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切尔夫人》是一部由詹姆斯·肯特执导,Lindsay Duncan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英式发音
●在哪儿能看到呢
●比我想的好看
●Drama charting Thatcher's astonishing fall from power, one of the most extraordinary stories of political assassination the world has ever seen. A major tragedy in the true Shakespearean sense, in Margaret we watch a woman lose the one thing she really cares about, power.
Watch your thoughts; they become your words. 注意你的想法,他会成为你的语言;
Watch your words; they become your actions. 注意你的语言,他会成为你的行为;
Watch your actions; they become your habits. 注意你的行为,他会成为你的习惯;
Watch your habits; they become your character. 注意你的习惯,他会成为你的性格;
Watch your character; it becomes your destiny. 注意你的性格,他会成为你的命运 。
《撒切尔夫人》影评(二):铁腕的女人
其实,对于撒切尔夫人,我对她的印象要是没记错的话,应该就是和邓小平谈论香港回归的这件事情。其他的,只是知道她是第一个英国女首相,是一位十分铁腕的女人。
其他的,我基本没什么了解,但是,这部电影,从一个晚年撒切尔夫人的视角,从精神上的一种类似于分裂的状态,回忆她自己的一生这一手法,讲述撒切尔夫人的一生。视角说实话,十分的新颖。同时,也给人一种她其实依旧是一个平凡的人,不过她努力创造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觉得值得看看。。
其实,作为一位家里开杂货店老板的女儿,自己考上了牛津大学,认识了她一生的伴侣(在大多数上以扶持的状态包容着她,然而她的丈夫丹尼斯的去世,对他的打击非常的大,她常常忘记他已经去世的这么一个事实,同时又一再的和自己强调他已经去世的这个事实。这让人,十分的心疼。)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成为了一名英国首相,蝉联三届11年。这是一份巨大的成功。
但是,不知为何,在我的眼里,一个女人的成功,更大的来自家庭,我十分欣赏甚至是无比佩服她的人生。但是,我却觉得人生幸福的定义,是有你爱的并且爱你的人,活的充实而又温馨,收到大家的喜欢,可以做喜欢的事情。不过这么看来,撒切尔夫人也是一位幸福的女人,她有着她爱并爱她的丈夫,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业,活的十分充实,至于受到大家的喜欢,我想人生在世,总有人爱你也总有人讨厌你,这不是你能控制的。女人,究竟怎么样才算活的精彩幸福?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的问题,总是回答不了,问问自己的心吧。。。
以后每天看一部纪实的电影,至少是今年,然后写一点自己的感想。慢慢的回归自己在大学中遗失的美好习惯。
《撒切尔夫人》影评(三):一个女人的伟大失败——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ICS删减版)
终于ICS又重播了这部电视电影了!!!虽然删减了,还加了个好似结束的end,欺骗观众,但是好片本天成,偶然得看之已经很欣慰了。无意间拨到,想看好久。
不得不赞叹下BBC的拍摄水平,传记片本来就是他们的拿手项目。即使是部电视电影,可人家那个构图,人家那个光线的排布,人家的情节设置,感情投入,演员敬业,真是令人赞叹。
影片整体呈现出一股凌厉的气氛。不尽是撒切尔夫人的姿态,走路的步伐,从影片开头,就开始营造她的“铁娘子”做派。当礼仪顾问提醒她的头不要tilt,她惊讶的转过脸来,身边的贴身朋友说夫人从不tilt。还有她在板球会议的演讲,从容的开着玩笑,说她永远勇往直前,不会拖延时间,跑满全场。当然首相也是女人,片中也不时得特写夫人漂亮的衣服、招牌的珍珠首饰,最重要的是精心的妆容,还有她的家庭,作为妻子她的义务,为丈夫做早餐,购买生活用品。本片总体是有着酝酿着阴谋的暗色调,唯有在夫人出现时她的脸部才会转现出撒克逊人的白净透精的脸孔,红唇鲜艳提醒女性身份。周围那些西装亮色漆皮鞋的老政客们盈盈灼灼的窥知着她,阴郁密布。
我对英国议会或是内阁斗争的一切知识都只是来源于伟大的作品《YES,(PRIME)MINISTER》系列,首相总是有着两套头衔,一个是代表国家的行政首脑,一个就是代表政党的政魁。这两个身份经常有着冲突的利益。一个为人民,一个为选票。内阁间也并不总是和谐一致,从中权力的制衡和冲突时时出现。影片中的迈克尔和杰弗里是捣幕同盟也是对手,相见寒暄后转身第一句就睡觉互骂对方,一个IDIOT 一个wank。
影片并不是从夫人的大胜利当选开始,而是讲述她最后的执政生涯的终结过程。其中的关键词就是忠诚与背叛。第一个议会的大场面就是外交部长的辞职演说。他借着忠诚的言论,批评执政者不会用能力转而滥用权力。然而他仍旧不忘说他依然会支持首相。作为内阁左膀右臂的外交和财政大臣,一个辞职,一个假借智齿发炎暂时退隐。一个密谋了一年半的逼宫阴谋走出第一步棋子。
她笃信没有反对票才是竞选的精髓。可她信赖的伙伴隐瞒她,她的内阁幕僚排斥她,而她还不自知,直到女王的善意提醒。女人或是男人,撒切尔夫人不断转换着这两个身份,她说她小时候人人都称她为daddy's 而不是daddy's daughter,她鲜艳的口红,张口狂骂着背叛的党众,他们就像没有妈妈的孩子,如果没有她的挺身而出党就不会当选,在内阁讨论会上她言辞刻薄同僚。终于,已经想要组建政府官员公会的内阁大佬们联合逼宫。她哭着说这世界是多么的有趣,是奇怪也是奇特,她从来不能了解,为什么那些幕僚一边说支持她,不希望她受辱,同时又觉得她一定会失败,希望她退下。金钱,只会让你越来越渺小,你必须不断的抗争为自己争取才会克服软弱和渺小。
她幼年时常常背诵:丛林法则,和天空一样长久,一样真实,狼也必须遵守,否则就得死去,树枝上的动物也亦然,否则难逃厄运。狼是最凶猛的动物,而狼只有在群体中才会强大。
她被狼群背叛,所以她被丛林法则淘汰。最后她在唐宁街10号那间已经不属于她的房间门口,说她结束了最后一次演讲,无限的没落。风云十载,一朝尽褪。黑白的地砖,她一个人独立着。我最喜欢她在下议院中,坐在党派中间,言论犀利的维护自己的政见。她胜利后微笑着坐下,四周欢呼声乍起。你看,人心多么的莫测,连她也无法摸出,感叹世易时移。时代变化的种子却是种在她谈论党朋的发型之上,映射她的控制欲,为PARTY而trim。她时1990年的11月22日,她选择放弃竞选。也是她最后一次发声。
之前对撒切尔夫人的唯一感知来源于和DXP谈判香港回归问题,她在会谈后重重地叠在了人民大会堂的石阶之上,据说狼狈非常。她很喜欢戴珍珠饰品,想来是和她的名字有关系吧
LD的台词功底很好,喜欢她在得意时抿嘴地笑,环顾四周享受欢呼。舌战群儒的气势也十足。奇怪的是每每在媒体面前,总表现出一种故作姿态的做作神态,讲话拿捏,口音也奇怪。想来是在模仿了。
《撒切尔夫人》影评(四):我成了外国报纸里的观众了
昨天晚上熬夜看这部电影,看完后发现自己变得像外国新闻里的观众了。
虽然没字幕,英语垃圾,才15岁,但是还是看懂了一些。看的时候感觉和外国说的新闻一样。歪果仁的报纸上评论道:“这部电影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可怜的撒切尔夫人和她的坏蛋同僚们,同僚们发动阴谋把爱哭爱大吼的撒切尔夫人逼下了台。梅杰是个白眼狼。"
我看电影时的感觉和报纸上说的一样。 感觉她的同事老奸巨滑,背叛了她。而她很可怜,被同事背叛,唯一的依靠就是丹尼斯。在撒切尔夫人抱着丹尼斯痛哭的时候我在屏幕前也跟着哭了。
我来用一下我的英语听力神功,翻译一小小小小部分
(在撒切尔夫人刚走时,Peter给其他人打电话)
eter:She"s going.
Major:Thank you,Peter.
官僚A:Thank you,Peter.
官僚B:Thank you,Peter.
Michael:Fuck.¨¨(听不懂省略了)Fucking women!
(应该对)
这群男人好像在发起一场起义一样,表面心连心,背后耍心机啊!而且这群男人表面挺好的,实际上心里一直都痛恨她。
(感觉这帮男人都是奸诈的人)
老奸巨滑我一直都不喜欢他,没看电影时就不喜欢他看她哭好难过心里好难过但是看过电影后,恢复了理智。突然想起,撒切尔夫人在执政后期听不进去幕僚们的意见,变得有点独裁。然后同事们纷纷辞职,并在她出国访问时把她推翻了。(又感觉那帮男人是正义的了)为了脱离他们所谓的“黑暗治理”。后来感觉撒切尔夫人自己被迫辞职有点是自找的。在她第三次当选时,她的丈夫丹尼斯男爵就预言了她的下台。
看完后感觉有些纠结,自己已经无法判断哪方是正义的,哪方是非正义的。
不多说了,发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