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是一本由[德] 卡尔·洛维特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页数:28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精选点评:
●简明扼要的“进步主义源流史”,虽然对各个思想家都有些简化,但主旨提炼的相当到位。
●开学读一遍,期末读一遍。书还是要多读几遍滴!(更仔细的读了以后,发现了更多的错别字呢
●从信仰与救赎到希望。
●还是有点单薄。历史意识和政治的关系,没有被涉及。宗教-政治,是不能孤立的。
●2018年最后一本书,写的真的太好了!!!!!
●搞笑的是上面有个评论说,对照英文版发现翻译糟糕。然而扉页分明写着是根据1949年德文版译出的……莫非他认为独立翻译过《康德全集》的李秋零竟然不会德文?
●喜欢极了这种书价便宜,读得又慢的书。对我来说真是省钱宝贝。 本书最好好在虽是“世界历史”这个于我而言近乎全然陌生的领域,只要慢慢的读,会发觉它通俗到我都读得懂。简直对世界历史燃起了兴趣。但同时令人沮丧的是,自己并没有精力与能力以追索的方式细读此书,一切也都将止步于这一丁点儿的兴趣而已。 本书以回溯法写成,结语中作者提到由黑格尔至保罗越来越有信心,我却觉得是由布克哈特到保罗愈来愈能够直面悲观。
●绝巘翻回日月车,就是错字比较多。
《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读后感(一):【转】章可:卡尔·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历史哲学的神学前提》引介
【作者简介】章可,浙江杭州人,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文科基地班,2009年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获博士学位,曾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和史学理论等。著有《中国“人文主义”的概念史(1901-1932)》(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读后感(二):内容太好,不忍因翻译不佳而减分
【问题】
Ø 摆脱了神义论的辩证法,将给偶然性、意外性提供怎样的位置?
Ø 如何把握巴特菲尔德的“潮流”或“情势”与“隐秘计划”的差别?
Ø 辩证法对东方人为何陌生?“理性的狡计”是否存在于东方的古代思维中?
Ø 除了由“众人”再度“下降”为“个人”,成为学院派“游牧人”外,我们是否还有其他选择?
《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读后感(三):《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读书札记
为错别字扣星。
《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读后感(四):《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总结摘要
最后两篇附录没有总结,但是写的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