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思考》是一本由(英)波诺著作,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348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006-01-0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水平思考》精选点评:
●这书也就读读薄吧
●发散思维。
●废话不少。。
●个人感觉实用性不是很强,读了三分之一就读不下去了。
●一本拓展思维方法的书,很有借鉴意义。
●197/46-50,96,108-109,111-112,137-151,
●值得一看的书
●还不如看看周易,感觉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同相符
●hwo to think
●不错,作为课本来说
《水平思考》读后感(一):水平思考的名字很有启发性
水平适用于现有的思考路径走到头的时候,需要找一条创新的路径突破现有的瓶颈。创新的实施最重要的就是要认清当前已经变化了的事实,而要做到就要转换视角,关注到之前所不曾和不能观察到的点。
做到以下三点应该很容易创新了:第一,赋予观察者不同的身份;
第二给予被观察者不同的视角;
第三跳脱于当前的环境。
《水平思考》读后感(二):降龙十八掌是可以练出来的
就像练武一样,对于创新,大家是相信天赋和体质的。但是,洪七公也教会了傻郭靖降龙十八掌,说明很多事情只要方法得当、自身努力,还是很有希望的。对于创新,也是这么一回事请。
本书,应该是一本描写方法论和具体诀窍的书,首先告诉你,除了受老天诅咒的衰人之外,都还是可以修炼成创新达人的。并且,逐渐在一般领域的创新还是特定目的的创新上都有所建树,也能使团队更具有创新意识。这本书,更侧重的对于个人的创新方法论描述。
创新,大体来讲,就是那些事前认为不和常理从而常被忽略或者没有动力因素驱动从而不主动变革,事后看起来非常符合逻辑的一种行为。创新也是有技巧和方法的,纯粹的脱缰野马式的头脑风暴虽然也能达到一些目的,但是属于是蛮干,这本书试图介绍大家的就是一些所谓技巧,这些技巧其中一些真的还是很有效的。
摘录几个句子,非常之有感觉,不光在解决问题/错误中需要创造力,更多的创造力应该用于未雨绸缪、追求新高:
1、避免问题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2、去除错误只是改进过程的一小部分;
《水平思考》读后感(三):《水平思考》为我们提供了具体的创新方法!
思维技能是需要训练才能提高的,看一些理论是开启创新思考的开始。水平思考它是一套具体的创新流程。
它的价值:引发新方法,打破原有思考的框子,带来突破创新。这一书会告诉我们什么是创新,创新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如何实现一步一步地创新思考,直到产生大量的点子,如何塑造新点子,最终使大量的方法得意实际运用。
Dr. Edward de Bono的思维是通过训练来掌握应用的,他不空谈理论。水平思考/横向思维确实是伟大的发现!
大家了解更多的信息可以看相关网站:www.edwdebono.cn www.debonothinkingsystems.com www.edwdebono.com 目前在全世界50多国家设有培训机构在进行“思维训练”。
《水平思考》读后感(四):可以训练和实践的创造性思考
在我们接受的教育和工作中,除了特别需要创意的角色如设计、市场等,大部分时候都在训练和应用逻辑思维,创造性的思考很少。而且通常在大家的概念中,创造性思考很难捉摸,没有太多规律可遵循,很多人直接认为创造性思维与天赋有很大关系。但是本书却传达了一个观点,就是创造性思考可以进行训练。在本书中,作者发明了一个词汇叫做水平思考,可以认为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创造性思考。相比于我们常用的逻辑思维(本书叫垂直思考),水平思考更多应用于激发新观点和拓宽思路,并不对观点的可行性做太多判断,伴随着跳跃思考和随机因素。
那么如何进行水平思考呢,可以分为下面几个步骤:
第一步:识别当前的观点。思考自己目前观点中的主导观点、牵制因素、极端倾向、边界和假设。
第二步:有意避免当前看待事物的方式。可以通过重复对自己提问“为什么”,改变切入点、放弃概念等方式
第三步:基于当前的观点尝试进行一些改变。如逆向思考、变形和夸张、了解其他领域的知识进行交叉启发等。
作者阐述的方法看起来很容易,但其实我觉得训练起来很有难度。因为实践水平思考的过程要求一个人不停的进行“元思考”(meta-thinking),元思考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意思是对自己的思考进行思考。在水平思考的第一步中需要识别自己当前的观点,要认真反复的思考自己当前观点中的核心观点以及各种假设,这其实就是元思考。其次,对多说人来说避免自己当前看待事物的方式也颇有挑战,人都有自恋倾向,要一个人真正的“放空”,放下自己的执念,其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第一步和第二步其实还没有真正的进行创造性思考,只是为创造性思考打造了良好的基础,然后第三步才真正的开始。我觉得第三步中,作者介绍的方法是本书的精华,只要我们努力的了解和分析自己当前的观点是如何形成的,避免当前的思维路径,通过一些特定的方法比如逆向思考、变形和夸张,就可激发出一些新观点。于我而言,下面的方式能够更快的实践:不停找出自己当前观点中的假设和边界,不停的问自己为什么会得出当前的结论,然后打破目前的假设和边界在重新审视问题。因为作者介绍的方法,比如逆向思考、变形和夸张、使用类比词,问题切换,我觉得自己目前实践其实还是有些难度,但是可以给自己安排一些训练。
还想谈谈作者书中介绍的头脑风暴方法,如果按照书中的标准,我发现自己并没有参与过一次标准的头脑风暴,最大的原因就是很难做到参与者的背景多样性,工作中真正的脑暴都是在同部门中直接进行。而且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主持人把握方向,脑暴很容易陷入对特定观点的评估和争论。此外,脑暴后还需要再次集中不同的一拨人对之前脑暴出来的观点进行评估,这个印象中从未参加过。这个方法和水平思考一样,看起来容易,其实实践起来也颇有难度。
我觉得在目前的工作中,最需要用到水平思考的时候主要有以下这么些情景,一个是接手新业务,一个是工作遇到瓶颈的时候,这两个场景下就是非常需要新观点的时候。当然创新性思考一直都需要,可是日常工作中通常很少进行创新性思考,
何止创新性思考,很多人的思考都是不够的,额外思考很多时候需要“元认知”,消耗很多的认知资源。而大部分人都有惰性,这也是为什么世界就是大部分的平庸和少部分的优秀,优秀的人愿意多消耗自己的认知资源。如果想做出不一样的成绩,就是要督促自己更加勤奋的思考。书很容易看懂,方法不难,难在不停的要求自己训练和实践。
最后,谈下阅读本书的感受。本书的可读性较强,比较容易读懂。但本书叙述方式很像西方的教科书,在介绍如何实践水平思考之前,花了很大的篇幅对比水平思考和垂直思考,阐述大脑思维的特点。然后再告知读者到底如何进行水平思考,我是觉得有点啰嗦。如果大家想知道如何对水平思考进行实践,可以从第4章开始阅读。最后,作者阐述了水平思考应用的一些注意事项,也要注意看下。
《水平思考》读后感(五):只可做一般读物
一个月前因为推荐读了此书,发现干货不多,实用性不强,最好当做开阔思维的一本闲书,觉得没有像推荐中那么有用,感觉像是心灵鸡汤。当然书中故事的解决办法我想不到。个人觉得本书最好的观点是垂直理性推理会局限思维,需要加入水平思考。
以下是自我觉得还行的地方及观点的摘抄:
第一章 水平思考与垂直思考
1.垂直思考:经过仔细推敲和逻辑思考,找到解决方案
2.水平思考:习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时间,而不是接受别人给的既定条件
3.垂直思考不是必选的思考模式,不过确实常选
①两种思维是互补的
②垂直思考无法找到办法或我们需要创意时,用水平思考
③新的创意来自于水平思考
第二章 为什么创意总是被别人想出来
纯粹的垂直思考无法产生创意
创意并不完全由智商决定,更多地取决于特殊的思考习惯、思考方式。
第三章 怎样才能不被支配性观念影响
1.支配性观念有同化效应,在被认可的坑里做尽可能的逻辑扩展
2.想改变事物的方法
①直接改进,比如换成大马力发动机
②降低影响因素,比如降低空气阻力
3.人们总是不愿意放弃旧洞
开新洞风险大,责任大,短时间不出成果。
既得利益者(旧洞开得不错)
4.怎么摆脱支配性观念的影响
①刻意找出支配性观念:
找出并记下来
②先接受,再改变
③寻求外部支持
④质疑
⑤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第四章 T形元素
水平思考的精髓:再有效的元素组合,也不能过度坚持,否则无法找到更好的描述方式。
第五章 看待事物的不同方式
需要有意识地寻找看待事物的不同方式。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选择了某一种方式看待事物,都必须意识到这种选择的任意性。应该提醒自己,还可能存在同样有效的方式。
1.水平思考的四条原则
①对支配性或两级观念的认识
②寻找看待事物的不同方式
③摆脱垂直思考的束缚
④运用偶然性
2.转移看问题的焦点
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转换看问题的角度,可能就容易解决。
3.不被僵化的分类和名称影响
僵化的名称分类使我们以僵化的方式看待事物
可以尝试用具体的形象,如线条、表格、颜色来思考事物。
4妨碍新创意的因素
①旧方式的地位不可动摇
②过于重视逻辑
③设立限制和边界
5.用不同的方式看待事物的技巧
我们大脑常常先接受那些比较明显的解释,再根据解释推演。
①强迫自己必须用几种方式(遇到问题时)
②把事物的关系颠倒过来
③用熟悉的事物类推
④转换焦点
第六章 摆脱垂直思考的束缚
1.不要受某个固定方向的影响
2.不要对每件事情都进行分类和定义
3.不要用逻辑分析对创意拔苗助长
4.不要过早地对创意进行实验
5.对逻辑判断进行逆向操作
第七章 作用偶然性催生创意
我们要认识到偶然事件对产生创意的作用,鼓励而非干涉偶然性的发生,只需要提供偶然性发生的环境
1.思考中作用偶然性
①确认你会参与轮盘赌,以及奖品
②学习怎么玩轮盘赌
③尽量多玩几次,并消除所有可能影响赌博的因素
④赢了时意识到赢了,并拿走奖品。
2.认识偶然事件的价值
偶然事件指不是刻意设计而自然发生的事件。
偶然事件和环境激发了创意
3.作用偶然性的方法
①没有目的的,随意的玩耍
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的非功利性
②尝试头脑风暴
③挑选并关注任何引起你注意的事物
要做的不是刻意寻找什么,而是随时准备好思考那些引起注意的事物
④打破不同思绪的界限,互相作用
⑤接受任何来源的信息
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