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人类群星闪耀时》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0-09-19 19:2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人类群星闪耀时》经典读后感有感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一本由茨威格著作,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2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人类群星闪耀时》精选点评

  ●适合中学生读 中文翻译题目比较贴合 英文的decisive实在不明这些时刻有几个是decisive的 文笔不错 稍有浮夸

  ●不错的书

  ●很震撼历史瞬间 很动情的描述

  ●该书的版本较多,这一版的插图非常不错,对了解书中的历史很有帮助。

  ●文艺版---人类历史重要事件/人物

  ●西方中心主义

  ●写得真好,能让我们代入到那个瞬间,感受时的气氛,再来反思现在的世界以及自身。

  ●辽师图书馆冷僻版本~

  ●2016-5-30 娓娓道来,有几篇真的有身临其境感觉。南极,印象深刻海底电缆,确实伟大

  ●很难想象人类历史上属于某个人的那么一刻,看见希望就如同见了绝望。致敬斯科特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一):历史很多时候真的比小说精彩

  茨威格的文学功底真的很深厚,将历史写的如同小说般的精彩,对于人物的描写栩栩如生,对于历史事件写的清晰动人,历史很多时候真的比小说还精彩。如果我们上学的时候,历史课可以这样去讲的话,我觉得我们的历史成绩应该可以取得更好地成绩!还好现在中国也有部分学者、历史爱好者老师使用文学的手段让中国的历史鲜活起来,不在让历史的那么枯燥乏味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二):改变人类历史的时刻

  这本书主要讲了几个改变人类历史的事件:拜占庭的沦陷、滑铁卢之战、亨德尔的清唱剧《哈利路亚》、海底电缆的铺设、托尔斯泰选择走向南极、列宁

  历史类的书籍,读得很少。这次也是因为大狗熊推荐

  印象深刻的列夫•托尔斯泰生命的最后几个星期发生的事,理想现实差距仰与生活冲突,让他,一个83岁的老人寒冷的冬天里离家出走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三):每一次闪耀都让人类更加有力

  穆罕穆德二世与拜占庭帝国与圣索菲亚大教堂,这是闪耀的历史一瞬;巴尔沃亚作为第一个看到太平洋的欧洲人,是欧洲人探索世界闪耀的一瞬;亨德尔的弥赛亚响彻整个基督世界,是宗教音乐共同闪耀的一瞬;法国人鲁热一夜之间做成的《马赛曲》是法国人向前进军昂扬闪耀的一瞬;格鲁希的迂腐也成了泯灭拿破仑英雄闪耀的一瞬;见过一面少女之后的歌德在颠簸的路上做出了《玛丽恩巴德悲歌》的闪耀诗作;一位富甲一方的美国人在一铁揪后卷入了疯狂世界的淘金热,人类对黄金可怕追求也在历史中闪耀出了阴阴森光;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位不同凡响的人在经历了不同寻常的死里得生用自己的《罪与罚》一直闪耀着光辉;成功跨越大西洋的电缆也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时刻之一;列夫的最终解脱是他自己人生中的闪耀,但他的人生却是人类历史的闪耀;作为第二到达南极的斯科特留下的日记闪耀出的热量足以教导人类不断的向未知探索冒险;列宁的列车开辟了世界历史的一个新的维度和解释,去实践伟大思想《资本论》的先驱者,开拓者。

  伟大的人物,伟大的灵魂,伟大的瞬间,有时候是历史时刻的嘉奖,有时候是高贵灵魂的闪耀,有时候是人类坚强意志的最大体现。人类高贵的灵魂,坚强的意志,历史潮流的跌宕,每一次闪耀都让人类的下一步都更加有力,人类踩在这些巨人,沐浴在闪耀着智慧、高尚、坚强之光里,创造出了一个精妙无比,玄之又玄的大千世界,好好去体会,好好去探索,带上智慧和意志,修炼自己的灵魂,看看人类的疆界到底在哪儿,去闪耀去拓宽去用伟大的意志和无上的智慧,人类多么神奇。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四):茨格威的叙述能力太强了

  图书馆可选性较低,随缘抓了本。翻译有的地方确实怪。不过旁边的配图注释挺有助理解。

  冲着茨威格看的,描写叙述很生动,画面感很强。看的时候真的停不下来。中学的时候读的话,对于历史教科书上那些冰冷的日期和记不住名字的事件,帮助挺大的~

  看第一章时,我脑海里蹦出了——信仰与残酷。穆罕默德的承诺,士兵的放纵,这些就和他们的信仰不相悖吗?有时候,宗教真的只是国的统治工具。

  第二章讲的是欧洲人寻找黄金国的故事。即到美洲大陆作恶的那些年。看的时候再次感到恐怖。印第安人好惨。这次想到的是文明与野蛮。西方人自认是有信仰的文明人,但在残杀美洲土著时的行为却残酷得令人发指。有时候,文明并不是所有人的文明吧。(“1513年9月25日成为人类知晓地球上最后一个未知海洋的日子”——果然是站在西方文明的立场)

  第三章讲的是作曲家亨德尔的故事。被亨德尔的意志及才华折服的同时,很佩服作者的叙事能力,看的时候真的感同身受。亨德尔江郎才尽的郁郁寡欢,创作《弥赛亚》时的灵感喷薄。将表演《弥赛亚》的收入捐给那些身处困难的人,如同当初身处绝境的自己。这才是真的拥有自己的信仰的人。

  讲《马赛曲》作者的章节——“一夜之间的天才”。故事就如这个标题,一个平凡的人在某个夜晚如有神助般的写出了这首鼓舞了法国大革命的歌曲。虽然知道作者看重命运的安排,但有时候也感觉命运真的冥冥中自有注定吧。命运的安排真的明明白白。为平庸之人的平庸而失语。

  拿破仑的滑铁卢。格鲁西的性格能当上将军真的挺不可思议的。

  歌德的玛丽恩巴德悲歌。74岁还能人真的很年轻了。经历爱情的失意,在创作上疯狂投入。也是个好事吧~

  看了“黄金国的发现”这章,才明白原来淘金热是这么来的啊。虽说看到苏特尔为了逃官司跑到美洲,觉得可能也不是个多好的人。但是最后妻儿都因为黄金而死,自己的领土与财产都被破坏,未免令人唏嘘。到死也没要回自己的土地。(但人多势众终归不到可能)

  “英雄的瞬间”—陀思妥耶夫斯基。诗歌欣赏无能,跳过。

  “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一个年轻富商的勇气与精力。

  “一个人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而使命也找到了它所需要的人。”有追求真好~

  “又一个老生常谈的经验将在这里再次得到证实——最大的事情几乎总是悄悄地获得成功。”

  剧本:列夫托尔斯泰。为啥是逃向“苍天”呢?列夫托尔斯泰的觉悟真的好高。我能理解他的妻子。不过半夜翻东西那幕真的吓到我了……

  “争夺南极的斗争”。看的时候想起了17年秋季哈佛博士的课中似乎出现了南极相关(具体想不起来了)。同时觉得非常冷。佩服这些勇敢的人。

  最后一章是封闭的列车。感觉和我脑中的列宁好不一样啊(虽然我了解的也只是教科书上的列宁)

  具体的细节描写很漂亮。非常生动,仿佛作者就在场一般。

  最后是忘了哪一章的摘抄

  “只有一件事会使人疲劳;摇摆不定和优柔寡断。而每做一件事,都会使人身心解放,即便把事情办坏了,也比什么都不干强。”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占绝对优势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这一切,在所有的时代都是最最伟大的悲剧,一个作家只是有的时候去创作它们,而生活的悲剧却要多至一千倍。”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五):历史是一系列偶然

  短评里只限140个字,放不下,这不算书评,仅仅个人感受。

  ==================码字不排版之分割线====================

  读历史不能深信不疑,而是应当好奇般地加以怀疑,因为看来是铁面无私的历史依就屈从于人类对传奇和神话的强烈爱好——它有意和无意地把少数几个主角加以英雄化,而把日常生活的主角,第二流和第三流的英雄人物推到黑暗之中。

  ——《犹太人的命运》

  一本《犹太人的命运》使茨威格那细腻优美、去皮见骨,充满灵光与智慧的文字还在我脑中闪现回荡时,这本歌颂人类闪耀群星的诗篇又将人类历史中辉煌的片段激情酣畅地在我们面前铺展开来。但与上一本传奇故事相比,本书在取材上偏向了茨威格历史观中第二至第三流的历史人物身上,或者说是历史浩渺星空里光耀后世的星宿最黯淡无光的时期。因为历史不仅仅是由英雄推动的,在历史的一瞬中,命运可能选择高高举起一个凡夫俗子升入英雄的天堂,但也可能假借一个庸人之手,走进一段光华不在的时代。

  当一个被遗忘的凯尔卡门直接导致了拜占庭的陷落,也推翻了索菲亚大教堂象征西方的基督教的圣像,历史的劫数难逃铸成西方的这个千古之恨。

  与一次次被现实折磨和打垮,但最终从信念和挚爱的音乐中复活过来,仅仅24天成就《弥赛亚》并名垂青史的亨德尔比,《马赛曲》的作者鲁热却是被历史跟命运选作一夜之间的天才,在曲成之后如彗星陨落凡尘,终其一生潦倒困苦。

  而使人读来最为遗憾和同情的,莫过于拿破仑滑铁卢之殇。这可能成就欧洲一个新时代的关键战役却由于一秒庸人的优柔寡断错失千古良机,那头再次登上宝座的法兰西雄狮从此再也没有机会作困兽之斗,而是郁郁而死在被流放的岛上。

  无论是历经十五年起落坎坷最终用矢志不渝的信念激情跟实践促成欧洲与美洲的第一次通话的菲尔德还是在争夺南极的斗争中悲壮死去的斯科特,这些并不为多数人所了解和记住的名字却在与占绝对优势的厄运搏斗时牺牲了金钱名誉甚至生命,凭借火热的心与不灭的信念推动和改写了历史。假如当时一个放弃的念头在这些头脑中萌发,那今天的历史会是另一番偶然中必然的样子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人类群星闪耀时》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