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沉思录》是一本由【美】本·卡森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假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利坚沉思录》精选点评:
●没多少沉思 却太多布道,想从这本书里看到深刻反思的人怕是要失望了
●期待再版
●这三天我放下股票期货一直在读这本书,我一刻也不想停,与他思想共鸣是人生难得快事。读完百科了一下,确实是一位传奇。如果我是美国佬,下一票一定给他。自由。
●思考层面还是不够深入
●不好看
●唉,中信的书真的看不动了。。商业类的还好一点。
●按需。
●个人的阅读感受较差,应该单纯是我不喜欢右棍……
《美利坚沉思录》读后感(一):据说作者有望成为翻版的奥巴马,网上有他吐槽奥巴马的视频
面对奥巴马说真话的医生一夜爆红
美国著名医生斥责奥巴马医疗法堪比奴隶制
互黑视屏在此:挑战奥巴马的美国黑人医生本杰明卡森
《美利坚沉思录》读后感(二):美利坚沉思录,来自灵魂的剖析
美利坚沉思录,来自灵魂的剖析
【《美利坚沉思录》,[美] 本·卡森著,裴筱宁译,中信出版社,2014年7月】
内省是一种极其伟大的力量,于人如此,于国亦如此。作者本·卡森不仅是2016年美国总统的强力选手,也是美国顶尖的神经外科医生,他结合自身的成长故事,用独特的思维角度、精妙的写作手法,从美国的政治、文化、经济制度和医疗卫生方面,以触及灵魂的笔触,精确剖析“美国梦”下的各种痼疾,并给出了独特药方。
美国成超级大国并非一朝一夕,立于世界巅峰也并非机缘所然。大洋彼岸的一群人,抱着对自由的向往、发家致富的梦想、打造新世界的渴望,开拓了一片热土。愿景、革新、创造是这个国家迅猛发展的最大驱动力,就如文中所言“许多国家靠着过去才能获得成就感,但美国有着重新定义自我、为确保人人真正自由平等而前进的历史。”
我们需肯定的是,美国自由市场经济的土壤能够培育出诸多的商机,能够让不少敢于创新、创业拼搏的平民藉此绽开梦想之花;可看到的是,在媒体的监督鞭挞下,美国联邦和地方政府避开、纠正了不少重大社会问题;同样,重视独立思维、判断能力的培养以及需要广泛阅读的公共教育机制,更为美国培育了优异的人才资源。
缺乏沟通、了解,往往会导致偏见,或将其视为天堂般的国度,或斥之为恶魔般的地狱。但于客观来说,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着其难以规避的缺陷,这与其政治体制、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宗教信仰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书中,作者也毫不避讳对美国社会所存问题进行披露,可谓来自灵魂的剖析。
无论是蓄奴制的存在还是对土著的屠戮,在美国建国史上都可谓耻辱,然而最关键的这并非过往,时至今日对有色人种的种族主义余孽犹存;日益膨胀的政府机构和低下的运行效率,让美国国债持续上涨,然而即使国债高达15万亿元,油滑的政客们依旧代言着各种利益集团,千方百计提升税收,致使公司税率已高达全球第二。
军事力量的强大和世界警察的角色定位,让美国习惯性的给拳击手套抹上正义的色彩,然而无论是越南战争还是伊拉克战争,美国军队无疑陷入了军事迷雾,为谁战?为何而战?是否有悖初衷?用作者的原话来说,“当涉及军事冲突时,诚实与道德比透明更重要”,站在自我感觉良好的道德高地,却卑劣的将触手伸向他人后花园,这显然与其标榜的实现和平、谋求全世界共同繁荣背道而驰。
自省如不能触及灵魂,反思求进只会是一句空话。通篇而言,《美利坚沉思录》站在巅峰当下,回望建国愿景,深刻剖析现存问题的根源,这需要担当和勇气,反之也意味着革新的动力。无论愿景的树立,革新与反思,还是规避其发展中的错误路径,这些显然值得发展中国家借鉴和学习。
《美利坚沉思录》读后感(三):翻译毁书+中信毁书=齐活了
先不谈内容,另外句子不通顺的问题就不谈了,明眼人都看得出,只谈谈翻译。
第10页: “佐治亚州” 被译为 “格鲁吉亚州”
第65页:
“China is not a democracy, and its emergence as a rising superpower will radically change the geopolitical landscape of the world.”
被翻为
“中国与美国是不同的,但是她崛起成为世界强国的事实将彻底改变世界格局”
译者真滑头
第75页:
(故意?)漏译了““No matter how much of a fan of socialism or communism one is”这一句
另:“美籍非洲人”改为“非裔美国人”似乎比较贴切
第77页:
漏译了““including communism and socialism”
第79页:
“学术医学届”应为“学术医学界”
第82页:
“Without any incentives for productivity (capitalistic model), they were quite content do nothing, which unfortunately is the by-product of any system that bases wages solely on head counts (socialistic model).”
没有翻译
第85页:
“有些人宣称《圣经》也支持他们的政府体制”,有些人指的是“with a socilaist agenda”的人,漏译
第102页:
“Founders”前几章还译为“国父”,此处译为“创始人”,可见不是一人所译
第103页:
“There is no one-size-fits-all type of government, and much to the horror of some people, it is a fact that our own government is a blend of both capitalism and socialism.”
中的“much to the horror of some people”被译为
“只有令人感到厌恶的政府”
。。。
第107页:
“I don’t think you can say that he was selfish and simply wanted to preserve his wealth”
被译为
“我想,你不会说他是自私的,他只是想保护自己的财富”
第108页:
“socialist society”被译为“有些政府”
“The insidious nature of socialism, cloaked in a façade of compassion”被译为“笼罩在慈善烟雾中的某些政策”
第111页:
从倒数第二行至第113页的内容 全部不曾在原书出现
第123页:
编者注,Jim Crow Laws被写为Jim Crow lows
第130页:
编者注,准确地说,茶党是一种movement而不是一种政党,译者借鉴的百度百科词条不尽准确
第164页:
您已经翻译过来"另外两场战争"了,那165页的越南战争到哪里去了?????
另,翻出来的朝鲜战争文字里漏译了“and Korea remains a divided nation today”
第167页:
“North and South Dakota”被译为“北极、南达科他州”
。。。
第192页:
“think more about medical school than social justice.”被译为“更多地思考关于医学院社会正义的问题”
第214页:
“Both the American judicial system and the Australian judicial system are based on the English system, which has long been recognized for its fairness.”里的“English system”怎么看也都应该是“英国司法体系”而非译为的“英语体系”
令人惊异的是,同样的词组,第216页译者又正确译为“英国诉讼体系”了
第220页:
“other examples”被译为“另外一个...案例”
第221页:
an Bruno一般译为“圣布鲁诺”而非“圣布里诺”
第234页:
“to radiology technician, to encyclopedia salesman”被译为“放射学技术百科全书推销员”
另外 全书前半部分Tea Party译为茶叶党 后半部分译为茶党 呼吁译者统一译名 还是茶党比较贴切且常用
conservative和liberal的翻译也应做到前后统一而不是变来变去
以上也只是我粗略地随翻书随找的一些翻译问题,非常粗略
《美利坚沉思录》读后感(四):强烈不推荐,剧透慎点,言辞激烈慎读
本书最大的问题是书名起的太大,内容就是凑字的,或者说是跑题的。这本书的存在,就是美利坚衰败的证据,或是中信出版社衰败的证据。
书名叫做美利坚沉思录,那么我期待的是内容中对美国某些问题真知灼见的点评,对来处去处的分析,同时提出可能的一些解决方案。本书完全没有做到,下面我一章一章来点评,希望后来者看完这个书评不要再去看这本书。
第一章讲美国建国的历史,这无可厚非,对国家的反思,鉴于其建国时间较短,从最开始讲起倒是挺好的。
第二章讲三权分立,在第33页提出了本书第一个问题,关于三权之后产生的第四权利集团-特殊利益集团。但是对特殊利益集团这一块从分析到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一共用了不到1页。而且提出的解决方案简直不配被称为解决方案。一个方法是否能解决一个问题要看把方法和问题都推到极端是否方法依旧能解决问题,显然延长代表任期根本不可能解决特殊利益集团的问题,更别说延长任期导致的新问题。本章所讲的其他内容可以概括为回忆荣光,或是说在做梦。
第三章讲宗教问题,但是直到这章的倒数第二页我才看到作者在本章提出的问题,学生(我擅自把这理解扩大到人们)无法自由表达他们的想法。但是然后呢?为什么会产生这个情况?本章其他部分在阐述美国国服建国的时候对宗教自由的态度,回忆荣光,表明过去是多么美好。可是现在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作者没有说,没有阐明这个问题的来处。难不成美国人民都基因突变了么,为什么过去那么宽容,现在突然就变的不宽容了呢?是作者对过去有误解,还是对现在的美国社会存在误判呢,或是根本就没有明白隐藏在表象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而且解决方案呢?作者在提出问题后就又去回忆荣光了????怎么解决问题啊?做梦么?
第四章讲教育问题,既然叫沉思录,那么没有对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便不足以成为沉思。对教育问题的衰败的来处没有做详细的阐明,只是提到了20世纪中叶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是衰败的原因。我感觉作者非常适合去给领导人写演讲稿,他的文章中包含了数字,胡萝卜,大棒,一直在阐述解决这个问题的必要性,简单点讲就这是个问题,我们一定要去解决他。不过作者认为连增强基础教育这件事在美国都需要统一思想认识的话,那这个作者也太看不起美国了吧,难不成美国真的已经这个样子了么?但作者确实在本章提到了一个技术性的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到现在7年了,没听说美国在用,不过去年倒是国内倒是看见了几例),不过制度上的问题以及相关配套的保障问题没有提及。
第五章的小标题是‘资本主义:利与弊’,依旧是这个问题,这个小标题起的太大了。作者在本章的前半部分举了一系列个人级别的例子,在我看来,这完全不能说明什么。主义下面再是制度,制度下面还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个人级别的例子与主义可以说完全不能说明什么。这样的论证方式基本上可以说是误国误民。具体一点的国家级别的问题是在本章的倒数第二页提出来的,提到了美国企业广泛在外建厂办公的事情,解决方案是两党都应去和商人们好好谈一谈问一问为什么。????我为什么来读这本书,沉思录就思考到这个程度就叫沉思了啊?看这个不如去看特朗普推特。而且这和资本主义的关系是什么啊?是想说明资本主义导致资本外逃,还是资本主义无法最大化资本家利益,或是说资本主义最大的优点就是资金的自由流动?
第六章讲的社会主义,看到这个标题我都震惊了,这是美利坚沉思录下面的一章么?作者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来自古巴,所以我对本章的一些内容就不做评价了。但是,本章最让人无法理解的是资本主义美国体系下的底特律经济崩盘了凭什么说是社会主义的锅啊?无论工会在里面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那是资本主义体系下的事情啊,难不成工会=社会主义?难不成一个朝鲜企业倒闭了还可以去批判资本主义么?
第七章讲道德政府,怎么说呢,这个概念应该仅仅存在于周天子那个时候,礼崩乐坏之后就没有过这个说法了,因为法治代替了人治也代替了仁政。不过这个概念可能还是每个国家都必须自己走一遍才可以。“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原道》
第八章讲从错误中汲取经验,这个小标题起的也太宽泛了。第146页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希望活在梦里的人。作者认为高额国债是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的责任在谁,来处是什么作者不说,就是说我们应该解决它,但是怎么解决仍然不说。作者认为传统政府运行良好,那么这种政府,这种施政模式为什么被淘汰了?是美利坚制度的问题么?还是资本主义的问题?还是作者的认识问题?对于各种各样的问题没有一个回答才是本书最大的问题,看了这本书,除了得出作者的思考是不深刻的之外,没什么剩下的。某种事物改变了,一定是有他变化的内在道理的(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矛盾论》),作者连这些都写不出来还敢起名字叫沉思录?
第九章讲的世界战争中美国的角色,一战二战不提,就二战后美国的几场战争,在作者看来发动战争的理由仅仅是因为道德原因,并将之形容为填补今日的道德空白。怎么说呢,一个事情的发生总是多方面原因的,仅仅因为道德原因就出兵花费几万亿是不可能的。我个人方案将道德同战争联系到一起,首先干涉本身是否符合道德就是个有争议的话题,而且从战争的结果上来看,发动过战争的那几个地方的人民真的过得更幸福了么?战争的角色取决于战争的起因,以及在期中做了什么事。在本章作者提了一堆国内招兵的事情,战争角色有什么关系呢?谁招的兵多谁就是正义的?什么逻辑啊。
第十章讲的医保政策,是我感觉目前唯一能读下去的一章,可能因为作者是医生的原因吧。
第十一章讲的是分裂的社会,还可以,就是一些泛泛的撕裂,没看这本书之前我就知道,看了之本书之后我也没多知道些什么。平常多看看新闻,比这个知道的多,起码现在我们还知道了移民问题。
第十二章讲的是自由与正义,正常。
第十三章讲美国的优势,日常吹,就是感觉这个出现在沉思录里面有点违和。
第十四章讲相信什么,最有意思的在第250页,段标题是‘讲求逻辑而不是政治’,段落内容为最近很多民调显示美国人认为国家行驶在错误的道路上。但是作者说,‘不要气馁,因为上帝在我们这边,如果我们真的相信他,就像你口袋里的每一个硬币和你钱包里的每一张纸币上所写的那样相信他。’这哪是讲逻辑啊,这不是请忽略你的逻辑,相信你的信仰吧。从这章只能看出作者虔诚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