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蜡笔总动员》观后感摘抄
日期:2020-08-24 20:0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蜡笔总动员》观后感摘抄

  《蜡笔总动员》是一部由弗兰克·格拉德斯通执导,克里斯蒂娜·里奇 / 西恩·奥斯汀 / 欧文·威尔逊主演的一部喜剧 / 动画 / 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蜡笔总动员》观后感(一):蜡笔总动员

  一群蜡笔相亲相爱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晚上主人睡着时,蜡笔们就会来到它们的欢乐家园——彩虹城,它们在那里开心地唱歌、跳舞。有一天,一个名叫黄小鲜的蜡笔落伍了,被“草稿大王”和“小飞侠”跟踪,它们发现了彩虹城后,大搞破坏,见无济于事,便用石头将彩虹瀑布堵住了,要知道,如果彩虹瀑布被堵住了,蜡笔们就会失去天然丽姿,变成透明的。于是,蜡笔们成立了一个英雄小队,小队里成员齐心协力,将石头拉了下来,终于战胜了“草稿大王”和“小飞侠”,蜡笔王国恢复了往日的热闹。观这部影片后,我不思绪飞扬,浮想联翩。细细品味蜡笔王国的故事,我懂得了一个深刻道理团结就是力量。不是有一首歌这样唱道:

  一支竹篙耶,难渡汪洋海。

  众人划桨哟,开动大帆船

  一棵小树耶,弱不禁风

  百里森林哟,并肩耐岁寒……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团结的影子随处可见:一粒粒沙子可以聚成一座塔;一颗颗石头可以堆成一座山;一滴滴雨点可以汇成一个海。人心齐,泰山移。是呀,当“非典”这个恶魔中国大地肆虐时候,中国人民没有退缩,没有让步,而是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党的领导下,顽强地抗击非典,取得胜利

  《蜡笔总动员》观后感(二):来自美国的黑手

  文/梦里诗书

  某些滥竽充数拙劣的中国动画,连名字都取的如此毫无新意,冠以XX总动员,就开始了一场行尸走肉演绎,《蜡笔总动员》一群蜡笔如《玩具总动员》般拥有生命,这本满是奇想的故事,居然被电影拍的如此不堪,给孩子的动画从就不应等同于弱智。

  电影的画质亦连那二十年前的《玩具总动员》都无法比拟,无论是蜡笔人物们的塑造还是那七彩的蜡笔镇处处可见制作水准的拙劣,这仿佛根本就不是一部动画片,而只是一群不合格动画制作学生们的作业,那电脑制作而出平庸的画感仅能吸引5岁以下的儿童眼球,而剧情则有感连5岁的孩子都难以被打动,网络段子的充斥,东北口音入,这些欠缺新意的喜点,更并不真正适合孩子。

  《蜡笔总动员》的故事实则就是《玩具总动员》的蓝本,只是将蜡笔换成玩具的同时,也将童真变为了弱智,在短短仅76分钟的时长中,电影尚且为人如坐针毡流于形式表象满是说教意味片段的拼凑,同使电影所传递正能量绵软无力,全片缺乏哪怕一星半点的高潮,如一潭死水般了无生机,看似性格迥异不同色彩的蜡笔们,实则仿若被贴上了性格的标签,如机械版展示着自已所谓的性格色彩,人物塑造的僵硬作态,比之那《玩具总动员》的珠玉,这是一部连低龄的孩子都难以逗乐的庸作。

  《玩具总动员》时至今日已然过去了近二十载,而如今模仿前者照葫芦画瓢的作品居然都会是如此的惨不忍睹,值得注意的是一群闻所未闻的美国导演编剧主宰了这部中国动画,还被冠以了好莱坞合作的嘘头,我更愿意相信这明显逆流倒退的作品仅只是一场美国黑我中国动画的黑手。

  《蜡笔总动员》观后感(三):《蜡笔总动员》:寒假里送你一份超萌大礼包!

  《蜡笔总动员》这部动画电影构建了一个全新多彩的幻世界,这个世界充满了快乐,也有着奇妙的冒险旅程,在寒假里这绝对是给小朋友们一份萌趣十足的惊喜大礼包。其中胆小鬼“黄小仙”的成长过程是影片最为吸引人的一条主线,这也是一部关于勇气的电影。

  电影里每个角色都非常鲜明而且充满特色,不同颜色的蜡笔对应不同的性格,比如绿泡泡的严谨靠谱、红辣椒的热情友,其中黄小仙是最让我感到惊喜的角色,在看电影之前,我并不知道这是贝儿配音的,看到一半问了旁边的人,说这个黄小仙配音好专业,旁边的人奇怪的看我一眼,说你不知道这是陆毅女儿配的?在片头字幕看到陆毅和贝儿的名字,陆毅我听出来,贝儿是真的没有想到能够配得这么好,一个才5岁的孩子配得极其专业,面对各种危险的喃喃轻声自语都惟妙惟肖。

  为贝儿点赞的同时,还有红辣椒的配音非常独特,最最地道的东北话,那种东北大妞的直爽豪气扑面而来,身为东北人的我倍觉亲切。这也是整部电影唯一带有口音的配音,增添了不少笑点。乐嘉配的是绿泡泡,这也是出了影院问起别人才知道的,在船上唱歌那段相当好玩。大明星配音一向是好莱坞动画的大卖点,这次《蜡笔总动员》的配音阵容在豪华之外还玩足了个性。

  蜡笔是五彩缤纷的,所以蜡笔们变成小人后,每天晚上生活彩城,也是绚烂多彩的。动画特效在色彩和光影上我觉得可以打到八分以上,这是一部业内良之作。即使大人看这部电影也不会觉得沉闷,每一处场景都是精心打造,而且蜡笔角色众多却不雷同,其中有一些小细节做得颇为有趣,美容院那段,还有那个爱唠叨的博士,一边讲大危机的来临一边秀自己的度假照,也是醉了。

  电影中的反派有着吓人的外表,不过与其说来吓人,不如说更多是来卖萌,就如同那个暴龙垃圾桶,被打了一下就眼泪汪汪的,小朋友们恐怕会马上喜欢它。电影在讲故事的同时,也在告诉孩子们,有的时候不要被外表的事情去下轻易的判断,美与丑最重要的是心灵上的。

  在寒假档,《蜡笔总动员》与其他偏向于成人观众的影片有着不同的受众群,在春节来临之前,至少有两周以上取得不错排片的上映空间,这更是一部大手牵小手的合家欢影片,所能带来的快乐纯真美好,期待这部电影能够取得好的票房成绩,中国原创动画产业也需要这部精心佳作。

  《蜡笔总动员》观后感(四):好人品撞上好影片 ——《蜡笔总动员》描绘纯净友爱

  身为人父以来,为孩子的成长操碎了心。

  婴幼儿时代还好说,进入少年时代,愈发觉得,成长的问题令人焦虑,而来自社会的各种信息,对孩子的成长,也在产生着不同的影响。校园内的事情不必太过担心,但社会的熏陶,却是需要明辨是非,比如说在休闲时间,对娱乐项目的选择。

  看电影,是一项很不错的娱乐活动,但是在当下还没有实行分级制度的吾国,选择一部恰当的影片,就成了一件耗费心力的事情,那些太过成人的影片还好过滤,但在一票打着“合家欢”旗号的儿童片面前,如何进行恰当的选择,要靠的就不仅仅是一双自诩的“火眼金睛”了,很多时候还要靠运气、拼人品,这事想想都很悲催。

  冲着高人气好口碑,对动画电影《蜡笔总动员》产生了兴趣,以父亲的心态去看看,谁知,好人品撞上好影片,值得推荐。

  说一部影片好,总会被问到,会好在哪里?

  这部影片,故事并不复杂,讲述的是在我们每个小朋友的身边,都会有一个神秘的蜡笔王国,这个蜡笔王国在小主人入睡之后开始活跃,而偏偏这一天,在蜡笔王国苏醒的时候,小主人还没有来得及涂色的一幅画,突然变成了吸取颜料的怪物,闯进了蜡笔们欢乐祥和的世界,开启了这场翻天覆地的蜡笔总动员。当然,故事的最后,还是比较和平的结尾方式,空白怪也在蜡笔的帮助下,变得五彩斑斓起来。

  《蜡笔总动员》中的各色蜡笔们神态迥异,性格特征明显,说话口音也汇聚了天南海北的不同口音,组成了一个小小的彩色王国,犹如一个小小的社会,对于孩子而言,可以从这里看到个体之间的差异,这种认识能有助于孩子了解社会的多样性,有助于培养孩子们更健全的人格,毕竟,社会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是既定存在的事实

  当然,这是从角色来说,其实,我们的孩子,更像片中的“无色怪”一样,是没有任何颜色的来到这个世间,需要我们用爱和关怀,一点点为他们描绘出最绚丽的颜色,当然,每个家庭的“画笔”不尽相同,每个孩子也呈现出千面万样,这都无所谓,鼓励孩子的个性化发展,绝非一句空言,但如何让孩子成长为快乐的、幸福的娃仔,则是需要我们进行更周密的计划,再开始实施属于每个孩子的,专有的人生涂色进程。

  《蜡笔总动员》,同样像一抹亮色,带着一个充满友爱与励志的故事,带着一批纯净直接的小伙伴们,成为这个贺岁档的合家欢的第一选择,其实,有时候,一部好的影片,同样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抹烟霞,浅浅的勾勒,深深的描绘,留给他们记忆中最单纯的欢乐时光。

  《蜡笔总动员》观后感(五):一些吐槽

  虽然现如今模仿以前经典作品的电影不在少数,但也有不少成功的,即使制作没有那么精致,也不用出现如此滥竽充数的作品吧。冠以与好莱坞合作的嘘头,就开始了毫无创新的演绎,实际还是国产动画片一贯的套路。

  《蜡笔总动员》,78分钟的时长可能讲不了一个十分完整精彩的故事,可是一个必要的高潮还是要有的吧,可是这部片更像是流水账,没有任何的波澜起伏。剧情方面更是毫无新意,国产作品亘古不变的发展方向,对于小孩子来说吸引力也不大。我相信很少再有人会再花费时间看第二遍这部作品,因为看完一遍之后没有再值得回味的地方。

  连名字都是模仿的《玩具总动员》,片中肯定也少不了。在《玩具》中,男主房间的纸箱上写着”Andy’s Toys”,而在《蜡笔》中,那个写着“奔奔的玩具”的大纸箱也是让人一眼就看见,说好的“奔奔的蜡笔”呢?如果不是我想的太多,那么我相信《蜡笔》后面出现的那一堆没有上色的画里面的那个宇航员应该就是以《玩具》中的巴斯光年为原型的吧。

  影片从头到尾出现的各种网络流行词汇,“我也是醉了”,“我拿什么拯救你”,“亲!”,“天空飘来五个字,这都不是事儿”,以及红辣椒那时不时乱入的东北口音,粉老板高唱的最炫民族风,我才是真的醉了!一部动画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应该是这些,一部成功的动画片吸引观众的部分更不会是这样,可是在我看完这部片之后满脑子都是这些。

  当然,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至少里面的每支蜡笔都很有个性,他们各自的性格都是很鲜明、有特点的,说明编剧还是很擅长塑造角色的,那么为什么不能再改善一下人物的对话呢。毕竟动画片针对的群众大部分还是孩子,里面频繁的出现网络流行词汇,那些还不懂得上网的小孩子又该如何理解呢。

  总的来说,这部《蜡笔》就是一般的国产动画片,还没有突出的、引起人们关注的部分。这都是个人的一些看法,等后天看我们岩姐怎样评价吧。

  《蜡笔总动员》观后感(六):值得“看了又看”的动画片

  好的儿童动画片不是依靠卖弄制作技巧,而是故事内容。《蜡笔总动员》的编剧巧妙地通过蜡笔的主人六岁的小男孩奔奔进入梦乡的时候,他的蜡笔们集体复活回到蜡笔世界的七彩城中享受欢乐的生活。然而灾难突然降临——被奔奔遗弃的、没给涂上颜色的潦草大王和小邋遢,这时也来到七彩城,他们为了让自己获得完整的生命,便采取粗暴的手段,霸占了七彩城的“色彩之源”。这个色彩之源正是蜡笔家族的生命之源,源头被切断,蜡笔们身上的色彩就会渐渐退去,生命面临威胁,怎么办呢?为了自救,勇敢的蜡笔们发起了一场生命之源保卫战,故事便为此展开。

  每个孩子都不相同,都具有个人的特质,有优点,也有缺点。在孩子世界,每一项活动,每一次的经历,都是孩子们发现自己、提高各种能力的机会。《蜡笔总动员》的编剧站在孩子的角度,把家长们最为揪心的“孩子胆小”的问题作为动画片的主线,借助黄小仙(黄色蜡笔)这个七彩城里最胆小的,什么都害怕,经常找不到北的小姑娘,从跟不上同伴的步伐、不自信、自卑自馁等等一连串遭遇和表现,紧紧抓着小朋友们的感情线,激发出同理心,在关心黄小仙的命运下,全身投入地去欣赏接下来的,发生在七彩城的动人故事。

  在动画片中,每个人物都被赋予不同的形象,最为突出的是胆小内敛而思想慎密的黄小仙(黄色)、勇敢帅气而充满正义感的蓝小帅(蓝色)和脾气暴躁、喜怒无常的潦草大王。其他人物虽然没有太多故事,但也显出了各有各的性格特点。就在保卫生命之源的战斗过程中,所有的人物都得到了锻炼,蜡笔们相互协作、增进了了解,最终找到自身的价值,学会了在逆境中相互鼓励、宽容待人与彼此信任。值得指出的是,即使像潦草大王这些被忽视、受冷待、缺乏爱而成为“熊孩子”的人,只要大家发挥同理心,给予帮助和鼓励,都可以成为关心群体,改正错误的好孩子。

  与其说家长必须带孩子去看这部精彩的动画片,而且需要多看几遍,反复地看,我更加要说的是家长本身也必须好好地看,至少看两遍。家长需要认识孩子,需要改变急功近利、动不动就把孩子拿去跟人比拼,从而越来越感觉自己的孩子浑身缺点,否定孩子的能力,给孩子贴上这个那个标签。看这部片子,好好思考,重新认识孩子,你就会发现孩子的可爱,可喜。也许你会一直认为孩子胆小,担心他的未来。那么,你从黄小仙身上看到的,就足以让你放心,你的孩子需要鼓励,需要获得自我成长的空间,他的未来有各种各样的可能,然而答案只有一个:孩子的学习能力无限,只要你给他一个“支点”。这个支点,每个妈妈都可以有,都可以给,问题在你有没有发现,或发现了你给不给。这个支点,其实就是爱,就是接受孩子的成长规律。

  《蜡笔总动员》观后感(七):热情勇敢的童心如七彩斑斓!

  文:赵猪

  动漫卡通,尽管如今也越来越被成年人所喜爱,但是主要的受众群体仍然是孩子们。所以寓教于乐的功能始终是动画电影无法绕开的一个主流命题,毕竟象美国《南方公园》、《飞向未来》那种纯以成年人为受众的恶搞动漫,在这个领域而言,还是小众。那么问题就来了,适应不断变化、成长着的中国孩子们,应该用怎样的动画电影去满足他们呢?我认为,象《蜡笔总动员》这样,宣扬热情和勇敢、智慧,故事曲折,色彩斑斓好看的动画片,当属首选!

  首先从创意上来说,《蜡笔总动员》讲述的是一群五颜六色的蜡笔,在每天深夜小主人沉睡之后,会回到他们的七彩王国,开始真正属于他们的幸福快乐的生活。谁知一天,七彩王国里闯进来两个不知名的黑白怪物,要彻底夺去七彩王国的所有色彩!于是最胆大的蓝小帅,最胆小的黄小仙和最有规划性的绿泡泡等人必须携手出发,去拯救他们的世界!

  这是一个标准的好莱坞式的平民英雄自救的故事,七彩王国与小主人的世界相映成趣,而且互有影响。更加难得的是,故事虽然起于一场危机,最后的结局却皆大欢喜,而且对于孩子们的行为规范很有意义,完全不流于说教,而是通过唤起他们的使命感和英雄感来达到这一目的。

  人物形象设计方面,虽然都是细长条的蜡笔,但是也各有特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找来今年因为《爸爸去哪儿2》而备受欢迎的陆毅、贝儿父女联手献声,黄小仙这个角色无论是性格还是脸模设计上,都与贝儿非常神似,贝儿的粉丝们,完全可以一眼就认出她来。除此之外,片中“大反派”——潦草大王和小邋遢看上去象是孩子们无意间的涂鸦,但是活动起来,却别有一番童趣,非常有感染力。

  此外,作为曾经获得过没过艾美奖肯定的制作方,幸星动画在3维和2维技术方面都狠下了一番功夫。影片中七彩王国大色块的红黄蓝绿,颜色饱和度丰富,尤其是七彩之源,各种颜色混合流动起来,非常富于视觉冲击力。而每个人物的行为动作则流畅,一点都生硬,完成度非常高,即使放在国际上来看,也算得上完美。

  除了陆毅父女之外,性格色彩学之父乐嘉也为片中重要的角色绿泡泡担任配音工作,而且在片中非常放得开,手舞足蹈,献唱了一曲。同样的,影片人物设定也参照了性格色彩学,比如黄小仙胆小但是坚定、勇敢善良;绿泡泡做事情非常有规划性,靠谱但是稍微有点机械、教条;至于陆毅饰演的蓝小帅则是大家的保护神,勇敢,热情。此外还有性格火辣的红辣椒,老是怀疑自己的黑白二位。几乎每一种色彩都有它们相对应的人物去体现。

  总之,作为一部主要受众是孩子们的动画电影,《蜡笔总动员》依然感染到我,因为七彩斑斓的画面,也因为其中所体现出的热情、勇敢的童心、童趣!

  《蜡笔总动员》观后感(八):《蜡笔总动员》来一场彩色的冒险

  最好的动画片,是让小孩子长大,大人们变小。长大的小孩多了一份探索未知的勇气,变小了的大人回到童年,用再次跳动的童心品味曾经的纯真与美好。在制作成熟,票房卖座的好莱坞,这样的作品也凤毛麟角,国产动画电影《蜡笔总动员》做到了。这部定位为亲子电影的动画片,的确是近年少见的“大手拉小手”双方都能获得完美观影体验的佳作。

  《蜡笔总动员》讲述了每当六岁的小男孩奔奔进入梦乡的时候,他的蜡笔们就会集体复活,通过蜡笔盒变身的时空隧道,进入到蜡笔们的世界——七彩城,这座城市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有着五彩斑斓的房子、绚丽多姿的风景和梦幻惬意的生活,而这一切得益于城市的生命之源,一条由天边的七色彩虹倾斜而下的七彩河。没有了七彩河,七彩城里的蜡笔和一草一木都将失去色彩,某一天,奔奔一幅未完成的画中的潦草国王也进入到了七彩城,为了让自己涂上颜色,他妄想阻断七彩河,而蜡笔们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之源,开始了一场刺激的冒险。

  蜡笔探险队中的小伙伴们,性格可爱特点鲜明,每个蜡笔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相对应的影子,黄色蜡笔黄小仙有点胆小,最怕黑,白色蜡笔总觉得自己用处不大、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蓝色画笔勇敢喜欢扮酷,红色蜡笔活泼热情。看电影的小朋友会感觉这几只蜡笔就像平时自己的玩伴一样,好像自己和玩伴一起进入了那个充满无限想象的世界。

  在冒险过程中蜡笔们相互协作、了解,慢慢学会了鼓励、宽容与信任。尤其是最后蜡笔们得知潦草国王阻断七彩河只是渴望自己身上也有颜色,二话不说,纷纷用自己身上的色彩用心的为潦草大王涂画那段好感人。不禁感慨儿时的我们何尝不是这般用最纯真的童心的看待世界,尽最大的努力去原谅他人,同时也得到了最善意的回报。而随着时间经历,童心未变,只是它的周围竖起来越来越多的墙,只愿在电影中得到片刻的释放。

  电影里,蜡笔黄小仙的转变最大,由一个胆小的女孩成长为有责任、有担当的 “精神领袖”, 给它配音的萌娃贝儿就说:“一开始她是个胆小鬼,后来变勇敢了。”还发表小感想说“我们要互相帮助”。

  看,平时我们一遍遍的教导孩子要怎样怎样,他们似懂非懂,而看了一部电影,他自然而然的懂了,小大人般的向你宣布“我们要互相帮助”。

  当然,带孩子看电影得到“正能量附加值”只是其次,想必家长最期待的是孩子在梦幻瑰丽的想象世界中快乐驰骋,当你看着他们盯着大银幕目不转睛的认真劲儿,发自内心的激动与笑,出了电影院兴奋的和你讨论电影里的场景,你也会由衷的满足。也许今夜他的梦中,也和《蜡笔总动员》的七彩城一样,变得瑰丽而奇妙。

  《蜡笔总动员》观后感(九):《蜡笔总动员》:用欢乐和惊险绘制奇妙彩色世界

  以大人的思维考虑问题,或许永远也不会想到白天里用来绘画上色的蜡笔竟然在夜深之后回到属于他们的彩色世界,然后在你睡醒之前他们又再度安静的躺回原来的地方。想象着深夜里一边是昏沉的黑暗世界,而另一边却正是欢乐正当时,这是无限丰富的想象力的延展,也是首部以蜡笔为题材的动画电影《蜡笔总动员》的故事情节。这部由幸星动画联手好莱坞团队打造将于2月6日上映的亲子动画电影恰如其分的填补了寒假里影院合家欢电影的空白。色彩斑斓的世界、积极充满正能量的主题以及乐嘉、贝儿、陆毅赋予角色或呆萌或可爱的配音,都注定《蜡笔总动员》会是这冬日里一颗璀璨的星。

  《蜡笔总动员》以妈妈催促正在画画的六岁小男孩奔奔赶紧上床睡觉展开故事,看似平常的开场却随后开启了一个绚丽多彩而又充满魔力的世界。原来每当夜幕降临,奔奔睡着以后,他的蜡笔小伙伴们就会苏醒,这些有生命的“蜡笔小人”唱歌跳舞互相调侃。他们穿过一条特殊通道回到属于他们的世界—美丽神奇的七彩城。七彩城里有维持他们色彩和生命的七彩瀑布,故事正是讲述一群蜡笔小人为了保护七彩瀑布而跟“蠢萌反派二人组”展开的一场奇幻之旅。

  贝儿在第二季《爸爸去哪儿》中俘获超高人气,此番在《蜡笔总动员》中为胆小怯懦但内心丰富的小女主角黄小仙配音简直萌的不可方物。黄小仙顾名思义是一支黄色的蜡笔,她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可是天生胆小的性格又决定她没有办法见识更广阔的世界。从一个唯唯诺诺的小姑娘到最后获授七彩城最高荣誉勋章,观众一定好奇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陆毅则为勇敢乐观的蓝色蜡笔蓝小帅配音,故事外的陆毅对女儿贝儿宠爱有加,而故事中的蓝小帅跟黄小仙则更像兄妹,蓝小帅总是战在黄小仙的前面,随时准备为她遮风挡雨。乐嘉为绿色蜡笔绿泡泡配音则算是将他FPA性格色彩创始人的身份发挥到极致。每一种颜色的蜡笔都拥有自己的性格特点,而细致的绿色、勇敢的蓝色、火辣的红色、缺乏自信的白色、沉闷的黑色以及怯懦的黄色谁又能说这中间没有倾注乐嘉多年来对色彩的研究结果呢?

  如果你认为《蜡笔总动员》仅仅是一部正义战胜邪恶,最终重新迎接光明主题的动画片那你就太小瞧孩子们的奇幻梦想世界了。即使主题简单鲜明如动画片也早已摒弃了直来直去的非对即错的逻辑。严格的讲,《蜡笔总动员》里没有真正的坏人,就算潦草大王跟小邋遢也都有着自己最初的梦想,他们不想生活在破碎和黑白的世界,同样向往色彩斑斓的精彩人生。正能量不是喊口号,而是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人心悦诚服的接受真善美,像潦草大王最终穿上了华丽的衣裳,而蜡笔则会为小主人绘制越来越多的美丽心情,欢乐冬日,蜡笔同行。

  《蜡笔总动员》观后感(十):《蜡笔总动员》:彩色蜡笔的奇幻漂流记

  国产动画片每年的产量并不在少数,但是能真正做到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的并不多。《喜羊羊》系列如今已到第七部,票房经历了高峰之后也在不断缩水,归根到底终究难有更大创新;《魁拔》系列动画片曾经被看成是中国动画的希望,可惜太过成人化的视角让其赢得满堂喝彩的同时却因票房成绩不理想而不得不无限期延后后续制作。由此不难看出,在中国本土,要想让一个优秀的动画品牌保持长青,优良制作是基础,更重要的是以何种视角表达影片主旨。太多动画片想要传达励志、向上的思想,当然这种思想没有问题,可是如果一味追求思想深度难免超出受众人群的接受程度。选择走进影院看动画片,究竟应该是大手拉小手,还是小手拉大手?这一直是国产动画片创作者思索的问题。

  亲眼见过小孩因为电影院送完了《喜羊羊》的铅笔而大哭大闹,甚至在影院大厅打滚的现象......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家庭已经让大人服从孩子成为一种习惯。特别是贺岁档这种合家欢乐的时候,家长不带进电影院当然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可是一旦是被孩子牵着走进电影院,就意味着完全失去了自主选择权。当孩子坐在影厅里高兴得手舞足蹈时,是否有人考虑过家长的感受?

  将于2月6日上映的动画片《蜡笔总动员》不仅顺应潮流定位为“小手拉大手”动画片,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其充分考虑到家长的感受,力求在儿童忘我欢乐的同时让家长有所收获。《蜡笔总动员》以孩子日常都会用到的蜡笔为创作源泉,融入近几年十分火热的色彩性格学。故事从渐渐入睡的小主人的卧室缓缓拉开帷幕,当人类处于昏睡的黑暗世界时,蜡笔们五彩斑斓的热闹生活才刚刚开始。伴随着奔奔响起轻轻的酣睡声,通向七彩城的神秘通道慢慢打开,即将迎接蜡笔小分队的是意想不到的奇幻漂流......

  大人看利益,小孩辨好坏。大人世界里的利益往往带着功利的贬义,可是在《蜡笔总动员》中,黄小仙、绿泡泡跟蓝小帅等小蜡笔迎难而上拯救自己的色彩的旅程却让利益跟好坏的含义都发生了改变。每一种蜡笔都有着专属自己的性格,胆小的黄小仙、细心的绿泡泡、勇敢的蓝小帅、火辣的红辣椒......这些跟乐嘉发明的色彩性格学不谋而合,而乐嘉本人也倾情献声亲自为绿泡泡配音,再加上陆毅配音的蓝小帅跟贝儿配音的黄小仙......这支蜡笔小分队堪称豪华。即便是看上去像反派的潦草大王跟小邋遢都分别拥有一颗善良的内心,如果色彩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利益,那么争取让自己活的更精彩并不存在任何好坏之分。

  《蜡笔总动员》的视角天马行空,但是取材自蜡笔却又极具生活气息,这样既利于孩子们寻找情感共鸣又可以让他们在遐想的世界里信马由缰。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蜡笔总动员》观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