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1-01-07 01:03:3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读后感锦集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是一本由费正清 主编著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00.00元,页数:98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精选点评:

  ●可惜读不完

  ●很讨厌这种把书装订的又厚又硬的形式,没人愿意捧着本字典在手里看。单册书超过400页并且用硬皮包装那真是除了装饰书架在没半点用处了。还是继续看电子版吧。PS:翻译纠结的令人发指。

  ●内容不错,翻译贼烂。。。。

  ●前三章看得不大仔细,大致就是从1911到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这段时间,经济产量几无持续的增长,“绝大多数中国人至多不过勉强维持生存而已”。【35】对袁世凯时期、军法时期、共产主义运动和国民革命等章节都很精到。陈志让写的“思想的转变:从改良到五四1895-1920”这一章写得太晦涩了,几乎不是思想史而成了哲学史了,费时甚多。史华慈讲五四及以后的思想史,尤其是李欧梵讲早期现代文学的章节极为精彩。渐渐抱着这样同情的态度去阅读向来心中厌倦悲伤的近现代史了:那呈现出来的,总是时代最伟大最卓越最聪明的人们用全部的心力演绎出来的故事——哪怕它是不忍睹目的悲歌;不存在静静的悄然错失的更美好的乌托邦世界。如果时代曾错过了什么,人们也是总是抱着痛苦、哭泣和绝望的心灵驶入黑暗的。

  ●中国历史并非发生在中国一切人的思想观念,而是发生在中国人种的思想观念/半殖民地状况政治特权大于经济剥削/现代中国是独特的处于牢固的大陆传统和沿海传统之间错误的分界线上/谭嗣同这种西方欺骗和胁迫我们是为了急于医治我们的可怕说法放在现在...不知道要被喷成什么样/具有活力的议会制,打n个问号/五四文学家是气质上的浪漫主义,文学信条上的现实主义和基本观点上的人道主义/617页第一行居然误出现了一个孙逸仙

  ●带鱼淆

  ●美中不足的是翻译太差了,病句极其多

  ●虽然学术气重了点,但是脉络清晰,值得一读

  ●翻译得过于照搬原文,尤其是语言逻辑,完全是英语式的。因为以上原因,边阅读得边理清句子的逻辑。

  ●虽不是很详尽、周全,但相比大陆官方史编更为客观公正一些罢了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读后感(一):评论剑桥中华民国史

  中华民国作为我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其历史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一个对中国十分了解的学者写了这本《剑桥中华民国史》,讲述了从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到1949年国民党政权在大陆覆灭的这段历史,将中华民国时期的各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讲清楚,值得一读。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读后感(二):[上邪夜读笔记]剑桥中华民国史

  ------------------------------------------------ 我并不是立意要错过   可是我一直都在这样做   错过那花满枝桠的昨日   又要错过今朝 -------------------------------------------------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读后感(三):全面,客观的中华民国史(北京版)

  生病在家将近两个月,只看了一本书《剑桥中华民国史》,颇有收获,之前看过《中国共产党九十年》、《国民党史》在看这本书从农村到城市,从农民到工人到地主到企业家资本家,介绍了明国期间在中华大地发生的人和事儿,从思想冲击到制度变革,从两党之争到内部分裂。 总之,写的比较全面客观,让我的思想上、看问题等更上了一个层次。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读后感(四):西方中心主义者的洗白

  我看的是原著。

  第一章,编者的西方中心主义就扑面而来。而且充满了臆想的错误。郑和虽然是回族,但是不是穆斯林。这里面的差别,作为历史学家不加以区分,最后居然得出郑和大航海的记录是被嫉妒的同僚给销毁了的定论。

  至于前面说中国人写的中国历史里面,鲜有外国人的身影,比如马可波罗等,因为他们在中华文化定义里,不是“内”,而是“外”;中国的历史是中国人的历史,除非是汉语说的特别好,写的特别溜的,才能被中国人记录下来。

  果然是开设东印度公司,卖鸦片扭转顺差的英国人出版的书。不知道社科院的人看到这些段落是怎么翻译的。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读后感(五):摘要片语

  第一章 导言:中国历史上的沿海与内陆-----费正清

  28

  新的启示,不得不以新的方式而使用旧的词语来表达,并从旧的因素中创造出新的体系。

  30

  很明显,沿海中国和大陆中国都是抽象提法,其界限是模糊的----这样的提法是启发性的词语,而不是用来分析的办法。可是,这样却揭示了中国20世纪历史的一个令人难解的大问题----工业革命和社会革命之间,既有相互吻合,又有相互冲突的变化。。。。。。但是,近几十年来螺旋式曲折的政治运动活动说明,现代中国是独特的处于牢固的大陆传统和沿海传统之间错误的分界线上。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