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人》是一本由叶圣陶著作,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80元,页数:3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稻草人》精选点评:
●儿童童话写的这么残酷这得好吗?
●虽然是童话,却也适合成年人读,当然,感觉最好还是初中时候读;虽有时代性,但反映的社会现象很多现在依然存在,并未改善多少。文笔细腻,文字优美,角度也很新颖,很有古代神话中万物有灵的风貌。再有一点,很佩服先生的高产,开头几篇几乎是隔几天就一篇。
●每一篇看完都深思许久。时代背景下的儿童故事集。浅显的道理,叶老巧妙的构思,让道理愈发深入人心。
●看完后,不想推荐给孩子看,这哪里是儿童文学嘛,只有几个小故事适合孩子看。
●讽刺味有点重了。比起童话其实更像寓言
●小时候看的
●甜甜读书
●童年
●这不是我看的那本。也许现在再看可能会给它高分,但是我只能说,它没有给我的童年带来快乐。
●这样的构思,其实是把人间惨祸集中到一起,全堆在读者的眼前。这些惨祸没有相互间的关联,只给人以一种同时发生、处处发生之感,以说明世间黑暗已到了如此地步。这不像是文学作品,而更像一种宣传材料,一种类似说明世界末日来临,百姓不得不反的宣示。社会确实有黑暗,文学也确实不能光写世外仙境,但不能靠人为的堆砌(这种堆砌正是那一时代“意图伦理”的文学体现),而要细一心地、真实地理出黑暗的由来、黑暗的特质,要有真实的发现才行,这应是“父爱型”创作的题中应有之义。如只是一味渲染其黑,以为写得越黑就越好,则只能沦为一种图解,这就明显违背了文学认识的本义。(原《文汇报》
《稻草人》读后感(一):如果有孩子,记得一定要送他这本书。
叶先生的作品久有盛名,小学的时候读过,也不记得是读到具体哪一篇了,当时悲伤到不行。
当然现在是没法体会了,但是还是忍不住买了一本回来收藏。如果有孩子,记得一定要送他这本书。
——————————————————————————————————————————————————————————————————————————————————————————
《稻草人》读后感(二):希望大家都能读读这本书
在这部小说集里,每一篇都寄托了作者的思想,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皇帝的新衣》写的不正是统治阶级的丑陋嘴脸么;《鸟言兽语》淋漓尽致的揭露了侵略者的罪行,让人义愤填膺;而《含羞草》中的拜金主义和《古代英雄的石像》中的崇拜虚无似乎是作者为当代社会写的。。。。。。
希望大家都能读读这本书,《稻草人》显示中国儿童文学的巨大魅力!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叶圣陶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
《稻草人》读后感(三):普通人踩出的那一脚才最令人寒心
对比收录的童话,我倒是更喜欢郑振铎作的序。可能因为时代不同,文中的很多观点我无法赞同。例如富有是罪恶的,享乐是罪恶的。贫苦确实是值得同情的,但贫苦并不意味着善良,更不应该被拔高被升华。而善良,也不能是好心办坏事呀。《跛乞丐》写的是善良人的悲催结局,可是在我看来,他的工作方法并不对,倘若人人像他,工作都没有办法进行了。
有些篇幅我很喜欢,例如《燕子》,简单温暖。其他控诉恶的,我觉得更像是宣传品,让小朋友到大人都认识到当时社会的丑陋阴暗面,然后推翻它建设一个新社会。这种愿望在当时当然是好的,但是在现在的我看来,除开文字的细腻,几乎无其他闪光之处。
我看这本童话集,觉得最恐慌的,不是富人对穷人的压榨,不是恶人对善人的欺侮,而是普通人对弱者踩的那一脚,是普通人对不同者的排斥。弱者或少数者的生存环境中,更多面对的是普通人,或者说,几乎全是普通人。为数众多的普通人集体漠视甚至不自觉的集体作恶,才是真正的洪水猛兽,才真正让人无处可逃。就像《眼泪》。
《稻草人》读后感(四):我所见的稻草人
读朱自清的《背影》中有一篇《我所见的叶圣陶》,一个平易朴实可亲,有老大哥的优容,寡言却极和易不见怒色的形象跃然纸上。这样性格的叶圣陶我真是满心喜欢啊。说他写教育和童话,有《稻草人》一书,我很好奇1920那个年代的中式童话故事是什么样的呢?它并不是我起先想象中的和西方童话故事那样充满魔幻神仙或王子灰姑娘之类的故事,而是很有我们中国民族现象特色的本地童话。用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小白船”“玫瑰和金鱼”“小黄猫的恋爱故事”等,讲述一个个小孩觉得好玩大人觉得深沉的故事。尤其是“稻草人”只能站立无法行动去救助改变别人的无奈和对世间受苦人群的同情和悲切之心,大概是叶圣陶最浓烈的表达了。没错,这样心忧天下的叶圣陶,确实值得被敬重和喜爱。
大概是长大很多很多年了,对文中适宜孩子阅读的一个个小故事,我却读不出好玩的味道了,读出的是大人视角一眼看透的无奈世事,试想如果我还是小学生,应该会玩味不穷。我不懂教育的分寸,但这虽然是100年左右的书籍了,语言和当代并没有大区别,故事的主角那些小动物,风景,傻子,瞎子聋子们,也和当代无代沟,现在的孩子们也是值得一看的。
《稻草人》读后感(五):对儿童文学的疑问
这个童话是《儿童文学》课老师在课前推给我们看的。
看完以后特别不解,这么悲惨揪心的故事给小朋友看吗?小朋友那么脆弱能够抵住这种有创伤感的童话故事吗?童话里提到的题材,农作物遭虫害,渔妇被卖,小男孩生病难受。这些题材有些成人化,所以我第一印象便是这个故事它应该是面向成人的。
但是之后去看了知乎,有人说不应该阻挡儿童去面对这个真实的、掺杂着不幸的世界。然后我就突然懂了。
我总是把孩子们看得太脆弱,总希望把一个顶纯洁,顶完美的世界展露给他们,保护他们远离这个如今在我看来庞杂的、让人身不由己的社会。
其实稻草人那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心理,儿童也是有的。比如想要取得好成绩,想要帮助别人,想要把事情做好,但是很可能他们做不到理想中的样子。在这一点上他们可以和故事发生共鸣。
至于虫灾,买卖女性,自杀,这些事情最好让父母耐心地、温柔地说给他们听,告诉他们这个世界真的不是完美的,但是社会现在已经越来越好了——虫灾有治了,老奶奶也会受到社会福利系统的保障,没有人会再把女人当做商品,也没有小孩会在生病的时候得不到照顾。
总之这个故事让我对儿童文学有了非常大的改观。叶老的文笔就不多说啦!想象力奇异又甜美,文笔精确又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