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星》是一部由Bill Clark执导,汤姆·莱利 / 琼安·弗洛加特 / 菲比·尼克尔斯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海星》精选点评:
●后半段真的哭的心都碎了,生活就是这样,你不知道明天会碰上什么糟糕透顶的事情,可能是疾病的痛苦,也可能是生存的压力,我们能做的就是咬牙坚持,不认输不放弃。想起了一个女孩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一切都会好的。
●史上最重要的翻墙,救出了自己,諦めない
●当一个成年男人的尊严被剥夺以后,还剩下什么?成年人说句“永不放弃”何其艰难。平凉回兰州的火车上,虽然外面是个大晴天,我在车上浑身冰凉,整个人寒冷透了。
●3 真事改编,平淡感人,坚持不放弃,人生值得好好过一次。
●Starfish
●没有涅槃重生也没有励志鸡汤,残忍的生活写实让人充满了无力和绝望,缺少了细腻的情感让转折有些生硬
●原来败血症这么可怕
●真人真事
●没有细腻的情感,也没有寻常生活里的写实,更多的只是对于疾病的几番情感宣泄,哪怕是拥有了真实题材的优势,也很难真正地打动人心,看下来也只能权当是一部宣传片了。两星。
●
《海星》观后感(一):生命的大彻大悟需要一个契机
生命的大彻大悟需要一个契机,男主准备自杀时想起他的妻子,儿女,他那么爱她们,她们也那么爱他,难道就这样放弃吗?
之前一直愤恨的,被捆绑的心终于舒展开来,铺平了。也就没什么放不下的。再从这个底子上重新站起来。
男主扛梯子的时候我哭了。
给予是最好的自救方法,索取不是。我可以给,证明我开始重建自己的秩序,开始重建与世界的关系。而索取证明我还在试图弥补旧的世界,但是那个世界已经不值得留恋了。
《海星》观后感(二):可怕的病症
败血症,这个只听说过没见过的病症,这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终于让我见识到了。
原来幸福美满的家庭,因为男主汤姆被诊断出败血症而改变。为了防止病毒的扩散蔓延,他的四肢要被截去,脸部要被削去,而他的妻子除了刚刚生产、照顾两个幼子外,还要扛起一家生计。看预告时,觉得父子亲情应该是占大比重的,实际片中却倾向于夫妻间的压力和共渡。
电影前面大量篇幅里都充斥着让人压抑的负能量,让人有着感同身受的绝望,却在后面最励志最应该让人振奋的时候疲软了,也许是因为导演想要真实,所以才有所放弃吧。
《海星》观后感(三):第一次参加电影节
片子据说是全球首映,在宣传册上写着,被海报的清新画风和主题是拯救疾病患者骗进来的。
本来今天上午去德签回来就想在filmhouse 买票,可惜系统故障只能回家订,订完还非常贴心的告诉说这个前面没有广告,迟到了不给进场什么的。
tarfish 这一场,前五排座位都写了reserved,最后才知道大部分都是剧组和主创,以及故事原型的一家人。
开演之前的电影院门口有红地毯,非常少得可怜的媒体在采访,直到主持人请starfish的导演入场才知道,原来之前在电影院门口拍到的是我要看的电影的导演啊。这是第一次距离制作电影的人这么近的体验。
关于电影本身,觉得可能是为了保护当事人,删除了许多丰富的人物性格吧,感觉片子本身有很多说不通的地方,即使结束的时候听到许多哭声,甚至有老奶奶站起来说,这是她看到最好看的电影。
我不太懂。
因为里头会表演的人,感觉只有唐顿庄园的大女仆,和几个婆婆妈妈的角色,男性角色一开始耍帅,生硬的回忆杀,还有小萝莉强行把海鲜,不,海星四肢会长出来的寄托放在爸爸身上的恶意煽情,都让人十分倒胃口。
也不太能理解为什么不多描述一下女主角的付出,比如翻身啊端水啊做饭擦地之类的,而是三番五次的直接让她崩溃大叫“I can‘t do this.”
总之没有太好看啦,但是关于电影节这件事的体验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