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巴西幻旅》是一部由Marco Del Fiol / Gustavo Almeida执导,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 Dorothy W. Cooke / Narcisa Cândido da主演的一部传记 / 冒险 / 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巴西幻旅》精选点评:
●看玛瑞娜的作品总会很有启发,这部也不例外。越往后越神奇,不可否认的是在世界某个角落,有些人是用直觉过活,还有些人有特定的仪式洗刷灵魂的尘垢。如一位剧中人所说:People find what they seek through their own faith.
●w/ 宝
●神兜兜的,但也想像她躺进森林里喷涌的溪水里,和树木绿叶融为一体。玛丽娜在我看来更像一个演员。
●是时候喝喝死藤水了
●给阿姨倒一杯卡布奇诺
●也想来一场巴西仪式之旅
●9/20/2017 MSP
●Thank god I really love Marina! Ritual/Transformation, thanks for all the inspirations.
●真-疗愈之旅travelogue. the spiritual seeking that turns exotic mysticism into transcendence.
●与人群相隔 与世界相连 我已死去了一万次。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巴西幻旅》影评(一):藝術與超自然碰撞
最為我蠻喜歡的一位藝術家,瑪麗娜之前那部關於凝視的紀錄片很震撼我,她的題材總是關於「人心靈與內在的探討」,尋找一種精神的療癒方式;這次果不其然也是講這個議題延續,還多次提到「內在小孩的康復」,全程採用分段旅遊記錄的表達,把巴西這片神秘土壤上的「宗教手術」、「自然療法」、「食物治癒」等玄幻特別的宇宙能量帶給大家。或許格調上有些欠缺,不過看久了劇情片換個口味休息也不錯。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巴西幻旅》影评(二):从猎奇到游客再到濒死体验
2012年,玛丽亚曾在邮件里告诉过我,“我可以忍受身体的任何痛苦,但难以忍受精神之痛”。今天在圣保罗看了关于她探索内在精神痛与乐的“旅行纪录片”--《彼此的空间,玛丽亚.阿布拉莫维奇与巴西》。
片中她是一个有决心却又漫无目的的精神旅行者,通过巴西各地的神奇治疗去延展自己。
开始时,她只是一位猎奇者,在Abadiania的道场中,看神棍用小刀在患者眼球上刷把戏;接着,她是个审美疲劳的游客,在萨尔瓦多110多岁的老太太家说着关于健康的客套话;后来,她在巴伊亚开始尝试最强烈的死藤水,获得了人生最痛苦的体验,又在库里提巴的林子里进行草药洗礼,并再次尝试死藤水,这次她获得了爽朗的超验。
最后,她通过在米纳斯矿区收来的石英,在去年的圣保罗布置了大型互动装置展览。参观者戴上耳机,去倾听石英。“大自然已经够完美佤,不需要艺术,而忙碌的城市需要艺术。我把自己全无保留的展示给大众,也从他们那儿汲取着能量。面前有个深洞,而我将开始探索。”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巴西幻旅》影评(三):我看《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巴西幻旅》
影片主要拍的是阿布拉莫维奇在巴西穿行。由于第一个出场的巴西大仙儿味儿过重,以至于后面出现的每个巴西男女,都显得神神叨叨。在这些土著的引领下,泛神论、多种色彩重叠、生吃蒜和葱头,这位大眼睛的行为艺术家都一一尝试。烧火、唱曲儿、瀑布浴、浑身涂泥之后再用叶子擦拭。风韵犹存的老艺术家非常善于使用自己的裸体。在所有场景里,她的语调、语速都不疾不徐。行万里路,依然对异族文化保持很大的宽容度。
在我看来,所有的艺术和政治,最高级的表现形式就是呈现出宗教的面貌。在这部纪录片里,很显然,与其说是寻找,不如说是她自己希望创造一种类宗教的艺术体验。
全网找不到字幕。硬着头皮看完的。阿布拉莫维奇一字一顿地讲述着她的感受和理念。到了巴西道白的部分,就彻底听不懂了,只能根据画面猜。到了后半段,有一组阿婆浮在水面上的镜头,毫无剪辑痕迹,人和水融为一体,都闪闪发亮。
整部片子看下来,我的感受是:阿布拉莫维奇去了一个没有军阀的马孔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