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风声》是一本由[英] 肯尼斯·格雷厄姆著作,长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3.00元,页数:21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柳林风声》精选点评:
●可能过来看童话的年纪,小说太美好,逻辑硬伤有点多,不是很适合我看。不过,作为故事,读给小朋友听,还是不错的。
●我大概是四年级的时候看的它,但是其实说是儿童文学,我感觉并不适合儿童,当时我都觉得看不太懂,还是长大了再看好吧,能理解它。但是似乎我却要感激儿时看过它,因为如今再想起那时的童话,那时的记忆,恬淡的安静的故事,像是个美好的梦。
●比较平淡,也许适合女孩子
●突然想起初中时很喜欢的一本儿童文学。
●癞蛤蟆留下的印象最深。写景不错~
●读童书的时候感觉自己特别地幸福。经典童书,翻译的文字也很美!
●这本书的译本很多,《风吹杨柳岸》《柳林风声》等,无一例外都很美。看完后,我也愿意自己是住在地洞里的一只鼹鼠,静静观察四季变化,感受自然的美丽。
●家!那充满爱抚的呼唤,那些漂浮在空气中的轻柔的触摸,像许多看不见的小手把他往一个方向拖!
●读老一辈的翻译家翻译的书是一种享受,杨静远先生的译本流畅自然。柳林风,一个不只属于小孩子的故事,就像它的名字,剔透清新得像夏日初雨后浅绿色的蝉翼。顺便看到楼下评论会心一笑,我以后有了小朋友也会把这个故事念给ta听。
●迷人的老友记。
《柳林风声》读后感(一):身临其临的童话
一本很棒的书。随着故事的深入,自己也仿佛置身于那童话般的故事中,跟着那小小的鼹鼠和河鼠一起,在野林中探险;乘着小船,在河面上荡漾……
越是看进去,越是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柳林风声》读后感(二):柳林风声
《柳林风声》读后感(三):很温馨的童话,但仅仅是童话
有个妹子的QQ名叫这个,于是在图书馆借了这个书读下。
很温馨的童话。但那仅仅是童话。在现在的这种世风日下的环境下,审视这篇文章,似乎有些怪怪的。
比如河鼠为什么莫名其妙的就喜欢上了鼹鼠,是不是有什么莫名其妙的秘密。其实我最开始读的时候,一直把鼹鼠脑补成个女孩,这样河鼠为了她不辞辛苦的做一切事情就成理成章了。当时当最后鼹鼠在抢夺蛤蟆宅的过程中成为MVP。让我对她的女性身份彻底产生了怀疑。(废话,作者从来没说他是妹子,连第三人称用都的是HE好吧。)
于是我只能像另外的方向考虑了,哎,人心不古啊。
另外,这本书似乎有教坏小孩的嫌疑。比如蛤蟆可以肆意挥霍家财,可以轻松越狱警察都不管。在这个法制社会里面有这样的无法无天的家伙存在,太不和谐了。
最后,蛤蟆变了,变好了。但是变的也太快,太莫名其妙了。会不会让小孩有想法认为,虽然我现在各种闯祸,只要我想变好,立马就会变成好孩子。根本不要在意现在的为非作歹呢。(其实我小时候就是这么想的,后来好不容易才改成好孩子)
其实以上都是一个心地不再纯洁的家伙读这本书的感觉。当然如果他的心地依旧和小时候一样的纯洁。那么这本书,无可厚非的是本好书。
柳林风声是本很温馨的童话,但仅仅是童话
《柳林风声》读后感(四):用宽厚的眼睛凝望自然和人性
正是勤劳的鼹鼠的任性出走让他们相遇。而他们的相遇又让这个神奇的世界多了许多好故事,他们彼此不同却能互相爱护、体谅、提醒、帮助。我常常为他们明明要做违背自己心意的事情,但为了友情为了朋友还是那样心甘情愿的做了而感动。
在格雷厄姆的神奇的笔下,这片田野和密林穿上了神秘而有爱的衣服。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性格,脾气,还有小癖好和小特点。他们既可爱,又都有点小瑕疵,可是这些瑕疵并不妨碍他们都是无比可爱的生命。即便是那么爱给朋友制造麻烦又天天自吹自擂的蟾蜍,你也讨厌不起来。这是格雷厄姆用他宽厚的眼睛望向大自然,才为我们造出了这样真实而令人无法不喜爱的动物们和奇幻自然世界。
尤其是鼹鼠和河鼠去找水獭宝宝那一段,他们遇见笛声的那一整段简直美极了。大自然的神秘和命运女神的宽厚仁慈体贴一下子有了形状。为了保留它的神秘,这个形状被描绘得若隐若现,就像它(自然之神和命运之神)本身那样——你能感觉到它的存在,但又抓不住它的样子。有的地方让你觉得它的美丽中带着诗意的忧伤。
但它又不全然是忧伤的。小动物们之间常常有些令你禁不住捧腹大笑的趣事,比如鼹鼠想要划船一下子就从乖巧变得淘气,抢下了双桨却跌进了水里自讨苦吃;再比如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蟾蜍,一点也记不住教训,刚好了伤疤就忘了痛。他们和人类的孩子是一样一样的。那些狡猾的、有那么一点令人讨厌的小性子和坏脾气,和小孩子不是一个样子吗。
《柳林风声》读后感(五):童趣无极限
童趣无极限
评《柳林风声》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纯真年代,都有属于自己的纯真世界,儿童时代的美好回忆,成为了我们这一生中最宝贵的珍存。当我们长大成人以后,我们时常会把那些回忆掏出来细细品味,或者写出来和大家分享。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因为孩子写书的,和“托马斯和他的朋友”系列丛书一样,《柳林风声》是格雷厄姆爸爸写给儿子的书,里面的各种动物也许是爸爸最喜欢的或者最熟悉的,里面的环境或许更多是爸爸的幻想场景,里面的情节或许是爸爸曾经的纯真往事,这一切的综合却成为了一个故事,成为了送给孩子的最美好的礼物。
在一阵热闹的嬉戏之后走进柳林,闭上眼睛休息一会,让兴奋的心脏砰砰地跳,耳边还能听到簌簌的风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惬意啊。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没有感触,但是若干年以后再回想起来,一定会带着幸福的微笑的。或者仅仅是一次偶然的经过,走进一篇柳林,听着书上的鸟儿叽叽喳喳叫着,感受到微风佛面的舒坦,那样也是一种享受。这时,可能会暂时忘记和同伴的游戏,听不到爸爸妈妈回家的呼唤,只是感受着大自然的恩惠,聆听空旷的世界低沉的吟唱……那就是我们的童年,也许不需要任何玩具,也许不需要太多的朋友,只要生活在大自然中,所有的东西都那么新奇,所有身边的事物都是我们的玩伴。
20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