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72小时:化妆间里的女人们》是一部由比嘉爱未执导,纪录片 / 短片主演的一部日本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av1717196
●2015/11/05
●五十岁的两位阿姨令人印象深刻,想要成为女强人的那位女性漂亮且有气质。探索自己的妆容和生活方式。想要那个蒸脸器。上妆效果自然的腮红和那种带小刷子的口红,都想要哇。
●化妆更多的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对自己的尊重,而不是所谓的“遮丑”或者“虚荣”啊。
●即便只是回家,也想漂漂亮亮的回去。不是为了取悦他人,而是为了自己。之前开始戴隐形眼镜的时候很痛苦,觉得自己怎么为了取悦他人变得这么肤浅了。他们的精神我要学习啊。
●我真是活得太糙了
●看完想入个蒸脸器(눈o눈)
●化妆是女人的战衣
●虽然一直一直被所有人说我化妆和不化妆根本没区别 可是去工作时我还是会化妆:这完全是一种自我满足 让我感觉戴上了面具 可以出去战斗了!不过话又说回来我的妆确实是够淡的 日本女生那种一化半小时一小时的我根本不行……
●NHK这个系列的纪录片视点一直很好,看完以后想去买个蒸脸器然后把自己的卷发棒翻出来。扣一星是因为最后略有煽情。
《纪实72小时:化妆间里的女人们》观后感(一):化妆,认真对待生活的方式之一
首先,惊异于日本竟然有专供女人化妆的场所,而且是那么专业,可见在日本化妆的普遍和必要性和日本女性对自己形象的要求高。这是我们国内情况不一样的!
纪录片内化妆的人各个年龄段,各种身份的都有,她们通过化妆改变自己,使自己更加有自信。如纪录片中所说,化妆是使自己进入状态,是与自己交流的方式之一。这样来说来,化妆是多么的神圣!能使人变美,变自己,变得更加接纳自己!化妆美丽了外表,也美化了内心。
当生活中有一股改变的能量时,就会发生蝴蝶效应,生活会慢慢变得更好吧。
《纪实72小时:化妆间里的女人们》观后感(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最近看纪实72小时这个系列的作品有点多,今天无意间看到了这部电影的名称,立马决定就是它了。在跑步机上边跑边看,可能是因为作品本身时间不长,也可能是因为内容还算很吸引我,感觉没多久就看完了。
在中国,到目前为止,我是还没有看到过有这样的专供女士们化妆的小店的,不得不说,日本在人性化服务方面,领先我们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想到上个月吧,国际商务课老师说,我们学校有很多韩国留学生,韩国女生都很好认出来,那些妆画得白白的,眉毛平平的,上身穿比较宽松的长款衣服,配超短的裤子或裙子,八成就是韩国妹子了,我们中国妹子呢,比较朴素,不怎么化妆。话音刚落,班上女生一阵小小的嘘声,哈哈。其实还是会化妆的啦,不过妆容比较淡或者化妆的人比例不那么高或者有些妹子会在周末聚会的时候打扮而非上课时间。
其实这些年来,就我身边的样本而言,女性化妆已经比以前普遍多了,一方面是年龄渐长,有了更多的关于美的意识和化妆的需求,另一方面的原因也很重要,那就是关于独立审美能力的形成。个人觉得一直到爹妈那一代,大多数人还是对于化妆是有偏见的,觉得没有必要,甚至是会因为这种爱美之心而感到不好意思,“臭美”这个词,小时候经常听到,这几年倒是几乎绝了迹。
审美的提高、爱美之心的充分释放,也是一个社会更自由更进步的表现之一,挺好的。
《纪实72小时:化妆间里的女人们》观后感(三):化妆对于女孩子的意义
这些年,从对化妆的厌恶到痴迷;从韩系用到欧美系又用到日系;从买一个粉饼都觉得贵到现在这些都好好看都想买,也是我慢慢长大的过程。
高中时候,觉得化妆的都是坏女孩,是那些不认真学习的女孩子会去做的事情。大学的时候,觉得化妆是漂亮学姐干的事情,虽然不懂但是自己也慢慢捣鼓起了什么bb霜,修眉毛。出国之后,整个人慢慢变成了出门必须化妆。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有几个事情对我的影响特别大。大学的室友yaya是个很喜欢化妆的女孩子,大家刚进大学全宿舍没人会化妆,yaya就买了化妆书化妆品开始自己学了,在她的潜移默化之下,我也开始了解化妆的一些基本步骤。后来从一位男同学口中得知,男生成熟到一定程度之后是不会反感女生化妆的。再后来大叔也和我说了,长得不好看不要紧啊,可以化妆,只要妆后好看,男票看你素颜也都是有化妆时候美丽的影子的。简直是刷新了我的人生观,彻底解开了担心男生会不喜欢化妆的女生的心结,从此坚定的走上了化妆的道路。在日本旅行的时候,路上看到的女性,不管年龄大小都是打扮的整整齐齐,穿着精心搭配的衣服,化着精致的妆容。这是一种礼貌,我第一次被灌输了这样的思想,化妆是对他人的尊重。现在,每天出门,我也一定会根据场合选好衣服,再配上一个合适的妆容。顺便,每天保养头发吹发型的工作也都不会拉下。就好像,也许你(过去的我)觉得这样是too much,但是你会完全同意穿睡衣上街不可接受。对我来说,你就已经在我的不可接受线以下了。化妆之于我,是给了我一种信心,让我觉得自己很棒。虽然我们说着要注重内在,可是对自己的外表也没有信心的人是不可能向别人展示自己的内在的啊。
好好化妆正如影片中所提到的,是认真对待生活的一种方式。其中有个女孩子说,她只是回家而已,之后并没有什么约会,但也还是想过来收拾好自己再回家。有这样积极的生活态度,怎么会过不好。这也许是个面具,但这也是一个想更好生活的面具。
《纪实72小时:化妆间里的女人们》观后感(四):日本有个女生专属的房间,藏满了各种小秘密
日本NHK电台以制作高品质的纪录片著称于世,与英国BBC齐名,其严谨、客观的制作风格,巧妙的构思和先进的拍摄技术,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其中《纪实72小时》,将镜头对准了日本男士禁入的房间——化妆室。
脚步匆匆的白领,刚步入社会的毕业生、第一次化妆的高中生,去参加朋友婚礼的闺蜜团,爬山回来的老人......不管什么年龄,什么职业,画眼线,涂口红,卷头发,一气呵成。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社会地位的女人,一旦踏进这里,都只有一个身份--女人。
女人们只要花上300日元(约人民币19元),就能在一小时内,利用化妆间齐全的化妆品,让自己焕然一新。 其中一个女人低着头,带着墨镜进来,租下一个蒸脸器,走向隔间。
开始化妆之前,她先用蒸脸器湿润被空调吹干的皮肤,用双手自下而上按摩,让脸部呈现红润状态。
然后将刘海固定到头顶,用粉扑蘸取粉底液,仔细抹匀脸上每一个角落。
用眉笔一点一点勾勒出适合自己的眉毛形状。
腮红、眼线、睫毛、口红......30分钟就完成了自己想要的妆容,化好妆的她对着镜子露出满意的微笑。
一位工作了10年的女士,为了好不容易得到的相亲机会来到化妆间,想让自己看起来更年轻一些,但只化了一个简单的淡妆。
被问及到对相亲妆的要求时,该女士却回答:“要与自己的年龄相匹配” 与刚进入职场的精致女孩儿不同,处于30岁上下的女人在工作与生活之间徘徊,她们来到化妆间,是为了重拾面对生活的勇气,正视自己黯淡的肌肤和眼角渐渐生出的细纹。
化妆不只是年轻人的权利。
两个刚刚爬山回来的阿姨,戴着色彩鲜艳的渔夫帽,为了一会能妆容得体地去友人家作客,从容地走进化妆间。
挑选好需要的美容仪器,两个阿姨像小孩子一样,一一试用新奇的东西,然后才开始精心打理自己的头发和妆容。
“现在不用操心子女的事情,有自己的空间,所以想趁现在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在这里,她们不是谁的妻子,不是谁的母亲,她们就是普普通通的、爱美的女人。
无论到了什么年龄,女人总是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期待。尝试了新的口红色号,试用了新的美容仪器,试穿了新款的超短裙,每一次小小的尝试,都能让女人兴奋好一阵子。
72小时内,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女人来来去去,有的为了面试的时候看起来强势一些,有的为了社交,有的为了礼仪,更多的女人,完全是为了取悦自己。女为悦己者容不再那么重要,更多的女性选择“女为悦己容”。
越来越多的女性,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而不是依靠家庭和男人。朋友圈流传一句话“女生不努力,会被抓去结婚的” ,一句调侃,不知击中了多少女性的心。不论男人女人,想要不依附于任何人,只有做到经济和精神独立,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个体。
而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独身甚至不婚,不是大家所说的逃避婚姻,恰恰是因为够勇敢,够坚定,不为世俗所动,执着地等待那个对的人。一个女人的淡定和从容,从举手投足和衣着妆容上,可见一斑。
化好了妆,今天又是愉快的一天。
林清玄说:“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上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纪录片中有个女孩,每天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不松懈,即便只是回家,也要漂漂亮亮地回去,化妆对于她来说,就是认真对待生活的态度。
有人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会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会把哭唧唧的脸摆在你面前。用心生活和善待自己的女人,生活不会亏待她。
女人们化妆,好像是给自己披上了铠甲,准备随时冲上战场。化妆,已经演变成每天的一个小仪式,让女人们保持最好的精神状态。
村上春树说:“仪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周而复始的生活,需要一点仪式感来赋予它存在的意义。比如每天清晨一顿精心搭配的早餐,每次任务完成给自己的一点小奖励…… 当生活变得平淡,变得不再有激情,不如换一种态度,为生活增加一点仪式感,用庄重的态度去对待身边无趣的事情,相信无趣也会变得有趣。
华住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季琦曾说, “天堂与地狱是一念之间。一个农民在地里干活,又热又累,如果他只是为了挣一点口粮,这时他就像在地狱;如果他把种地当做乐趣,看着庄稼长大很有成就感,他就是在天堂,这时一个镜头拉过来,就是一段很美的田园风光片。” 天堂与地狱,源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给生活一点仪式感,多一点热爱与期待。
所以小仙女们,开心的时候,就化个妆吧;不开心的时候,也化个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