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移民第二代》的观后感大全
日期:2020-11-11 07:32: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移民第二代》的观后感大全

  《移民第二代》是一部由Brad Gann执导,迈克尔·安格拉诺 / 布莱丹·格里森 / 艾米丽·万凯普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移民第二代》精选点评:

  ●家庭这个话题真的免不了哭一次,美国穷人家的孩子怎么要经历那么多糟糕的事情啊,好的是全家人还好好的,以后会更好吧(怎么开始编起故事来了

  ●催泪弹

  ●不管怎么样··we r family.

  ●看似美满的家庭却潜藏着这么多危机:悲伤过去虔诚信教的母亲,身患癌症无钱可赚的父亲,未婚先孕坚持抉择的姐姐,不学无术混迹街头的哥哥,还有这个遵规守矩懂事可爱的弟弟。生活本是波澜不惊,等到各自矛盾爆发的时候,等到冲突逐渐显现的时候,家庭的爱意浓浓,血浓于水的亲情,还是令人感动。

  ●深刻

  ●

  ●豆瓣居然没人看。。

  ●一个五口之家,大姐未婚妈妈、二儿问题青年、三儿不愿意继续神学,父亲早癌。Michael Angarano 美国黄金一代新秀

  ●10颗星

  ●现实生活的写照,残酷心酸也感人。We are a big family.

  《移民第二代》观后感(一):很不错的写实

  男主人公是我喜欢的type~

  他是一个善良,有些软弱,有是非心,文明,学习好,可不幸的是生在一个充满麻烦和苦难的贫困家庭。

  他有担当,爱他的家人,尽力去为他们做一切可以做的事,他想保住这个家,如果没有他,这个家早就支离破碎了。

  他是个好人~

  《移民第二代》观后感(二):难念的书

  当我们经常说,“家家有本难念的书”的时候,我们往往指的是那些繁琐的恼人的小事,要不是父母不好伺候,要不是夫妻关系冷淡,要不就是子女大不成器。于是,那些涉及家庭的关系多半也要从这些点入手,或者中年危机,或者是突降不幸。

  lack Irish也逃不开这些条条框框,但好处在于,它探讨了一些移民后代面对的困境,虽然也不深,还是潜藏在一些基本家庭问题的背后。但在美国待久了,能有相似的感受,即,子女既要接受融入美国文化的现实,也要接受自身文化的传承力。一方面,你不够钱上私校,一方面,你还是一心想在教会的认可下得到别人的承认。爱尔兰人嘛,没办法,天主教。

  哥哥和弟弟这样的事情,在中国的家庭里倒也经常有出现,当哥哥的出去混,家里看上去不重视,但终归是自己的孩子。对女儿的角色的刻划有些偏弱,母亲亦是如此,剑拔弩张多是从男人之间的关系中产生。

  全片节奏控制得很好,不慌不忙,让戏剧冲突一点点上来,但又永远和Dramatic保持一点距离。不过我觉得小男孩的身型,怎么也看不出有投手的潜质,而且,这个决赛也太容易打进了点。

  《移民第二代》观后感(三):“围城”里的家庭之痛

  家庭类的电影对我有很强的吸引力,尤其是探讨婚姻、探讨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维系与变化的电影,这在任何国家、不同文化背景都能找到内心共鸣之处。

  《移民第二代》是一部很好看的电影,然而名字的翻译不如人意;原名Black Irish(直译黑色爱尔兰),从名字也看不出所以然。虽然主人公一家的背景是离开爱尔兰到美国生活的移民,但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是婚姻和家庭。

  与一般积极乐观的家庭电影不同,这部电影比较丧失,但又好有吸引力,看的过程挺伤感,戳中现实生活里人们的内心之痛。

  -----前方有剧透-----

  这一家子:俩夫妻人到中年,丈夫中年发福,事业不咋地,在妻子看来早已没有昔日风采、已然油腻不堪;妻子个性要强好面子,有着顽固的自尊,为了维持家庭开支不得不出去上班(但这不是她的理想生活);有三个不省心的孩子,大儿子成天在外面鬼混不成器,父母早对他不抱期望;二女儿未婚先孕还被男友抛弃,打算独自一人抚养孩子;小儿子正上中学,尽管学业不错、擅长棒球,算是家中的希望之光,但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很难真正快乐。

  慌乱地开始一段婚姻,如果不能及时让头脑清醒,如果还在各种不甘心中抱怨后悔,那么前方将永远是一团迷雾,然后将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糟,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有多少夫妻过了若干年后两看相厌,“我当初是瞎了眼才看上你!” hmm…怎么港…年轻时的爱情使人盲目,婚姻中的吵架总也吵不出新意。

  关于这对夫妻,当初结婚的主要原因大概是怀了大儿子,尽管当时这对年轻情侣彼此相爱,但还没有完全做好进入婚姻围城的准备,面对第一个孩子的到来,内心忐忑不安但又不得不鼓起勇气走下去。也许还是太年轻、不够成熟,他们不完全懂得什么是做父母的责任,如今大儿子的顽劣就是证明,他们对大儿子失望透顶,然而大儿子又何尝不对自己的父母失望。

  既然大儿子不亮,那就继续生吧,于是有了如今这个五口之家。原本以为是一个可以很幸福的大家庭,事情却好像并不能按心中希望来发展,生活有太多不如意,随着时间推移孩子们长大成人,不擅长处理问题的这一家子的矛盾越积越多,各种相互伤害,各种让人心疼。

  这个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存在问题,一些简介里提到是父亲与孩子的疏远,但我个人觉得母亲的问题相对凸显。这个母亲大概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以自我为中心,在家庭中处于强势地位,婚姻和家庭让她太不满意,让她在外人面前提不起优越感。一面要应付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寡味生活,一面又要假装做一个精致的现代女性,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平衡点,活得很累。母亲难以接受丈夫从风光一时到庸碌无为,于是寄希望于孩子,严格管控自己孩子的行为、向孩子灌输连自己都做不到的人生准则,以为如此就可以培养优秀的孩子、可以让孩子摆脱父亲的“劣质基因”。结果呢,孩子们与母亲越来越疏远,甚至抗拒自己的母亲。当女儿质问她“那你自己呢?你活在这段死了这么多年的婚姻里是为了什么?为了让别人觉得我们是一个正常的家庭?”,母亲恼羞成怒,平时一贯和善的面孔再也绷不住了。

  最让人心疼的是大儿子特瑞,所有人都对他不抱期望,都认为他是一个废物,没有人愿意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资质本就差人一等的他愈加自暴自弃。可是再冥顽不灵的人内心也有柔软之处,特瑞其实挺关心自己的妹妹和弟弟,开车送妹妹走时想拥抱妹妹但手还是拿开了然后不好意思挠挠头;平时总欺负弟弟,但在关键问题上能挺身而出保护弟弟。他可能是太缺乏家庭关爱,父母几乎都没有直接或间接向他表达爱意,电影末尾他闭目躺在病床上,终于等来母亲的那几句温暖话语,愣是让一个硬骨头的大男孩儿流下眼泪。心理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证明,就算是资质一般的孩子,如果有家长和老师的期望,哪怕一个鼓励的眼神和微笑,都能对孩子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所以特瑞真的让人很心疼,他本值得父母的期望,他本没有必要走那么多弯路。

  这个家庭创伤不断,父亲此刻又得了癌症,由于有棒球心结而向来不愿意去现场看小儿子投球的人,还是从病床上爬起来穿着病号服去看小儿子的决赛,怕再没有机会看。母亲肩上的担子更重了,电影后部分其实可以看得出她在尝试做出改变,去探望大儿子,劝怀孕的女儿回家来住。

  在岁月消磨的过程中,婚姻中的爱情注定消失,成为回忆或灰烬。这部电影会让还未进入婚姻的人对婚姻更加畏惧,可是选择单身也好、结婚也好,最后都会面对各种问题,这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每个人自己的主观因素,是去改变,还是妥协。

  那么这对父母会后悔结婚吗?很难说后不后悔。假如给他们一个机会重新来过,他们估计还是会被对方吸引,毅然进入婚姻。

  最后附几张电影台词截图: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移民第二代》的观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