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标准英语写作》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1-01-13 02:35:2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标准英语写作》读后感摘抄

  《标准英语写作》是一本由马衰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0,页数:232 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标准英语写作》精选点评:

  ●可惜内容单薄了一点,初学者可以读一下。

  ●#第42本# 从本质差异来理解英语和中文的差异,接触这个观点对我的触动还是挺大的,挺好的,后面的例子再细细看。英语类书籍第一本。

  ●适合高级写作者

  ●很值得一读,处处有发前人未发之言论,加以大量例子原著佐证,并分析实用地道句型,很不多的一本书,但正如书中所说本书适合英语基本功扎实的读者,这样有醍醐灌顶之效。此书已经不易购得,需在旧书网上寻找。

  ●相当好……

  ●从旧书架里偶然翻到,挑重点扫了扫。行文有些啰嗦,没有任何方法论,不过指出的问题确实切中要害。总体来看有些过时,毕竟二十年前的书了,要求不能太苛刻。

  ●推荐!

  ●只是讲了一下中式英语容易出现的问题,然后举了特别特别多的例子,也举了好多地道英语的例子,试图来对比说明二者之间的差异,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也不给解决方案,感觉有点坑。

  ●又大又空,为什么会有人推荐这本书?

  ●正宗美语思维?

  《标准英语写作》读后感(一):求购,请豆油

  求购求购求购!!!!!

  本人英语写作实在有点悲催,很想拜读这本书,但现在在网上似乎买不到了。

  如过有有意转者,请豆油我。

  谢谢~~~~

  谢谢~~~~~

  谢谢~~~~~~

  谢谢~~~~~~~

  谢谢~~~~~~~~

  谢谢~~~~~~~~~

  《标准英语写作》读后感(二):很想拜读,谁有二手书出售?

  Rt

  豆油我!

  豆油我!

  豆油我!

  豆油我!

  豆油我!

  豆油我!

  豆油我!

  豆油我!

  豆油我!

  豆油我!

  豆油我!

  豆油我!

  豆油我!

  豆油我!

  豆油我!

  豆油我!

  豆油我!

  豆油我!

  豆油我!

  豆油我!

  嗷,需要的朋友们请看楼下。

  《标准英语写作》读后感(三):看写作书能提高写作吗?

  清理家中旧书,翻出来飞速地看了看。第一个感觉就是:这样也能出书?230页的书,花60页说说中国人写英文有的问题(受中式思维影响、逻辑问题、搭配不当、用词不当)佐以例句,用100页把几篇觉得写得不错的英语文章(11篇报刊+1篇小说选段)拿出来点评点评,再用50页把中国学生的作文全文摘录挑问题说一下,最后附上标点用法,凑成一本,这样太容易了吧?呵呵。

  不过我或许是苛刻了些,并且这本书不适合现阶段的我了。但我一直觉得,看写作书就能提高写作吗?我看的很少,很有收获的写作书都木有,当然自己水平也很烂。

  对我的收获:1、把自己暴露在大量的、正确的、好的英文之下,靠改错很辛苦很受挫效果估计也不大。因为心理上就够难过了,一点儿也不愉快。2、大量阅读高质量的当代英语,如报刊杂志。本书作者推荐有the new york times(日报,16个专栏,500页),time, newsweek, businessweek, the economist, the washington post,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标准英语写作》读后感(四):如何改变英文写作的中式思维

  书本开篇提供给读者强有力的论据和分析,解释了语言学习同大多数学习一样是遵循模式化的学习过程,并通过作者跨学科的缜密分析让读者了解多语种学习的此消彼长的必要性以及文化和思维的差异是语言学习的难点的认识。

  英文的学习,是以思维模式的建立为重的过程,语法和词汇只是表达的形式。学习英语的过程正是提高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使用英语的能力的过程。这四种使用英语的方式的关系,写和说的输出过程相较读和听的输入过程比,建立在对英语理解的更高级别上。本书着重英语写作这一最高阶段的英文能力,结合中国学生中式思维模式同欧美正统英文思维进行比对,给读者建立清晰的认识。

  结合小学习得中文的经历,字词句的使用构成了我们的整个中文学习体系。那么作为同样语言学习,英文的学习也可以由此沿袭。只不过当下,对于英文的学习中国学生的精力更多的投入到了对于单词,即字词的背诵和记忆,这种背诵大多数仅是对英文单词汉语释意进行机械的记忆,大部分人不能达到灵活使用境界。

  对于英语的使用,作者提出了: Read intelligently, write clearly.

  如何写的清楚,即使用当今常用词汇,简单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多使用短语结构。

  作者的着眼点在于构成文章的大单元:句子。作者指出,句子的灵魂是思维。思维成了贯穿英语学习过程的关键词。

  所写的应该是有逻辑的句子,即有思想,有内容,不罗嗦,不沉重的句子。其中思想,指表达idea, opinion, argument, attitude, stand 和 view从论点出发,用事实证明和说明的句子。这些句子的思维模式有两种:即归纳思维(Inductive Reasoning),从具体到抽象,个别到一般,局部到整体,常用于说明文中;另一种模式为演绎思维(Deductive Reasoning),即从抽象到具体,从一般到个体,从整体到局部,从论点到论据,呈现圆形螺旋性向上发展的态势,重点围绕论点的展开进行表述。

  那么与我们思维模式不同的英语习语国家的人们句子的思路和表达到底是什么样的?

  1. “我”字当头:强调助于、动作的执行者;

  2. 直截了当:使用主动时态;

  3. 着重具体性:评价事物的好坏是具体的指出怎么号,怎么坏,而不是仅适用good or bad笼统的叙述;

  4. 形象的表达

  5. 时间的具体性:使用较小的时间单位而不是大的时间单位,如摈弃大家常用的nowadays, 他们更多使用these years/days, the decade, at the historical moment/point, the year, the month/moment.

  6. 空间的方向性;

  7. 使用动词短语而不是复杂生僻的词汇;

  8. 特殊动词和特殊名词的使用:

  特殊动词:

  1) require, order, demand, suggest 等表达命令和祈使的动词与名词、动词不定时或虚拟式宾语从句联用;

  2) “rob/deprive/strip/accuse/assure/convince of+双宾语+of+动词”,第一宾语为动作承受方,第二宾语为对象。同样适用于 “动词+from+名词” 的句型;

  3) “see, watch, notice, overhear, feel 感官动词+ to/动名词”

  4) Look, appear, sound, smell, taste, feel + 形容词

  5) Be busy doing, spend time doing 时间动词

  特殊名词:

  roblem, difficulty, trouble 及与其连用的动名词。

  9. 伴随状语,使同时发生的动作按主次分开,使句子简练,生动,主句表示主要动作,伴随状语表示辅助动作;

  10. 礼节上的表达应该尽量含蓄;

  文章的其余部分,作者给出大量中式错误和原版文章点评希望对上述十点进行了具体的讲述。(详见读书笔记: )

  本书正如其名,对于中式英语的思维进行了矫正,是英文写作相关读物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思维的建立更多的是在实际作品中的锻炼和学习。对于写作更需要多读,读思想,读句子,了解词汇的使用。此外更需要多练,阅读和修改自己的文章是思想能够得以表达。

  《标准英语写作》读后感(五):本书精华提取

  如何写出地道的英文句子 ?

  写作是为了表达思想,英文写作也如此。作为英文文章最小的组织载体,英文句子无疑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写出地道的英文句子呢?在此,笔者就自己平时的一些经验进行分享,希望能让您向地道的英文句子甚至地道的英文表达更进一步。

  1.以行为的执行者为中心展开表达

  儒家文化推崇礼让,英文思维讲究个人。行为的执行者即为句子的主语,动作的执行者(如我、你、我们、他们),依据英文篇章的中心一般前置的原则,通过将行为的执行者放在居首,进行强调表达。

  例如:

  I found my Galaxy II lost when I worked out of The Wanda Square after watching The Amazing Spider-Man last week.

  (上周看完《超凡蜘蛛侠》走出万达广场后,我发现自己的盖世II手机丢了)

  试比较另外一种表达:

  Last week when I walked out of The Wanda Square after watching The Amazing Spider-Man ,I found my Galaxy II lost.

  显然,前者更地道,后者状语前置属于典型的汉语写作思维,同样可以看下面的例子:

  Many recently opened summer resorts around Beijing are filled with pleasure-seeking natives of Beijing.

  (北京很多附近的夏季开放景点挤满了本地的观光者)

  Many pleasure-seeking natives of Beijing are enjoying themselves in recently opened summer resorts around Beijing.

  2.一般时刻直截了当,交际时刻含蓄委婉

  英美文化突出坦率,特别是美国文化,更讲究开诚布公,与中国惯有的含蓄不大相同,而这点,也恰好在表达上也能够找到相应的痕迹,例如:

  If you want to get more help from me , I would be glad to do my best to help you.

  (如果你想我帮助你更多,我倍感荣幸,并会全力以赴)

  试比较另外一种表达,

  If you need more help,just let me know.

  第二句更接近英文思维的简单,直接。但是对于社交场合,英美人士在礼节处,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例如商店售货员在询问顾客购买意向时,中文的习惯思维是“What do you want to buy?"(你想要点儿什么)而英文则会表达成"What can I do for you? /Can I help you?",又例如,

  A:Do you think I should buy an Ipad Mini ?The previous Pad seems out of the date now.

  :You'd better not buy it.

  (A:你觉得我买个Ipad Mini 怎么样?我的上个Pad感觉有点儿过时)

  (B:你最好别买)

  请对比同一个情形下回答者的表述

  A:Do you think I should buy an Ipad Mini? The previous pad seems out of the date now.

  :If I were you,I won't buy it at this moment.

  3.内容具体,修辞形象

  此处的内容是指表达的核心名词或者表达的过程务必清晰,准确,减少模糊的边界,如

  The good painting competetion drew crowds of students.

  这里的good和students就不甚接近英文表达的思维,模糊边界太大,前者单纯的“好”是指参赛选手门槛高?竞争激烈?还是主办发策划精心?而对于后者,“学生”可以 分为大学生、中学生等等,较合适的表述应该是

  The well-orgnised painting competetion drew crowds of college students

  同样“A good girlfriend"就没有”A diligent and considerate girlfriend"具体和精确。

  而对于修辞手法的运用,则能从另外一个角度让我们思考,比如“A lot of bikes"可以用”A sea of bikes","The rising prices"换成 “The skyroketing prices",而"The heavily rain"的表达“The pouring rain"甚至"It rains dogs and cats",更是这种思想的典型体现。

  4.时间细致性和空间的方向性

  时间和空间是一对相辅相成的事务,可能由于英美人士生活节奏较快的缘故,他们更倾向于将时间概念细致化,将空间动作方向化,常对现实情况直接引用或者选择对现实具有参考意义的表达,试比较如下五组句子,

  A.I have spent a lot of times to help him make the bed.

  I have spent several hours to help him make the bed.

  .He can't forget his miserable life in the First Sino-Japaness War.

  He can't forget those heart-breaking days in the First Sino-Japaness War.

  C.In his early years,he took a part-time job in a Chinese restrant.

  In his childhood ,he took a part-time job in a Chinese restrant.

  D.I will go to Shanghai this winter.

  I will go down to Shanghai this winter.

  E.The old man worked the whole morning in his vegetable plot.

  The old man worked the whole morning out there in his vegetable plot.

  特别需要留意的是第四个和第五个空间方向性的例子,去掉"down”和"out there"后,从语意的角度来讲,基本无影响,但韵味大失。

  5.伴随状语的使用

  伴随状语虽然是一种普通的语法现象,但是“主句表动作,状语做伴随”这种方式,能让英文思维中两个同时发生的动作形成表达上的层次感,同时使句子简练、生动,试看如下的例子

  A.Smokiing a pipe,he browsed through a magazine in the room.

  .The painting were on the floor,leaning agaist the wall.

  C.Laughing and yelling,the boy raced into the room and brought us the news.

  6.动词短语的使用及其他

  动词短语指动词与副词或者介词联用的常见短语,如“give up 、go up 、turn down"等,同样也包括一些介词副词短语,如 ”on the whole ,in contrast",他们在英美人士的表达中使用非常频繁。此外,"祈使动词"、"特殊情态动词”、 “of短语结构"特殊名词的使用,也需要倍加留意,毕竟此类技巧和语法关系最为密切,如若不当,不仅表意乏力,连整个句子都会出现状况。

  综上所述,英文句子的写作尽管只是整篇文章的某个部分,但也要求掌握各种技巧,更何况写作更是一项思维的系统工作,如若想写出更加地道的英文,勿忘对自己严格要求,多阅读、多模仿、多尝试,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英文表达能力不断提高。

  附后说明

  1.文章中所提到的方法,主要是笔者阅读《标准英语写作-从中式英语到地道英语》后,通过读书笔记总结而得,非原创。

  2.关于如何进行地道的英文表达,推荐阅读如下相关材料:

  A.《标准英语写作-从中式英语到地道英语》(马衰著)

  .《On Writing Well》(William Zinsser)

  C.《The Writing of English》(葛传槼著.英文写作)

  D.The New Yorker 纽约客

  E.CNN 美国有线新闻网

  3.因笔者能力有限,且初次成文后未较多审核修改,如有问题,欢迎讨论指正,不甚感激。

  -----------------------------------------

  楊 浩 Alex Yeung

  更多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标准英语写作》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