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哈德良回忆录》的读后感大全
日期:2021-01-06 04:48:4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哈德良回忆录》的读后感大全

  《哈德良回忆录》是一本由[法]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1.00元,页数:32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哈德良回忆录》精选点评:

  ●第二遍读,感受和理解都更深入了,后记里有许多动人的笔触:“曾经经历过人世间的危险遭遇的任何一个人都是我。”另外有一句,东方版的是“耶茨在修改我的作品时经常说‘我修正的正是我自己’”,另一个译本里是“叶芝说‘当我修改作品时,我是在纠正我自己’”。前一种应该有误吧?

  ●译本真的烂的让人几乎读不下去,但真的还是很吸引我想放弃又坚持,已经着手买台译版本了。

  ●尤瑟纳尔,我的最爱。

  ●孔夫子这一套有些贵了...

  ●尤瑟纳尔学识广博,写出的东东有历史感,用这样的方式来写一个历史人物感觉很亲近

  ●经典,贵族的语言。

  ●1525

  ●对于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来说,是本不得不耐着性子去读的书。

  ●最精彩的还是昂迪纳乌斯那段

  ●我以为真的出自哈德良之口。可以反复读的优秀作家。

  《哈德良回忆录》读后感(一):我最崇拜的作家被最烂的翻译糟蹋了

  尤瑟纳尔是我最崇拜的作家之一,看见这套书就都买了,后悔不迭。凡是陈筱卿翻译的都语无伦次,几乎无法阅读,《火/一弹解千愁》里也难得读到一篇通顺的,捏着鼻子读,忍不住要骂人。译者岂止是不通法文,中文不知是否认识。个人觉得《苦炼》《何谓永恒》译得不错。

  《哈德良回忆录》读后感(二):安提诺乌斯之死

  终于看完了哈德良回忆录,感觉除了考据很多作者好勤劳,就是流水账。

  唯一有点感慨的是,安提诺乌斯是希腊古典浪漫主义式自杀的集大成者,作为哈德良最高级的祭品,将19岁的自己献给了尼罗河。

  第一个把美人比作花的果然是天才。

  后世效仿他以身殉爱的,除了纪德的《窄门》,其余的通通可以用一个词概括:中二病。

  《哈德良回忆录》读后感(三):那个帝王的叹息

  当知道尤瑟纳尔的文集有了全套中文译本的时候,一瞬间记忆涌现,我看的第一本她的书,就是《哈德良回忆录》。

  还是高一的时候,暑假里翘掉辅导课,泡在图书馆看书。列了一个长长的书单,一本本地找,当发现又这本《哈德良回忆录》的时候,激动得无以复加。

  那时候迷上了古罗马史,时常要从典藏库调书出来看,那些布满灰尘的史料,竟然都无法与这本半小说性质的《哈德良回忆录》相媲美。

  其实很多话想说,但都已经忘记,毕竟这么多年过去,才想起来要来豆瓣注册。

  《哈德良回忆录》读后感(四):我还以为是我的文学造诣差到了极点.

  这是现时北京市面上能够见到的《哈德良回忆录》唯一书面的读本,但是读完第一段便不知如何再继续下去。作为尤瑟纳尔最重要的一部恢弘史诗著作,这个译本叙事粗陋寡淡不说,尤瑟纳尔语言中特有的古典与优雅韵味也尽失,更别提获得其他什么阅读体验了。

  以上是douban上某位的评语.

  我给这段评语5颗星.

  感谢上天.

  我还以为是我的文学造诣差到了极点.

  这么经典的书居然看不下去.

  那些成串的形容词难道是高超的修辞.

  终究还是翻译的问题.

  看来下次还是找个好一点的版本重温吧.

  《哈德良回忆录》读后感(五):未读完前唠叨两句

  本来历史文化知识十分丰厚意境悠远耐人品读的这本书,被翻译者的文字堆砌得让我每每读时就有一口气上不来快憋死的感觉。

  尤其是前面两部分,一个个巨长无比的句子,几乎望不到尽头的一长串形容词之后才是一个主语或宾语名词,“的”字像糖葫芦一个接一个,常常读完一句之后还要对之进行主谓宾分析才反应过来,弄得自己好不郁闷。慢慢终于渐入佳境,才读得越来越有味。但,始终的遗憾就是译文本身总让人觉得难受,要是我懂法语就不必受这个罪了。

  忍不住上来看看是不是看过的朋友们也有此体会。

  这么好的一部书,应该翻译得更好些才是。译者也许尽力了,不该在这抱怨太多。只是很想知道,难道这就是现在的译者们的极限水准了?我渴求好的译作,否则以后再好的作品怕是也会三思才看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哈德良回忆录》的读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