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是一本由刘和平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75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明王朝1566》精选点评:
●小说演绎没有硝烟的政治斗争战场。现实政治复杂无比,忠奸善恶也并不那么泾渭分明,正义公道感人动人,但是现实当中的事务也需要有人处理,各方的利益诉求也要有人能够出来平衡周旋。有收尾不力的情况,名曰“倒严”,即没有总结严之奸恶,也没有见到嘉靖心态上的转移。徐阶与高拱张居正的辈分关系也没有处理得当。嘉靖貌似疏懒其实精明无比,有雄主之才却无雄主之志。海瑞千古廉吏,德胜于才,偏执的个性留名史册可以,担当社稷大任则万万不可,书中塑造海瑞多有偏向,似乎与史实不符,也与其个性多有冲突,后来万历新政,其几乎没有参与,现实政治与理想政治本就差异极大,能对之有清醒认识者,张居正也!杀放海瑞处理得颇具戏剧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刻画出万历的老辣心机。帝王心术深不可测,排兵布局其实局中人能揣测得了的?严嵩大奸却做不到大恶。
●王润莲妥帖通透之余,还有耿直仗义。吕芳老成能谋,但无奸恶之心。黄锦憨直纯厚,沈一石孤高拧巴。写绝了。
●很好看,前半部倒严嵩,后半部捧海瑞,通篇讲的其实都是经济。内阁开会总是惊心动魄。
●不错的故事,只是我到最后还是有些反感海瑞。。
●1、中国传统社会的运行机制:家天下造就的中央集权官僚体系,黄炎培周期律是它的最终宿命。2、人无所求品自高,有所求则必有所弱点:求权求财求名求命。3、皇权:中央集权官僚体系的顶层,独裁控制一切权力,凌驾一切之上,视整个天下为个人私产。4、权臣:皇权打手,为皇权遮风挡雨。为了稳固自身权力地位,无限揣摩迎合上意,满足皇权个人私欲;同时也要结党以对抗清流,为了吸引人加入并控制之,则必须纵容下属营私,当营私失去控制时则是灭亡之时。5、清流:作为皇权打手的对手而存在,可清者并不清。6、司礼监:代表皇权,在权臣与清流之间平衡7、海瑞:几乎是以个人之力对抗整个中央集权官僚体系8、海妻、齐妻:连个名字都没有,当然芸娘也只是个艺名而已9、天下苍生:最多的人受最多的苦,可从来都不会被正眼看一下,只是作为数字而存在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对着电视剧看《大明王朝》的剧本,是我学习写剧本的真正开始。
●这本书 把海瑞的价值提的过高。 而我觉得 所有这些人里面 最牛逼的是徐阶。是徐阶。
●原来刘和平大佬的书,都是直接拿剧本改改就出,十分的恃才行凶。写人心,写手段,写进退,写朝局,写铮铮铁骨,写良相佞臣,写“先做人再做事”,无出其右。世事皆洞明,人情具练达,处处是智商情商双重碾压。台词特别好,大段大段都忍不住念出声来,细节也好,在这里读懂中国。人物稍刻板,但千人千面
●作为电视剧本的确痛快,小说真心中二到爆——感觉就像有个画外音无时无刻提醒你“他们都多牛逼,你这么想/做傻逼了吧”,呵呵
《大明王朝1566》读后感(一):豁然开朗
office政治一直在头疼,也找了很多书籍来学习。但是这本书开完后,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可能是这本书的描写太细腻——皇帝和大臣之间的尔虞我诈,想做好事又怕事又得做事的多重挣扎。和我们的生活很像。
书很厚,如同沉甸甸的历史往事
《大明王朝1566》读后感(二):李时珍,海瑞有失偏颇
总体很好,很值得学习
李时珍并没有如此高的医术,本草纲目不是中医临床的贡献,古代的御医一般没有这样参与政治的
海瑞写的像个圣人,太鲜明
嘉靖对道教的信仰与政治的关系没有讲的很明白
汉文帝与嘉靖的对比,是个很好反应点,这里讲的很好,汉文帝无为而治
《大明王朝1566》读后感(三):王静乐
以前的同事特别喜欢这部电视剧,终于看完了收获特别多,谢谢王静乐。。。。。。。。。。。。。。。。。。。。。。。。。。。。。。。。。。。。。。。。。。。。。。。。。。。。。。。。。。。。。。。。。。。。。。。。。。。。。。。。。。。。。。。。。。。。。。。。。。。。。。。。。。。。。。。。。。。。。。。。。。。。。。。。
《大明王朝1566》读后感(四):好看的书熬夜也要看完啊
一口气读完的小说,非常精彩。讲到胡宗宪决定彻底剿清倭寇带病还乡、讲到海瑞的上表书、讲到李时珍即使远离官场依旧记挂嘉靖的病情、讲到严嵩为奸臣之首依然有顾全大局,深明大义的时候、讲到徐阶一心为国难免瞻前顾后、讲到嘉靖即使气极为了江山社稷依然赦免了海瑞...很多情节都很让人感动...每个人物都很鲜活,不论好坏都有自己的功过对错。
《大明王朝1566》读后感(五):大明1566是部好戏
好戏,收视率不一定高。如果《走向共和》在为李鸿章平反,《大明1566》大概就是要为严嵩平反了。所以还是那句话,历史无真相。真相鬼知道是个什么东西。想知道真相的想法真可笑。
中国人认真起来很厉害,不知能坚持多久,不知能带动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