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速发展的媒体时代,把世界送到每个人面前。
无数种人生,无数种生活,在小小屏幕里,一一展开:
有人周游世界,探索不一样的风景;
有人沉迷美食,打卡新鲜的味道;
有人在案板下学习,拼尽一切想搏出一个好未来;
有人把荒野当练习场,成就自己的舞台梦……
一方屏幕印下酸甜苦辣、众生百态,总让人目不暇接。
可真正的人生,远不是短短几分钟的文字、视频就能描述彻底。
“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
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主角是一群被打上“坏孩子”烙印的学生,生活在一个名为“池塘之底”的学校。
在扎眼的“问题儿童”标签下,从校长、老师到他们自身,都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无药可救,因此更加顽劣成性。
“池塘之底”的标签,意味着麻烦和让人不安
直到音乐家Clément来到这所“可怕”的学校,担任助理教师。
他用音乐和艺术作为媒介,打开了孩子们尘封的心灵,不仅发现了他们耀眼的才华,更将他们拉出了生活的“池底”。
Clément组织孩子们唱歌、学习音乐
“每一颗心都需要爱,需要温柔,需要宽容,需要理解。
每一个孩子都来自纯净无邪的地方,永远都应该是人间万分疼惜的珍宝。”
心理学上有一个说法,叫晕轮效应:人们评价一个人时,受某种突出特征影响,据此推论此人其他所有方面的特征。
身材不完美的人一定“不自律、没毅力”;
90后、00后就是“自私、凡事先考虑自己”;
老年人肯定“落伍了,什么都不懂”……
本质上,就是依据固有经验,以偏概全、以点代面。
斩钉截铁说下论断的同时,也擅自替对方抹杀掉了所有可能。
世事纷繁复杂,没有任何一种生活、一种人生,能被单一的标签完全概括。
我们司空见惯的“常识”,或许正禁锢着我们的脚步。
我们自以为“熟悉”的世界,或许也还有没发现的、更美好的样子。
诗人木心曾说:
“记忆就像滚滚浪潮,撞上海湾里的礁石激出巨响,记忆的巨响人们是听不到的。”
事实上,不仅是记忆,那些闪耀在每个人一生中的快乐、绽放在每一颗心里的思念、滴落在每个深夜里的眼泪,我们一样没法悉数听到、全部看见。
光鲜亮丽的生活之外,一样有着苦涩的汗水、辛酸的眼泪;
粗茶淡饭的日常里,也有闪光的灵感和幸福的笑脸。
前些天,贵州海拔最高的小学,海嘎小学,火了。
这所海拔2000多米的小学,曾由于环境苦、条件差、缺老师,一度面临关停。
这里的学生以留守儿童为主,胆小、内向、怕生、不自信,别说授课,日常交流甚至都成问题。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支教老师发现了孩子们对琴声的兴趣,决定从零开始,试着教他们音乐。
结果,孩子们的才华,超出了他的想象:一年下来,基本每个孩子都会弹点和弦,“玩点东西”。
原本不敢跟老师打招呼、上课不敢发言的一群孩子,4年后,面对着直播的镜头前,完成了一场摇滚乐演出。
观众最多时,达到142万人,能够坐满15个鸟巢:
“如果这是一把火,希望它能照亮更多看不到的地方。”
大山里的孩子,缺的从不是才华,只是缺乏一方属于他们的舞台,和一个被看见的机会。
每一种美丽都应该自由绽放。
怀着这样的信念,高原上的一位老师,也带着他的学生们站上了舞台。
他们演绎了一首简单的小诗,清代诗人袁枚的《苔》: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孩子们的嗓音并不华丽,却唱哭了所有人。
嘉宾红着眼眶感叹:“他们的歌声太纯朴了,干净到让人心疼。”
带领孩子们的支教老师,选择了通过“唱古诗”,为孩子们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
他给五十多首古诗词作了曲,一首一首地教给孩子们。
他说这些大山里的孩子,就像是潮湿角落里的苔:
“人们看不见,但它们如果被放大出来,就像一朵朵的花,很美。”
图源 / 视觉中国
他希望这些大山里的孩子们,能像苔花一样:
“太阳照不到,不代表我就没有自己的青春、理想、精神风貌,我自己就欢乐地绽放。”
“拥有得不多又怎样?我依然能和牡丹一样勇敢开放。”
大山里的物质条件,并没有阻碍孩子们去唱出动人的旋律,去寻找生命的价值。
他们需要的是,让世界、让你看到,他们也有自己的才华和梦想。
苔花也好,牡丹也罢。
从来没有哪一段人生,生来就低人一等。
“留守儿童”,是我们非常熟悉,却又十分陌生的一群孩子。
多数时候,我们看到和他们相关的新闻,是物质匮乏、缺少陪伴。
我们不吝于对他们表示关爱和帮助,但却很少走近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其实啊,这群大山里的孩子,也同样是闪闪发光的“别人家的孩子”。
2019年,他们就以一种特别又耀眼的身份,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大山里的小诗人”。
这些敏感而孤独的心灵,这些闪闪发光的才华,总算没有埋没在深山里:
有孩子写《画画》:
你瞧,树枝在画画
星星和月亮
是它笔头上的光
有孩子写《晚上》:
梦是夜晚被撕开一个口子
在另一个世界
我们都能见到想见的人
有孩子借《小狗》倾诉思念:
“汪汪汪”
夏天出生的小狗不知道
一年回家一次的那个人
就是我爸爸
有孩子用《雪花》表达憧憬:
秋天凋谢的花
就变成了冬天的雪花
他们只是换了种方式
继续盛开
写《妈妈》:
书上说妈妈的爱像太阳
我在阳光下等妈妈
书上说妈妈的爱像棉袄
我在冬天里等妈妈
写《时光》:
时光
褶起妈妈的皮肤
拽长了我的手指
我长大了
而妈妈变老了
这些大山里藏着的诗情,被“银联诗歌POS机”公益行动用心收集起来,印在一张张载满希望和才华的POS单上。
商场、超市、地铁……都变成了小诗人们释放才华的舞台。
而他们背后,还有数百万期待着被看到的孩子们。
那些瑰丽的梦想,淳朴的诗情,天真的童趣……
如同一朵朵小小的浪花,承载着他们的期盼,汇入传承千年的诗歌长河。
今年8月29日,中国银联在张家界武陵源天子山上,就举行了一场名为“诗歌长河”的公益直播。
百米长布制作的“诗歌长河”,满载着古诗名句和山里孩子们的诗,从崇山峻岭间奔涌而下。
左滑查看更多“诗歌长河”承载的壮美与诗意
“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观景象,展示着诗歌文化源远流长的传承、绵延不绝的生命力。
更寄托着孩子们乘着诗歌的力量,冲出重重叠叠的大山、被更多人看到的愿望。
乘着诗歌长河的浪涛,“银联诗歌POS机”公益行动,也再次起航。
2020年的“中国银联诗歌POS机公益行动”,从线下走到了线上。
只需扫描进入“银联诗歌POS机”公益活动页面,点击“帮助孩子”,就能收获一首山里孩子写的诗。
长按识别,进入“银联诗歌POS机”公益活动页面
在他们笔下,有山间朦胧的月亮,有秋日橘色的暖阳,有悄悄诉说的思念,有梦寐以求的期盼……
更有深山藏不住的才华,和绚丽多彩的童梦。
本次公益行动所筹善款,将全部通过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投入到山区困境儿童艺术素养教育中。
让每一份才华,都能被看见、被保护。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诗歌长河的滋养和抚育。
也愿他们令人羡慕的灵气、让人心疼的稚气,带给你温暖和治愈。
↓↓↓点击阅读原文,看看大山里的小诗人,写给你的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