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中间地带”的革命》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2-03-28 03:32: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中间地带”的革命》读后感摘抄

  《“中间地带”的革命》是一本由杨奎松著作,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4.00,页数:55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间地带”的革命》精选点评:

  ●作者学力精人,调研深入,但,实在是太长太啰嗦了,五百多页啊

  ●史料翔实,时间线紧密,视角开阔,以共产国际、苏共与中共中央为轴,集中论述了中共从初创到夺取全国政权的一系列决策、行动过程。与部分评论相左,苏某认为书中关于意识形态政策的一系列论述不仅必要,而且是绝对无法绕开的关键内容:因为,意识形态因素不仅一度对中共的政策行动具有决定作用,更关系到中共自我意识的形成发展。绝非“以论带史”那么简单。

  ●可以改名叫中共秘史了。

  ●读多了,感觉稍微重复

  ●砖头一样的书,我的主要收获是:苏联(苏俄)和共产国际对我党甚至国民党的崛起、壮大起着超乎以往想象的巨大作用。甚至可以说苏联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奇怪的是苏联对中国革命时期的巨大影响在官方历史书中却很少提起。

  ●蒋公真心命不好 戡乱几近成功之时 总有外部因素打断进程 前有一时意气的张杨 中有觊觎满蒙疆的北极熊 后有虽为盟友却三心二意的山姆大叔 总体而言 中共的成功 内外三七开

  ●36年之后,全在用势,顺势者王,逆势者亡

  ●这书告诉我们美国人太纯朴了

  ●最好再有一本国共内战史,配合阅读

  《“中间地带”的革命》读后感(一):作者写得很诚恳

  书中注释写到:当然,主力部队分散做群众工作也并不全是成绩。因为分散后政治工作跟不上,下去的部队‘“普遍发生了贪污、腐化、浪费等不良现象”,尤其是“嫖女子”现象严重…… 呵呵,没有回避问题,没有掩盖现实,的确能引起读者更多的启示和思考。更能理解毛泽东作为政权缔造者,为什么要支持处决黄克功、肖玉壁、刘青山、张子善等人。

  《“中间地带”的革命》读后感(二):敌人?朋友?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之前一直不理解,看了此书就明白了。政治无非就是笼络大多数,打击一小部,议会选举如此,工人暴动如此,武装夺取政权亦如此。

  中共那么多会议都在讲形势,其实就是形势判断,分析力量对比状况。根据不同的发展时期不同的国际环境,来选择敌人和朋友。

  《“中间地带”的革命》读后感(三):可信的颠覆课本的中国革命史

  作者是专门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学者,书中对历史事件的叙述都有可靠的资料佐证。

  本书主要讲述大学的《中国革命史》的那一段历史,从建党开始到建国结束。许多地方当然会颠覆课本。比如西安事变中张学良的动机,本书给出的解释是我看过的最合理的解释,并且所有的论述都有可靠的出处。解放战争开始,苏联决定援助中共武器的那一段历史,充满了波折和变动。

  《“中间地带”的革命》读后感(四):天时地利人和

  任何事情的成功与失败必须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因素。中国GCD的胜利也是如此。各种原因书里说的很清楚。因此这种具备特殊情况的胜利很大程度上有其特殊性,我感兴趣的是现在我们能够越来越正视历史,拨开宣传和误导看到真实的情况。今天的社会也有很多各种因此导致所谓的成功与失败,不要被表面现象和别人的话语所误导,未来我相信真相还会被揭露。我们感兴趣的是拨开迷雾看到真相。

  《“中间地带”的革命》读后感(五):立体客观的党史

  一部全面、客观的党史,有别于高度浓缩,只在重大历史事件或者节点着笔墨的历史课本。一些之前靠死记硬背的重要会议或者历史转折,通过本书的阅读能够更加深刻的加以理解,也能从多个方面体会共产党由弱小走向强大过程中所经历的挫折与挑战。

  伟人之所以是伟人,在于能够在极其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中认清自己的地位,明确自身的目标,灵活运用理论。所谓纵横捭阖、合纵连横,放在毛主席身上再合适不过。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中间地带”的革命》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