社交圈。

  关于藤田嗣治的故事,可以参考同名传记电影↓ 藤田由可以hold住全宇宙所有发型的小田切让出演。

藤田嗣治 (2015)7.22015 / 日本 法国 / 剧情 传记 / 小栗康平 / 小田切让 中谷美纪

  在小雪成为 Desnos 夫人之前,三个人还经历了一段混乱而痛苦的三角恋时期,之后藤田决定退出,也有了新的伴侣。Desnos 失去了星星,终于得到了美人鱼,但是小雪的轻率又给了他另一种痛苦。但他依然很长情,即便在二战期间因为表达政治观点被捕,辗转在法国的各个监狱和波兰、德国、捷克的各个集中营之间时,他也一直给小雪写信。

  1945年6月8日, Robert Desnos,这个十几岁开始写诗,作品分裂又迷人,爱情总是有缺憾,做过电台节目、写过电影剧本、参加过反法西斯运动的诗人,在捷克的集中营内因为伤寒死去,时年45岁。没有人知道最后一刻,他在想什么。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雪莉:现实的愿景》影评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