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最远的旅行,是从自己的身体到自己的心的读后感大全
日期:2020-11-04 04:41: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最远的旅行,是从自己的身体到自己的心的读后感大全

  《最远的旅行,是从自己的身体到自己的心》是一本由王臣著作,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2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远的旅行,是从自己的身体到自己的心》精选点评:

  ●更像是一个人的拉萨的攻略,加上了作者最具汉语文字美感的细腻,在我看来,一开始的文字着实优美,但后来不免有些凑字数,长了很多知识,关于拉萨,关于寺庙,关于地理。。。想着作者一定是一个内心及其柔软的男人。早几年的我看到这样的文章一定会受不了小清新的风格,这些年大概是年纪大了,竟也开始欣赏与品位。不错的一本书。

  ●看到豆瓣上面列出的序,读了觉得不错,于是买了书。然后就发现被坑了,感情全书写得最好的部分就是序。就如同你看了一个电影的预告片觉得不错,然后花了几十大洋进了电影院,两小时之后发现自己完全被坑了的感觉一样。 整本书一句话讲就是刚失恋不久的作者去了趟拉萨(说是西藏,其实也就是在差不多120万平方公里的地方逛了一个城市。),在城里想要同几个女孩子发生艳遇却不能的故事(最后还有一男同也搅合进来)。我不是反对写点游记写点风流啊啥的,但是作者叙述的口气也太端着装着了。每看完一段,就相对作者来一句:“说人话!” 从遣词造句上看,估计王先生读了不少红楼梦,但是写出来的感觉就是十六岁的高中少女。估计又是本人买书失败的故事之一了吧。下次汲取教训。

  ●我们仿佛都是上辈子西藏转经的僧人,这辈子对西藏无尽的热爱。

  ●关于西藏 关于时间 关于人生 关于爱

  ●一生要去一次拉萨。“我喜欢你是寂静的,好像你已经远去。你听起来像在悲叹,一只如鸽悲鸣的蝴蝶。”

  ●文字美得可以,赤裸裸地勾引我赶紧落实行程。最吸引我的不是景色,而是路上的那些人,她们似有若无的那些过往、故事。在这个没电没水的阴雨天,心很沉静。

  ●当心胸无限空旷,悲与欢,荣与枯的情事,都像顽皮的松鼠偶然抛来的小果粒,你咽下后,微笑一如老僧。

  ●期待越大,失望愈大。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也跟着去了。

  ●2013年8月24日读。2013-194。西藏一定要去一次。

  《最远的旅行,是从自己的身体到自己的心》读后感(一):唯美、细腻、清新

  畅销书作家王臣的首部旅行随笔《最远的旅行,是从自己的身体到自己的心》,继《世间最美的情郎》后又一部描写西藏题材的书,不同于千篇一律的旅行攻略书,这本书王臣以自己的角度阐释对于行走、旅行、爱情及人生的种种体会,文字唯美、细腻、清新。

  《最远的旅行,是从自己的身体到自己的心》读后感(二):最远的旅行,是从自己的心到自己的心

  前不久在考虑送朋友书的时候,买了王臣的这本书。从佛学而言,有些理解还远不够。最远的距离,并非从自己的身体到自己的心,而是从僵化的心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然而就一本随笔来说,语言尚算优美,而且尤为有价值的是,介绍了不少的西藏寺庙,也活生生地描述了几个像风一样的女子……虽然或许还有点造作,但应该相信作者是真诚的,也是值得一读并喜欢的。

  《最远的旅行,是从自己的身体到自己的心》读后感(三):最远的旅行

  一个人,要有多大的勇气,才敢对爱,念念不忘? 一个人,要有多大的决心,才能和爱,分开旅行? 人与人之间的聚散悲喜,平日里,会变得细碎微琐,成为日常生活。但在路途之上,却不同,它们会被还原成最初的模样,成为内心力量映照出的珍贵点滴。会变成一帧一帧或温柔或雄劲的记忆画面。陈列在时光深处,供生命纪念,支撑未来的自己。 所以,你告诉我,最好的时光在路上……

  《最远的旅行,是从自己的身体到自己的心》读后感(四):在路上,遇见最好的自己

  在路上,遇见最好的自己

  【文】王传言

  灵魂和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时下,这句话正如挥之不去的愁绪一样深入人的体内。新书《最好的旅行是从自己的身体到自己的心》也恰好横空出世。两者将“在路上”仨字诠释得淋漓尽致。恰如作者书中所言“旅行的最大乐趣,在于出乎意料。”而如何出乎意料却又有着见仁见智的理解。无论如何,在路上已经和旅行近乎于画上等号。在路上,才能遇见最好的自己,才能和内心深处的那个“你”产生相见恨晚之感慨,从而与之朝夕相处并深刻抵达内心的深处,所谓心灵的旅行,尤其是对于西藏圣地来说更是如此。

  哲学家圣•奥古斯丁曾经说:“世界就像一本书,不去旅行的人只读到了其中的一页。”在作者看来,旅行的乐趣除了出乎意料之外,更在于不断体验别人的生活,了解这个世界中另外人的生存状态,不断挖掘出自己内心深处的真正诉求,也正好形成自己心的价值观。所以,当作者说“旅行要趁早”。言外之意是,旅行要在成见形成之前,这样才能不断修正自己的人生观点。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做无怨无悔的话,在作者看来,就是童年时有游戏的欢乐,青春时有漂泊的经历,老年时有难忘的回忆。

  当一个人慢慢沉静下来,将自己的步伐散布在世界各地,那些未曾见过的事件,那些未曾体验的生活一一出现在你的面前,你不得不相信,这才是真正的生活,这才是最现实的世界,而你此时此刻才会想到,这才是你自己想要的一切。作者的脚步遍及世界各大洲,她用自己的脚丈量这世界的长度,也用自己的文字传递着世界的温度,同样用自己的镜头表达着对世界的视角。而作为读者的我们便有着这样的权利,足不出户,便可了解世界之外的世界。

  梁漱溟说:“人这一生总要解决三大关系。先要解决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然后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后一定要解决人与内心之间的关系。”在作者看来,最后一个关系,就是倾听心灵的诉求,而这正是作者所坚持的。所以,作者说“旅行是人性的试金石”,希望了解一个人的心性便是通过这样与其旅行,当然,这样的结论有着武断的嫌疑但仍旧不能否定其来源于作者自己的真知灼见。

  假如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便会变得消极懒散倦怠。要摆脱这样的状况最现实最可行的方式便是去旅行,让心灵去旅行,注定会遇见最好的自己,在路上。何况,在这本书中你能体验到的还有关乎西藏圣地的点点滴滴,感悟着灵魂寄托的纯粹,也同样可以追寻着仓央嘉措的足迹,成为西藏旅行的指南,还等什么呢,出发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最远的旅行,是从自己的身体到自己的心的读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