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偏执狂》是一部由徐正超执导,张俪 / 李心艾 / 郝劭文主演的一部动作 / 悬疑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再见偏执狂》精选点评:
●刚开始还以为是鬼片,还挺喜欢这种反转的。嘿嘿
●惊悚中有温情!
●
●任泉上学的时候到底是多喜欢听张震讲鬼故事,非要往里面砸钱,他和李冰冰的火锅店赚钱很轻松么?不会偷税漏税吧!几位主演都是高开低走的典型代表,张俪刚出道各大电视剧尬一脚还和王阳明谈恋爱,李心艾出道就是周杰伦电影女一号,郝劭文童星出身《那些年》翻红,范植伟手握金马提名被王家卫钦定梁朝伟接班人,朱晓辉搭上刘希平拿了亚洲先生冠军,结果现在几位不是查无此人就是身份尴尬。
●脑洞超大的悬疑片子,看得我好紧张。。。刺激!
●本来想给两星的,看到几颗四星,感觉要公平一下~
●垃圾片。好评刷的怒火冲天。
●
●好久没有看到题材那么新颖,那么精彩的电影了
●
《再见偏执狂》观后感(一):来看张俪,结果我看到了……
原本是冲着张俪 专门来看的这部电影 结果却被范植伟的演技惊到了
电影中的其他几位主演张俪、李心艾、郝邵文还有朱晓辉的演技也是赞赞的,这部电影对于心理偏执做了很好的诠释。友情、爱情、人性、利益复杂的东西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跌宕起伏的剧情,故事情节设计的非常紧密,重要的是反转!反转!大反转!!!看到最后的我表示受惊了……
总体来说电影画质剧情还是不错的 良心电影 对于心理健康类型的电影 确实不多 社会压力这么大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心理疾病 然而这也是最容易忽视的问题 希望社会对于心理题材的电影能多来几部
《再见偏执狂》观后感(二):再见偏执狂看后感
前面蛮摸不透的,看到最后我以为完事了,结果又来个反转,略爽,结果!还有反转剧情,无论如何这几个主演也是好久没出现在荧幕上面了,比起小鲜肉和花瓶来说真的蛮有嚼劲的,而且在爱奇艺网大里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excuseme?不知道评分是怎么给的,现在的人都太浮躁,最后那一段话说的太对了,人为什么不像人一样活着?值得看,很不错,很良心,只是为什么不上院线?
《再见偏执狂》观后感(三):偏执狂为何物,或许有了新的定义
其实之前一直在生活中不停的听到说人是偏执狂这样的字眼,而第一次看这个电影也才能知道,偏执狂其实是一种病。
其实故事很简单,从一个有心理疾病的人作为入口。而之后的所有的人看似都正常,实则在心理上都有缺失。
从色调上来看,掌控得很好。绿色本身就带有一丝阴暗感,用颜色把整部影片的基调给定下来,实则聪明。而主演李桥的绿色加黑色的衣服,让整个人物性格有了明显的定性:阴暗的内心,混乱的人格。而念念的鬼魂的红色,在绿色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的明显跟刺眼,对比强烈。
节奏上来说,张弛有度。在弹幕上可以看到很多人说快点快点,实则让人吊足了胃口的表现。轻松的时候确实很轻松,但是在紧张的时候,丝毫不掉链子。中间的几乎一个小时,都让人揪心,有快有慢。
剧情上来说,虽然稍显不严谨,但是不得不说,铺垫的前40分钟,都做到了让最后的大反转起到了作用。从念念的病好到绝症到论文的消失,以及中元节的设置,都让后面红衣女子的出现冲击视觉以及心灵。友情的变质也让人不禁唏嘘,人是如何让利益蒙蔽了双眼。大反转的出现恰好贴合影片主题“偏执狂”,偏执狂的特性展露无疑,也让观影人感受到,真的心理意义上的偏执狂是怎么样的。
无反转不成悬疑。悬疑片的重大反转一定是看点之一。但是很多影片的反转都做得过于牵强。这部影片由于有心理疾病的铺垫,使得反转顺理成章。而王安的这点,让人感受到很奇妙。在警察局中,李桥的自演桥段突然揪心。而精神病院中那个微笑,让人感叹,偏执狂始终是在伤害自己。
心理疾病到底是本人伤害更大还是身边的人伤害更大?这点我们无从去讨论。或许身边的人只能心疼,而自己终究是最大的受害者,生活无法受自己控制,在无限的负面循环中何去何从。
最后科普一下偏执狂的病症:
偏执狂是一种罕见的精神病,以逐渐发展的按逻辑构筑的系统化妄想为特征。病程长,预后不良。最常见的是夸大、被害或有关躯体异常的妄想,不伴有幻觉或分裂症样的思维紊乱。曾被称作“系统发展的慢性妄想”。偏执狂的进展有4个阶段:①想阶段或主观分析阶段;②被害妄想阶段;③人格转变阶段特征是夸大妄想的出现;④偶见精神衰退阶段。
希望此片能够让更多人重视心理疾病的危害,早日发现这些无论是易发觉或是不易发觉的心理疾病。
附上正片链接,希望大家能够都去看一下。
再见偏执狂正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