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光芒,此生不灭
现在没钱别怕,以后没钱的日子多着呢
那天突然跟中学时的好友聊了会儿天,聊到彼此近况时,她说她老公刚开了两千多块钱工资,给了她两千,剩下几百老公自己零花。给她的两千,给孩子交补课费就用了一千八。
我说我去,你老公可真是好男人啊。
她:
可不是咋地,我说,总共才两千多块钱,大头全给你们娘俩儿了,一个大男人兜里只有几百块钱,还想让他咋地?最起码说明他很有责任心,知道以妻女为重。
她老公在热电厂上班,只有供暖的时候才能正常开工资,其他季节只发基本工资。
她说他们手里现在只有交完补课费后剩的钱了,她再不出去找个工作,估计生活都成问题了。
我有点惊讶,一个三口之家,还加一个婆婆,每个月就靠男人两千多块钱生活?
我说你好歹得出去干点儿什么啊,哪怕卖菜也行啊,就这么天天搁家待着,日子得过成啥样儿?
她说做啥不得要本钱啊,我们一分存款都没有,卖菜还得用钱上货呢。
一听这话,我就不惊讶了——而是震惊了,一分钱存款也没有?
我说姐,有些微商可以不需要本钱,还有一些电商平台,自己选好产品后在朋友圈吆喝就行了。
说完我还把我知道的平台发给了她,她说:微商我不是没做过,群里也没几个人,发朋友圈也没人买,我生活圈子里的人不多,也没到那个层次,再说,我也不是会做买卖的人,根本卖不出去。
我怎么越听越不对劲儿啊,好像摆在她面前的都是困难,每一条路都是死的。
我说那也得干点儿什么吧,她说以前我不是一直在幼儿园嘛,后来疫情开始了,就不做了,最近我是得找个幼儿园重新上班儿了。
我有点儿生气了,说不管怎么样,这孩子都上初中了,手里一分钱存款没有,每个月就指着老公那两千来块钱工资,哪怕去做个保洁呢也能挣钱不是?
她说我也换过不少工作,后来还是发现去幼儿园最适合我。
当年她从职高的幼师专业毕业后待过几家幼儿园,东北的幼儿园大都是私立的,老师的流动性非常大。其间她也做过超市的收银员和其他工作,但都没做长久。
她这个人性子特别温和,说话细声细语,幼师这个工作,其实很适合她。
但是——但凡人能有一些坚持与专注的精神,能在东北一个小城市做二十年幼儿园老师,差不多也应该做出来了吧?咱不说能做到自己开幼儿园的程度,最起码钱是应该能攒下一些吧?最起码手里得有些能在譬如出现疫情这种特殊情况时应急的生活费吧?
再说,疫情已经过去多久了?
她说我知道你为我着急,可是你出去时间太长了,东北这边的情况你都不了解了,也发展不起来,啥都不好干。
不出我所料,又把困难摆出来了。
她又说,我没有你有写作的才华,也没有能帮衬我的人,但凡我老公能有个有保障的工作,也不至于一分钱攒不下来,我也不是不想挣钱,我这一天也挺累的,都要把自己累死了。
这回我是真生气了。
她与我同岁,没有父母,自结婚就与婆婆生活在一起,没有公公,后来生了个女孩儿。虽然住的房子小,但也算是过上了正常人的家庭生活,没有老人需要负担,婆婆自己有劳保,只要夫妻俩都能正常挣钱,生活就能过得下去。
我一直认为,人,只要勤劳,肯吃苦,日子总归不会差到哪去。
但你总想指望别人,那就偏题了。谁不想啃老?我也想,但实在啃不了,甚至还要负担父母,除了自己,生活中的这一切,还有谁能替你扛?
更何况,你老公在非供暖季节只有两千多基本工资,那也好过你一分钱不赚,而且还能把工资大头用在你们娘俩身上,这就相当不错了,你又有什么资格嫌他没有正经工作呢?
这嗑儿后来唠地,我俩都很不开心,我说唠唠吧还把你唠不乐意了,咱们都四十多岁的人了,一个人咋地都能活,有个地方睡觉就行,随便糊弄糊弄能吃饱就行,但是,孩子能这样吗?
读到这篇文章的读者,肯定觉得我闲吃萝卜淡操心,别人的生活怎么过是别人的事,别人家的孩子,那也是别人家的孩子。
但首先如果真是“别人”,我绝对不会花那么多时间跟她聊天,更不会说这些“招人烦”的话,我们是交往了26年的好朋友,是彼此从小到大的人生的见证者,如果关系不到这一步,正常人都不会多话。
其次,像我朋友这样的人,太多了。
摆在面前的都是困难,生活要么一团糟要么得过且过看不到一点希望,别人的成功都是因为他们有才华,要么就是运气好。回到自己身上,既平凡又普通,所以你不能用他们那些标准来要求我,我也不容易。
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偏题的活法儿。
我曾经反复思考琢磨一位读者的留言:小旗你不能用你成功的经验标准去要求别人,这不公平。
我思考的地方在于:人真的只有在成功后才会形成自己的一套经验标准吗?还是因为我们原先就有值得坚持的标准,才会让我们越过越好?
——我甚至不愿意用“成功”这个词。凡是太励志的和太令人的欲望向往的,都是鸡汤。鸡汤除了会让你亢奋一时,没有其他什么太大的作用。
我们需要的,应该是力量。
前几天微博有个话题,说是一位爸爸要求儿子在暑假每天必须玩够两个小时,否则不许做作业。
于是儿子真的每天都玩够两个小时,游泳,滑雪,玩皮划艇,划竹筏,玩滑板,外出露营。
爸爸的做法真心让我觉得称赞,评论区却令我大跌眼镜:
“有钱人。”
“一般家庭玩儿不起。”
“这是有钱人,中国大多数人没有这个条件。”
“俺家没这条件,没钱玩更没人陪玩。”
这就是偏题的思维。这个新闻的意义在于让更多的家长看到这位爸爸的育儿理念,而不是让大家都让孩子滑雪、玩皮划艇、划竹筏,有钱有有钱的玩法,没钱有没钱的玩法——打篮球、踢足球、打羽毛球、爬山,甚至是跑步,都是孩子进行户外活动的好方式,如果这时说“你不能用有钱的爸爸的做法要求别的爸爸,这不公平”,你觉得成立吗?
主要问题不是“做法”,而是思维。
之前我一直不刷抖音,但自从一次有人在我这里推过一次抖音的课程广告后,我就开始对抖音好奇,想知道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又藏着多大的赚钱市场。
玩儿了一段抖音之后,我不得不承认,凡是做得好的,粉丝人数多的,基本都是有团队的,但更加能够引起我的注意的,是一些平凡人——其实就算有些有团队的,最开始,也是一个人做起来的。
尤其是疫情期间,很多人在家里无所事事,便录小视频,一直坚持录,哪怕是非常琐碎的生活,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对话,或者是一日三餐,家里的猫狗,哪怕是减肥日记——只要坚持,专注,用心,就有把号做大的可能。
甚至一对非常非常普通的东北农村夫妇,每天或者发些干农活的视频,或者发些俩人的对话,流量也不少啊,甚至一次发了一个农村大灶烀玉米的视频,锅盖掀开那一刻,我都忍不住给他们点赞了。
估计我那位朋友,在没工作的这么长时间里,怕是天天只是在家里刷抖音吧?
她所说的东北小城辽阳的现状,我也十分清楚,但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家政、做保洁,应该是不需要经济成本的吧?只要你愿意认真做,愿意吃苦,也能挣到钱吧?
在辽阳一些商场的楼梯间,常年都有一些做织补的大姐,补个洞三块五块,现在可能涨价儿了,五块十块二十块,看衣服破损程度而定。我一直对这个工作很感兴趣,甚至在十年前还冒出过拜一位大姐当师父的念头——这也是一门手艺不是吗?只要愿意潜心学习,完全可以把自己变成“织女”,把破损的衣服织补得天衣无缝。
就在前天,我还在各个视频平台搜了不少教织补的视频,你看,现在连现实中的师父都不用拜就能学一门手艺,织一个月不行,那一年呢?两年呢?五年呢?
有个同样是老师的读者问我,有没有什么副业适合她这个语文老师。
我公号里推过拆书课程、声音课程,但是大多数人可能都没仔细看,甚至还会有读者觉得整天就知道发广告,心里反感得很。
其实我知道,这些课程,包括之前的抖音课程,门槛费只有9.9,后续进阶肯定要再交费的,这也正常,做任何事都有窍门,花钱买个学技术的窍门,不过分,你学个挖掘机开大吊还得花钱呢,授课的师父又不是菩萨,就算是菩萨,也得受人香火啊。
如果觉得课程费用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范围,那就主动用心寻找类似资源,多学多练,长坚持,勤钻研,多少也能学到些东西。
我读书会里的内容,就是由“拆书”而来的。我有朋友曾经做过这个,拆一本书大概二三百好像;还有一个以前一直做公号的,后来不怎么做了,某天我偶尔在喜马拉雅听到她的节目,就是每天跟大家分享一些中医养生小知识,她不是主持人,普通话也一般,声音也没有出众的地方,但我相信,这份“工作”,肯定会让她有收入,否则,她不会放弃公号转移阵地。
公号现在基本不太好做了,但“今日头条”还有什么青云计划、新作者培养之类的活动,并且会提供奖金——所有所有的这些,如果你没有一颗想认真恳切生活的心,可能你就不会注意到,更不会主动去寻找类似信息;如果你见到过,但只是以听众、观众、和受众的角度去看去听去阅读,而从没想过改变角色亲自去试试——专心地、认真地、努力地去试,那成为说出“成功的人都有天赋有能力但我很普通”这种话的人的机率,会非常非常大。
照这样下去,那我只能说:如果你现在没钱,别怕,以后没钱的日子,多着呢。
那天的聊天,让我和我朋友都很不高兴,甚至生了对方的气,但还没上升到吵架的程度,没有、也不会影响我们的关系。
也许我们对人生的需求不同。我想活得尽兴,这可以理解为“尽力让自己高兴”,结果呢,在这个过程中我还顺便得到了物质上的收益,但如果你说这只是“运气”,那我就不同意了,因为你忽略了“尽力”与“专注”这两个词。
她呢,可能只想过平平淡淡安安稳稳的生活,但当连生活费都成问题时,再不动起来,那可真就是赖在泥沼里不肯出来了,然后还把所有责任都推到泥沼身上。
她看不看我文章?可能有时看,有时不看,看我也不怕啊,看了更好,也许她会知道,人生与生活,其实没有那么多困难,而很多我们所认为的“困难”,都是不愿意离开舒适区的自己为自己设想的,哪怕真的是如大山般难以逾越的困难,当你真正走到它面前时,会发现,狗屁,其实只是一块砖头而已,只是如果你不动起来,又怎么会知道呢?
· End ·
我们必须转变思维,现在哪里赚钱的机会更多?
网络平台。
我见过有做刺子绣课程赚钱的,有教人做手账赚钱的,你可能又要说,可我既不会刺子绣又不会做手账啊——又偏题了不是,这不是让你“做”什么,而是在打开你的思维,再说了,相信做刺子绣和手账的姑娘们最开始也只是爱好吧?她们之前也默默做了不短的时间吧?然后电子时代到来了,她们抓住了这个机会。机会永远垂青有准备的人,正是这个道理。
认真,专注,一定要认真专注,既然开始挖一个坑,那就往深了挖,别这里挖两下那里挖两下,就算咱们挖的这一个坑没有地下水——那万一有金矿呢?
又说了这么多废话,早安,我祝你有钱,如果你没钱,那我祝你有赚钱的意识,和一颗持之以恒的心。
苏小旗电子信
苏小旗抖音账号:surface0320
苏小旗新浪微博:@苏小旗
欢迎阅读苏小旗其他文章
凤娥“出轨”记
墓地因为朵朵鲜花,而如人间
“你俩指定有点儿病”
好物推荐
想要避开那些保险的坑,最好的办法就是量身定做
有了这个智能台灯,学渣变学霸
感谢经历
,
这一路的深意
。
姑小
苏旗
| 苏小旗。自媒体人。东北女子客居江南。三观不错。五官更好。善养猫。善自拍。善买衣服。比年轻时更美丽。精神在云之上。眼睛在泥土之下。心在云与泥土之间。一切皆可用文字表达。愿你好。更愿我自己好。 |
长按关注苏小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