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龙记》是一部由章超群 / 岳路 / 万超尘执导,动画 / 短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画龙点睛
●这几条龙刻的真是没话讲 道具布景很细致 正义必胜的故事 就是小朋友遇到陌生人说话要三思啊 不然容易坏事…
●剧情上借鉴了成语画龙点睛,如此富有奇幻色彩的木偶动画实在是民族瑰宝。
●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但是小朋友们不要多嘴,把好消息先告诉坏蛋了哦。
●剧情还是蛮复杂的,但是偶动画打斗起来真难看。还是 不射之射 好看
《雕龙记》影评(一):雕龙版的《地雷战》
白族民间传说,劳动人民与邪恶势力勇敢斗争的故事。其中母猪龙化妆成老人和老和尚的情节,有些类似于1962年拍摄的教学片《地雷战》。
根据欧小牧整理的白族民间故事改编
导演:章超群 岳路 万超尘
背景设计:王昌诚、俞士龙
摄影:章超群、钟立人
作曲:吴应炬
剪辑:李开基、沈传娣
指挥:陈传熙
类型:木偶片
时长:34分钟
《雕龙记》影评(二):《雕龙记》阅片笔记(中国经典美术片系列)
1959年的《雕龙记》(网络片长33‘40“)可以说是一部异军突起的片子,在制作上虽然称不上炉火纯青,但就其气势来说,够得上一部大片的分量。
该片可能是美影第一部由集体创作的木偶片,集体编剧,导演也有三位,分别是章超群、岳路和万超尘。章超群之前已经导演过很多片,同时经常在片中担任摄影,成就最高的应该是一年前的《三毛流浪记》。岳路相对资历浅些,不过他导演的《三个邻居》很有想法,风格独树一帜。万超尘虽然只独立执导过一部《机智的山羊》,不过他有着丰富的制作经验。此次三人联手,成果相当不错。
本片情节分为前后两段,都是围绕”雕龙“的主题展开。开场先以母猪龙害死杨师傅儿子的沉痛事件作为引子,让观众对七斤一死的惋惜之情贯穿全片。而对于雕龙的进展安排也是一波三折。先有母猪龙从中作梗,之后又因为是木龙而造成斗龙失败。第二段仍然雕龙,加入了铁匠的参与、小兄妹同时雕小龙以及母猪龙二次作梗的情节,避免了叙事上的单一枯燥,最后四龙合力战胜母猪龙,大团圆结局。美中不足的是结尾拍得稍嫌匆忙,多龙混战时有些分不清敌我,可能与画质差也有一定的关联。这应该是第一部有龙出现的美术片
《雕龙记》影评(三):革命叙事下的民族传说
无意间看到这个片子,点开看了,如果单纯以艺术电影的角度考察,也无疑是上品,不过我觉得那个年代的片子,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价值导向的解读模式,才是符合故事真实意向的。
虽然只有33分钟,只能算一个短片,但是一个成熟商业电影应有的结构却丝毫不缺。我们看,开头就是老木匠的儿子被母猪龙吃掉,接着老木匠为了消灭母猪龙,开始制作能打败母猪龙的木龙,其中被母猪龙变化的术士嘲笑,但是依然坚定信心,结果制作的木龙没有能够打败母猪龙。后来大家集思广益,并且来了一个铁匠,提供了一个思路,给木龙加上铁鳞铁爪,大家开始制作这样的新式木龙。但是母猪龙又变化成和尚,并且暗中希望破坏,结果被识破,最后新木龙战胜了母猪龙。
故事有开始(木匠儿子被杀),有发展(制作木龙),有低谷(第一次失败),有转折(铁匠出现),有二次起伏(母猪龙破坏),有结局(战胜母猪龙),可以说构成了一个合格商业片的重要元素。但如果我们抽离出这些元素,展现的恰恰是我党视野的革命史。
首先,有一个革命对象——母猪龙。母猪龙是作为剥削阶级出现的,无论是其作为,还是化身的形象,都带有剥削阶级的某种特征(第一个类似地主,第二个是一个白胖和尚)。一个人
其次,有一段血海深仇。母猪龙吃人,在一开始就奠定了基调,这是革命的缘起。
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从普通木龙到铁包木龙,我认为这其中的政治隐喻是十分显然的。普通木龙由木匠一个人完成,这次实验实际失败了。而第二次带着大家集体智慧与劳动,终于完成了一次成功。如果转化成政治语境,就是从个人仇恨上升到阶级仇恨,要联合一整个被压迫阶级的力量,最后才有可能取得胜利。
而其中最为革命的表达,就是铁鳞铁爪。铁器是武器的象征,最后依靠铁器取得胜利,能让我们联想到什么?没错,“枪杆子出政权”。依靠群众,依靠武装斗争,这不是我党革命实践所以成功的根本经验么?
由此,这部动画短片,实际是一部革命主义的教育片。五六十年代的国产电影实际艺术水平都很高,我想说这是否能为当下的国产电影创作提供什么经验?在叙事技巧已经很进化的前提下,我觉得国产电影可能更加缺乏精神内核。
加入精神内核不等于洗脑教育,实际上,美国各种超级英雄大片,正因为有这样的精神内核,例如守护美国的核心价值观,而不是简单地上去打一通完事。回头看我们的电影,在后现代的名义下,实际在空洞地说话,而不是饱满地叙事。
实际上,如果在雕龙记中,如果加上对木匠杨师傅内心转变的刻画,完全可以成立一个有血肉的长篇故事,在特技无法跟上的前提下,至少可以实现人物与情节的饱满。但是我们现在的国产电影似乎都把注意力放在了表达方式上,而不注重挖掘故事内在的精神价值,这样空洞的电影,或者创作者自己都无法打动自己,如何感动观众,让观众觉得值得花这个价钱?
《雕龙记》影评(四):《雕龙记》:谈谈那些陪我度过童年的动画片儿
文/尘世流年
《雕龙记》是最近看过的,这部老动画一下子让我有了一种冲动,想总结一下自己的动画史。我是83年出生,是一个80后,但是我的童年最大的爱好是看动画,可以说动画是那个时期最好的朋友。细想一下本人看的动画分为两大类:TV动画和短片动画,后者很随意的,通常是在电视上赶上了就看,但是TV动画难度较大,必须像现在追剧一样,每个星期要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电视台才能看到,一集一集的熬着,比较羡慕现在的孩子,上个优酷就能看全套了。我记得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是中国动画的黄金时期,电视的普及起到了根本作用,下面本人总结一下自己看过的动画,就当是推荐给大家吧。
TV动画
《葫芦兄弟》
这部看得比较全,集数当然很少。估计80后没有没看过的。最后一集看得很纠结。
《变形金刚》
记得每个星期日中央台会播放这部动画,但是我却看的不全,因为作业。呵呵!记得那时流行变形金刚的模型,那是每个男孩子的梦想呀。小的就要十几块钱,大的更别提了。我父母是普通工人,舍不得买这个,每回我路过商店时都要看个一两分钟。
《机器猫》
那首好听的主题曲一直被传唱着,而哆啦是每个孩子的梦想。
《 邋遢大王奇遇记》
“小邋遢,真呀真邋遢.邋遢大王就是他,真呀真邋遢”我爸看完后对我说,你呀,和他差不多!
《巴巴爸爸》
说个绕口令:这就是巴巴爸爸、巴巴妈妈、巴巴祖、巴巴拉拉、巴巴利波、巴巴伯、巴巴贝尔、巴巴布莱特、巴巴布拉伯!,听明白了吗,再说一遍。哈哈“可里可里可里可里,巴巴变。呵呵!
《忍者神龟》
披萨饼到现在都没尝过,真对不起这部动画。
《黑猫警长》
这部动画有一次奶奶带我到电影院去看的,按现在话讲就是剧场版。当时人都满了,结束时奶奶说:“人家小朋友都鼓掌了,你也鼓掌。”我就也跟着鼓起来了,可是奶奶你不知道,那一集《吃丈夫的螳螂》真的很恐怖。
《大力水手》
其实当时我也试着吃了些菠菜,发现受骗了。
《舒克和贝塔》
舒克舒克舒克舒克舒克舒克舒克舒克,开飞机的舒克 ,贝塔贝塔贝塔贝塔贝塔贝塔贝塔贝塔,开坦克的贝塔 。
《恐龙特急克塞号》
这部虽然不是动画,但是我却很上瘾。为此还买了一个克赛帽,现在早没了。人间大炮随时准备着。呵呵。
《花仙子》
我承认我不喜欢这部动画的剧情,只喜欢花仙子!
《蓝精灵》
啊,可爱的蓝精灵。啊,可爱的蓝精灵。
《猫和老鼠》
这部到现在仍然喜欢看,不知道为什么。
短片动画
《哪吒闹海》
那时感觉哪吒死的太惨了,太惨了。
《大闹天宫》
这部是永远的第一。
《鹿和牛》
最后的寓意深刻呀,不团结就会覆灭。
《雪孩子》
眼泪最后流的哗哗的。
《神笔马良》
其实我也想拥有那支神笔,画出好多好多的巧克力和果珍。
《三个和尚》
国人的本性完全体现在这部动画里。
《渔童》
老师总说帝国主义是纸老虎,可是我们呢?
《狼来了》
现在都要记住狼来了的教训。
可能还有很多没写到的,但实在想不起来了。童年必竟过去了,有时安静时会突然回忆起来。说一件我一直纠结的小事:有一次爸妈带我去公园,玩了很多比如:旋转飞机.碰碰车......,然后坐公交车回来了,我累的睡着了。醒来时在自家的床上,奶奶在旁边织东西,我高兴的和奶奶说着公园的经历。奶奶吃惊的看着我:你今天没出去呀,下午一直在睡觉,做梦了吧。我当时很困惑,如果这是个梦,那实在太真实了。多年后我翻到了一张照片,照片上的我很小,在那个梦中公园的假山前,呆呆的看着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