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北欧神话ABC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0-12-11 02:03:5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北欧神话ABC读后感摘抄

  《北欧神话ABC》是一本由方璧(茅盾)著作,上海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40元,页数:187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北欧神话ABC》精选点评:

  ●入门级好书

  ●信息量非常大,虽然因为基督教的缘故失却了很多东西,但留下的这些仍令后辈受益良多,正经的半正经的不正经的文艺工作者随便扒拉扒拉改编改编就能搞出好东西来。

  ●读后感,愚蠢的人类,哈哈

  ●临行前恶补功课,发现了好多魔戒和冰火的影子。诸神的黄昏真是…所以锤基到了第三部一定悲剧啊……

  ●自己打印了了一本OTZ

  ●神话果然无所不能…洛基蠢萌蠢萌的Orz

  ●作者茅盾,这本神话扫盲书写的比他的小说好多了。那个时代白话文很稚嫩,经常用力过头,用来写小说很少能通过时间考验,但是用在戏剧神话就好得多,郑振铎写的《希腊罗马神话中的爱情故事》我也很喜欢。

  ●写得不错,条分缕析,值得一读。

  ●虽然民国的影印本用词不是很习惯,但是内容很严谨且完整,不仅有神话传说,还对其进行解释,人物译名都附了原文,书后还有参考文献,作为一本北欧神话普及读物来说很不错。

  ●神话的存在就是要制造一套意义秩序赋予这个世界,北欧神话比较特别的地方在于它的结局——诸神的黄昏。善恶决战的最后,诸神和巨人族一同毁灭,悲壮凄美而又充满诗意。这又是北欧人基本的思想和世界观:神由不可见亦不知所以来的力产生,但有生必有死,神也不例外;死亡,便是经由肉体的毁灭而达到精神的永存;万事万物,即使神也是善恶杂沓的混合体。 神是自然山川之人格化,神永远都在做着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或许北欧神话是和现实映照最为接近的一种,它给以这个世界意义,但世界是善恶杂沓的。有光明之神,就有黑暗之神,世界的背后也永远都有一头芬利尔狼在不停追赶着它。

  《北欧神话ABC》读后感(一):北欧神话类入门书

  虽说入门,其实这本书还是涵盖了北欧神话的方方面面;然而,正如书中所说,作为历史类,“北欧神话已经不能反映原是北欧人的信仰、习惯和意识形态”了,只是在文学上,依然还是重要材料。

  整本书不超过200页,20多个故事短小精炼,方便阅读;每篇基本只围绕一个神的故事展开,容易区分。只是神话中的人名,记起来及其痛苦。

  《北欧神话ABC》读后感(二):北欧神话里人物名字用的是什么语言???所象征的事物为何跟英语如此相似

  北欧神话里人物的名字用的是什么语言???他们所象征的事物为何更英语如此的相似,是斯堪的纳维亚语言吗???

  刚读第一章创造万物的时候,书中讲到 托起四方的侏儒(矮人) 分别为 诺德里(Nordri,北)、苏德里(Sudri,南)、奥斯特里(Austri,东)、威斯特里(Westri,西)

  跟英语中的north south east west 极其的相似

  还有一处 驾着太阳和月亮的马车的两位驭者,男的名叫玛尼(Mani,月亮),女的名叫苏尔(Sol,太阳)

  太神奇了 真不敢相信十几个世纪之前世界上不同地区语言居然会如此的相似

  《北欧神话ABC》读后感(三):原来啊

  这本书是在KINDLIE上的,断续读了三个月了。

  以前看过复仇者联盟就听儿子在那里澄清:雷神和洛基不是兄弟。他一直对神话有兴趣,就到处找了这本书。说:原来放壁是茅盾,茅盾你知道吗?看过吗?我好像只看过茅盾的几个中篇,和中学学过他写水浒的一篇,小说已经忘记了,那篇分析文章写得真好。当然茅盾大名肯定知道的。至于小孩知道多少就不清楚了。他兴冲冲早早看完,推荐我看,还特别补充,有人帮助编辑过了。不完全是1929年的小册子了。

  于是我就断续的看,因为以前读过一本北欧神话故事的少年版,对这些人名不陌生,看着也有趣,而且复联满处是,真普及概念。当然越读书越和他们的形象离得越远。不过不妨碍我急需看复联们哈。

  想起魔戒也受北欧神话影响,所以即使那些名字不管多乱也得坚持啊。还有一,直听说的尼格龙根的指环也从这里出来,哎呀呀还真是普及呢。读过一遍,还有几章重读,大体是明白这些神的作为,只是北欧的神太悲剧了,有生有死,诸神的黄昏一定到来太伤心了。诸神善与恶,只是没想到洛基这么恶,我还一直满喜欢他来着,当然是抖森的洛基。雷神真的有点二哈,对必来的灾难也无能为力。唉。

  这些神的故事有些很好玩,也是寄托了人们的希望人们的心思吧。

  《北欧神话ABC》读后感(四):The Lost Sagas and the Lost Memory

  大学的时候读过整本的北欧神话,想是自己自18岁之后记忆力就大不如前,如今能想起的就只有奥丁、射杀了巴德尔的槲寄生以及诸神黄昏的末日混战,还有比美狄亚更加决绝、在烈焰中与阿提利同归于尽的古德露恩。更糟糕的是,我可能把Beowulf和尼伯龙根指环的故事都记串了,谁喝了龙血谁泡了龙血什么的……饶了我吧……

  所以趁着生日放假,顺手拖了本沈雁冰的小册子温习一下。北欧九个月的寒冬确实让诸神呈现出与希腊诸神大不相同的冷峻,宙斯下凡都是寻花问柳,而奥丁偶来人间几次竟会被严刑逼问……不过,这也赋予了北欧的女神格外多的阳刚气质。希腊的女神里只有雅典娜身披盔甲,可是奥丁的瓦尔基莉和爱神芙蕾雅都是武士装扮。女神在北欧神话里的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冥界的主人是洛基的女儿赫尔,也就是英文Hell的词源;预言家都是女人;掌管青春和命运的都是女神这点倒是与很多其他神话相同。

  故事比较多的应该就是在美漫里出现颇多的托尔和洛基,大名鼎鼎的拿锤子的雷神和恶作剧之神。洛基虽然长得年轻俊美,可论辈分可是与奥丁相当,也有的说奥丁诞生之前就有洛基,而最后洛基逐渐堕落被诸神逐出阿萨加德,同时也加速了诸神黄昏的到来,让人既无法感到同情,也体会不到恶行受到惩罚的快感,惩罚洛基或者也只是代表了神族的没落而已。

  托尔和洛基总是结伴而行,因而被今天的人们称为好基友也是不过分,最狗血的部分还是托尔扮成芙蕾雅去当巨人盖尔罗德的妻子,洛基也穿上女装充当侍女。很好奇这么狗血的一段我当年居然看过以后会忘掉。之后托尔最后竟与洛基的儿子巨蛇尤蒙刚德同归于尽,搞得这对CP也太惨烈了一点。

  《北欧神话ABC》读后感(五):冰火九重天

  因為和基友去看了《錘哥2》,對北歐神話有了興趣,回家就wiki了一下,覺得不夠,就看了文后的參考文獻,其中就有這本書。

  茅盾先生的書我以前就看過《子夜》、蝕三部曲,甚至還沒有完全讀完;文章也只是讀了《白楊禮讚》少數幾篇。從先生的經歷看,先生只去過日本,再根據他舉的參考用書來看,我推測先生主要根據的材料應該是英文和日文的二手資料,而沒有直接運用原典。書中的一些觀點到現在看來的有許多錯誤的(如認為北歐人種是從亞洲中部移居過去的),但83年過去了,國內似乎還沒有出現一本關於北歐神話的入門書可以超過它。一方面是國人不重視,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國內神話學的研究一哭。

  我印象中的北歐——斯堪的那維亞半島是一個峽灣遍佈,風雪持續近半年的地方。再就是或多或少的一些維京海盜的傳奇故事。伯格曼的鏡頭里的瑞典又是那麼的陰鬱。

  對於這個誕生過林奈、諾貝爾的地方,我一直很陌生。看過這本書以後我發現很多我們生活中的元素也有北歐神話的成份在,如英語星期的命名,復活節等。

  書的整體結構就是先概要地介紹北歐諸神與巨人的故事,然後再分別介紹主要的神祇與英雄。北歐的諸神是優美、青春、高尚的,但他們依然和人一樣不是完美的。他們的身上有著巨人的血液,他們是雜種。他們代表著善與美,他們中間也有惡的存在——Loki。所以北歐神話更多地有了像諸神的黃昏這樣悲壯的成份。

  冰與火,夏與冬,南風與北風,陽光與大地,這些是貫穿于北歐神話的主題。諸神之間的戀愛不僅與簡單的情慾有關,更深的是冰與火的結合,陽與陰的交融。要不是這樣神也不會與邪惡醜陋的巨人結合了。洛基與安格爾伯達結合,生出了毀滅諸神的芬里爾狼、世界之蛇尤蒙岡德和死亡女神赫爾。

  北歐人勇敢好鬥的品性,對情愛的開放在諸神的身上都有體現。北歐人渴望戰死沙場,而不是死在自己的床上,這樣就可以被神揀選上天享受英雄的榮耀,女神與男神之間,諸神與巨人之間的肉體關係十分複雜,幾乎每個都有一定的關係。愛神幾乎和每個男神都有過關係,簡直人儘可夫。

  這是一段極具隱喻的故事,故事反映了北歐人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態度。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北欧神话ABC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