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学古诗 山水田园》是一本由汪志鹏 汪静 / 编著著作,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1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思维导图学古诗 山水田园》读后感(一):美绘与科学相结合——《思维导图学古诗》
在工作之后,我开始对中国古典诗词及其注解著作进行了持续的阅读与学习,从白落梅、安意如到叶嘉莹、沈祖棻。学而知不足,越往深里读,越体会到诗词的博大精深与无以言说的美;越往深里读,越能体味到作者的心境,偶尔呢,会有心灵相通之感;越往深里读,越能深入浅出的在课堂上讲解他们,学生们也不再觉得诗词枯燥了,在沉浸式的课堂里亲身感受诗词的魅力。
在与孩子们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我渐渐精深以前知晓的浅薄的知识,我开始尝试着把各种先进的思想方法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思维导图也是其中之一。思维导图(The Mind Map)亦被称为脑图,是英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东尼·布赞提出的一种直观、形象的图形思维工具。关键词是中心内容,分支是由中心内容向外发散而形成的节点结构。在绘制过程中,加以颜色和图片进行修饰,不仅能够增强审美趣味,还能够唤醒大脑,激发想像力和创造力。
在这本《思维导图学古诗》里,编者就将思维导图与古诗背诵有机结合,让学习背诵古诗更加简单有趣了。只不过,在每首诗之前,没有添加一段诗人简短的“自我介绍”,这是一个小小的遗憾,因为知道了这个诗人,就能举一反三的去理解他的作品,他的时代,这里是可以稍微带一点的。
当然,如果辅导者能够以自己的方法去讲解诗人,也是别有一番乐趣的。
我们以开篇的《望天门山》为例,如若先以李太白指着地图的自我介绍为导入:“大家好,我就是被称为‘诗仙’的李白,这首诗是我在游经安徽省天门山所作,你去过天门山吗?”这样代入感一下子就来了,也更有利于孩子进去诗歌的情境。如若有充足的准备,家长和孩子也能一起共同绘制简易的中国地图,在上面玩飞行棋游戏,每到一个省份就背诵一首该省份的诗歌,也不失为一种有趣的学习方法。
再者,诗歌的呈现上,编者顾及了低龄儿童,标注拼音,也分句进行了释义。赏析部分言简意赅,但需要家长老师再进行详细的解释。值得推广的是编者将思维导图融入手绘之中,用景物的线条代替了冰冷的箭头,跟随着①②③④的提示,一句一句在风景中记忆诗句,仿佛同诗仙一同亲临了天门盛景,伴随着诗歌的诵读,潜移默化出柔华的气质。
这部分的思维导图绘制不是所有的语文老师都能手绘出来的,所以,有需要的老师也可以入手这一套书,能够在教学工作中提升效率。
接下来,同样是运用思维导图对作者进行了介绍,这里如果能添加一个二维码,链接到讲解视频就更好了,我在网络上看到很多专家教师能够幽默的说着这些大诗人的故事,如果能够合作,这本书的使用价值也能提升不少。
当然,家长老师也能自行相配自己喜欢的讲解者,与孩子共同欣赏诗歌之美。
最后一部分是实战演练,编者以孩子们都熟悉的朋友圈为作业载体,巩固知识的过程中还能寓教于乐,也给了孩子生活中也能充满诗意的启发,提升其文学修养。
《思维导图学古诗》不仅有精美的手绘,还有能够帮助孩子科学记忆的思维导图,二者的有机结合,在激发学习兴趣、巩固学习成果是确有奇效的,是值得推荐的一套好书。
《思维导图学古诗 山水田园》读后感(二):《思维导图学古诗》,我们在古诗世界看世界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第一次读《小儿垂钓》这首诗的时候,我还思索着这个孩子真可爱,为了钓鱼而拒绝回答别人咨询的问路问题,看来这个孩子是非常的喜欢垂钓这件事情吧。后来,老师给我们讲,这个垂钓的孩子,是写这首诗的胡令能的孩子。
所以,当胡令能看到自己的孩子一大早起来头发蓬乱的学习垂钓的时候,便兴起的将这个画面给记录了下来——头发蓬乱的小孩儿在河边学钓鱼,他斜坐在青苔之上,周围的草丛直接遮挡住了它的身体。当路人想要向他问路的时候,他却远远的摆动手臂拒绝回答路人,因为这个孩童害怕自己答话的时候吓跑了垂钓中的鱼儿。
我一直觉得,孩童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因为孩童在自己的认知世界里,无所畏惧的学习着这个世界上的新知识,然后将他们融入自己的生活,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学垂钓的孩童学到的是垂钓的技术,掌握的是独处的享受,但更多的却是属于他自己的生活方式——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现在的孩子,感觉已经失去了这样和大自然接触的机会。平日里除了上补习班,就是在家里做作业,垂钓或者其他的业余生活,大概是不存在的了。更何况,在电子产品泛滥的新时代里,又有多少孩童知道除了电子产品里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最简单也最容易融入生活的大自然呢?
在我小时候,垂钓的生活虽然不存在,但是和小伙伴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撒野的时刻,却是让人终身难忘的。这叫做田园杂事,也叫做孩童时代不可磨灭的回忆。看《思维导图学古诗:山水田园》篇的时候,我更多的,是对这一本诗集里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现在家长对于培养孩子比较头疼,背诵唐诗宋词三字经是必然的,除此以外还要上各种补习班学前班……更多的时候,孩子出门在外的时间看上去很多,但实际上减少了,孩子们和大自然接触的时间变少,山水田园能够提供的乐趣,自然就更少了。
对于《思维导图学古诗》这本书,自序里的那一句“把背诗变成画画游戏”让我觉得非常有道理。因为自古以来的古诗词,都是简短优美并且意义悠长的。这些读起来朗朗上口,读完就能够感受大自然的诗词,值得让孩子们去记住,然后在提供机会让他们去亲眼注视这些田园美景。
如果说读诗背诵只是一种脑海里想象的场景,那么当这一切都在我们的眼前出现的时候,孩子们眼里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的宽广并且让人期待了。《思维导图学古诗:山水田园》篇,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看到了司机,还看到了各种家禽野兽的生活。
看书可以明智,看图可以印象深刻,而思维导图则能够开阔我们的思路,让我们的大脑具有更厉害的思维想象功能。思维导图,是从一个原点开始出发然后扩散到世界各地的途径,在这些途径之中,我们可以找到最适合我们行走的道路,所以用思维导图来学古诗,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开发大脑更有意义的行动。
通过图文结合,我们可以看到每一首诗词的具体场景;通过思维导图的重点词语解析,我们能够明白每一首诗词的意境;通过赏析,我们能够了解到每一首诗词的作者在当时的具体情况。这大概就是《思维导图学古诗》最具有魅力的地方,也是让我们对诗词更加过目不忘的存在。
这个世界不仅仅有山有水有人家,还有更多通过语言文字记录历史的人,最重要的是在百年甚至千年之后,还有我们通过这些文字去寻找着当年的繁华盛景。
如果去过洞庭湖,我们一定记起刘禹锡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如果是我们自己,当我们面对着洞庭湖的时候,我们又会通过什么样的句子和文字,来记录下洞庭湖的美景呢?
我想,通过看《思维导图学古诗》而记录下来的各种优美的诗词句子,定时我们以后去赞美这些美景最真实的存在。当我们走向祖国的天涯海角,赞美美景的时候,脱口而出的诗词远远要比一句“好美”来的更加的有意义的多。
《思维导图学古诗》,学的不仅仅是伟大诗人们写下来的各种诗词,更多的是用我们的思维去创造这个属于我们的新世界。思维导图,不仅仅可以用来学古诗,还可以用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创造新诗词。
《思维导图学古诗 山水田园》读后感(三):《思维导图学古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运用图文并茂的方法,把一级一级主题、分支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从而起到牢固记忆的作用。
古诗,简短优美,对仗工整,意蕴绵长,读来朗朗上口。有的状物显易懂;有的绘景,意境优美而深远;有的抒情,寓意深刻。近几年热播的诗词大会,让古诗词走入千家万户,风靡全国。
这是一本帮助小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记诵古诗的书。每一首古诗都可以化作一幅美丽的图画,孩子们可以在图画中发现古诗的美,同时也能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导,明白古诗背后的意象组合之妙、语言组织之妙。通过图画的引导,开启孩子们的想象,就能很容易地将诗句再现。
通过思维导图,孩子们既理解了古诗的诗意,又洞悉了古诗创作的路径,同时又很自然地将古诗深深地印刻在脑子里。当有一天,某些意象再次映入孩子们的眼帘,或者当他们的想象中略过类似的意象,甚至当他们面对某些情景时,曾经学过的古诗便能脱口而出,真正把古诗变成自己的财富 。
本书首先引出一首诗,然后进行鉴赏、赏析,然后是相关的趣记和知识链接,最后是实战运用。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学习思维导图的三个基本步骤:第一步会画,第二步会思,第三步会用。
下面简单介绍
思维导图学古诗的绘制步骤
1、快速通读全文
首先快速地通读全文,不懂的字、词圈起来,查阅,备注。
2、明确主题
我们对诗词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之后,想一下,这篇诗词的主题是什么呢?需要用什么中心图案来表达主题呢?
3、分步解析,寻找关键词
明确了主题之后,我们还要分析下古诗分为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内容,可以提炼出什么样的关键词。
4、找到难点
通过之前的快速阅读、明确主题、分步解析,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在哪些地方是不太理解的,对我们来说这边古诗词的难点是什么?
5、画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以思维为主,图像为辅,它让我们脑海里的知识有图像、有文字、有步骤的呈现出来。按照绘制思维导图的四个主要步骤:中心图、一级分支、二级分支、关键词,把我们对于古诗理解和学习的过程展现出来就好了。
6、回顾和复述内容
画出思维导图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只是我们为了实现目标所运用的工具。拿着自己画的思维导图对诗词内容进行一个回顾和复述,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真正掌握这篇古诗词。
使用思维导图来学古诗,其根本目的就在于,由一首诗歌开始,调动起尽可能多的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可以涉及文字、数字、符号、线条、颜色等,由中心向外发散,再建立新的连接关系, 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古诗的内容以及背后的相关知识,并且通过图像的可视化,迅速记忆古诗。在这个过程中,也启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通过思维导图趣记古诗,每一首古诗都是一幅意境优美的画,美而有趣,让记忆更加有趣、快速。
2、古诗相关的知识链接思维导图,让认知延伸到古诗之外。
3、古诗相关的考题演练,实战运用,把“学以致用”落到实处。
4、简单的思维导图绘制模板,轻松绘制,感受专注力和思维力,享受学习的乐趣。
最后,祝愿拿到此书的孩子们,学得有效,学得开心,能够真正助他们一臂之力!
《思维导图学古诗 山水田园》读后感(四):黄金学习法背古诗,就算放养式教育,孩子也能成为学霸收割机
说起因背诗带来的美好,问答平台上有一个高赞回答,
高中上暑假班时,一女孩自我介绍,说自己喜欢杜牧,随即用很好听的声音,背出了“青山隐隐水迢迢”。我从座位上腾地站起来,接了下一句,“秋尽江南草未凋”。 四目相对,我看到她脸红了。“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全班同学沸腾起来,高喊“在一起,在一起”…即使后来我和姑娘没有在一起,她去了江南,我去了北方,这是我最美的一次相遇。对比之下,我的背诗生涯显得有些惨淡,甚至是灰暗。
全靠死记硬背,对诗中传达的思想、表达的情愫一知半解,只知道老师告诉我们,这首诗很重要,考试会考到。
凭着这股要拿下高分的劲,啃下了大部分云里雾里的古代诗歌。在高考时迎来了知识储备的高光时刻,之后的教育生活里,将其抛弃在千里之外。
有时看到美景,想发一条逼格高的朋友圈,却只想到,“XX好美”四个字。翻了以前的朋友圈,越看越low,干脆设置三天可见,免得瞎了自己双眼。
在拿到这本《思维导图学古诗》时,一想到现在小朋友活得多幸福,我多年学古诗的痛苦场景跃然纸上,就差学楚国孙敬悬梁刺股了。
更扎心的是,付出与收获,出现了严重的失衡,目前除了3、4岁背的第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还能朗朗上口外,其他的早灰飞烟灭。
如果你和我一样,背过的诗歌很容易就忘了,也不希望孩子踏上曾经的痛苦背诵旅程,花几分钟了解这本《思维导图学古诗》吧。
无论你是学渣父母,语文功底一般,还是苦于找不到方法,让孩子喜欢上古诗词,那这本书会是一颗似糖一样甜的敲门砖。
想要虏获天生色彩敏感的孩童,少不了丰富色彩的加持。
而在我们传统印象下,需要背诵的古诗词,总与白字黑字、严肃联系在一起。书中每一首诗歌,以思维导图的表现形式出现,能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同时,以诙谐的绘画形象,快速与孩子建立信任感,让孩子不再抗拒背诗。
而且,这不是用来【玩】的书,而是能让我们学以致用的书籍。
每一首诗歌包含4方面:诗词赏析、诗词趣记、知识链接、实践运用,由浅入深,一步步加深孩子对诗歌的印象与理解能力,不止于课本,而是与日常生活产生联动性,让小朋友真正懂得一首诗的美好,并运用起来。
比如唐代诗人贺知章写的《咏柳》,在【知识链接】这一部分,笔者写道,古文中“杨柳”的寓意,并解释了为什么古代文人送行时,总爱折一枝柳条的原因。
除了送别时折柳,笔者提到,人们在思念亲人、怀念故友时也会折柳寄情,张九龄就有一句诗,“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
在【实践运用】这一部分,会让小朋友发一个朋友圈。
早春的周日,你来到门前的河边散步,春风轻拂,杨柳依依,此景此景,让你不禁吟诵道: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当然也可以变成一篇200左右的小作文,在学以致用背诵古诗的同时,还能提升作文能力,对父母来说,有着不错的教育益处。
言语治疗师Siyang曾分享过他小时候背诗的经历:
记得小时候背“鹅鹅鹅……”这首诗的时候,我只是能把“鹅”这个字和图片上的动物对应上,其他什么“曲项”、“红掌”、“清波”这些我都毫无概念,大了几岁后才知道究竟是什么。大量研究表明,孩子更倾向学会那些在生活中经常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名称,比如“苹果”、“汽车”、“月亮”等等。词汇能够展开的体验和联系越多,孩子更容易记住。
这也是本书思维导图的亮点之一,针对每首诗的展开、联系与体验,激发孩子的兴趣,放飞孩子的想象。
对于一些平常生活里较难见到的事物,爸爸妈妈也可以借助网络视频、VR实景体验等等技术,帮助孩子加深记忆点。
而思维导图,就是将思维可视化,其类似神经元的结构,更直观地展现大脑中的信息,是一种高效的思维工具。在作图时使用线条、颜色、符号、词汇和图像,充分开发人的左右脑,培养创新思维。
思维导图的创始人--东尼·博赞,也力荐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思维导图,他说,
思维脑图是极大的利用大脑的结构,把我们左右脑的十几种功能,集合在这样一种工具上。且这个工具非常容易掌握,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沟通、创造、记忆。针对小学生注意力短的特点,想要保持对古诗的兴趣,家长们需要不断满足其好奇心,激发创意,释放想法,思维导图是一个极好的方法。
千万不要以为本书作者的思维导图,只是为了美观和好玩。
首先,它是由重点到次重点的等级式发展结构,所以作者标注的一二三四,也有助于我们快速掌握其中表达的讯息。再者,丰富多彩的颜色、图形、符号和空间想象等等,刺激我们的创造,也会刺激孩童的好奇心。最后,在这种轻松愉悦的形式中,父母再加以引导,让孩童对导图的核心词,展开联想,努力让其说、画、听、写相结合,让他们参与其中,获得体验,表达自己,还能拉近两代人的亲密关系。即使这是一本小学生读物,我仍然想把它安利给被九年义务教育毒害的同龄人们。在残酷的就业环境里拼杀一天,回到安静的家,随手翻开一页,仔细认真地读一首诗,也能治愈心情。
我是@二狗和奶牛,如果喜欢我的书评,记得点个【有用】哦,哈哈哈哈。
《思维导图学古诗 山水田园》读后感(五):当古诗遇上思维导图,开启大脑潜能,再不怕孩子记不住古诗了
一提起为什么要读古诗,就总会想到网上看到的那些段子。
同样是看到夕阳,别人说“夕阳薰细草,江色映疏帘”,你只会说“啊,真tm好看”,如果你是上层的大佬,你喜欢和哪种人打交道?
不知道大家读书时是怎么学古诗的,想当年我们老师教古诗,就是把每句话中的生字、生词先教一遍,再把每句话的意思给我们解释一遍,接下来就是理解并背诵全文。
好好的一首古诗被大卸八块,拆得七零八落,毫无美感,对于古诗的背景,也只限于书上附加的那几句话,至于你想了解的其他内容?不好意思,考试不考,你自己上网查去吧。
这样死记硬背下来的古诗,自然不会给我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在高考中完成了它的使命后,就从我的脑海中悄悄溜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
因此,最近看到一套特别有趣的《思维导图学古诗》图书,就毫不犹豫地下手了。
这是一套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全书一共三本,分别是《思维导图学古诗·四季风光》篇、《思维导图学古诗·山水田园》篇、《思维导图学古诗·记事抒怀》篇,把每一首古诗都化作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孩子们可以在图画中发现古诗的美,同时也能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导,明白古诗背后的意象组合之美、语言组织之妙。
说起思维导图这个东西,最近几年还是挺火的,不清楚大家是什么时候接触思维导图的,对我来说,第一次接触思维导图,应该是在十几年前,我还在读高中的时候。
当时我们的班主任,也是我们的化学老师,总是会推荐我们在复习化学时,先把最主要的知识用树状图的形式写出来,然后再一点点儿的往里面补充具体知识点。
当时由于年纪小,并不理解这种方法的好处,只觉得新奇。现在想来,其实班主任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在教我们使用思维导图来辅助记忆了。
那到底什么是思维导图呢?
思维导图,英文为The Mind Map,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有效,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思维工具,由英国的东尼·博赞创建,东尼·博赞因此又被称为大脑先生。
《思维导图学古诗》的作者汪志鹏,是思维导图创始人东尼·博赞亲传弟子,东尼·博赞授权认证讲师。另一名作者汪静,则是博赞思维导图官方认证管理师、小学语文优秀教师。
那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有什么优点呢?在讲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看看图像记忆。
图像记忆,是记忆法的一种,采用图像的方法帮助记忆。
我们的头脑是以实在的物体的形像来运作的。举个例子,当我提到一个东西,比如说“苹果”的时候,脑海中的第一反应,应该是一个苹果的形象,接下来才是苹果的一些属性,比如颜色、形状、气味等。
图像记忆法是目前最合乎人类的大脑运作模式的记忆法,与传统的声音刺激记忆相比效率提高了3-10倍。而结合思维导图、快速阅读及其它方法,更是能达到轻松高效记忆文章的效果,但关键是图像必须精简、夸张、生动有趣。
而思维导图则主要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就拿《思维导图学古诗》这套书来说,书中通过图画的引导,开启孩子们的想象,使孩子能在脑中很容易地将诗句再现。可以说,通过思维导图,孩子们既理解了古诗的诗意,又洞悉了古诗创作的路径,同时又很自然地将古诗深深地印刻在脑子里。
当有一天,某些意象再次映入孩子们的眼帘,或者当他们的想象中略过类似的意象,甚至当他们面对某些情景时,曾经学过的古诗便能脱口而出,真正把古诗变成自己的财富。
《思维导图学古诗》这套书,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对部编版教材中规定小学生必背的80首古诗词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书中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诗词赏析,为孩子们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手法,带领孩子领略诗词意境,感受诗词之美。
接着是诗词趣记,把每一首诗都变成一幅意境优美的画,让记忆更有趣、更快速。
大人们长久不背古诗,就会忘记古诗的内容,而孩子们长期背诵古诗,则难免会张冠李戴,出现串诗的现象。
现在有了这样一幅幅艳丽逼真的图画,相信孩子在背诵古诗时,串诗的情况一定会减少很多。
然后是知识链接,用思维导图呈现古诗相关知识,让认知延伸到古诗之外。
看到这里,就不由自主地想起来最近几年很火的“大语文”这个概念。
以前我们在上语文课时,就像在看老师切猪肉一样,把文章或是诗词拆成一块一块,一个字(词)一个字(词),给你解释下每个部分、每个字(词)的意思,然后把整篇文章/古诗串起来,了解下大概意思,这就算学完了。
由窦昕开创的大语文课堂则完全不一样,窦昕推崇的教育理念是“知人论世”,只有了解其人其事其书,重视作者的时代背景和生平经历,才能把一部名作读透,才能学好语文。
大语文的教学理念改变了许多同学觉得语文课枯燥的印象,使他们焕发出了对语文前所未有的学习热情。
在了解了众多文人的生平之后,同学们对他们的作品认识更加深刻,语文成绩显著提高,同时,这个学习过程,也对大家的人生产生了更长久和更有益的影响。
《思维导图学古诗》这套书也采取了类似的方法,向孩子介绍诗人的生平、写诗的背景,使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这样效果才会更好。
就比如王维吧,以前我总记不住王维的外号是“诗佛”,会和其他诗鬼啊什么的搞混。直到在《思维导图学古诗·山水田园》篇中看到这句话,“王维精通佛学,有‘诗佛’之称,他的名和字取自佛教的《维摩诘经》”,这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叫他“诗佛”,并且总算是真正记住了他的外号。
最后是实战运用,常见古诗考题演练,学以致用。预留思维导图绘制模板,训练专注力和思维力,享受学习的乐趣。
古诗简短优美,对仗工整,意蕴绵长,读来朗朗上口,有的状物浅显易懂,有的汇景意境优美而深远,有的抒情寓意深刻。
一位智者曾经说过:“一个人是他读过的所有书的总和。”古诗,不能帮你解决问题,也没法让你学到什么具体的技能,但却能影响你的气质形象,最关键是影响你的谈吐,让你的表达方式更优雅、更丰满。
我们让孩子从小读古诗,不仅是希望孩子能在考试中拿高分,更是希望能为他们以后的人生打上一层明亮的底色,温暖他们的整个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