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是一部由邓康延执导,叶开 / 周国平 / 郭初阳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影评(一):育人失败背后的原因
病态:表象问题(从扩招-就业难) 病灶:官本位体制导致的教育体制问题(君师-官师) 病根:中国传统文化(忠孝立国),对于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目标缺失(幼儿园开始就是往高考走,大学就是培训/混文凭); 教育特点:服从(权利本位);潜规则(利害关系/教学评估); 后面内容详细分析了形成的原因,流程。
《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影评(二):如果你有小孩,值得一看
我们的前辈做过那么多的努力,我们踩在他们肩膀上看世界。搭配央视那部《高考》纪录片一起享用,效果更佳。 另一个奇妙的点是我注意到纪录片拜访对象多以男性为多,女性的教育工作者都去了哪儿?为什么比例如此之小? 还有一个是纪录片其中的歌曲歌词,看的人很心酸。 谢谢那些坚持在做的一线教育者们,我看到了这个世界,这个国家,稍微可爱的一面。
《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影评(三):权?交易
一个苏南网红,ys靠关系上了清华,享受了国内最好的教育资源,然后嫁给有钱的苏北人做跟做填房似的,最后被戴绿帽子,还为了钱隐忍继续当他的富太太。 我只能说章给中国女性教育上了非常差的一课。让我们反复思考一个问题,让章这样的女性去上清华这种学校,是不是浪费了我们国家宝贵的教育资源。毕竟她现在做的这些选择和一个文盲女性没任何区别。
《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影评(四):我理想中的教育
很庆幸我是教育的受益者。我本着对世界的好奇一路读到了硕士,本来想读博士,但是由于家庭原因,就想暂时放下理想捡起脚边的六便士。
我认为:目前为止中国教育并没有太大问题。对于文科教育,更开放,标准答案更模糊一点就好了,尊重学生的想法;对于理科教育,多深入一点,多透过现象看本质,带学生参观工厂,高校研究院,了解相关领域的技术,同时多激发学生探索科学问题就行了。
《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影评(五):教育之殇
对当前的思考是很深刻的 真的特别激动 可是这些还需要多久才能重回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的氛围中呢?大学生不再浑浑噩噩过日子 小学生健康努力成长 可是这一切今天的九零后不是他们不想 是不能 他们要生存 说好的无欲无求追求思想在现实的环境下逐渐被压制被隐藏 最终疲于工作 阅读也是碎片化的 知识获取少了 攀比对了 不是你想要变成那样的人 是被推着被侵蚀着内心 至少我观察到身边的人是这样的 他们有好多潜力很多才华最后都抵不上一纸户口
《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影评(六):大学生的厌学心理是怎么产生的?
1.老师授课水平低,枯燥乏味死板。缺乏热爱,现实动力和盲目进职称去提升讲课能力,还不如自己找一堆PPT自学成才。
2.专业不喜欢,又不允许自由选课和调换专业,被教育门槛和壁垒卡死。 3.没有目标,浑浑噩噩混日子,混学历,这是大部分人的状态。 4.放错了自己的位置,专业不适合自己。 5.专业一点用都没有,很水很垃圾,不能养自己吃饭。——老梁观世界里讲过的扩招和片面单一教学质量导致毕业即失业。 6.学校方面管理严格,重管理,轻教育。
《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影评(七):盗火者观感
看了两集,觉得很好。作为一个小学生的家长,感同身受。但是,上不起华德福这样的学校。今天继续看了第三集,那个11岁留守儿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之前感叹自己阶层低,看了这一集才知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绰绰有余!看完第六集了,感觉这不是特别新的片子里面许多我曾经听说的东西但都被我忽略了,现在才后知后觉有醍醐灌顶之感。过去的浑浑噩噩只沉浸于自己的小世界真的是狭隘啊!可惜,那时候我还在一线,如今却是另外一番天地了。不管怎样,该让自己现实一点,看清楚这个世界,而不是一味理想主义虚无主义自欺欺人。
《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影评(八):独立教育家与体制教育的抗衡
教育即解放,解放学校,解放老师,解放学生,解放思想。然而,我们只能深深地陷入体制教育统一思想的泥泞中,难以自拔。民间独立教育家也好,有着清醒意识的普通公民也好,在这不可逆转的大环境下,做着一寸一寸的努力,发出微弱的呼声,星星之火始终在中国这片土地上难以燎原,舆论压力,争议,国家的行政化手腕,一个接一个的独立教育家们被下课,孩子们正被打造成一种没有公民意识,没有独立思想,没有人文理想,只有短浅功利目标的灌汤青年。我们眼下,只能寄希望于老百姓们能自省,对教育有新的觉醒,在学校教育之外,在生活的点滴之中做好随机教育。
《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影评(九):教育,到底哪儿出了问题
这是一部值得思考的纪录片,它告诉我们问题的存在,我们要引起关注,教育问题刻不容缓。我们不一定要按照片子里的方法(有些我觉得确实不合理)。我个人觉得在目前高考的大指挥棒未改变的情况下,不能否定学校教育,但是在学校教育下,我们更加不能忽略家庭教育,家长要刷新自我认知,并正确引导孩子。很多问题是家长自身不作为带来的,家长盲目信任老师,盲目的跟风各种辅导班,盲目信奉什么“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此类“至理名言”,家长的思想和认知决定了孩子的思想和认知,我觉得与其改变中国的学校教育,还不如创办家长学校来的重要,让家长知道怎么做家长,怎么教育孩子,这才是关键!
《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影评(十):自然科学素质缺失的原因
中国的理科教育很不成功。初中高中的理科教育都只是停留在死记硬背上的填鸭式教育。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几乎没有实验课,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数学和物理都只是在刷公式。我不相信这样训练出来的理科人才可以拥有多么强大的创造力。只有在大学教育中才能找到理工科的一丝自由性,然而众所周知,60万岁的大学理工科教育究竟是什么样子。 这种形势下的教育让孩子得到的结论就是知识等于任务,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完成任务,获得文凭,找到工作。至于这份工作根本谈不上热情,或许只是不厌恶。
缺乏动手实验能力,缺乏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不懂科学的本质却把科学作为一个盾牌挂在嘴边,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即使作为工具之材也是不合格的何况还缺乏人文内涵和艺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