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北京中轴线》经典影评有感
日期:2020-09-14 17:15: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北京中轴线》经典影评有感

  《北京中轴线》是一部由刘大迁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北京中轴线》精选点评

  ●美中不足的是,有很多对称例子举得太过牵强。作为了解北京来说,是一部很值得纪录片!

  ●三星半 有惊喜也有失望 但看到熟悉场景还是蛮美的

  ●av14576359

  ●老北京,多过一天就少一点。

  ●天安门越来越小,一个社会隐喻

  ●讲了故宫,北京的对称,可惜没有全国可以画个地图。。。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一样如此迷恋中轴、对称和天人合一了吧。这种哲学思想甚至直到现在都深深影响着中国人审美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北京,我爱中国!

  ●堵车3小时看完,好饿好累

  ●还不错

  《北京中轴线》影评(一):中轴线—北京的符号

  本片从几个方面分别写了中轴线从明清建城开始到现在的历史变迁,以及在中轴线上形形色色的景以及人,在中轴线上,人就是景的一部分,数年来,中轴线早已经是北京的符号,而北京是中国的符号。本片拍摄层次分明观点明确,是对中轴线很好的讲述。不管是风景建筑还是人文景观,本片的介绍也为自己以后在去北京中轴线上观赏有个很好的讲述。

  《北京中轴线》影评(二):观「北京中轴线」

  是为了13日去北京为自己科普看的纪录片。

  关于北京城市的对称分布,略知晓北京的人都知道。在这部影片里,有对轴线历史、城市对称分布、人民生进行交融的部分进行表现说明。对我而言,略有不足的点,在于有些部分的穿插有点不对题,或者说对主题现有点牵强。

  @

  《北京中轴线》影评(三):一些笔记

  片头虚实结合工笔画中带出古建筑当代实景,糅合了游客照、婚纱照烟花夜景无人机航拍特别市井气。

  北京古建筑的影音大多是讲历史,皇家历史和侵略史,要不就扯点新中国保护古建的正能量故事。但这部有两集视角还挺新鲜的。一个讲了古代资本主义兴起后的全球大都市市民文化,还有从建筑看中国人对对称的追求。略扯。

  来点笔记:

  中轴线建筑四元素:桥、门、坛、殿

  积水潭万宁桥 京杭大运河的第一个码头,林妹妹从苏杭来京的落脚

  已经消失的城门

  地安门(三孔,建国后拆了)

  中华门(天安门再外面一座,拆了)

  长安左门 长安右门(影响长安街的交通,拆了)

  (天人合一)

  天的中心北斗

  紫禁城建筑上的球体连起来就是北斗七星的脉络

  天上紫微宫,地上帝王

  【第三集 民之轴】

  北京人说“前廷后市”是指市集要开在紫禁城后面。

  所以就有了北京城内城的鼓大街,后更名为地安门外大街。地安门外大街——烟袋斜街——什刹海是第一个商业区,始于明代。

  外城的前门大街,满清鼓励移民开店后才有了前门大街、大栅栏的老字号瑞蚨祥提供了建国后第一面国旗的布料、天桥卖艺耍把式。

  南城的四合院,院主人说平民的石雕不能用皇的龙凤和红墙黄瓦,但可以用青砖灰瓦,和山石翠竹明月的意象。

  【第四集 之轴】

  祖先对建筑组合的对称性的追求

  祭坛——天坛地坛日坛月坛

  天安门外的一对石狮子和华表(上有督促皇帝的神兽)

  九门取名

  简单粗暴一点,对称即平衡即稳定即太平盛世安安稳稳。

  还可以关注:

  清末民国的珍贵老照片,代画家创作的油画。

  有个笑点,弹幕说太庙已经成为中国版北欧古堡,晋升为北京青年的婚纱摄影基地。

  《北京中轴线》影评(四):观后感

  《中国建筑史》中把中国古代大建筑群平面中统率全局的轴线称为“中轴线”,并且指出“世界各国唯独我国对此最强调,成就也最突出。” 北京,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三千多年建城史和八百多年的建都史。元大都城的营造,规模宏伟、规划严整、设施完整,奠定了近代北京城的雏形,明清北京城在元大都基础上改建和扩建,老北京城的规模与格局就此形成。老北京城以宫城——紫禁城为核心,皇城、内城、外城依次向外分布,而这些城都以一条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的中轴线为轴对称展开。这条中轴线,世界上绝无仅有,充分展示了古都北京城市的特点和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魅力。

  《北京中轴线》这部纪录片以北京中轴线为切入视角,以北京城市文化为叙述主轴,突出华夏文明的千年智慧。全片共五集,每集30分钟, 各集主题分别为国之轴、城之轴、心之轴、民之轴、情之轴,集与集之间独立成章又相互关联,展示了京城的独特风光与社会百态。

  中轴线在,许多老规矩就还留存于这座城市,《周礼·考工记》有言:“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紫禁城严格执行着这一规定,午门外中轴线之左为太庙,祭祀皇朝先祖,右为社稷坛,社稷坛中最为著名的是从全国各地取来的五色土,寓意江山一统。而至今,天安门外,中轴线右为人民大会堂,为国家政权之象征,左为国家博物馆,为国家历史之存证。过去的紫禁城里,前半部分负责政务处理,称为“外朝”,内阁大堂,文渊阁,以及那早朝的太和门,举行登基等重大活动和各种礼仪时使用的太和殿,都在前半部分,后半部分的三宫六院,宫闱深深,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北京皇城的北门—地安门到钟鼓楼一段,连同西边的什刹海,构成了北京最古老的商业区,流传至今的商业味浓厚的胡同名儿,巷子里的酒吧,都构成了北京传统的市井生活

  北京高速路要修到七环了,而每一条环路,也都以这几百年前的中轴线对称分布、向外延伸。时光如戈,泯灭了清砖明瓦,多少旧时宫阙,在历史车轮的滚滚前进中,已成寻常巷陌,而北京城的这条中轴线,虽历经岁月变迁,却仍然发挥着作为城市中心的作用。北京新的地标建筑——“鸟巢”、“水立方”,将这条中轴线北延出北四环,2008年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形似脚印的烟火沿着中轴线燃放。历史的脚印走过南城酒旗戏鼓的天桥,凤阙龙阁的紫禁城,柳岸烟波的钟鼓楼,天子与黎民在这条线上共同谱写了多少个春秋,天朝丹阙与灰色的民居,同合成这千年的梦,生就一派悠然,自成一曲高大。

  繁华中,历史的脚步从未停歇,在中轴线上记录下家事国事天下事,落下的是尘土,积淀其中的是无声。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北京中轴线》经典影评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