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谁在引导我们消费 第一季》经典影评1000字
日期:2020-12-12 04:59:1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谁在引导我们消费 第一季》经典影评1000字

  《谁在引导我们消费 第一季》是一部由迈克尔·莱德福执导,Jacques Peretti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谁在引导我们消费 第一季》影评(一):2020疫情过后会出现报复性消费行为吗?

  2020年的这场疫情,让我在家呆了两个多月,目测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才会开学,很感谢这段时间让我有了复盘2019年的机会(虽然2020年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

回顾2019年的消费状况,发现自己有很多冲动消费行为,不过作为一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还不足两年的90后,我暂且先原谅一下自己吧

  《谁在引导我们消费 第一季》影评(二):三句话感想:

  1、在商言商,一切逐利!

  2、当代社会,商家主导思想传播(古时候,是宗教、政府),所以很多信息,无关事实真相,却会让我们恐慌焦虑。商家、广告公司、媒体电台、明星甚至一些权威、科学家、政府部门等,它们上下其手,共同演戏。

  3、商家不是在研发商品,而是在研究人类大脑(让你即时消费且不断消费上瘾)

  《谁在引导我们消费 第一季》影评(三):和消费主义的对抗

  影片小小的揭开了资本主义公司运作的面纱,通过计划报废,利用成人的恐惧心理,从小培养儿童的消费心理,将生产-产品-消费-报废的链条运作起来,让社会出现了物欲欣欣向荣的景象,从而达到一小群人,控制地球资源和社会的目的。

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初衷是为人们带来便利和快乐,分工协作,更好的解放生产力,发挥人的创造性,例如我们的高铁

  《谁在引导我们消费 第一季》影评(四):最后一集

  讲的是生产商如何将对象转向小孩,小孩子能够通过自己的欲望表达给父母,从而促使大人去做出购买决定!第二个讲的是如何,让大人像小孩一样渴望消费,讲到,其中一点就是利用科技的手段发明了信用卡制度以及电子支付,使得交付时的痛苦向未来推迟。

  所以如果是想要去控制自己消费的欲望,可以多去尝试建立现金支付系统,你就会感觉到支付的统统,就不会及时消费疯狂消费。

  《谁在引导我们消费 第一季》影评(五):观影笔记:无节制消费

  消费主义的核心是:新产品不断被淘汰。

  工厂企业不断生产造成生产过剩怎么办?引导消费者不断消费,赚取利润。早期通过两种方式:

一、被动消费。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计划报废,即人为地缩短产品的使用寿命。拿电灯泡

  《谁在引导我们消费 第一季》影评(六):套用哔哩哔哩的一段弹幕。

  第一集讲述了计划报废,从最开始的缩短电灯泡的寿命,到电子产品的迭代升级给你一个满足欲望的借口。第二集讲述了利用人性的弱点,死亡安全感,衰老,恐惧,虚荣等情绪,再兜售这些情绪的解药。第三集则讲述了,把消费者年龄拉到儿童段,影响儿童的消费习惯,并鼓励和引导成人心智低幼化。即刻满足,新兴的支付手段,更是让消费的过程简化,消费疼痛感降至最低。韭菜一茬接一茬,经济市场繁荣,可笑的是,我们是这个世界的制造者,又是消费者。营销时,希望利用所有手段,促进公司盈利。消费时,希望奥卡姆剃刀时刻提醒自己。

  《谁在引导我们消费 第一季》影评(七):一点想法

  1.大公司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利用把产品设置为计划报废来保证需求以赚取利润到如今引导消费者一次性消费文化,只追求最热最新,而不去想自己是否真的需要,不断购买不断抛弃,陷入了消费主义陷阱。 2.商家通过创造恐惧,利用消费者焦虑获利,比如宣传口臭的害处而创造了一个本不存在的漱口水市场,这种焦虑贩卖充斥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尤以健康为甚,需要时刻小心辨别。 3.利用信用卡等移动支付方式减少消费痛感,将消费行为游戏化,娱乐化,宣扬消费使人快乐。 一点想法:道理并不深奥,视角也稍显片面,但是对消费者来说是很有意义的纪录片,在考虑消费刺激需求创造经济增长这些宏观问题之前,学着捂好钱包别被欺骗吧,毕竟生活是你自己的。

  再:对主持人这种聪明人充满了羡慕

  《谁在引导我们消费 第一季》影评(八):商家宣传消费主义的方式

  核心:创造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

  商品计划报废:灯泡1000h

  手机做薄:维修赚钱

  美容/高糖饮料/良方/他汀类药物滥用/口臭概念→漱口水/抗衰老产品:植入恐惧,提供解决方法

  产品潜意识:suv“别惹我”(生存欲望→对危险的认知和恐惧。宽厚车型导致侧翻率反而增高)

  授权型连带:「大部分儿童」卡通玩具,媒介:电视机,通过儿童来影响成人消费,再通过宣传童心使成人行为趋近于儿童

  粘性游戏:网络虚拟宠物(尼奥宠物→摩尔庄园)←植入性广告商

  内在强化游戏:挑战→成功→多巴胺→循环

  游戏化营销:麦当劳刮奖纸片游戏

  即时/冲动消费推手:信用卡

  过度消费=浪费资源

  《谁在引导我们消费 第一季》影评(九):无节制消费的元凶

  第1集

  消费主义的核心是:新产品被不断抛弃。为了更好达到这一目的,商家会使用计划报废,即故意设计易于报废的产品,或是将商品的使用寿命刻意缩短,比如灯泡,打印机的墨盒等。所以,现在我们常常发现同样的产品,不如以前经用了,这便是商家增加用户消费的陷阱之一。

  营销会利用人们的虚荣心,让人们以为买了某样产品,就会跟上潮流。潮流不断变化,消费自然得不断增加。

  第2集

  商家会通过利用恐惧心理来刺激用户的消费,举个栗子,利用人们对衰老的恐惧,鼓励人们做面部的血清注射来抗衰老。

  那人们没有产品对应的恐惧,怎么办呢?很简单,制造恐惧。再举个栗子,以前人们没有漱口水的需求,李施德林品牌方就投放广告,说明口臭对生活的危害有多大,而解决方法就是使用他们的漱口水,于是漱口水的销量不断上升。

  《谁在引导我们消费 第一季》影评(十):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最近常常躺在地板上看柜子里那些被塞的满满的、摆放的乱七八糟的囤货——比如纸巾、洗发水、化妆品,大多数都是些随手就能买到的廉价东西。还有好几个柜子的衣服、被老妈形容是百脚蜈蚣也穿不完的鞋子,一些乱七八糟的有的价格不菲的包、书……我要这么多东西干什么?却还在不停的买买买!我的家就像是一个仓库,却没人来清仓处理。

  刚好这个时候看到了这部纪录片!让我理性思考一下自己的消费行为,原来自己只是一个被消费主义操纵的对象,一直被教育要成功要赚钱要拥有更多更好的商品,可是物欲没有节制,永远没有最好的!跟随着大家买买买,甚至都忘记了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停止无节制的消费,给自己质疑的时间,不管打折多诱人,先问问自己你需要吗?把家里的空间慢慢清理掉,填一些我想要的东西进去,比如家人的合影,比如?我居然都想不出来什么是我想要的,做了那么多储物空间,其实放的都是垃圾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谁在引导我们消费 第一季》经典影评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