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枪神 剧场版》观后感100字
日期:2022-05-29 02:09: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枪神 剧场版》观后感100字

  《枪神 剧场版》是一部由西村聡执导,小野坂昌也 / 速水奨 / 鶴ひろみ主演的一部动作 / 科幻 / 动画 / 西部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枪神 剧场版》精选点评:

  ●最想看也最不想看的两部剧场版之一。另一个还在迅雷里拖,4点几G倒要看看到底是要多高清!!!VASH的漫画想找原版没找到,汉化的又提不起精神看。回到本篇,剧场里的VASH变温柔了,对那两个保险公司的==也没有之前爱理不理的态度==。速水奖叔的音竟然没怎么变实在很佩服。明明雪野大婶都无法再现了~

  ●威席再出场救人时BGM是TV版OP混音版。画面真好。剧情一般般。老爹强盗武器好玩。

  ●虽然没啥特别的点,不过人设变的好美丽啊大家都好看了很多!!法修还是那么二逼 好喜欢牧师T-T结局又是两个人一起走了呢

  ●没有TV版拉风 不过牧师好帅

  ●依然是在打倒BOSS的时候,致命的一枪永远向天开...还有明明是多管闲事的男主,却意外的命硬..实在违背我的美学,要不是没读过原作,实在不好下结论的话,我实在想评成烂片...

  ●我该怎么形容呢?满分已经是最好的方式了吧。

  ●又见法修和乌鲁福特神父~神父的十字架还是那么拉轰啊!

  ●没想到2010年会有剧场版!

  ●接触《枪神》是2000上半年的事,当时伴我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同学们各自买了白色猎人、银英、浪客剑心、英雄骑士传、剑风传奇、高达W等VCD互相借着看,那时的VCD比D9还贵,那时月津贴才95元……人生能有几个十年,看着剧场版里毫无岁月流逝的脸庞,依稀熟悉,依旧感动……

  ●即使那么多年,我还是没有忘记你。

  《枪神 剧场版》观后感(一):超出预料,请以这个水准做一下正篇吧!!

  超出预料的东西,应该早点看的.

  小林靖子写了一个好本,故事虽然纯属和漫画和TV都毫无关系的番外,但是……这年头要找一个能把故事编得圆满的东西都不容易,而这个虽然故事简单,但是结构流畅,首尾完整,而且没有出现什么情节上的硬伤。实属难得。而且本子和动画本身的表现同步率正好。

  虽然Plant变成了纯粹的机器,wolfwood的戏份嫌太少,虽然vash的真身和大杀器完全没提到,偏执狂老哥和人妖姐姐和一票偏执狂魔人都没出场,但是人气角色轮番登场,气氛异常欢乐,不管是对于习惯TV整体上较欢快的观众还是被漫画虐得肝肠寸断的读者来说都是不错的回馈。几场动作戏也相当华丽炫目。

  站在我的立场更想看的还是照着漫画来的TV重制,但不管如何我看得相当满意,如果我是买票入场的观众一定不会觉得糟蹋钱了。

  嗯,考虑到当年度剧场版的平均战力,枪神的剧场版大概可以排个第二(第一是花の都),MF什么的还是一边凉快去吧。

  《枪神 剧场版》观后感(二):因为迷恋所以开评――TRIGUN枪神(单单说剧场版)

  全篇欢脱得风格没有板着脸讲故事的矫揉造作,掷骰子的形象比喻让对于极恶必诛这样的想法开始动容。

  二十年前主角瓦修救下了抢劫犯加斯巴克的性命,也放走了背叛了瓦修的三名手下。

  二十年后加斯巴克放出消息对一个城市出手,正是当初背叛了他的手下的领域,当年的抢劫犯手下变成了这里的一城之主。

  所以瓦修在这里。

  加斯巴克十恶不赦却遵循着抢劫之道,对着曾经伙伴的背叛用枪砸住他的头大喊,弄脏了我的抢劫之道。

  以抢劫为自己的工作,每一次抢劫都是为了更好的工作,不想抢钱隐居或者享乐,仅仅,仅仅是享受其中的乐趣。只是想看到那样的表情,近乎变态的喜好与坚定地执着。

  果实比起在青涩的时候就摘下,对它的成熟等待 等待 等待,等到最好的瞬间摘下,做的事情虽然一样,但是味道完全不同。

  抢劫也是一样的,逼到绝境,把所有的东西全部夺走,让被抢夺得家伙品尝到从未品尝过的绝望,不痛不痒的抢劫是不行的。

  世界第一的抢劫是存在的,我的目标就是这个。

  作为本篇之中的boss,不够帅气,有的是粗犷的身形与行为。但却有着把主角都抢压一头的霸气。

  主角瓦修,价值600亿赏金的笨蛋,金黄色的刺猬头,身上充满了恶趣味和白痴感。中弹退场时露出,呀,这也是没办法的表情。

  全世界第一笨蛋。

  自以为要保护每一条人命却差点把自己害死的笨蛋。即使主角的枪技全篇第一,也只有在他出场神情认真的时候甩出一句,好帅,然后就没了。

  唯一能说得上是欢喜的就是酒吧乱斗是从所有人的枪支中偷出子弹躲在桌子下边的囧脸让我觉得这男人可爱死了。

  大概是剧场版的篇幅或者是角色构成,同样是帅哥的牧师的乌弗伍德十字架枪帅气拉风,也让我对于枪支有种老漫画的设定比现在更有的说的感觉。

  对他的理解就在瓦修中枪掉入流沙中这种谁都认为他死亡的时刻。

  站在冰箱前,一言不发,一个镜头转过,他接受阿米莉亚一个硬币的委托时闪过一个重锤反复砸下彻底完蛋的冰箱和裂墙。

  如果主角瓦修是越野吉普,他是拉风的法拉利,那么,那么加斯巴克就是重型坦克了吧?!算了,怎么写都只能让我更萌加斯巴克!

  顺便吐槽加斯巴克每次叫他小哥时俺就更萌加斯巴克了,这个年纪的果然是喜欢大叔的时期么。

  剧情透露着一点小狗血,作为女主的阿米莉亚,不仅充当了狗血伦路剧的当事人,也进行了应有的成长,虽然开篇的御姐范让我动心了一把,但随后的情节上来简直就是叛逆少女……

  说到女性角色,唯一让我喜欢的就是个已经死掉的女人,阿斯巴克的女人,爱上阿斯巴克并且为她生了一个女儿,不愿意过抢劫的生活而选择一个人留在了一个村落里,处境艰辛笑容温婉。

  因为原作的原因,对于原作中的角色大致在细节处刻画而没有完整的印象观,所以沉醉在原创角色上这点完全是编剧的问题嘛!

  据说TV原作的脚本去忙高达蛋蛋剧场,让我有种,算了,不去看TV的打算。(那片子我看睡着了两次)

  枪神的剧情在本篇完整而有型,少掉了很多原作中有趣的设定或者干脆是连小部分世界背景,但丝毫不妨碍新观众对于枪神的完美体验。

  可以说不知道原作的观众会对这部作品有更高的评价。没有设定障碍,没有台词障碍,没有人名障碍,干干脆脆的来欣赏这部电影是个相当美妙的体验。

  但总用令人遗憾的地方,镜头干脆而简单的转换缺少新意与张力。大概分镜中规中矩是不想破坏了风格,但丝毫看不到亮点的时候还是有种……开头那种气势那里去了!那里去了!

  如此的吐槽却是我两天内看了不下五遍做出的结论,如果只是第一遍的话,鬼才注意得到这么多,光是剧情和人设就足够满分了不是么不是么?!

  结局会有种啊,我猜到了,啊,果然狗血了,啊,解释通了。

  但那又怎么样。

  并非时下的流行而捞钱的去做剧场版,而是时隔十几年后的我诚意出品。

  值得说的小设定就是当地的保安官扔下徽章,淡淡的来一句虽然短暂,但是很有趣。

  喂喂!唠叨了这么多大概总结下来只有一句……

  加斯巴克我爱你!!!!!!!!!!!!!!!!!!!

  ===========================================

  后来去补了动画漫画 感情复杂

  故不再多言

  《枪神 剧场版》观后感(三):如何让编剧们成为大魔法师

  关于作家,纳博科夫曾经有一个著名的三相论,即作家的三个身份:叙事者,教育家以及魔法师。叙事者给予人们以单纯的娱乐快感,一种脱离时空的错觉。教育者赐给人们以道德教育,或者直接的知识与记忆。但是说到底,一个人身为大作家,终究是因为——他是一个大魔法师。讲一个精彩的故事是好作家,能够通过故事对读者进行道德教育也是好作家,但这些并不能成就伟大。伟大作品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作家在各个方面都进行了独一无二的创造,最终使作品拥有了不同于其它所有艺术作品的魅力。对这样的作品进行分析绝不能局限于某一种已存的理论之中,而是应彻底地浸入作品之中,全身心地去感受作品的结构,意象,风格以及一切。

  不过对于编剧来说,纳博科夫的三相论就不那么管用了。毕竟从现实的角度来看,编剧几乎不可能在创作中感受到纳博科夫所宣扬的那种造物主的快感。编剧可以成为好的叙事者,但却很难成为教育家,至于魔法师就更是难上加难。而当我们把编剧的范围仅仅限定在日本商业动画之中时,这个问题就更复杂了。

  但我仍需说:三相论对于商业动画编剧有其特殊的指导意义。一个编剧确实很难成为魔法师,但魔法在这些动画中是存在的,只不过它不再诞生于高塔中某位隐世贤者的脑袋,而是来自某个神秘部落的祈祷仪式。大多数时间里,导演总是那个被艺术之神宠爱的萨满,但这也并不意味着神就不会青睐其他参与仪式的信徒。我们绝不能忽视板野一郎不顾导演指挥的华丽马戏,渡边明夫潇洒自如的色彩控制,或者平泽进突如其来的灵光乍现。

  当然,也包括某些编剧。

  在说到《TRIGUN》这部动画时,黑田洋介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虽然《TRIGUN》不是黑田最著名的编剧作品,但不可否认,没有《TRIGUN》,黑田洋介绝不会成为如今我们所知的著名编剧。但奇怪的是,这次的剧场版虽然集合了TV版的绝大部分主力成员,却惟独把系列构成(日本动画或电视剧中特有的职位名称,相当于总编剧,并且在某些时候会负责导演的部分工作)由黑田换成了小林靖子。虽然有许多TV版死忠表示不能理解制作方的这一行为,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小林大婶很好地完成了剧场版的基本目标:一部既能满足老迷友又能照顾新观众的《TRIGUN》。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让黑田来担当这次剧场版的系列构成工作,他能否比小林大婶做得更好?对于这个话题我是相当感兴趣的,因为他们二位都参与过许多让我感到万分激动的作品的编剧工作。我之所以在前面长篇累牍地讨论纳博科夫的三相论,就是为了方便接下来提出这次思考的核心问题:

  谁是真正的魔法师?

  首先需要声明的是,我对黑田在TV版中的表现是90%满意的。但是就像其他有反对意见的观众一样,我对黑田在结局部分的处理并不完全赞同。用普通观众的话讲,这是“神棍”,但是这个词严格意义上讲是无意义的,因为它和许多新造词一样不能准确描述其所指对象。我和其他观众同样抱有不可思议的情绪,但我会尝试用更准确的方式去阐述它,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将一步步通向核心问题的答案。

  追根溯源,黑田洋介之所以能够在尚未出名之时担任TRIGUN的系列构成,是因为他在OVA动画《GEOBREEDERS》中精彩的演出。这部在普通观众群里默默无名的漫画和TRIGUN并不特别相似,除了一点:它们都是日本漫画里少见的以表现激烈枪战场面闻名的漫画。黑田能够顺利成为TRIGUN的系列构成,很大程度是拜这个共同之处所赐。但是事后来看,黑田所做的一切可能远远超过了监督西村聪和原作者内藤泰弘的想象。他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叙事者和动作场面调度者,同时也是一个极其狂热的教育家,他总是想方设法在故事里加入沉重的道德因素。《TRIGUN》TV版前半段的故事相比漫画而言是非常愉快的,简而言之就是“一群因命运作弄凑到一起拯救平民”的游侠英雄故事。但是后半段笔锋一转,前半段所铺就的一切在后半段成为了主人公法修无法摆脱的道德困境:

  “杀,还是不杀?”

  最后黑田给了《TRIGUN》TV版一个较为明快的结局,并从此竖立起自己的写作风格——在极端情况下人的道德困境。1999年在《无限的利维亚斯》里黑田模仿威廉·戈尔丁的《蝇王》设计了一个只有小孩生存的宇宙方舟,去探讨极端情况下社会的本质。2001年由黑田担任编剧的《s.CRY.ed》虽然是娱乐性的战斗动画,但他依然在极小的编剧空间里试图探讨人的立场之不稳回旋。而在04年《MADLAX》里的身份问题以及05年《GUNGRAVE》的绝对忠诚后,黑田对道德困境的迷恋越来越深,他的叙事者身份和教育家理想开始失去平衡。待到07年他开始负责《机动战士高达00》的编剧工作时,他彻底疯狂了。他的叙事开始失去魅力,他仅余的唯一目的就是道德教育。《机动战士高达00》的消灭战争,《Phantom》的记忆真伪,这些都是极好的道德主题,但是黑田的叙事根本无法支撑道德的重量。2010年的《机动战士高达00》剧场版同样是一部主题宏大叙事糟糕的作品。而相较于过往的TV动画编剧工作而言,剧场版叙事空间的拥挤直接导致黑田的叙事问题进一步扩大,而最后的道德困境解决也显得绵软无力。

  而小林靖子的风格和黑田正好相反,是典型的战队特摄模式:堂堂正正地描绘英雄角色,运用各种生活化的细节塑造人物性格,各具魅力的正反派人物,以及回味悠长的结局处理。小林靖子参与的动画作品不多,水平也并不像黑田那样上来就是高峰,但她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2007年后黑田的水平日渐下滑,而小林靖子阿姨却在《CASSHERN Sins》里奉献了自己最好的动画剧本,并且展示了自己不逊于黑田的教育家潜质。这部作品中不仅有道德困境,而且做到了每一个人物都有一个道德困境,这在普遍简单明快的动画剧本中极其难得,于是我们也就不难解释她被选中参与《TRIGUN》剧场版的原因了。

  毋庸置疑,黑田洋介依然是《TRIGUN》的首选编剧之一。但是一来他忙于高达00的制作,二来这次的剧场版并不适合他的写作风格——当然也包含有一层对他如今状态的担忧。小林靖子的商业动画编剧经验虽然不如黑田丰富,但她的风格能力都非常契合这次《TRIGUN》剧场版的主题。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假如艺术之神确实存在的话,那么如今的黑田只可能选择取神而代之,而小林靖子则会老老实实地和监督合作,努力和大家完成名为TRIGUN的祭神仪式。而当年《TRIGUN》TV版之所以能成功,正是因为制作人员都没有私念和野心,只是一心为做好动画而努力。

  或者我再说得抽象一点:

  一个伟大的魔法师,必然是一个对艺术之神,对魔力的来源充满敬畏的智者。

  《枪神 剧场版》观后感(四):只看过一遍以后的一点感想

  首先说明,TRIGUN的电影、TV和漫画各不相同,我不会写影评,在这里只是说一些个人的感想,不会对内容详细解释,没看过原作的人就没必要继续看下去了。

  电影版虽然说是没看过原作的人也不影响观看,作为外国观众本来就有语言的障碍,如果再加上完全没看过TV或漫画,影响肯定是有的。

  我只看过一遍(虽然听过几遍),对于画面的细节说不了什么,就只说台词方面的吧。

  编剧在有意无意间使用了一些原作里的东西作为噱头,

  比如KEINE(凯)这个名字和动画23集里的那个狙击手(动画原创角色)的名字是一样的;

  Vash说的“食物的怨恨是很可怕的”这句台词在动画中是Milly说过的;

  而Vash对Wolfwood说的那句“希望你不要出手”也似曾相识(漫画MAXIMUM第二卷里Vash也对牧师说了这么句台词,原文句式不一样,意思是一样的)。

  这次的剧场版基调是轻松的,简单点概括就是单纯爽快的西部剧故事,不把它当成EVA或者攻壳机动队的剧场版去看的话,还是足够让人满意。

  画面质量不错,既然是电影版这是当然的,值得一提的是背景很精致,天空的蓝色非常漂亮,砂蒸气、各种车辆和枪械一定让机械控喜欢。

  音乐很好。效果音做得很细致,用小野坂桑的说法,弹壳落下去的声音都不一样的。

  声优方面。。。我是速水fan,在这里就不说什么了。

  主要STAFF还是TV版的原班人马,只有脚本这次换成了小林靖子,不是黑田洋介很可惜。。。她对镜头的把握算是中规中矩,镜头角度、前后衔接上都一般,不像黑田那样偶尔会有神来之笔。

  故事情节上没什么特别的,原创角色的戏比较多。。。Gasbag这个反派塑造得还不错,相当于原作里的Neon那样的类型;阿梅莉娅看预告以为是御姐没想到还是很少女,不过以她的年龄也是当不成御姐的啦。我果然对原创角色提不起兴致,唉。不过我本来就对情节期待不大,只要能看到活着的会说话会动的牧师就满足咯。

  TRIGUN在欧美国家其实很受欢迎,在日本fans也不少,但是比不上少年漫画那么热门,始终半红不紫。制作电影版的设想很早就有,直到TV版放映之后过去12年才实现,制作费用据说还是美国的公司赞助的,光靠日本的公司肯定不行。

  不过由此也可以推想,这是制作人员真正想做的作品,而不是因为作品红了,就再弄出个衍生的电影版来好多赚一票。

  从宽泛的意义上说,原作改编的动画也是一种同人,只不过是官方创作的。

  剧场版和原作在背景设定上大部分相同,都是架空未来的沙漠星球,

  但是有几点关键性的不同,首先Vash的头发完全是金色的,漫画是有黑发(如果想知道为什么头发的颜色很要紧请参考漫画^o^);

  其次,VASH还在被悬赏捉拿,而在漫画里面政府的赏金早就取消了,在遇到Wolfwood的时候Vash已经是没有赏金的人型灾害,由此可见电影版的时间轴和原作不同,可以认为是一个平行世界(或者说同人^o^)。

  第三,那个外形像电灯泡的东西叫做PLANT,是沙漠星球的虚构的能源机,在原作中是有生命的,在电影中似乎只是单纯的能源发生装置。

  Vash对阿梅莉娅说的那句台词,“要是把PLANT打坏了就无法挽回”,用的是“打坏”,而不是“受伤”或“死掉”,那么可以推测这里的PLANT是无生命的。

  看过原作的人就会知道,这个不同意味着什么。

  如果没有Knives,如果没有GUNG-HO-GUNS,如果PLANT只是没有生命的机械,那么事情就会简单得多吧。

  虽然作为原作fan,我当然希望漫画的剧情能制作成动画,希望看到Knives、Legato、Livio和人妖大姐等等众多有魅力的角色以动画的形式出现,但是也许只有在这种设定下,Vash才能得到作为“人”的幸福,Wolfwood才能平安无事地活下去吧。

  另外,原作里面Vash的红色外套是防弹的,电影里面却被打穿了个洞,而且Wolfwood甚至Vash本人都以为他中了一枪就会死。这个不同也很重要。

  如此说来,没看过原作的人也许反而能轻松地享受电影的娱乐效果吧,象我这样的原作fan就会忍不住去想一些多余的事情。

  正因为漫画太虐了,电影才要做得欢乐一些,也许制作者的心情和fans是一样的,想要找回那个已经失落的世界,给他们一个全新的“可能性”,开辟出另一条路、另一个结局。这就是同人的意义啊混蛋!>_<

  没看过原作的人最难把握的可能是感情的“流向”。“杀还是不杀”,对于这个问题,主角的态度有着微妙的变化,在TV动画里是少年式的“不安”和“决心”,在原作漫画中则带有一种宿命的“觉悟”和“狂气”,到了电影里演化成“透彻”和“看破”,也就是那个“没办法”的表情背后的含义吧。

  如果看过剧场版番外篇的漫画会更清楚,Vash那种冷静的视线,他其实什么都明白,即使如此也绝对不肯放弃,以可悲的程度相信着“未来”和“可能性”。所以会有那个“扔色子”的比喻。

  这种变化与其说是主人公的改变,不如说是制作者的改变的反映吧。

  牧师(Wolfwood)应该是第二主角,在剧场版里的戏份却很少(虽然很帅),没有说明身份,甚至没有提到“牧师”这个词T T

  而且性格也和原作有区别,TV动画里的牧师是开朗快活的大哥哥的感觉,漫画里的牧师更多的给人一种野生动物的印象,这个牧师不知怎么的有种“上品”的感觉,是因为ZIPPO?还是因为速水大人的声音天生贵族气?^^;;

  正经的台词比较多,明明是关西腔却很少吐槽,一直很“cool”(除了和台风对话的时候)。。。只有夜里砸掉旅店的冰柜出气很有牧师本色,这才叫暴力牧师嘛XDD

  我还是最喜欢漫画里的牧师啊,色气+男前度MAX>_<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我这种牧师控来说,只要看到牧师活着就满足了,别的什么都不管啦。

  我最喜欢的是片尾,音乐非常棒,“太阳”、“沙漠”、“蓝天”的印象,无限的晴空下,红色和黑色的背影一起前行,一边进行着没什么意味的对话。。。

  应该是圆满的结局,几乎整部电影看下来都没什么悲伤的感觉,到了这里忽然想:如果这样的对话能永远持续下去该有多好。。。只是这么一个念头,我就差点哭了出来。。。

  正因为是不可能实现的,才会有这样的念头。明明是很爽朗明快的音乐,却变得伤感起来。即使电影和原作有一些不同,这种既明朗又伤感、笑容和泪水交织在一起的风格,正是TRIGUN的本色。

  这种心情,也只有看过原作才能理解。

  TW:

  豆瓣TRIGUN小组正在做TRIGUN MAXIMUM漫画的汉化

  这里是关于漫画的评论: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枪神 剧场版》观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