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给孩子讲封神演义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0-12-28 00:15: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给孩子讲封神演义读后感100字

  《给孩子讲封神演义》是一本由赵卓筠著作,海豚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68,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孩子讲封神演义》读后感(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封神演义》应该这样讲!

  

《封神演义》并不属于一流作品,古今的文学评价也不是很高,但它在民间影响力却很大。人们不一定看过《封神演义》原著,但对哪吒闹海、姜太公钓鱼、纣王与坦己的故事都耳熟能详,荧幕上也上映了不少的作品。尤其是去年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斩获一众好评,那个顽皮、善良又邪恶、还带着坏笑的魔童,深得孩子们的喜欢。

那么,为何《封神演义》会出现原著不讨好,但在此基础上衍生的荧幕作品如此受欢迎呢?

《给孩子讲封神演义》一书对缘由进行了剖析。一是《封神演义》的文采并不是很好,而且还有很多大白话、频繁出现的口头语,少了耐人寻味的文学性;二是书中的情节重复性很高,不少内容也比较枯燥;三是原著中不少自相矛盾、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

但是,我们又要看到的是,《封神演义》在一定的程度上展现了商末周初的历史背景,以及反映了一些普世的思想价值,在现代也能起到警示的意义。《给孩子讲封神演义》一书,对原著中的错误之处进行了纠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删繁就简,对其文学价值进行了剖析。

在书本的开篇,就列举了诸多与史实不符之处。例如,原著中的“西伯侯”、“北伯侯”的称呼是不严谨的,公、伯、侯是不同等级的封号,侯就是侯,伯就是伯,不能混在一起;又如,原著写的是商末周初的故事,但在行为习惯、礼仪、服饰、兵器等完全按照作者所在的明朝的情况描写的。

该书的正文,将原著中的故事删繁就简,提炼出精华的故事情节,归纳为52个故事,大大增加了可读性。并且,书中也对故事的真实性进行探讨。例如,纣王沉迷美色,穷奢极欲,为了讨坦己欢心,大兴土木修筑鹿台。修筑鹿台是个极大的工程,正是这个祸国殃民的大工程,导致大商尽失去民心。但书中指出,关于纣王为讨好坦己修筑鹿台,并没有其它的史料可以证明,而且原著中对鹿台的描述十分夸张“恢宏雄伟”“饰玉雕金”,实际上,在秦汉以前,皇家的装饰图画都是非常朴拙,直至明清时期,才越显精巧烦琐。而真实存在的鹿台,根据《史记》中相关记载推测,更有可能是存放钱、囤放粮食之用,也即是个仓库而已。

除了纠正原著的错误之处,书中也拨开层层迷雾为我们剖析书中的文学价值。例如,在原著中,姜太公最初诸事不顺,从一些歇后语就可以看出:姜子牙娶媳妇——老来喜、姜子牙买面——真是倒霉的时候、姜子牙开饭馆——卖不出去自己吃、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真真是“干啥啥不行,倒霉第一名”。但原著这样写,大有深意,是欲扬先抑的写法,反衬出他七十二岁时出场除妖的高深法力,也启发我们,要耐得住寂寞,历经磨练,积蓄自己的能力,才能在时机合适时大展身手。

《给孩子讲封神演义》有趣之处还有很多,在给孩子讲《封神演义》前,不如先看看这本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鉴赏原著更有帮助哦!

  《给孩子讲封神演义》读后感(二):古典文学新解读,培养孩子的深度阅读和思维习惯

  

在四大名著中,孩子们最喜欢的应该是《西游记》,因为里面的人物和情节最有趣,有神仙、妖怪、法术,还有各种打斗场景,让人看了好不快哉。喜欢《西游记》的孩子一定也喜欢《封神演义》,除了有神仙妖怪和法术,封神演义还多了一些历史题材和传统文化在里面,知识性更强一些。

但从文学趣味来说,则不是那么出彩,在文章编排、句子运用等方面,《封神演义》跟《西游记》有很大相似。但也有不同,《西游记》更精彩一些,每一次灾难和打斗,出的招式、乃至骂人的话,都不一样,而《封神演义》的模式则比较单一。

因为原著《封神演义》的描写很单调,重复的句子比较多,所以被拍成过电视剧、电影,深受大人和儿童的喜爱。我记得带儿子去看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人物》的时候,他看哭了好几回,电影《姜子牙》也没拉下。

封神演义除了故事本身吸引人,里面所包含的历史知识和传统文化也是值得传承的。儿子说,他看到了《封神演义》里面表达的“仁者”思想,如果改编的电影或者书籍能让他有如此领悟,我觉得也算是很成功了。

如果喜欢《封神演义》的孩子,我推荐看赵卓筠的这本《给孩子讲封神演义》。这本《给孩子讲封神演义》也是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编,原则上是一本绘本,主要阅读对象是儿童。

在外观上,超大8开翻页,非常有份量,有质感,中国风的插图给孩子带来极强的视觉冲击,52幅精美彩绘造型丰富多彩、动作生动传神、场景大气磅礴,给孩子的审美体验超级棒。

在内容上,本书内容更为精简易读,去掉了很多打斗和低俗语言,抛去原著中陈腐的封建思想与不适宜儿童阅读的细节,用最少的文字展现每个故事的精华,让孩子的阅读体验更加。全书共有52个分镜,也就是52个短篇故事的串联,把主要人物、事件、地点等展现出来,让孩子阅读起来不会很吃力。

在扩展延伸上,本书对原著进行深度解读,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包含了60个知识解读,10个人物小传,在读故事的同时,还可以学习很多知识。书中加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在里面,尤其是对封神演义宣扬的理念也进行了新的解读,作者说到:虽然这部作品欠缺逻辑、强调宿命论,但他还是有着一些非常先进的思想。如并不宣扬愚忠,敢于批判君父,虽然不支持君父永远正确,但也不支持卖直取忠。

本书分为五大部分来讲述,最大的价值我觉得应该是史海掠影部分,主要对《封神演义》中值得单讲的人物进行了逐一的品评和引申,也将相关的历史知识、文学鉴赏分析等融入其中。可以帮助小读者举一反三,培养孩子阅读好书的方法和思维习惯。一本《给孩子讲封神演义》为你讲透封神演义,我觉得看着一本就够了。

  《给孩子讲封神演义》读后感(三):这个《封神》我喜欢

  

要说近年来最火的动画片是哪个,我相信无论是成人,还是小朋友,绝对会有一大波的人会说是《哪吒之魔童降世》,而作为动画电影的黑马,这部动画片受到了广泛的好评。而后来该团队又推出了《姜子牙》动画电影,虽然没有《哪吒》的黑马潜质,但是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这两部动画片的主演,其实来源于同一部作品,那就是许仲琳的《封神演义》。

封面

《封神演义》家喻户晓,其中的人物更是广为人知,比如纣王、妲己、姜子牙、申公豹……,而随着各种的改编,作品的原貌也发生了变化,而今天要跟大家说的这本书是老少咸宜版的《封神演义》,完整的名字是《给孩子讲封神演义》。听到这个名字瞬间感觉这是一本童书,是童书不假,但是,成人看了很可能也会停不下来的。小孩读故事,成人读回忆。

杨戬除七怪

这是一部大开本的书,除了“体型”外,这部书还有很多的“秘密武器”,每一节故事都有对应的插图,而其中的插图是中国传统的味道,插图极其精美,这无疑会增加小朋友们的兴趣;另外,这部书的每一节除了故事以外,还会有很多的相关的知识点,很多的知识点可能成人也不清楚;而书的后半部分还对于《封神演义》中的主要任务进行了介绍,并附有人物的关系图,说实在的,到目前为止,我都没有十分清楚这些人物的关系,所以我要好好研究一下这个关系图。《给孩子讲封神演义》的精美程度可见一斑,各种元素组合起来成就了这本书。

姜子牙封神

这部书需要深挖,我们的小朋友都喜欢问很多的问题,而这本书不仅自己问了,而且还给予了客观的回答。现在我们要现学现卖了,比如在《封神演义》中元始天尊的坐骑是什么?在原著中,元始天尊的坐骑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四不像”,据《山海经》记载,这个“四不像”其实是一种头脸像马、犄角像鹿、蹄子像牛、尾巴像驴的动物,被称作麋,也就是我们所知的麋鹿,虽然和神兽麒麟、凤凰等相比差很多,但是在《封神演义》中,它绝对足够地有排场。书中还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很多的生字,比如九龙山四圣的坐骑分别是狴犴(bì àn)、狻猊(suān ní)、花斑豹和狰狞,前两个词语之前我不认识,读了这本书我真的认识了而且记住了。通过这本书你可以学到很多相关的小tips,而且也能学到很多不认识的字,总之,可以算的上是一书多用了。

当然,聚焦于故事本身,这本书把整个封神的故事分成了多个小结,书的内容仍然是原著风貌,而且有足够的空间供你记笔记,对于小朋友来说,我认为那些插图就会让他们有足够的兴趣,当然,最重要的是,这部书完全可以拉近亲子之间的距离,可以说,你和你的“熊孩子”可能只差这本书的距离,赶紧读起来吧。

  《给孩子讲封神演义》读后感(四):《给孩子讲封神演义》

犹记得去年大火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一时间掀起了国产动漫的大热潮,哪吒虽“生而为魔”却“逆天而行斗到底”的成长经历故事也早已深入人心。今年十月,备受瞩目的《姜子牙》的问世更是再度引起国产动漫的热议,姜子牙因一时之过被贬下凡间,失去神力,被世人唾弃。为重回昆仑,姜子牙踏上旅途寻回自我的故事也是早已根植心底。而这些传奇的故事就出自《封神演义》。小时候其实就对《封神演义》的各位传奇人物膜拜至极,那时候不仅追小说传记,还追各类版本的电视剧。如今有宝宝了,闲暇时购来一本绘本,读过后竟惊叹至极。

惊叹一:横开本设计,视觉惊艳

自打拿到书的那一刻,我就深深的被这本绘本的颜值所吸引。真的是还从来没看过这么“大”,这么“横”的绘本。这本书全部横开本设计,精装出品,纸张质量也超好,文字铺排井然有序,字体大小也恰到好处。具体的故事采用左右分栏设计,不仅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有顺序的阅读索引,还彻底打开了欣赏的视野。

惊叹二:52个分镜,插图精美

这本书主要以姜子牙协助武王伐纣为故事主线,用改写的方式展现其中的主要人物、地点、事件。全书52个分镜,每个分镜都搭配了相应的人物故事和配图,相得益彰。另外,每个故事都以原著为主,不仅可以满足孩子们对经典阅读的需求,同时陪读的父母也可以重温经典。另外,精美的插图更是让这本书锦上添花,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刻画的惟妙惟肖,具有超强立体感,仿佛跃然纸上,真心是美感十足。不信的话,给你们分享这个插图,看看看-----

惊叹三:增加趣味问答,正视历史

这个绘本的点睛之笔必须是每个故事后面的引申解读了。小时候可能看多了野史,如今这个“正史”的出现,对于无论是大人小孩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有极其重要的指引作用。另外,这个问答性的“正史”普及,知识性极强,问题也很有趣味,无形间让这个古典名著呈现出了新的样态。哈哈哈,大家看,哪吒其实是个“熊孩子”-----

惊叹四:鉴赏和解读并存,注重传承

《封神演义》肯定家喻户晓了,但如何能够将其故事中的精华永久的留存后世一直是个很大的问题。这本书无论从故事本身还是插图设计,无论从正史研读,还是趣味问答,无一例外的诠释出作者对于整个商末周初历史背景的熟知和认识。作者通过这本书“翻译”出来自己的理解,作者也通过这样的“翻译”让这些经典予以传承。我想,我肯定会继续看完这本书,同时带我的宝宝也看完这本书,看完这篇历史的游记,看完这篇经典的传承。

惊叹五:内容无比丰富,实乃作者大手笔之作

本书尾部还收录了封神榜名单,主要人物系谱图以及后记、名家评点摘录等,足以见得这本书超高的艺术定位和文化定位。

另外值得称道的还有书的首部写给家长的话,字字珠玑,深得人心。所以,如果真的是因为时代变了,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下,倘若还有机会能和自己的宝宝坐下来看书的话,一定推荐这本,因为这本巨著真的是这位赵氏门生的大手笔呀!

  《给孩子讲封神演义》读后感(五):“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壮语,是哪吒的写照?超大绘本还原真实哪吒

  

相信很多人被那个丑萌的哪吒感动到,即使是魔丸,但却不信命,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壮语。真实的哪吒也是如此吗?很多家长借最近的哪吒和姜子牙,向孩子们讲解《封神演义》的故事。

原版《封神演义》是一本小说,讲述了武王伐纣的故事,类似于神话故事,深受大家的喜爱。

新锐儿童文学作家赵卓筠为大家带来了《给孩子讲封神演义》,以全新的形式,给孩子们讲解经典故事。

作者赵卓筠自幼酷爱文学,博览群书,尤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有深刻的研究。他的文笔优美,眼光独到,会对历史故事有更详尽的解读。他的这本《给孩子讲封神演义》就给孩子们带去全新体验。

这本书特别大,摊开足足有半米长,内容十分丰富。左边是文字,右边是精美图画。即使识字不多的孩子,看到如此漂亮的绘画,也会对故事感兴趣。

全书仍然是姜子牙协助武王伐纣的故事,被作者详细描述了52个,将人物、地点再次呈现给大家。像哪吒闹东海、姜子牙封神等均有描写,将原书中的封建思想和不适宜儿童阅读的部分进行了删减,旨在让孩子们了解全书的精髓。

正如哪吒闹东海那一章,还原了哪吒的火爆脾气。他去海里洗澡,混天绫搅动了海水,使得东海下面动荡不已。三太子敖丙来与他理论,他还借故杀死了三太子,并将他的筋抽掉,给父亲李靖当腰带。

当东海龙王联合西海龙王、南海龙王、北海龙王去讨伐时,哪吒躲不过,有了“剔骨还父,削肉还母”的桥段。

像好色的纣王,被狐狸精附身的妲己进宫,申公豹等等都有涉及,内容特别丰富。

书中的另一个特色就是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场景,并结合全书作者观点,尊重历史、原著的同时,进行了解读。

这部分内容不仅仅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当时的历史,也有助于家长在给孩子讲解时,更符合现代观点,教给孩子与时俱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有时大家会调侃说羡慕古代的一夫多妻制,作者就给正名了,其实古代也没有一夫多妻制,有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这种制度并不是保护妻子,而是男权社会中,为了维护自己的家庭和睦才有的制度。

也提到姜子牙为什么事事不顺,毕竟姜子牙出场的时候已经是一个72岁的老头,并且生活还很窘迫,借住在老朋友家,为什么会这样设计呢?

主要是需要符合原作者的思想,认为时机和运气对人很重要,只有在和基层实际成熟下,加上自己才能很努力,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都说兼听则明,孩子们从各个角度读到经典故事,也会有新的理解,思维更开阔。

像前面提到的,图画形式对孩子们更友好,他们更喜欢读有图画的书。有的故事里是神仙,画面就会有仙气飘飘的烟雾,这些画面也特别符合咱们传统的神话故事,让人更有亲切感。

书的最后几页有了人物关系图谱,将各种相关的人物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其实这也是一种总结能力,让孩子们读完书之后,从概况上让大家认识到这些人物的关系。

最后作者在《给孩子讲封神演义》中,讲述了很多典型的人物故事,让人物形象更加具体,更丰满。像我们知道的狐狸精苏妲己,都说她是红颜祸水,其实是男权社会的替罪羊。

正如烽火戏诸侯的褒姒,相传褒姒特别漂亮,但不喜欢笑。周幽王为了逗她笑,就点燃了烽火。烽火可是起战事时才能点的,等到等到各位诸侯率军前来之后,发现被骗了,看到这里的褒姒就笑了。

后来历史学家研究发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可能仅是民间传说,毕竟想要调动千军万马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这本《给孩子讲封神演义》以全新的角度,给孩子们讲述经典故事,精美的图画让孩子们更感兴趣。而有理有据的解读,也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故事背景。

都说尽信书则无书,这本书及作者也告诉每位读者,每本书都有相符的历史背景,我们更好地阅读,也要结合多个方面,才能更好地吸收书中的精华。

赶紧给孩子讲起来吧!

  《给孩子讲封神演义》读后感(六):带孩子以另一种方式,解读经典故事

  

“你要不要听姜子牙的故事?”我问女儿。

“姜子牙?我在“米小圈”的广播节目里听过这个名字。对了,还有一个叫姜太公。”女儿愉快地回答道。

“姜子牙就是姜太公哦。”我笑着说。

“啊?!他有两个名字啊?那你给我讲讲他的故事吧。”

我看女儿来了兴致,便打开了新入手的《给孩子讲封神演义》绘本,对照着故事画面,给她讲了起来。这本书也成了我们最近的睡前故事来源。

在《给孩子讲封神演义》里,著者选取了52个故事分镜画面,去串联起“姜子牙协助武王伐纣”的故事主线,同时用改写故事和延伸解读的方式,去粕取精、拓展思考。

01 画风具有传统韵味

《给孩子讲封神演义》是横向A3的大开本,采用了文字和画面对页的形式,不仅使得文字和画面能一一对应,同时也扩大了画面的图幅,让孩子能看得更细致和生动。

52幅配图在色彩搭配、颜色晕染、画面留白等方面,颇有些传统中国画的韵味,显出了“气韵生动”之感,也符合故事中的仙气。这些画面会勾起我小时候看动画片的记忆,比如《大闹天宫》、《葫芦娃》等等。

更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的人物是比较写实的画法,没有刻意去追求人物要高瘦、要可爱;而是注重刻画人物的表情和动作,突出画面表达的故事感,反映人物的性格。

02 故事以外的延伸讲解

《封神演义》问世于明朝后期,讲的是商朝末年的故事,也正因如此,原著中有很多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地方。比如,商朝没有皇后,纣王的正妻应该叫作妃,而黄贵妃、杨妃这些也都是明朝的称谓。

这些是我从《给孩子讲封神演义》这本书里学到的。因为,著者特别用心地在书的最前面,附上了“写给家长的话”、“本书提到的历史时期示意图”以及“导读”,帮助家长和孩子更好地去阅读和理解这本书。

封神故事在著者的改写之下,简单易懂、情节紧凑;每个故事旁边,都有相关知识的拓展介绍。这可以让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也学习了很多历史文化知识。比如,哪吒的名字有什么深意,古人为什么要祭祀等等。

不仅如此,这本书里还有“封神榜”人物的完整名单,有封神人物的小传记,有多位名家对《封神演义》的点评。这使得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干货满满,值得一读再读。

著者也是希望孩子能在书中学到“举一反三”,学到“正视历史”。

03 适合多年龄段孩子阅读

因为在画面、排版、文字内容方面的精心设计,使得这本书适合多个年龄段孩子以及大人阅读。

比如学龄前的孩子以看图为主,可以通过阅读图片去认识人物,了解图中描绘的大概情节。同时,这也是传统美学的熏陶。

对于小学的孩子,这本书是很好的亲子读物。有画面、有故事、还有知识拓展,而且每个故事都不长,方便家长讲解。

孩子的识字量和知识面都增加之后,可以独立阅读这本书;或者以此书为契机,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人物或故事再去深入阅读学习。

这本书也适合大人阅读,比如我就看得入迷,看书过程中常常感慨“原来是这样”。我想借着给孩子讲的这个契机,好好读一读这些有趣的故事。

我给孩子选绘本,有时候会陷入到“迷信”国外获奖绘本之中,而忽视了国内优秀绘本,忽视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这些看似离奇或荒谬的故事背后,也藏着我们的价值观。

我作为一个没有好好读过《封神演义》和“四大名著”的大人,会和孩子一起持续关注这套书,包括现在已经出版的《给孩子讲西游记》,还有将要出版的“水浒传、三国演义和红楼梦”。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给孩子讲封神演义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