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又见棕榈 又见棕榈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0-12-11 04:04: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又见棕榈 又见棕榈读后感100字

  《又见棕榈 又见棕榈》是一本由於梨华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30,页数:28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又见棕榈 又见棕榈》精选点评:

  ●好吧,其实我看的华夏出版社1996年 版

  ●达到目的之后发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的幻灭感,比未达到目的更让人感受到空虚和苍凉。

  ●失意懦弱老男人留学归国,略俗,不明白为什么名气这么大。

  ●不失为一本好的小说

  ●非常符合此刻苍老的心境 还有关于於梨华的童年记忆

  ●留学生值得一读,尤其文科

  ●想吃什么 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做 否则不要去想它 (¯﹃¯) 所以我要出门买牛腱了╭(╯ε╰)╮

  ●第一次看台湾出版繁体的书,第一次在美国的图书馆借中文的书,简单的文字,翻黄的纸。第一次借阅是半个世纪以前。

  ●2011-11

  ●无论选择离开还是留下,都无法不后悔

  《又见棕榈 又见棕榈》读后感(一):只为一颗不愿服输的心

  读最好的大学,然后去美国留学。这是八十年代台湾学生的目标,也是现在全体国人的求学目标,但是求学路上并不是像家书里面写的那样风光,同样也伴随着郁郁不得志与乡愁。也许会后悔当初不该选择这一条路,但是,我想再给次机会让他选择,他肯定也会选择去美国的吧,为了那颗不愿服输的心。

  《又见棕榈 又见棕榈》读后感(二):留下,还是离开?

  如果说"TO BE OR NOT TO BE"是伟大的哈姆雷特的困惑的话,那么书中哥哥的选择同样是痛苦的。

  他承受着家中的希望,留学美国,而且学起了新闻。对于一个非母语出身的中国人,辛苦可想而知。美国留给他的有痛苦:没有知音、没有爱人、没有金钱;但是同时带给他的还有自由、秩序、礼貌和对自我的认知... ...

  回到台湾,他想留下来,想凭着自己的所学,和尊敬的老师一起开门新的课程,服务家乡。可是,父亲的失望、未婚妻的不理解、周围朋友的不以为然都深深刺痛着他。而自己老师的不幸身故,更是在最后一刻给了他最大的打击。

  主人公身上的一切故事似乎都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echo。

  书中描写的去国生活中的寂寞;回到故乡的手足无措;政府对理科博士过分的赞誉和对文科博士的不屑,都让人感慨万分。

  《又见棕榈 又见棕榈》读后感(三):还好

  手机上看的书,断断续续,终于看完。打开之前完全不知道是什么,百度了一下才知道是台湾作家的书,1965年出版。所以书里描写的生活很陌生,属于台湾的陌生吧。大陆人,台湾客,台湾人,美国客,等等。身份认同颇为复杂,但那个年代的单一的政治意识形态起码没给他们太多质问和叛逆的空间。 还有很多细节的台湾生活描写,光是历史意义上,就值得一读。

  有趣的是那个年代,那个地方所烦恼的东西,和今天的烦恼无甚本质区别:留学,婚嫁,工作,理想。这些都交织在我们的生活中,总要面对,总有一天要选择。

  书的结尾有的让我失望,想起了《毕业生》,起码电影还有个调,知道大概会发生什么,知道导演的意图,我真的不知道小说的结尾要发生什么,连个方向都没有!

  《又见棕榈 又见棕榈》读后感(四):闲叨

  这本书家里很多年了,每次看都会被拉进书里那种年代台湾的氛围,男主的心态、调调,非常受影响,每次看完抬起头都觉得恍恍惚惚,不知道哪里是真实的生活。

  看过的正经的文艺的小说不多,不正经的看很多。这本书故事性不强,不像很多小说那么跌宕起伏,但是我看过的非常多情节精彩的小说都没有留下印象,而像这本这样的小说,反而一直有印象。但并不是说它没有情节,只是比较平实?

  不知道怎么形容,是特殊的情怀?气氛?类似的小说或者说书,我脑子里大概只有4个,一本忘记名字了,不知名作者,偏小资的调调,但是不是秀小资,也是很有气氛;一本是《岛》郭敬明主编,很多作者不长的小说放在一本里,每次一看就觉得青春的感觉扑面来;另一个是一篇短篇的科幻小说,未来一个腿瘸的穷少女让几百年前的少年种草药留给她治病的故事。不是三毛、张爱玲、安妮宝贝。

  瞎叨完,就是这样一本书,觉得很适合在家躺着晒太阳看风景的时候看。

  《又见棕榈 又见棕榈》读后感(五):寸寸落寞作苍凉

  每一寸的落寞,都化了层层的苍凉。桃红配葱绿,那是张爱玲式的;在这里,说不上为什么,仅是一个人,一种思绪,一个无家可依的状态,便是满斗室的苍老,藏在眼里,长在心里,长成年久不易洗掉的厚垢,透着倚老卖老却又实在无奈的苦楚。

  “一个人要感到一点苍凉,才能体会出人生?”亦或答案如是“跨过一条线,人可以在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里”我不喜欢这种略带搪塞的理由,但能理解那种似假亦真的苍老。由女人写男人,多了些细腻与三反四复,看着总不够利索,但也不是说女人写的不好,只是少了份干脆的无畏罢了,也或许天磊就是这样的男人。

  只觉得四个女人都别有看头,或许是我的无聊的考证,读着读着,“眉立”似“美丽”,“意珊”如“衣衫”,“佳利”即“佳丽”。最近在读关于女性的文字,不由地想这真是可着再传统世俗不过的一个男人而来的三个女人罢,即使变了三个场景三段时空,初恋却不可得的美丽,情人依恋却无责贷的轻松,上得庭堂的衣衫之妻,此刻都得以满足再现。只是一切都泡在苍凉的汁浆里,浸在寻根的皇然也迷蒙里,分不清彼与此,幻或真。只道满纸的寂寞,难捱的苦涩与流逝的年华,在最美的时光里犯了一个错误的交易,如是反复。天美自是不用多说,坦诚的手足之谊,我有深切的体会,这真是上天的厚赐。

  读完了又不免撇下嘴,或是为了它折衷式的偏差遗憾,或是为了本就该简化如此却无端杂错的不屑。当然,也许这点负面的情绪也只是恐极其一语成谶的可能,也或许,只是我暂时无从经历。

  但不得不承认,作者的文才自是不错的,是自己喜欢的类型。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又见棕榈 又见棕榈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