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自由行》是一本由阿谊著作,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47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07-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泰国自由行》精选点评:
●算不错的了
●较之LP的《东南亚》,这本书有着更中国化的语境和方式,随着自由行的兴起,此类高质量的书籍应该是卖书买书者的福音
●想了解一下
●学校图书馆好多旅行的书。恩这本书告诉我的就是 五千块去泰国。已经过去五年了唉。 超级想吃 芒果糯米 和路边摊!馋死我了!!!
●三本书。还有一本是lonely planet。不过还是这本比较容易看懂,也实用。
●0607年的书,放到现在来和国内旅行咨询类书籍比较算稍差的了。 花花绿绿的彩页一开始能吸引人,但有的字被淹没在底色中看起来很费劲,一句话里字体还弄得五颜六色或大或小,完全是吃力不讨好。 一些描述性语句像是写给自己看的,读了N遍还是概念模糊。
●翻了一下 这本书已经算实用了
●自由行一次太不容易了....
●其实还是没有LP全面,要查的东西有好些没有,不过的确是为我们mainland人订造的一本泰书.而且书名跟内容一样实际不造作,所以还是会带着它上路的.
《泰国自由行》读后感(一):我第一次出国的旅行指南
这是我第一次出国的旅行指南。作者写得很用心,资料看得出来是现场调查得来的,配了一本手绘的地图。可惜内容不是很全,估计人手有限吧。
《泰国自由行》读后感(二):泰国旅游
本人有丰富的导游翻译经验,对泰国各地熟悉了解 不管是辽阔而又美丽的大海,还是宁静而又优美的小镇 都可以找我。如果想要一场难忘的旅行 快找我吧!
泰国消费水平不高 风景好 不管是为了去散心还是度蜜月都是不错的选择
《泰国自由行》读后感(三):在书店偶然遇见
逛书店的时候偶然遇见,翻了一会,还不错。内容很有借鉴性。不过就是书的背景色颜色偏深,读起来很不舒服:)想必旅行的时候带着读也很不方便吧。
不过总的说来还是本好书啦!
第一次写书评论呀。不过这本书还没看完,只能说这么多啦。
《泰国自由行》读后感(四):泰国电话卡全攻略—泰国游打电话上网必备
泰国电话卡全攻略—泰国游打电话上网必备
泰国有3种常用的电话卡:
Happy卡:资费较贵,但信号略好些,上网也是最方便,而且有中文版本。
Truemove inter sim卡:最便宜,也是大家最常用的,缺点是在离岛信号容易消失
AIS 1-2-Call卡:粉丝也不少,贵些,但是信号是最好的。
Happy卡(Dtac)
DTAC,泰国第二大移动运营商,网络信号和服务质量都很好,主要有后付费和预付费两种手机卡,对于短期停留在泰国的朋友,建议用预付费卡,及HAPPY卡。
happy卡买回来后一定要仔细阅读,不要盲目拨打,通话品质不同,计费也不一样,拨打回国的前缀也不一样,可以是001、004、007、009都可以的!所以一定要看仔细http://www.lovefopai.com/a/zoujintaiguo/487.html
《泰国自由行》读后感(五):在芭提雅吃烧烤
出门旅行,常能听到同游者抱怨饮食。最常见的一句话是:味道怪怪的,跟我们那里不一样。这话听上去总觉得有点滑稽。饮食本来就没有一定之规,譬如东酸西辣,南甜北咸,都是根据当地的风土民情,特产气候之类自然形成的,因地制宜各个不同。想要吃一样的饮食,不用出门即可;既然出来了,他人地域他处风习,凭什么要和家中一样呢?
因此食物本身的滋味感觉倒在其次,首要是心态问题。抱着尝试的心态,会发现很多新奇有趣的美食;假如一开始就抱着拒绝的心态,或者如上所说,拿自己的习惯口味作为衡量标准,稍有不同就觉得不能接受,最终难免饿着肚子恨恨而归。
这法则在实战中也有吃亏的时候,比如在对付泰国菜时,就碰了一鼻子灰。某年去新加坡,当地mm向我竭力推荐一种食物,叫东阳汤的。欣然尝试,结果第一口就差点没回过神来。汤里加了浓重的香料和绿咖喱,再加上奶油和柠檬,当真是酸甜苦辣,五味俱全。勉强吃了几口,还是落荒而逃了。
从此对泰国菜一直敬而远之,直到这次出游,才发现原先的印象是错的。倘能适应香料,泰国饮食也并不怪异,烹饪方法属于简单有效的那一种。我喜欢当地细小却极辣的辣椒,酸辣的味道也是相当开胃。此外就是一些特色,林文月曾说,她吃过的最好的鱼翅是在泰国,这一次去尝试了一下。正如传闻所说,相当小而破旧的店面,和国内那些被装在精致食器中郑重端上来的翅们待遇不同,店里用来装鱼翅的是普通砂锅,一人一锅,颇有粗豪气,仿佛关西大汉唱起江南小曲,硬是将温婉细致的调子唱出了金石之音。揭开,则浓汤犹沸,香气四溢,真正是可以吃到饱的量。店主是香港那边过来的,叮嘱我们先不忙放银芽、香菜、醋之类调料,就着滚沸的汤打一个生鸡蛋搅匀,而后便可慢慢品尝原汁老汤的醇浓、鱼翅的鲜香。待吃到一半,再来加入其他配料,这样便同时享用了两种滋味。以吃而言,似乎还是南中国的人最为讲究。
大约是靠海的缘故,海鲜多且便宜,上述鱼翅便是一例。其他的海产则要到芭提雅的烧烤摊上去找。深夜出来,沿着海滨大道一路走过去,路边一串灯火明亮的就是烧烤摊了。品种并不很多,不外贻贝、墨鱼、虾、蟹之类,胜在量多而个大,整整齐齐堆码在盘里,引诱过往游客的目光。选定一家走进去,随自己的心意点选,因为在海边,完全不用担心吃到不新鲜的东西。桌上有放好的辣椒、白醋、生抽之类调料,可以任意选择。打开一罐冰啤酒,刚润完嗓子,烤好的海鲜已经端上桌了。虾蟹均肥满,虾被烤得通红,蟹肉充盈,将壳高高顶起,于是慢条斯理地开剥。海风吹在身上,带着微微的气息,悠闲而清凉。还有一种带皮卤肉,颜色油亮鲜润,也是排挡特色,怀疑源自中国。去过周庄的,应该都知道万三蹄,其实便是卤得极烂的猪腿肉。想不到远隔重洋,也能找到它的亲家,亲切感油然而生,要了一盘,最终却实在吃不下了。
墨鱼是可以钓到的,用一种特别的钓钩,样子像苍耳子,浑身带刺,专门用来对付墨鱼的吸盘。这种生物喜光,不必加诱饵,只要有光线,它们就会轻易上钩。我的运气不算很好,在船舷上坐了将近一个小时,只钓到一条。吃倒是吃了不少,钓上来的新鲜墨鱼,直接切片冰镇,蘸芥末生吃,口感脆韧,鱼肉带着微微的鲜甜。
很久以前有人留言,说为什么不写点旅途中的美食。确实,我好像很少有把它们记录下来的冲动,往往见了就吃,吃完就忘,只进肚子不进脑子。其实食物的滋味永远是有限的,真正能让人回味无穷的,或许是邂逅它们时,周遭氛围和自身状态。芭提雅的烧烤,便属于这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