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事》是一本由史铁生著作,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简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27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常以为是丑人造就了美人。 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 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 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 一个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的残疾人,讨论了关于心灵、灵魂、信仰和宗教等哲学问题,在他的书中会发现,生命的每一瞬、生、死,皆不再重要。 知死知生,向死而生。 不知道是不是印刷有问题还是电子版本身有问题,有好几篇是重复的。
●大爷的,这要怎么玩?
●我手上的书本是靛蓝色的书皮,封面简简单单,我很喜欢。史铁生先生的书值得反复阅读。第一次读完之后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人与人的区别大于人与猪的区别。”
●喜欢史铁生 要细细琢磨 能够感受到他生命的倔强 以及足够多的正能量~
●所谓生,就是逃避死的整个过程。没有什么能证明你在或在过,除了灵魂。
●内容有些重叠
●很多道理心有戚戚——但尽管有人把道理说出来,日子还是要一天一天过。
●页脚间或出现的与主题有关的名人名言颇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但字太小看着眼酸。伴随着阅读的深入,思考带来了滚雪球似的疑惑而非答案。喜欢史铁生其人,私以为某方面与他不谋而合。本书多谈及情爱性,而非生命、死这类我更关注的层面,小失望吧。
我们尝尝埋怨现实的不公和残酷,面对不确定的明天一脸茫然。在《好运设计》中我看到了如果有可能,让我重新来设计自己的人生,也许仍应该是现在的样子。那么我们所梦想的,所希望下辈子拥有的东西,不就是眼前的人和事嘛?我们讨厌现世,也许只是不懂得现世的美好。
《灵魂的事》读后感(二):灵魂的事,生活的事
拿起这本书,我想起在大理遇到他的时候,朴素而神秘的蓝色,像灵魂一样让人想去触摸,去体触。他的故事大多是身边的东西,人事儿经历,意识流和思维的跳跃让它变得有带动性,让人跟着一起走,一起思考,灵魂的意义,活着和死亡的价值,但这些思考很多时候是能让人疲惫的,觉得赞同甚至赞叹,灵魂高度的的切合,穿越空间的对话和理解,往往就在那么一瞬间,过了也就过了,若不记下,会一本书读完就惘惘无得的疲惫,笔,是灵魂的记录着,记下那些真是的想法感觉和我们相契合的地方,这本书读的才有意义,还会觉的很有价值。
《灵魂的事》读后感(三):你将生命炼成永恒。
他是光,却一直在黑暗里流浪。
命运折断了他的翅膀,却使他得到另一种重生。
他以思想为盾,手中的笔为矛。
用笔下流淌的文字,攻击人心。
将文字、爱与灵魂的浩瀚力量注入人的心灵中。
他一个人同病魔、命运和时间战斗着。
在黑暗中跳着属于灵魂的我之舞。
在无涯的岁月、飘渺的世间将生命炼成永恒。
史铁生,一个因残缺而完整的人。
一个被历史永久刻录的灵魂。
将以‘永恒’一直活在这人世间。
《灵魂的事》读后感(四):敞开你的心扉吧,晒晒阳光。
“科学的要求是真实,信仰的要求是真诚。科学研究的是物,信仰面对的是神。科学把人当作肉身来剖析它的功能,信仰把人看作灵魂来追寻它的意义。科学在有限的成就面前沾沾自喜,信仰在无限的存在面前虚怀若谷。科学看见人的强大,指点江山,自视为世界的主宰,信仰则看见人的哭弱与丑陋,沉思自省,视人生为一次历练与皈依爱愿的旅程。自视为主宰的,很难控制住掠夺自然和强制他人的欲望,而爱愿,正是抵挡这类欲望的基础。但科学,如果终于,或者已经,看见了科学之外的无穷,那便是它也要走进信仰的时候了。而信仰,亘古至今都在等候浪子归来,等候春风化雨,狂妄归于谦卑,暂时的肉身疑成不朽的信爱,等候那迷恋于真实的眼睛闭上,向内里,求真诚。”
《灵魂的事》读后感(五):与“心”对话
有些书你想一气呵成的读完,有些书你怕读的太快。前者是顺着情节往下走,后者是顺着自我向内寻。史铁生的《灵魂的事》就是后者,读到《好运设计》,我就不忍再读下去了,就如看到了一本独步武林的武功秘籍,第一招就惊为天人了,第一招没有学会没法继续向下。 这本随笔,只适合有一定的阅历,想过、思过、正在想的人读一读。我们曾抱怨命运的不公、我们曾羡慕别人的父母、也时常怀才不遇,到底什么才是最好的设计呢? 我是谁?我是什么?我活着的终极意义又是什么?如何才能阻止幸福的流失呢?如何才能达到内心的极乐世界呢? 我存在吗?我是我印象的一部分,我的印象又构成了我。我轻轻的来又轻轻的走,我追求的、享受的不过是这曲折而弯延的过程! 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不过是在降低内心的期望值,不过是在增加自我的渴望度!如果一切都是设计好的,我们内心会荒芜—腻烦—麻木—真正的死亡!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我不过是活在这无尽的时间流中,不过是在其中吸允着、寻觅着多巴胺的快感!
我们只是过程的产物,我们只是活在过程中!那就镇定而激动的欣赏这美丽而悲壮的过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