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学古诗 四季风光》是一本由汪志鹏 汪静 / 编著著作,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1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思维导图学古诗 四季风光》读后感(一):《思维导图学古诗:四季风光》——图像记忆古诗词,不混淆,不窜行,还可以学到一种梳理思维的好方法
古诗词是传统文化中的精粹,语言精练,朗朗上口,文字少,信息量大,古人的智慧着实让人赞叹。
有赖于我们古代诗人群体之大、创作力之强、经典作品之多,因为古诗比较押韵,如果韵脚相同,我们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可能一不小心就把这首诗里的经典词句“张冠李戴”到了另外一首诗词里,或者同一首诗词里面的这一句窜行到了另外一句。这样的问题我们自己可能都遇到过不少,同样的问题也在我们的孩子身上继续上演。
自从思维导图进入我们的视野之后,很多人都发现这个工具实在是太好用了,可以有效地梳理我们的想法,思路清晰了,记忆力也变强了,于是思维导图工具的触角也慢慢地向更多领域延伸。
《思维导图学古诗:四季风光》这本书也是这种趋势下的一个有益的尝试。《思维导图学古诗》这套书是由思维导图创始人东尼·博赞亲传弟子、连续三届世界思维导图比赛的裁判和裁判长汪志鹏和博赞思维导图官方认证管理师、小学语文优秀教师汪静共同编著的,总共三本,分别是记事抒怀、山水田园、四季风光,将小学生必背的80首古诗词以漂亮的思维导图解构分析,重要知识点全部涵盖进去了,精美有趣的图形演绎非常适合小学生理解记忆。
把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把课堂要求条理化是这套书非常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在《思维导图学古诗:四季风光》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全书的二十二篇古诗词都是在这一原则下进行编著的。
每篇古诗词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原文、赏析、趣记、知识链接和实战运用,每篇包含两到三个思维导图,第一个思维导图和赏析结合,主要展示了对应古诗词的记忆知识点,包含字词、诗意、内容、手法等,有的还会介绍作者、体裁,根据需要增减。第二个思维导图是对古诗词记忆的形象展示,从题目、作者到古诗词中的每一句都有对应的视觉形象,与之配套的还有趣记的解析,这种形象化的思维导图和趣记解析合在一起,让读者可以对思维导图创作者的意图一目了然,诗句都是从右上角开始,顺时针旋转,把全诗的每一句都标记出来,井然有序、条理分明。思维导图中的视觉形象都是和古诗词诗句一一对应的,看着就像是一幅优美的图画作品,看着图像背古诗或者背过之后再通过思维导图来记忆巩固,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第三幅思维导图对应的是知识链接,这一部分的内容比较宽泛,有的是介绍作者,比如《春晓》和《春夜喜雨》这两首诗都介绍了各自作者的生平和成就;有的是介绍诗歌体裁,比如《绝句(迟日江山丽)》和《渔歌子》分别介绍了绝句和词这两种体裁;有的是介绍诗词中的动物,比如《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介绍的河豚;有的介绍的是诗词中的物品,比如《村居》介绍的是风筝的简史,《江南春》是介绍的酒旗的相关知识;有的是介绍的诗派,比如《游园不值》介绍的是作者叶绍翁所属的江湖诗派;等等。内容非常丰富,可以大大扩展孩子们的视野,背诗之余还能掌握不少小知识,孩子们会觉得非常有趣。
这些根据相关内容再创作的思维导图成果让读者看起来非常赏心悦目,小朋友们或许会被这么有趣的方式深深吸引,忍不住自己尝试着画起来。有鉴于此,编者在创作的时候也有意加以引导,在实战运用环节鼓励孩子们通过观察、体会进行简短的分支填空,甚至和赏析对应的思维导图也会留下一些空白的分支,鼓励孩子们填写完善,这样的方式对孩子掌握学习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非常有帮助。
《思维导图学古诗 四季风光》读后感(二):思维导图学习法,看图学诗新方法
小时候背过的诗词好像比较不容易忘记:一方面是小时候每天朗读背诵所以记忆深刻;另一方面大概是因为那个时候的自己,脑海里的东西比较少,所以对于诗词总能记得更熟悉一些。
记忆最深刻的是六岁时候我参加的一场诗朗诵比赛,那天下着雨,父亲骑着自行车带着我,而我躲在雨衣里,看着地上的路变成向后延伸的直线。比赛的具体过程不记得了,但是我却记得站在表演台上的自己,手舞足蹈的朗诵了一首:“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思维导图学古诗》这一套书一共有三本,分别是四季风光、山水田园以及记事抒怀。通过总结不同的诗词的意境和内容,让孩子分门别类的学习,还是非常有针对性的。
四季风光这一本,又直接将所有的诗词根据季节的不同,归类到了一起。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拥有着不同的场景,我们也就能够从不同的诗词之中去接触不同的世界。
就像我6岁那年背诵的“绝句”,描述的便是春天的景色。用《思维导图学古诗》这本书里的赏析解释来看,“绝句”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却包含了动静结合、远近结合、声色结合等表现手法,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绚丽多彩,轻松活泼,表达了悠然自得的状态和喜悦的心情,画面感十足。
我想,也许正是因为“绝句”的这四句短短的诗句能够描绘出这么多的场景,所以我才能够在童年6岁的时候,将它背诵并且一直牢记在脑海之中吧。虽然小时候没有思维导图帮忙记住古诗词,但是母亲却会根据古诗词的含义将那一副又一副美好的图案,讲解给我听,让我满是幻想,充满期待。
《思维导图学古诗》四季风光篇里面,一共记录了13首春天的诗、6首夏天的诗、2首秋天的诗以及1首冬天的诗。我寻思着,大概是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缘故,所以对春天的诗词也就收录的格外的多了。
《春晓》、《春夜喜雨》、《绝句》、《江畔独步寻花》、《渔歌子》、《春日》……春天我们可以看到一切的奇迹发生,而这些从无到有的过程,便是诗人们最美好的向往的存在。春天到了,万物复苏了,所有的美好都在银装素裹之后出现了,多好啊……也许,这还代表着每一个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吧。
孩子识字不多,但是思维导图却是一个图片为主并且色彩丰富的世界。在中心思想的发展之下,结合诗词的句子去绘画出各个季节的景色,让已经接触了世界的孩子来看,幻想与现实相结合的情况下,看图说话的故事便发生了。
思维导图是诗词故事的核心,看图说话是孩子对世界的理解的发展,在父母的指导之下,再去把这两种思想融合在一起,我想通过思维导图学诗词的孩子的脑海里,肯定拥有了更加丰富的诗词世界。那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在这样的发展之下,也就变成了真正的张嘴就来了。
我们背诗词,除了最简单的死记硬背之外,最好的方法便是通过理解之后将词句印刻在自己的脑海之中。看过诗词大会里的各位选手之后,会发现他们对诗词拥有的态度,不仅仅是背诵,而是热爱。因为热爱,所以不论何时何地,都会想去接触和触碰诗词,因此才会将如此多的诗词记在自己的脑海之中。
诗词大会里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大叔,作为一个外卖员他的生活其实是很忙碌的。这样的一个人,却能够时时刻刻的找到空隙的时间去读诗背诗,也正是如此利用时间累积下来的诗词量,让他站在了诗词大会的舞台之上。
热爱,简单的两个字,却需要从最初的接触开始产生兴趣,然后才能变为热爱。如果让孩子们读诗背诗,只是机械的读诗背诗,我想这热爱是不太可能产生的,否则茫茫人海之中一眼望过去,又怎么会有那么多沉迷于手机网络的人,而不是安静的选择看一本书,读一首诗呢?
《思维导图学古诗》,除了是孩子学诗词的启蒙之外,还是让孩子对诗词产生兴趣的开端,让孩子对诗词热爱的开始。
思维导图,能够让我们的大脑开阔,思路丰富;图文结合,能够让我们看书的时候不觉得枯燥;色彩丰富能够让我们一眼记住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拼音标记让我们读明白那些可能会读错音的多音字。
从趣记里,我们能够知道这首诗是诗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所作,还能明白在当时的世界里,大自然的情景又是一副怎样的诗情画意。通过知识链接,我们看见了诗人的生平,了解了他们的喜怒哀乐;而实战运用更是让我们将自己所学所记的诗词,再一次的巩固。
《思维导图学古诗》,小学生必备的古诗词之书,简单易懂又形式丰富,在我看来却是所有人都能够去读的一套书。让古诗活起来,让思维看得见,也许读完这些诗词,总有一天我们也会登上诗词大会的舞台,用更多的诗词量来证明自己对诗词的热爱。
《思维导图学古诗 四季风光》读后感(三):诗里看画,画中品诗,左右脑齐动的孩子到底有多牛?
01.小姐姐的制胜法宝 “西塞山前……” “我想起来了,有一只白鹭鸟在飞!” “桃花流水……” “哦哦,那水流啊流啊就流到一条特别肥的鳜鱼……” 最近,我家三岁半的小姐姐迷上了背古诗词,常常和我聊着聊着就冷不丁地跑出一句诗的上半句,然后来考教我能不能答出来? 我岂能被这个三岁半的小屁孩给难倒?当然是随口就能对上,而且不要忘了,指导小姐姐背诵诗词的正是我这个老妈呢,我又怎么会钻进她的圈套里? 不过,小姐姐这一招用来对付我不管用,用来难倒他的小伙伴们那可是百试不爽。幼儿园里小姐姐和她的小伙伴们玩嗨了,总是出其不意地抛出一句诗的上半句,她的小伙伴们多半答不出来,小姐姐就开心地拍手哈哈笑。后来居然惹到一些小伙伴的家长跑来问我,小姐姐是怎么学的古诗呀?我们家的宝宝常常教了上句忘了下句。 02.好方法的学习如同打开了孩子的内驱力 我笑了,是呀,以前我家小姐姐学古诗词也是这样,虽然我们学习的时候特别认真,我一边教她认字,一边教她诵读,然后一边还把诗里的意境描述成一幅想象中的画面,讲述给小姐姐听,但她每次都听得云里雾里,过后还是很容易忘。 忘记了重新学习就会有一种挫折感,这种不良的反馈很容易就会打消小姐姐的学习积极性,她会认为古诗词的背诵实在太难了,一点好玩的感觉都找不到,不如去玩积木吧,或者去玩别的更有趣味的游戏。 我们都知道三四岁的小朋友,专注力大约只有十几分钟到20分钟左右,当他对一件事情不感兴趣的时候,连这十几分钟的专注力都达不到,那么继续强制学习就会感觉特别的吃力。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有些家长朋友会说,既然宝宝不喜欢,那就不学呗!这样做好不好呢?如果每次宝宝遇到一点困难,都不想办法去解决,而是一味的逃避,那么对于宝宝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他的抗挫折能力就会比普通的宝宝要低,也就意味着他在成长中遇到的风险要高得多。 所以千万不要小看宝宝成长中的每一件小事,它会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打下深刻的烙印。我的观点是,只要不是触及价值观道德等底线的事情,就应该鼓励孩子去完成,让他多一些机会去探索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另外,我们还要探讨一下为什么让宝宝学古诗词? 我们都知道,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里的一朵奇葩,是一块非常重要的内容。很多人从开始学话的那天起就开始背古诗,从“鹅鹅鹅”到“离离原上草”,从“天街小雨润如酥”到“不负长江万古流”,可以说,美妙的古诗,用她那优美的文字,严谨的韵律和格调,让我们品味到了一幅幅或清幽或缠绵或温暖的图景,让读诗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就变得高雅起来,所以说读诗不仅可以修身养性,也能让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 古诗词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初高中的应试中占有着极大的比重,甚至很多小学也已经把这一类作品作为重点来打磨。所以很多家庭里,让幼儿时期的小宝宝开始诵读诗文,就成了必修课。虽然古诗文大多讲究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小宝宝们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都太差,所以这时候如果借右脑的图像功能来加强与左脑的通力协作,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03.思维导图改变思维模式让学习事半功倍 这个时候就非常需要借助一款学习的工具,也可以说是介质——运用思维导图就是一个特别好的方法。 思维导图,英文名是the mind map,又叫心智导图,是一种用来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图形工具,非常的简单,但又非常的有效。 思维导图其实在当前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它的创始人是东尼•博赞,这个人真的非常了不起,他运用图片加文字的模式,把各种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这些关键部分之间运用图像或者颜色等加强记忆链接。这种方式充分的调动了左右脑的机能,即利用了左脑的阅读加思维的规律,又运用了右脑的图像加联想的功能,完美的将我们要记忆的东西像大脑神经元一样互相连接,加强记忆。 本书作者汪志鹏,正是思维导图创始人东尼•博赞的亲传弟子,也是思维导图实战派的发起人,是中国首届思维导图锦标赛副裁判长,还是第十一届世界思维导图全球总决赛执行裁判长,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牛的思维导图专家了。 和东尼•博赞比起来,特殊的地方在于他是中国人,非常了解中国古诗词文化。于是,汪志鹏结合自己从小背诵的古诗词,以及后来所学的思维导图,创出了这一套特别适合中小童学习的《思维导图学古诗》。 它的特点是: (一)诗词赏析:分析写作手法,领略诗词意境,感受诗词之美; (二)诗词趣记:把每一首诗都变成一幅意境优美的画,让记忆更有趣,更快速; (三)知识链接:用思维导图呈现古诗相关知识,让认知延伸到古诗之外; (四)实战运用:常见古诗考题演练,学以致用,预留思维导图绘制模板,训练专注力和思维力,享受学习的乐趣。 具体说起来也并不复杂,就是把一首诗拆解成几个部分: 一个部分主要是关于这首诗的鉴赏,包括诗意的表达、字词的学习、手法的运用、包含的内容等; 一个部分是拆解诗句的字义,结合图画的表达,让文字和图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更好地表达出诗句的含义; 还有一部分是对作者的延伸解读,比如他祖籍哪里,字什么,号什么,平时擅长哪种风格的写作等? 每学一首诗,都包括了这三个部分的三张思维导图,宝宝学的时候经过一张又一张图的叠加,最后再经过一张实战图的训练,印象自然会特别深刻,所以小姐姐能做到张口即来,优于她的小伙伴们,也就并不奇怪了。 最让我感兴趣的一点是,宝宝学习这种图文融合模式的思维导图一点都不嫌累,而且常常嚷着没学够,还要再学一会儿,这比之传统那种口口相授,一遍一遍教导她背诵的方法,效率不知高了多少,关键是孩子感兴趣了,才能真正地学进去,学进去才能得到成长,再然后,古诗词的传统韵味,才能真正地滋养到宝宝。 这个才是我们让宝宝学习的最终目的,所以我非常推荐《思维导图学古诗》这种方式,是因为它能让宝宝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而这种体验是无价的。
《思维导图学古诗 四季风光》读后感(四):通识教育背景下的古诗文学习,思维导图让学习效率事半功倍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人们学习的方式也变得更加灵活高效。就拿学习英语来说,现在的孩子,一定比以前我们那时候,学起来更容易。不仅仅是有声词典的普及,更因为英语环境的熏陶。
当英语学习不再成为一个难题,国学的热度却悄然间兴起。市面上各种各样的国学普及版本,就紧盯着小学生这一广大群体。他们读什么书,就决定了以后的国民将会有什么样的思想。
就连语文教材,这几年间,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部编版本语文教材的推广和使用,大家普遍感觉到,书里面的古诗文增多了。
于是,小学生的古诗文学习,就被提上了重要的日程。
小学生课业压力不大,且又处在记忆力的高峰期。这时候学过的古诗,那真的是扎扎实实一辈子都不会忘。
人生没有几个这样的年头,应该好好利用。而作为家长,完全可以找些配套的书籍,来辅助孩子背诵、理解。
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深感其中的不易。不仅仅是因为古诗离我们的年代相隔太久,更因为其中的一些情感,对于涉世未深的小学生来说,还不太容易深刻理解。
“少年不识愁滋味”,等到长大了,却“欲说还休”了。
怎样让古诗词的画面感,长久地留在孩子的脑海中,这成为了我一直在思索的一个难题。
直到后来,我读到了这样一套书,不禁为之一振,今天,一定要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这套书,便是《思维导图学古诗》。
这套书一共有三册,横开本,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来拆解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80首必背的古诗。
它们由汪静和汪志鹏共同编著,把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这80首必背的古诗,顺序全部打散,而以诗歌的内容来划分,大体分为:“四季风光”、“山水田园”和“记事抒怀”这三册。每一册,又按照特定的逻辑,分为不同的主题,比如“四季风光”的春、夏、秋、冬。比如:“记事抒怀”的送别、思想、爱国、明理等等。
这些诗歌,都图文并茂。配有多种形式的思维导图。
作为东尼·博赞这个思维导图大师的弟子,汪志鹏老师创新性地把思维导图和古诗词的背诵联结了起来。这使得我们的诗歌,背诵起来更容易,且更有画面感。不仅如此,他还很形象地把思维导图这种适合深度思考的发散性学习方法,不知不觉间融入到了孩子的日常思考当中。
这些,都是以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下面,我来具体说说,这套《思维导图学古诗》书籍的亮点。
3-1:生动有趣,又与教材紧密结合
很多家长,想要让孩子学习一些古诗词,却苦于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版本。殊不知版本这个问题先不纠结,能不能看进去、学进去才是关键。
对于小学生而言,自然是有图的,更贴近他们的心理。我今天说的这套《思维导图学古诗》就是这样一套特别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古诗的书籍。而且它选的所有古诗都出自于教材,只要一个孩子基本能够自主阅读的那一天,就可以开始学习这套书了。我认为,三年级开始就不错。
这些古诗,都配有拼音。这一点我之所以要提出来,是因为很多古诗书籍的选本,根本不考虑孩子的识字量,只觉得大人都认识,就没有注拼音的必要。但实际上,很多古诗句的读音,我们大人都常常误读。标识上拼音,就可以避免这一点。
再有,除了拼音,译文也有。但更有整首诗的一个结构分析,还是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关于诗歌的形式,我们以往是常常忽略的,但一旦重视起来,就会发现, 原来古人作诗,就跟现代人写作文是一样的,都要有感而发才行。只不过他们写的东西,我们可能不太熟悉罢了。
《思维导图学古诗》这套书,还配有赏析、趣记、知识链接、和实战运用等环节,极大地丰富了书籍的可读性和实用性。因为有趣,且是分主题来介绍的,所以,也好背。当孩子有了一定的诗词储备量,课堂上再学起这些古诗词,就会觉得很容易了。
3-2:思维导图,点亮思维火光
思维导图的形式,使诗歌更加形象化。不仅仅是诗歌的鉴赏部分有思维导图,就连作者和一些知识链接里面,也都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表达。
我平时就很喜欢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来帮助自己学习,但苦于自己的画工实在是太差,我的思维导图都是最简单的括号和线。《思维导图学古诗》里面,我尤其欣赏的,就是古诗“趣记”环节的思维导图,它简直可以说是背古诗的最佳辅助了。
我的学生跟我说,只要他们把古诗读几遍,意思顺下来,再看几眼“趣记”的图,就能马上把诗背下来。最神奇的是,背下来之后,还不容易忘!
这就是思维导图的魅力,它更让人容易记忆,是因为大脑在处理图像信息的时候,记忆会更深刻。不仅是学生,就连我,只用了一个中午的时间,所有诗歌都在我脑子里有了画面感。这是之前几十年学习从未有过的一种体验。因为印象深刻有画面感,所以不容易再出现背串了的现象。
久而久之,学生们也更喜欢这种思维导图了。他们有时候也会跟着书上的提示,在书籍的空白处,写一写、画一画。
这同样是一种输入与输出的互动。因为有互动,记忆也更深刻。
3-3:学练结合,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原来背古诗的时候,总是单纯地去想,怎么把古诗背下来。虽然古诗通常只有几十个字,但大脑总是处在宕机的状态。
然而,一旦我们了解,诗人和我们一样,也都有着悲欢离合的正常情绪,且在表达上,也都有着一定的规律,那么,我们也可以学着诗人的方式,用现代的方式来表达我们与之相同的情感。
《思维导图学古诗》有的时候会布置孩子们发一个图文并茂的朋友圈。这实质上,就是一篇小短文。就像古诗中的“绝句”,很多时候,都是诗人没想着写什么诗,但就自然而然写下的一些随笔。这样的形式,让我们知道,我们也可以像诗人一样,随时随地表达我们的情感。
诵读古诗的过程中,大脑流动的那种画面感,会逐渐让孩子培养成形象化的思维习惯,同时,孩子在自己创作的过程中,又会加入新鲜的想法,这样创造力又得到了激发。
这些环节的设置,在《思维导图学古诗》中,非常常见,但于我来说,却分外新鲜。想来孩子们也是一样,并没有把它当成艰巨的学习任务。这大概才是“快乐学习”最好的模式了吧。
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就注定了我们每个人都要拥有处理爆炸式信息的能力。在古诗文的挑选和学习方面,也很考验人。
对于刚刚接触古诗的小学生来说,《思维导图学古诗》是孩子学习上的好帮手,同时,思维导图的创新性学习方式,又有助于孩子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古诗的学习,不单单是那几十个字的简单翻译,它们更是一个个有血有肉作者的人生写照。所谓的通识教育,也就是要有一个大的教育格局,从人文背景出发,去体会那些最底层的知识和人类情感。
当学习和生活可以紧密相连,当孩子喜欢上学习我们中国的古代文化,那我们中国古代文化的营养,也终究会得到一个很好的继承。
那些诗句,不仅能培养孩子高贵的品格,更能滋养孩子生动的灵魂。
《思维导图学古诗》这套书籍的优秀,我不想赘述。但我真的觉得,这个时代的孩子,虽然自有他们的辛苦,但也更有他们的幸运。机会虽不均等,但我们可以创造很多学习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